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金泰尔对西方社会的道德批判以及对中国道德建设的启示
2013-08-15郑楠
郑 楠
(中国传媒大学 思想政治课教研部,北京 100024)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三十多年来,经济不断发展,国家更加富裕,可是却也成功摧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道德价值积淀,越来越难看到礼仪之邦应有的道德规范,就连传统的道德品质教育也很难寻觅,甚至有人这样说:改革开放只有三十多年时间,却已经彻底摧毁了中华文化三千年的辉煌。如何建构现代道德哲学,如何构建道德价值体系?我们处在这样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我们通过人为或非人为的因素打破了旧有的价值体系;另一方面,我们却没有建立起新的价值体系。据此,中国的很多学者把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称为“道德真空”的时代。当我们在努力建构新价值体系的同时,听听麦金泰尔对于现代西方社会的道德批判或许可以让我们在建构现代道德哲学中少走一些弯路。
麦金泰尔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20世纪80年代美国流行的社群主义的代表人物。总的来说,麦金泰尔认为当代西方社会存在道德危机,他通过追寻西方历史中的美德传统,指出当代以自由主义为代表的道德思想的缺陷,主张用传统的美德伦理取代自由主义的规范伦理。
一、麦金泰尔对现代西方社会的道德批判
(一)客观的非个人的普遍道德标准的丧失
麦金泰尔认为,当代人们现实道德生活的突出特点就是存在着许多无法调和的分歧,每一种伦理学都宣称自己为普遍的道德提供了一种合理性的证明,并通过各种证明程序或论证方式来论证其自身不容质疑的真理性,然而结果却是无休止的争论,谁也别想说服谁。这说明人们在现实道德领域中丧失了普遍性的道德标准。这些道德争论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1.这些相互对立的道德论证具有不可通约性或不可公度性
单独看来,每一种论证都是逻辑有效的,其结论都与其前提相一致,但它们的前提却是相互对立的,我们无法找到合理的标准来进行裁决以支持一个而反对另一个。因为每一个前提都使用了与其他的前提极为不同的准则和评价性概念,所以形成了各不相同的主张。我们从对立的结论可以上溯到对立的前提。但当我们真的达到前提之时,论证便停步不前了。援引一个前提反对另一个前提就变成了纯粹的断言与反断言的问题,已不再进行论证,而纯粹是个体的主张。
2.非个人道德论证的所谓合理性寻求与其前提的无公度性存在明显的矛盾
即人们进行论争都采取一种非个人的姿态出现,申言其主张是一种超然的、公众都能按受的、具有令人信服的合理的理由,这种普遍合理性的寻求与其仅仅属于个人主张的断言性的前提的不可公度性发生了矛盾,结果导致当代道德的分歧与悖论连篇。也就是说当代道德论争的分歧不是别的,只是各种不同的对抗着的意志而已,每一种意志都由它自己的某些任意专断的选择所决定,然而人们却需要求助于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表达自己的选择是一种合理性的选择,而这种意图的实现却因彼此之间前提的无法通约而归于失败。
3.对立各方非历史地对待和使用有着各不相同历史背景的道德概念,导致各种道德概念的不可通约
麦金泰尔认为:“当代哲学家在著述和讲授两方面以一种固执的非历史的态度对待道德哲学。……把柏拉图、休谟和密尔既看作是同一时代的人,又把他们全看作我们的同代人。这致使将这些著述家从他们思想和生活的文化和社会环境里分离出来。’这种非历史的态度的后果是,以往的道德哲学所使用的“德性”“正义”“责任”“应当”等道德概念在现代条件下已改变了其原有的性质和意义,成了与它们所曾是的不同的东西。这就使得现今人们所使用的道德用语及其论证标准无法公度,从而导致无休止的争论。
(二)道德文化领域的情感主义盛行
麦金泰尔认为当代西方道德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由情感主义所代表的。尽管主张情感主义的伦理学只是属下西方元伦理学流派中的一个派别,但元伦理学流派中的直觉主义伦理学、逻辑经验主义伦理学、语言分析伦理学等却与其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甚至那些根本不把自己看作是情感主义的伦理学派别如意志主义、存在主义、功利主义等在实质上也与情感主义完全一致。因而情感主义的主张是当代西方道德文化的实质所在。我们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情感主义的文化之中,这种文化淹没了我们的道德生活,渗透到道德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当代道德状况的显著特征。
情感主义的基本主张是:“所有的评价性判断尤其是所有的道德判断,就其在本性上,它们是道德的或是评价性的而言,都不过是爱好、态度或情感的表达。”即情感主义认为,道德言辞和道德判断的运用主要是个人情感和好恶的表达,人的这些主观活动并不是由标准、原则或价值所控制。恰恰相反,是这些态度、爱好和选择决定了标准和价值,起了基础作用,而不是相反。因此情感主义的自我从一种道德标准向另外一种道德标准的过渡完全是主观的随意的,没有任何理由可言,这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道德相对主义。
(三)规则代替德性成为社会道德生活的中心
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西方社会,一方面人们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失去了任何可以依从的客观道德标准,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评价完全变成纯粹个人的主观的东西,导致相对主义盛行,形成西方现实道德生活的无序和混乱的局面;另一方面在理论界,分析哲学和元伦理学成为一种在西方世界占主导地位的伦理学理论,这种理论由于只重视对伦理语言的逻辑分析,而使得伦理学理论变成了远离现实生活的纯粹的语言游戏,从而失去了对现实道德生活的解释能力和范导作用。出于对这种现状的不满,罗尔斯通过1971年发表的《正义论》一书,把西方伦理学从纯粹逻辑语言的分析路向扭转到了现代性的规范伦理学的轨道上。
罗尔斯的正义论是以“人的权利”为核心概念,以制定杜会公共道德规则为理论宗旨的康德式现代规范伦理学,强调了人的自由权利的正当合理及其社会保障是第一位的。人的生活的正当或权利与人的善的生活或人的道德目的被人为地分割开来,成了两个不可通约的领域。于是“规则成了道德生活的基本概念”,而人的美德却被忽略,成了某种按照道德原则而行动的欲望。
对罗尔斯的这种轻视美德或道德品格,而把道德规则当作伦理学全部探究任务的作法,麦金泰尔提出了强烈的批评,认为他不单漠视了美德及其与道德规则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也误解了伦理学本身。在麦金泰尔看来,无论道德规则多么周全,如果人们不具备良好的道德品格或美德.也不可能对人的行为发生作用,更不用说成为人的道德行为规范了。他说:“在德性和法律之间还有另一种非常关键的联系,因为只有那些具有正义德性的人才有可能知道怎样运用法律。”而伦理学决不是一门纯粹制定规则或标准的学问,相反,它的首要任务是告诉人们如何认识自己的生活目的,并为实现一种善的生活的内在目的而培植自我的内在品格和美德。“美德”的原始本义固然含有“行为规则或实践训戒”的意义,但它首先的基本含义则是“关怀人”。这样,规则便代替德性占据了人类社会道德生活的中心位置。规则成了唯一的美德,人们的行为仅仅在于对这些道德规范的遵守,伦理学就成了纯粹外在规范约束的设计,成了一种类似法律的规则体系,人类的道德行为失去了任何内在的目的意义和品格基础,人们内心不再愿意主动地去遵循这些与己无羊的道德规则,表现为人们对道德的冷漠。德性便在人们现实的生活中边缘化了。
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道德困境
1.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是传统的断裂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国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之后,国人突然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以前需要“天国”教化的“番国”,现在竟然教训起我们来了,这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从心理上接受的事件。在经过几次惨痛的失败之后,国人从狂妄走向了自卑。从此之后踏上了质疑自己的传统和文化的路途。当然,这种质疑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首先是在器物层面,当时中国的有识之士普遍认为我们败于西方列强并不是败在文化制度上,而是败在我们的器物不如人,我们没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所以,李鸿章、张之洞等人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洋务运动”。不幸的是,在甲午海战中的失利,让更多的有识之士看到,仅仅有先进的武器仍然无法把中国从积弱的状态下拯救出来,政治制度的变革才是最为根本的。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然而,在不到一百天的时间里,制度变革的尝试就夭折了。制度层面变革的失败,让中国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质疑更为深远。五四运动中对于传统文化的全面批判很能表现当时一批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在他们看来,中国人之所以会遭受如此多的失败和耻辱,完全是由病态的传统文化所造成的。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展开了不遗余力的批评。甚至可以说,一部近代中国思想史就是中国知识分子试图和自己的传统文化决裂的历史。
这种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在文革期间表现的更为彻底。五四期间,对于传统文化的批评主要在知识分子之间进行,并没有波及普通人的生活,狂热的文化大革命不仅把批评的矛头直指传统文化,而且彻底废黜了传统文化在普通人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经过 100 多年的质疑与批判,传统文化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残篇断章”,“支离破碎”。面对被彻底粉碎的旧传统和旧道德,我们需要建构一种新的道德秩序来安顿日常生活。
2.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我们生活在社会转型时期
旧道德已经被抛弃,新道德还没有建立起来,所谓道德真空的时代。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很多道德上的困境。没有足够的思想资源来应对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道德问题。经济腐败、信任危机、精神虚无、感情脆弱等问题正在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希望面对时代所带给我们的问题,我们能够从容应对。今天,中国同样面对建立现代道德哲学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现代性的伦理话语就一直是中国伦理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当我们在热烈谈论如何构建“现代性的伦理学或伦理话语”时,西方思想界却出现了关于“现代性伦理困境”的讨论。当我们大谈如何确立现代性价值时,西方却在大踏步向后现代迁移。当然,这种谈论问题的错位跟中西方所面临的不同问题密切相关,但是,如果我们承认历史的发展有某些相似之处的话,也就是说,今天西方世界出现的问题在明天的中国也会出现的话。那么,这种错位的问题无疑可以给现在的我们以借鉴的意义。在我们构建我们自己的“现代性伦理话语”之前,听听麦金泰尔对于现代西方道德哲学的批评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对中国道德建设的借鉴意义
1.把伦理学思考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麦金泰尔反对学院式地探究道德问题,反对从虚构的臆想中来研究伦理学。而是极力主张从现实问题出发来展开伦理学的思考。道德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道德观念的改变必然导致社会行为方式的变化。一定社会中出现的道德理论,只有到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才能得到恰当的理解。麦金泰尔伦理思考的核心与现代性道德的困境密切相关。他在伦理学上的主要贡献即是对现代性道德各种症状的诊断。中国伦理学界的伦理思考的学院气息,对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伦理困境缺乏解释力。我们要学习麦金泰尔那种把伦理学思考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的方式和能力。
2.如何向传统学习
每一种现代性的生长都植根于自己的传统之中。思想的发展,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不断回归——尤其是雅斯贝尔斯所说的各个文明的“轴心时代”——的过程。中国古人讲“返本开新”,不返本则无以开新。思想家们总是通过回归,寻找通向未来之路。轴心时代的先哲们以各自独特的话语和逻辑提出并讨论了关于社会治理的基础性问题,统治与规则的关系,家庭与国家的关系,道德与秩序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是人类始终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尤其是在重大转型的时代,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会凸显出来。今天的中国正处于这样的时代。因而,回归传统先哲对于这些重要问题的讨论是必要的。
[1][美]麦金泰尔.伦理学简史[M].龚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美]麦金泰尔.追寻美德——伦理学理论研究[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3]伍志燕.德性:何为,为何——麦金泰尔的德性之思[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6).
[4]姚大志.亚里士多德还是尼采——麦金泰尔对现代道德哲学的批判[J].学习与探索,2003,(3).
[5]党永强.德性的困境及其超越—对麦金泰尔德性观的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2000,(1).
[6]亢丽娟.麦金泰尔对现代西方道德哲学困境的反思[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