APP下载

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德育模式的探讨

2013-08-15刘秋菊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指导思想德育课程

刘秋菊,肖 雄

(长沙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3)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而高校是高级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然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同时,和谐社会的目标对高校德育模式的转型起导向作用,对于高校而言,应该思考和谐社会对现有德育模式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及应怎样转型才能有效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问题。

一、人的和谐之内涵解读

从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不难看出,和谐社会的核心在于和谐人的培养,无论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始终离不开人,都以人为核心,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实现了人的和谐就实现了和谐社会。人的和谐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追求和谐离不开人;其二是和谐社会追求的最终和谐是人的和谐。

追求社会和谐的过程就是人的实践过程,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离不开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通过人的实践而得以实现的,“在人类产生后,尤其是高度工业化、迈入信息化的今天,自然界的自然平衡特别是人类生态环境的生态平衡,在主要依靠人类来主动协调(如对生态环境的积极改造,处理各种废气废物废水等),促使生态系统各要素的协调平衡,引导整个系统有序化”[1]。在人与自然之间,人是主动积极的一方,通过人的积极的实践,人与自然实现和谐。至于人于社会、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则更明显的是通过人的自觉实践而实现的。离开人,离开人的实践,所有的和谐都不可能实现,也没有实现的价值与意义。

人的和谐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价值目标。和谐社会只能在个人全面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历史什么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人、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一切发展都是围绕着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进行的,人的和谐是最终的落脚点。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意味着造就和谐的人,让“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一切和谐都被打上人的烙印,最终归结为人的和谐,从而形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

在高校这个特殊的场域,培养和谐的人主要是指培养和谐发展的大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高校德育的指导思想、内容和方法等都应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为前提进行转型。

二、高校德育指导思想——“规范论”为主导向“创生论”为主导转型

无论开展什么工作,指导思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德育工作能不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关键在于其指导思想是否适时地创新,与时俱进。目前高校德育的指导思想以“规范论”为主导,其基本出发点是如何抑制学生有悖于道德的本能冲动和欲望;为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高校德育指导思想向“创生论”为主导转变,其基本出发点是积极引导学生生命力(冲动和欲望)创生学习生活实践、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规范论”认为,人有理性和意志力,也有与动物相似的本能,这种本能及其导致的冲动和欲望往往使人违背道德,越规行为的可能存在,就有规范行为的必要性。“规范论”指导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基本出发点是如何抑制学生本性中的违规的本能冲动和欲望。当学生违规行为发生后给予其惩罚,使之害怕恐惧;或是在学生违规行为未成为事实前给予学生道德教育,使其压抑自己的冲动和欲望,这些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因为惩罚虽有强大威慑力,但学生常常会怀有侥幸而做出违规行为;而压制后的冲动和欲望仍会以更深刻、更隐蔽的方式起作用,而且这种压制会影响人的生命力和创造能力。

爱因斯坦认为,最坏的莫过于学校主要用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等手段工作,而“规范论”指导下的高校德育工作正是以这种方式开展,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高校德育指导思想面临亟需转型的关键点。“创生论”高校德育指导思想认为,人有理智与本能之分,但人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其本能的冲动和欲望只是一个客观存在,是一种指向创造、生成的生命力。学生之所以会产生不道德的行为或冲动,是因为他们的生命力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和发挥。这种思想指导下的高校德育工作不是压制学生的冲动和欲望,而是创造条件诱导他们积极地发挥人的更为一般的生命力,最大限度地将冲动和欲望用到完善学习及生活中去,使它有所创造,如现在高校大力推行“创造性学习”、科技创新活动。可以看出,“创生论”指导下的高校德育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如何诱导学生的生命力创生学习及生活实践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当然,这种指导思想并不是全盘否定规范制度建设对于提升学生德性、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我国高校中,这两种指导思想并没有完全对立,但现在占主导地位的还是“规范论”高校德育指导思想,“创生论”高校德育指导思想更加符合和谐社会构建的要求和学生德性成长、和谐发展的实际,因此要培养和谐的大学生,必须突出“创生论”高校德育指导思想的主导地位。

三、高校德育内容——从笼统抽象的道德教育转向具体、多维的道德教育

和谐发展的学生并不是某方面有突出才能或表现的人,可以是通俗地描述为:他能与人和睦相处,和同学和老师保持良好的关系;也许学习成绩不够好,没有特长,但性格开朗,对生活充满热情,有自己的积极兴趣和爱好,在遇到问题时,能以适当的方式求助和解决;能关心社会,有公民意识,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关心热爱环境,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为培养这样的大学生,高校德育的目标和内容有必要转向多维的、多层次、更有针对性的教育。

1.人与人的和谐——人文教育

人与人的和谐在高校中主要体现为学生和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和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需要教师、学生共同提升他们各自的德性水平。高校人文教育主要通过思想道德理论课程、富有人文内涵的讲座及各种活动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生命和心灵互动的活动中不断依据实际的矛盾、冲突来调控与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才能使各自的德性得到共同的增进。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德育教育过程成为教师和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选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在道德品质提升的过程。从而达到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和谐。

2.人与自我的和谐——心理健康教育

身心和谐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标准,也是高校德育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专门针对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在人际交往、调节情绪、应对挫折等方面达到一个比较健康的标准,能自我解决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不良心境,有利于完整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现在我国高校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组织心理素质拓展活动、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此外,高校大都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通过咨询服务和心理治疗,加强学生对集体的适应,正确审视自己,客观评价他人。实践证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对提高学生的自助能力、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在身心和谐起着重要作用。

3.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法制教育

学校的目标是培养能独立行动和思考的和谐人,而这些个人又把为社会服务视为最高的生活问题,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高校德育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通过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同构德育,把一定的社会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把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的价值追求结合起来。个人价值虽具有独立性,但又被社会价值所包容,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价值选择,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引导他们按社会需要成长,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同时,高校积极培养学生公民意识,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国家认同感入手;在大学应积极挖掘学生在诚信考试、诚信还贷等方面的积极因素,建立诚信意识,营造美德的氛围;进行法制教育,在所有的文明要求中,守法是一条底线,和谐社会应该是高度文明的社会,每一个社会成员,首先应当是守法公民。

4.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学生与他人、学生与社会的关系组织的,近年来把处理学生自身的关系加了进来,但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教育内容。实现人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和谐存在与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对大学生的环境教育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环境知识的学习,教授学生掌握解决环境问题、改善和优化环境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对环境的认识能力、保护环境的能力及有效参与治理环境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与发展的哲学思想的熏陶,使学生从思想上、情感上尊重环境、热爱环境,形成正确对待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的环境意识。这有助于纠正人是自然的征服者、科技万能等非理性的发展观,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直接威胁着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问题。

四、高校德育途径方法——由灌输理论为主转向德育渗透为主

1.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提高德育实效

我国高校德育的显性课程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的理想情操和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因侧重于灌输,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德育的实际效果。此时,高校德育的隐性课程(如学校的建筑构造、生态环境、校园文化活动等)的作用不容忽视,隐性德育课程渗透在校园生活的各个层面,以隐性的、间接的、渗透式的方式向学生展开德育,弥补了直接讲授规则或者强迫灌输某种意识形态的不足,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使高校德育更好地发挥实效,有必要把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结合起来,显性课程起主要的引导作用,隐性课程作为有益的补充,把抽象的理论寓于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极大地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德育效果往往因此而大获改善。

2.把德育理论与道德实践相结合,注重德育实践性

和谐在本质上源于人的实践,把德育理论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德育实践活动,内化德育信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了德育理论后一定要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内化为自己的品德。道德理论的灌输无济于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真正的教育途径是实践和服务,近年来,以提高德育为目的的高校德育实践活动在不断增加,这是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德育必然的选择。通过各种道德实践增强道德认识、提高道德责任感、培养道德情感,增强德育的实效:一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如广泛开展学雷锋等志愿服务活动,使学生从自身的实际行动中逐渐体会到它对自己的帮助。二是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参观、考察、旅游等活动,不仅可以使他们接触、了解社会,还能提高自身的道德判断能力,并在判断过程中明确道德标准,从而确立起符合社会要求的稳定价值观。三是高校重视通过校内外各种活动及召开联系实际讨论社会问题的主题班会来开展德育工作,从而不断确立信念、锻炼意志。

3.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不仅要重视高校德育,还要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的合作,形成一个互相作用、不断协调、目标一致的综合教育网络。在我国,虽然家庭也很重视学生的教育,但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的教育还没有很好的结合,没有形成教育合力,相反地,这三者往往不统一,导致学校教育的效果明显降低。积极构建有利于大学生接受无形德育的良好社会、家庭环境,探索有效的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合作模式和途径,将极大地促进我国高校德育的发展。利用传播媒介特别是校园网络作好德育工作。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家庭和学校。在教育方式上,要注意校内外协调一致,建立学校、社会整合的道德教育系统,充分利用教育合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真正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1]谭希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指导思想德育课程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跳单、双圈教学设计
新时期军队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创新与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