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析《麦克白》中的戏剧动作

2013-08-15程桂兰王祥兵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麦克白邓肯戏剧性

程桂兰,王祥兵

(1.空军预警学院黄陂士官学校,湖北 武汉 430345;2.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作者程桂兰系空军预警学院黄陂士官学校人文与外语教研室讲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表达“戏剧性”的意思时使用了dramatic(戏剧式的)和dramtised(戏剧化的),而《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里,“戏剧性”的英文是theatricality(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然而德国戏剧理论家古·弗莱塔克则认为“戏剧性”是dramatism(文学构成上的戏剧性)。虽然dramatism与theatricality这两个词都具有相同的汉语意思“戏剧性”,但前者着眼于文学的构成(戏剧化的情节),而后者指的是舞台的呈现[1]。由此可见,戏剧性展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剧本或戏剧本身,这是固定不变的;另一个是舞台表演,这是不确定的。那么,到底什么是戏剧性,在弗莱塔克看来,所谓“戏剧性”就是那些强烈的,凝结成意志和行动的内心活动,也就是一个人从萌生一种感觉到发生激烈的欲望和行动所经历的内心过程,以及由于自己的或别人的行动在心灵中所引起的影响;也就是说,意志力从心灵深处向外涌出和决定性的影响从外界向心灵内部涌入;也就是一个行为的形成及其对心灵的后果[2]。

亚里士多德认为戏剧是对人的行动的摹仿,然而并不是一切“行动”均有戏剧性。弗莱塔克也认为行动和激烈的感情活动本身并不是具有戏剧性。戏剧艺术的任务并非表现一种激情本身,而是表现一种导致行动的激情。戏剧艺术的任务并非表现一个事件本身,而是表现事件对人们心灵的影响。那么戏剧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戏剧性存在于人的动作之中,戏剧性就是动作性。

戏剧是动作的艺术,动作是戏剧的基本特征。对动作的强调从亚里士多德就开始了,他认为戏剧就是用“动作”摹仿“行动中的人”[3]。就连马克思也认同这种说法,他说,“动作是支配戏剧的法律。”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动作都具有戏剧性。动作必须具备一些必要的特征,才能成为戏剧的表现手段。谭霈生认为,首先,“任何一种动作都具有艺术的直观性,……然而,任何一种具有直观性的动作成分,应该而且必须能揭示人物非直观的心理内容。”[4]

一谈到“动作”,我们通常会想到的是人物拿东西、走路、舞蹈以及拳击、击剑等等一切可以让观众“看得见”的动作,也就是演员的“形体动作”。而事实上戏剧动作远不止这些。谭霈生将动作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外部动作或形体动作、言语动作、静止动作和音响动作”,其中外部动作和静止动作“可以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言语动作和音响动作可以直接“作用于观众的听觉”。因此,在此就将戏剧动作简单化,分成两大类:视觉动作和听觉动作。

一、视觉动作

在剧本中,人物的外部动作是作家用简单的“舞台提示”写明的。当然,很多的剧本,比如莎士比亚的剧本就没有舞台提示。任何一个剧本中都会有很多的外部动作,可是,并非所有的外部动作都具有戏剧性。要使外部动作富有戏剧性,至少有两个条件:其一,它应该是构成剧情发展的一个有机部分,又推动剧情的发展。其二,观众能够通过可见的外部动作洞察人物隐秘的内心活动[5]。

莎士比亚的戏剧都没有提供舞台提示,但是读者仍然可以从字里行间了解到那些惊心动魄的外部动作。从BBC公司拍摄的、Jack Gold执导的同名电影《麦克白》中,我们可以挑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场景来欣赏一下外部动作是如何展现戏剧性的:邓肯被发现已被人杀害的那一场;班柯遇害的那一场;麦克德夫家人被害的那一场;麦克白夫人梦游的那一场;麦克白与小西华德决战的那一场以及麦克白与麦克德夫决战的那一场。先来看看麦克白夫人梦游那一场,因为那场梦游不仅扰乱了医生和侍女的心,也吓着了观众:第五幕第一场,正当医生和侍女谈论麦克白夫人的怪病时,麦克白夫人手持蜡烛出场了,但是奇怪的是,她睡得很熟,眼睛却睁得大大的。她不停地擦手,好像在洗手似的。她甚至说出了很多骇人听闻的话:“去,该死的血迹!去吧!……现在可以动手了……”她在睡梦中泄露了的确是麦克白杀死了国王邓肯、干掉了班柯、也杀害了麦克德夫的家人,重现了当初那一幕幕。她甚至在睡梦中似乎听到了敲门声,于是竭力把麦克白推进房间,以免他留在现场被人发现。医生的话很好地总结了她的行为:“良心负疚的人往往会向无言的衾枕泄露他们的秘密。”

再来看看麦克白和麦克德夫决斗那一幕。第五幕第七场有两场决斗,麦克白和小西华德的决斗只能算是麦克白的热身运动,他和麦克德夫的生死较量才是关键。只不过他和小西华德的较量使得众叛亲离的他重新燃起了希望,让他“瞧不起一切妇人之子手里的刀剑”。 他和麦克德夫的决斗是不可避免的,当他听说麦克德夫是“没有足月就从他母亲的腹中剖出来的”,他整个人就崩溃了。几番刀光剑影之后,满怀着对女巫的诅咒的麦克白死在对他充满仇恨的麦克德夫的剑下,又一个考特爵士死了。不可否认,这些戏剧性的动作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而且泄露了主要人物内心的秘密。

除此之外,静止动作或者停顿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戏剧性,那是是内心生活中最复杂、最紧张的状态所必然产生的现象。“保持沉默常常是一种故意的、生动的、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而且经常代表某种十分明确的心理状态。”人物往往用沉默不语去承受内心深处的狂风恶浪,收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巨大艺术效果。谭霈生认为,“戏剧是否具有戏剧性,正是取决于人物在这一瞬间心理活动的内容。”而且“停顿”也是“一系列因果相承的动作中的一个环节”[6]。

同样,《麦克白》中没有舞台提示,从电影中我们可以欣赏到静止动作的魅力:一开始,当麦克白和班柯在荒原遇到女巫时,女巫向麦克白发出三个预言。麦克白很吃惊,有一种秘密被当场揭穿的感觉,一下子呆在那里。接下来的一场发生在邓肯被杀之后,当马尔康得知他父王被害的消息时,穿着睡衣的马尔康吓傻了。所有的人把目光聚在这位合法的王位继承人身上,他却呆若木鸡。很明显,这些适当的停顿既暴露了主要人物的内心复杂的情感也有助于观众了解剧情。

二、听觉动作

再来看看言语动作,言语动作包括对话、独白和旁白。言语动作的首要作用是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事情。另外如果场面过于暴力和血腥,也往往借助言语动作,而将血腥场面转到暗场处理。在第二幕第二场,我们听到这番话:

麦克白 我已经把事情办好了……

……

麦克白 好惨![7]

从这番话,观众就知道发生了惨剧,邓肯已经遇害了。很显然,这种场面是不适合在舞台演出的,言语动作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规避了血腥场面,推动剧情发展。在言语动作中,最重要的是对话。但是,对话要有戏剧性,谭霈生认为必须体现至少三点:第一点就是要具有“非直观的揭示性”,即能够揭示人物隐秘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意识等等心理内容;第二,对话作为人物之间相互交往的一种形式,戏剧性的对话要求能够给予听话者以一定的冲击或影响;第三,戏剧性的对话会推动对话双方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

麦克白夫人 啊!太阳永远不会见到那样一个明天。……您可以把今晚的大事交给我去办;凭此一举,我们今后就可以日日夜夜永远掌握君临万民的无上权威。

麦克白 我们还要商量商量。

麦克白夫人 泰然自若地抬起您的头来;脸上变色最易引起猜疑。其他一切都包在我身上。

此时,麦克白还没拿定主意,他试图说服他妻子和他自己,现在杀邓肯不是时候,因为邓肯很器重他,而且才刚刚给了他这么大的荣誉。但是他妻子可不这么认为,她认为机不可失。这番对话就毫无保留地泄露了人物的心思。

独白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言语动作。独白可以是无声的,也可以是有声的(无声的内心独白也叫“画外音”),独白可以把人物内心的活动具体地告诉观众。莎士比亚善于用大段的独白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在《麦克白》的第二幕第一场,弑君的场面被推向暗场,在明场着力展现的却是人物复杂的内心搏斗,此处的独白可比杀人场面更为震撼人心。

麦克白 …… 在我面前摇晃着、它的柄对着我的手的,不是一把刀子吗?来,让我抓住你。我抓不住你,可是仍旧看见你。不详的幻象,你只是一件可视不可触的东西吗?或者你不过是一把想象中的刀子,从狂热的脑筋里发出来的虚妄的意匠?我仍旧看见你,你的形状正像我现在拔出的这把刀子一样明显。你指示这我所要去的方向,告诉我应当用什么利器。我的眼睛倘不是上了当,受其他知觉的嘲弄,就是兼领了一切感官的机能。我仍旧看见你;你的刃上和柄上还流着一滴一滴刚才所没有的血。……

一个人把弑君的念头付诸行动的时候,似乎整个世界都消失了,满眼看见的是那把杀人的、还在滴血的钢刀。这段独白带给观众的恐怖感一点都不亚于血淋淋的场面。

除了独白,还有一种言语动作也可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那就是旁白。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独白是人物独处时候的内心活动,而旁白是指某个人物在同其他人物交往时的自语[8]。

麦克白 葛莱密斯,考特爵士;最大的尊荣还在后面…… 两句话已经证实,这好比美妙的开场白,接下去就是帝王登场的正戏了……要是命运将会使我成为君王,那么也许命运会替我加上王冠,用不着我自己费力…事情要来尽管来吧,到头来最难堪的日子也会对付得过去的。

音响动作也可以成为戏剧性动作。一般来说,音响效果在戏剧中只起辅助作用。首先,它可以为人物创造一种特定的生活环境的气氛。其次,音响效果可以制造出一种特殊的情调,从而烘托、渲染人物的情绪。但是在很多时候(比如在某一场面或者某一片段),音响不仅仅是一种伴奏,而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元素,没有了特定的音响,戏就进行不下去,这时的音响就有了戏剧动作的效果。在《麦克白》中,鼓声、钟声、敲门声、叫喊声以及奔跑声混杂在一起,极大地渲染了戏剧效果。第三幕第一场,麦克白准备动手谋杀邓肯之前,钟响了,麦克白认为那是为邓肯敲响的丧钟。

麦克白 …… (钟声)我去,就这么干;钟声在招引我。不要听它,邓肯,这是召唤你上天堂或者下地狱的丧钟。

除此之外,剧中还有一段最为著名的敲门声。第二幕第二场第五十八行开始的敲门一直延续到第二幕第三场第二十四行。它好象来自世外,而麦克白则感到这敲门声旨在唤醒死者。徳·昆西认为敲门声预示这正常世界的回归,询问着是否能进来,但是正常世界直到戏终了处才真正出现[9]。戏剧是动作的艺术。这是这些戏剧性动作才使得戏剧具有独特的魅力。

三、结语

一部戏的活动都是以动作为核心而进行的。生活中的动作常常是漫不经心的,而戏剧动作则以表现人物的心灵为目的,这正是戏剧动作和生活动作的区别所在。也正是具有这种鲜明的目的性,戏剧动作才能够传达出人物的复杂的内心活动,这就是戏剧动作的魅力。《麦克白》中戏剧性的外部动作、静止动作、言语动作以及音响动作向观众展示了一部惊心动魄的大戏。本文从戏剧动作这一个方面,来研究《麦克白》,试图还原该剧的戏剧价值。

[1]董建,马俊山. 戏剧艺术十五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弗莱塔克. 论戏剧情节[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3]Aristotle. On the Art of Poetry. China Social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 1999.

[4]谭霈生.戏剧艺术的特征[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5][6][8]谭霈生. 论戏剧性[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7]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六种[M]. 朱生豪,译.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4.

[9]Sinfield, Alan. New Casebooks: Macbeth: Contemporary Critical Essay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猜你喜欢

麦克白邓肯戏剧性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二)“邓肯号”远航
美国自白诗的“戏剧性”
抖音:“滤镜”下的戏剧性与自我缺失
“现代舞之母”邓肯的爱情传奇
谈麦克白“选择”的悲剧
蒂姆·邓肯里程碑
麦克白欲念产生因素的分析研究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
麦克白夫人
——他者形象的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