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就业创业教育中应用校友资源的若干思考
2013-08-15王晓琳
王晓琳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4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不断变革,社会对于人才结构的需求在不断的变化,对于人才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如何面对这纷繁变化的世界,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培养出被社会接受的创新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校友广泛分布在各行各业、各个地区,对于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有着最直观的把握,是学校重要的社会信息资源。尤其在就业创业教育中,广大校友以其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切身的职场经历,成为一只蕴含着巨大财富的师资力量宝库。目前,校友资源在就业创业教育方面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广泛认可,部分高校已经在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本文旨在针对当前在校友资源的利用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一、校友资源在就业创业教育中的利用,要坚持“点”与“面”相结合的原则
(一) 正确处理好“普通校友”和“知名校友”的关系。在校友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个别成功校友、知名校友是点,普通校友、群体校友是面。他们的关系类似于树木与森林的关系。目前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重视有钱、有权、有名气的成功校友,而忽视了一所学校里绝大多数的、始终默默奋斗在各行各业一线的普通校友。这种只看到“点”而忽视“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是狭隘的。一方面,虽然成功校友的经历以及思想更能够为同学们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激励同学们为梦想而奋斗,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社会是由普通人组成的,一所大学的学生,成功者毕竟是少数,大部分校友,都只是默默工作在各行各业一线的普通劳动者。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就业心理问题突出。因此在就业创业教育中,除了用成功的典型去激励同学们奋斗,笔者认为有必要将那些普通校友也请到就业创业的讲坛上,和同学们分享一个普通人的职业历程,向大家呈现一个真实的社会,避免学生对于未来的就业期望虚高,当理想与现实不符时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另一方面,成功知名校友往往受繁忙的工作所累,除了为母校提供一些物质上、经济上、名誉上的支持,很难抽身为母校学生进行就业创业的指导和教育。而那些 “普通”校友,则有相对较为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他们的社会经验,尤其是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校友,从直接性、实际性的角度来讲,往往比企业家、领导者们对大学生更有指导意义。对于成功知名校友,学校可以通过安排专题讲座的方式对同学们进行就业创业教育,而将时间精力充足的“普通”校友安排进日常的就业创业指导中,从而将“点”与“面”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二)正确处理好“对口专业”和“其他专业”的关系。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往往是按照院系分别进行的,从而专业对口问题凸显。对于大中专学生来说,高等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但是部分学生片面地理解专业的含义,将专业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极端强调“专业对口”,极大的限制了自身的就业道路,导致大量工作机会的流失。另一部分学生受到客观因素以及个人兴趣的影响,毕业后会选择非所学专业的工作。这就要求高校各院系的就业创业教育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本专业、本领域,要积极的向其他行业延伸,一方面拓宽学生的眼界和思路,改变学生狭隘的择业观,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与机会,从而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道路。在此过程中,那些毕业后成功转行到各行各业的校友们无疑是最好的进行现身说法的活教材。
二、校友资源在就业创业教育中的利用,要遵循“灵活性”与“计划性”相结合的原则
就业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可持续性的工作,需要专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角色转换、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提升等一系列的专业辅导,需要从入学即开始,而不能局限于只针对毕业生进行求职技巧的讲授。在这个长期的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庞大的校友资源,将其整合到学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中来,以弥补校内专职教师实践经验缺乏以及师资不足的缺陷。这种利用,应当是结合校友资源的特点,有计划,而又不失灵活的。
(一)对于兼职进行就业指导的校友,要根据其具体情况,安排不同的授课模式。除了邀请在某一专业领域有专长的校友为同学们开设相应的专题讲座外,对于建立了良好关系的校友企业,邀请其与学校联合开办培训班是一项有意义的探索。借助企业内部人力、技术、销售等多方面的人才,以及大量的实际案例和实践经验,从大学生涯规划、人际交往能力、价值观的树立、职业技能培训、求职方法与技巧等多角度开展一系列的课程,从而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指导。如此,既丰富了就业创业教育的形式,增强了课程的实践性,同时也加强了校企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
(二)对于兼职进行就业指导的校友,其授课计划也要遵循适当的规范。在充分发挥校友的专长,尊重校友的授课风格的前提下,教务管理部门可以协助授课校友进行课程安排。例如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授课侧重点应当有所区分,对于低年级学生应当侧重于自我认知等养成教育,而对于毕业生应当提供一些求职技巧与心理的指导,避免出现不同的老师讲相同的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听相同的内容等低效率授课情况的出现。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在校的青年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历,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容易受到各种思想言论的影响。同时,这些羽翼未丰的雏鹰又渴望着外面广阔的世界。校友相对学校的老师,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精彩的职场生涯,这些都是学生所向往的,再加之同校的情谊,学生对于校友学长具有一种近似崇拜的信赖感,很容易接受其思想、理念。笔者认为,让学生尽早了解社会,摆脱不切实际的幻想是必须的,但是,需要把握度。兼职授课的校友毕竟不是专业教师,要避免个别校友在授课的过程中,受情绪、经历等主观因素左右,将一些过于消极、世故、功利的思想带入课堂,给青年学生造成负面影响。这一方面需要通过学校教务部门、校友工作部门、学生工作部门进行适当地规范以及经常性的交流沟通来避免。
三、校友资源在就业创业教育中的利用,要遵循“长远”与“当前”相结合的原则
(一)就业教育,要遵循“长远”与“当前”相结合的原则。当前,利用校友的人脉、信息资源,尤其是和校友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为母校学子提供各种实习以至工作岗位,已经成为各高校的普遍做法。此举确实有助于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但是在此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能只看到“眼前”,而忽视了“长远”。校友将企业用人需求、实习岗位带到学校,开办宣讲会、招聘会,乃至是传授一些面试技巧,解决的都只是学生眼前的就业问题。换句话说,解决的是学生走出校门之后的温饱。然而,作为接受过系统性高等教育的青年学子,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实现自我价值、谋求长远发展的能力。校友作为经验丰富的前辈,他们的作用也不仅仅是为学弟学妹们介绍工作,而是传授给他们受益终身的思想、理念、能力;不仅给鱼,更要授之以渔。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学校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合理的规划,在注重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同时,更加要注重在平时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与精神的塑造。要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将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为学生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支持。
(二)创业教育,要遵循“长远”与“当前”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是现今较为流行的一项校园活动。其存在的目的,不是单纯的为了比赛的名次和奖杯,而是要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鼓励学生发现创业机会,掌握创业方法,是创业意识的启迪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学校可以邀请在相关领域较为擅长的校友对参赛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和“校友导师”建立长期的指导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适当延长至毕业后,校友导师为学生提供方法、思路、甚至人脉等多方面的指导,减少学生自我摸索、走弯路的时间,帮助学生尽早实现其创业的目标。
(三)校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遵循“长远”与“当前”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学校在积极利用校友资源的同时,也要充分为校友考虑,利用各种方式为校友服务,形成母校——校友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促进校友和学校合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学校应当认识到,并不是具有了校友的资格,就可以称其为校友资源。能够成为资源的,是具有相应的能力与价值,更重要的,是具有回报母校、奉献母校的情感诉求的校友。情感是一个比思维更直接的的判断系统,它运行在头脑的更深处,它的显示器在人的胸腔里。心理学的理论也表明,任何一个个体,到达一定的年龄阶段都会产生一种认同与归属需要。作为学校,能够充分的利用校友资源的前提就应当是满足这种需要。这就要求学校,除了要注意加强和毕业校友之间的感情交流与沟通,更要从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培养他们对于母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使学生树立与母校共荣辱的价值观,增强其对学校价值内涵的认同,从而愿意在自己学有所成后为学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打好了情感大厦的基础,日后的校友工作才不会是空中楼阁。
[1]贺美英,郭樑,钱锡康.对高校校友资源的再认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
[2]陈健.依托校友资源 加强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2009,(2):92-93
[3]梁业胜,李毅昂.试探基于大学生就业的校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高教论坛,2009,(7).
[4]管丹.浅析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