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我国德育目标的变革研究
2013-08-15洪艳萍
洪艳萍
(湖北科技学院 教育学院,湖北,咸宁 437100)
德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核心,它在引导国民的思想与道德水平方面起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思想品德课程,到大学课堂我们仍然学习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这些年的理论沉淀,是否能让我们国民在具体德育活动实践中实现了德育目标制定者的观念中所提出和设定的目标呢?事实显示的情况是,我国国民包括天之骄子大学生群体,他们并不是越来越关心我国的政治而是远离政治,现如今中国人活得越来越小我了,连基本的信仰都没了,道德状况更是令人堪忧。
一、问题提出的相关研究背景
1.目前我国社会的现实状况
据美国《纽约时报》中文网一篇文章《为什么他们要离开中国》指出:外国人要离开中国是因为他们越来越不满意中国有太多的“潜规则”,甚至连中国人自己都要“跑路”,那究竟又为哪般呢?
虽然,中国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上获得了高速的发展。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是大大提高了,但同时带来的一个较严重的后果就是一切向钱看的“唯物主义”。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这里的高速发展是以环境破坏、质量低下为代价的。中国人现在是富于物质,贫于精神生活,我们国民缺乏一定的道德观、价值观。
当然还有很多,比如政策方面的朝令夕改、教育体制的弊端、环境恶化、交通堵塞等,已经数不清楚了。这些说明什么问题?我们德育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社会现状不容乐观,国民的道德状况有滑坡现象。德育的制定者知道德育目的的重要性,所以他们也在不断调整德育目的,尽量与时俱进,不断反省认识,调整教育方式,以控制德育的整个过程。
2.关于德育目标的文献总结
在德育目标界定方面,大家各抒己见。桑新民认为德育目的就是培养德性,即构建人的良好德性修养境界[1]。这一界说有点混淆了德育目的与功能之间的差异。刘恩允认为德育目的反映的是教育者“想干什么的”思想[2]。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目的是主体一种设计、期望,是实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人在活动之前思想上设计的活动结果。所以目的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其主观性。目的反映主体的需要,是主体的一种价值的追求,是人对于自己需要的自我意识。人是根据需要提出目的的,目的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客观必然性的实现,更主要的是自身需要的满足”[3]。从这些文献中关于德育目标的界定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德育目标越来越具有针对性与时效性,已经在逐步回归人的本性。所以,我们的德育应该从积极心理学层面来关注人的需求,满足人的主观需要,才能挖掘出人的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4]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在于强调人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因素,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主张心理学的研究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寻找其规律,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获得幸福的生活。因此积极心理学注重培养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勇气、宽容、创造性和智慧,注重发掘这些品质的根源和效果;注重研究公民美德和如何让社会组织能由那些具有责任感、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个体组成。
三、新时期我国德育目标的出发点分析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目前我国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空洞化、政治化,主要原因还在于我们德育目标的制定者主要从满足社会的需要去设计德育目的而不是关注个体的需要;没有很好的领悟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对德育工作提出的新的问题与挑战。社会一旦出现问题,就让德育去救火,这必然导致了德育背负了其自身无法承受的目标,结果带给国民的是失望。
所以新时期,党和政府都看到了问题,也在积极地改善问题。同时,大家也在德育目标方面达成了共识:德育目标的出发点必须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选择。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努力为学生个体身心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人人都活得有尊严,人人都能幸福。
四、重建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目标
1.以人为本的德育,重视人对幸福的追求。追求幸福是个体的基本需要,也是个体行为的基本动力
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快乐的。道德品质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美德,而是深刻的情绪倾向和防御心理。苏格拉底认为:有道德的人是幸福的。那么无视个体幸福的德育是不道德的,也必然是低效的。幸福与美德并不是对立的,拥有幸福和拥有美德并不矛盾,通过德育完全可能实现。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幸福就是德性。幸福是个体的最根本的需要和人生最根本的追求,属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它对人的行为,包括道德行为,起着指引、激励、调节、维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个体行为的积极性。
2.以人为本的德育才能让人拥有幸福,而幸福的人才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反之能促进个体道德境界的提升
由于个体幸福是大众幸福的基础,所以我们党和政府要充分尊重、保护和提升个体的幸福指数。因为只有幸福的人才能表现出更有热心、耐心、爱心,只有幸福的人才是身心更健康的。所以我们必须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提升我国国民的幸福感指数,将国民的德性养成与幸福感提升融为一体,将有助于我国德育目标改革的顺利推进。我们一定要吸取过去德育改革的教训:只看见社会目标的德育必然导致了我们今天社会风气的败坏。
3.在我国教育的各个阶段重点突出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思想就是要以人为本,提倡积极的人性观。所以我们现代的德育要充分体现这一思想,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心理潜能,为实现让每个人都能幸福生活的目标创造条件。我们的中小学,乃至大学都需要从认识到行动上切实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为指导,培养具有积极心态的人民教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从心灵上熏陶学生,从行动上感染学生,努力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让他们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道德高尚的人。
我国目前的德育目标改革之路还很漫长,而重视培养学生独立人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多元社会对德育的要求,也是当前我国品德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任务。当然这个环节只是一个基础环节,德育工作特别应该从关注个体需要出发,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做一个幸福的人则是德育目标不可偏离的宗旨。
[1]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2]刘恩允.德育功能观的反思与高校德育目标建构[J].江苏高教,2002,(6).
[3]李太平.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
[4]Sheldon M,King L.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