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博客写作教学模式研究

2013-08-15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博客建构主义建构

鲁 霞

(武汉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是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于 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教学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能动建构的动态过程,是学习者本人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在真实的情境里以协作会话的形式自觉主动地去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与此同时,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也得以重构。[1]丰富的信息资源,真实的问题和学习情景能够帮助学习者积极高效地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情境对知识建构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关联的,环境对学习的影响至关重要。建构主义还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认知都不尽相同,但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所建构的知识体系就会更加完善。

二、博客的定义和特点

博客,即Blog。是Weblog(网络日志)的缩称,是一种基于Web的应用系统,用于提供用户以日志方式发布网页。博客最普通的定义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安排,并且不断更新的网络出版方式。博客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近年来,博客普及率高,英语博客也发展迅速,成为都市年轻人,特别是一些高学历者的新宠。总之,中国的博客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博客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学习者只要去提供博客服务的网站免费注册,就可以拥有自己的空间。第二,个性与共性共存。博客的内容可以是个人的观点,形式也可具有个性化,比如博客的界面、模板的设置、板块的增减都可以自己进行设计。对于私密性的内容,管理者可以选择不公开发布。博客又具有共享性。通过博客,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观点看法与其他人共享。第三,开放性和互动性。博客的留言栏、评价栏、好友联系栏等功能使学习者很容易建立互动的网上学习社区,大家相互协作、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第四,持续更新。博客更新速度快得惊人,现代社会,信息传递超级快速,更新博客就似生物的新陈代谢,没有了新陈代谢也就代表着生命的结束,而没有了更新,博客也同样失去了生命力。[2]

三、传统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语言应用能力,特别是写作能力的培养。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文的成绩来看,学生写作能力不尽如人意,作文所得的平均分未达到9分(满分为15分)及格标准。各种因素导致了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在听、说、读、写、译几方面中相对较弱的现状。

第一,传统的写作教学长期受到结果教学法的影响。成果教学法认为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完全支配下完成的,教师给予刺激(stimu1us),学生做出反应(response)。这种教学方法把重点放在写作成品上,是一种“学生单独写作,教师单独评阅”的单向交流模式。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在老师的支配下被动地完成作文,很少有自己的思想和创新。很多学生只是套用一些固定的模板来完成自己的作品,结果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第二,传统的写作教学是在课堂上完成,时间有限。老师对学生的作文的批改一般都是在作业本上完成,但是由于老师授课任务繁重,批改作业任务量大,所以不可能对所有的学生的作业都进行全面的评价。老师的反馈也不可能及时地被学生接受。另外,对于老师的反馈,有些学生不太理解,有些学生置之不理,所以收效甚微。老师在课堂上也只能对学生作文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评讲,不可能把每个同学的问题一一讲解到位。

四、博客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优势

4.1 提供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

博客的普及率之高也决定了博客信息的丰富性。这些信息正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资料库。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将搜集的学习资料发布在博客上,师生共享,丰富学生的写作背景资料,也提高了大家的写作效率。

4.2 文字处理便捷性

文字处理软件能指出并修改拼写和语法错误,能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学生能从低级的语言层面的焦虑中解脱出来,更多地关注写作的内容,以表达意义为目标投入到写作的布局谋篇中。

4.3 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学生可以互相评论发表的文章,也可以转载自己关注的其他用户的发布的信息,教师也可以对学生发表的文章进行筛选和点评。在大学英语学分制改革的背景下,课时量减少,必然导致老师上课赶进度,师生之间的交流减少。课下老师和学生以博客这种轻松的方式沟通能够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老师的鼓励会加强学生英语写作的动力,学生能更加自如地表达自己。有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交流中来。老师在与学生交流的同时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更加有利于老师的因材施教。学生通过阅读其他同学的文章增加自己的阅读量,通过评价他人的文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4 提高教师的反馈效率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老师往往无法花太多时间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反馈,到下节课再反馈的时候,学生可能已经不记得上节课所学内容,这样反馈效果会大打折扣。而博客则解决了这一问题,老师可以对学生的作文及时进行反馈,学生也可以及时收到反馈,根据老师的反馈进行改进,而且可以保存在电脑里。所以课后用博客及时交流可以提高教师的反馈效率。

五、通过博客促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

5.1 准备阶段

首先需要建立班级博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分组管理,建立博客群组。教师可以每周在博客上布置一篇作文题目及写作要求,提供相关的写作素材资料和背景资料。学生自主学习背景资料,还可以自己搜索学习资料并上传至博客供大家参考和交流。大量的语言输入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学习情景,这也是建构主义理论的重点。

5.2 拟稿阶段

学生在写作之前可以互相讨论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和结构,每个同学可以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起到引导作用。如果是以小组的形式管理,可以由组长负责在小组内讨论并共同拟定提纲,形成初稿。

5.3 评论阶段

5.3.1 同学互评。学生讲自己的初稿发布到博客之后,教师要求学生互相点评。在点评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几个方面考虑,比如说语法错误,句子通顺,文章内容和结构等等。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给出的标准对别的同学的文章进行认真地阅读,思考和评价。学生在评阅和交流别人的作品的过程中也会发现一些自己的问题,取长补短。

5.3.2 教师点评。在学生互评之后教师应及时地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发表在博客上,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及时得到反馈,有利于下一步的修改工作。教师也可对学生的评论进行点评,这样能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客观有效地评阅别人的作品。

5.4 修改阶段

学生可以在参照同学的建议和老师的评论等反馈意见之后再进行自我反省,重新修订和整理自己的文章。学生将修改后的文章再发表到博客上。

5.5 整理阶段

老师可以把优秀作品挑选出来展示,除了老师要求的作文之外,学生也可以自己进行创作。博客管理员应定期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分类。教师在期末可以和学生一起评选优秀作文和优秀作者,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1]黄慧,王海.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我国外语教学研究的调查与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6).

[2]张宪,郭娜.基于博客的学生英语写作互评模式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0,(4).

猜你喜欢

博客建构主义建构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博客天下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