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环境的创设和优化
2013-08-15张可斌
张可斌
(钦州学院体育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
高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离不开各种环境的支持和承载。环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样在高校体育实施的过程中,体育环境对体育教育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每一项体育活动的开展都是在特定的体育环境里面完成的,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需要环境的支撑,没有良好的体育环境,体育实施的效果会受到影响。因此,加强对高校体育环境的创设和优化,是促进大学生体育兴趣发展,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效果,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1-2]。
一、高校体育环境的意义
环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指的是围绕某一事物,并对这些事物产生影响的外界客体。一般意义上讲就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周围事物和氛围,环境一般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从哲学的范畴来讲,高校体育环境指的是,同体育这一实践形式相对应的客体,体育环境作为体育活动相辅相成的因素总成,在参与体育、提升健康方面,有着重要的关系,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开展,都需要良好的体育环境做保证[3]。
高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掌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要以此为环境建设的目的,做出更为符合大学生体育需求和体育运动特点的体育环境,以此来提升高校体育环境创设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二、当前高校体育环境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们国家高校体育环境其科学化程度和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着重要影响。高校体育环境的构建过程中,表现在自然资源方面,高等院校体育设施资源,从整体上来看,分布不够均匀,有很多的高校在教学使用情况下,没有对当前的场馆等设施资源进行开发,为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做好物质方面的准备。有些高校的体育场馆实施的是收费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兴趣。这些收费场馆的实施和开发,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学校体育场馆紧张的情况,但是在另一层面上其开放和收费制度的执行上,要遵循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的宗旨,来做好服务工作。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数在不断地增加,教学设施的实际损耗非常快,但是因为管理工作不到位等原因,使得器材更新的速度没有解决损耗的问题。当前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学人数和规模的增加,导致高校现有场地下,很难开展更多的兴趣提高班[4]。从系统的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目前我们国家高等体育院校体育场馆开放时间较短,这是因为教学人数增加,场馆使用压力大;场馆管理制度不能够允许场馆随时进行开放;教学时间安排与场馆开放时间冲突等原因造成的。高校的大学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很难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不同的社团。成功的社团能够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为高校体育环境的优化,提供良好的组织支持。但是在社团开展的过程中,因为专业教师辅导支持的力度不够,使得社团活动开展的质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高校体育环境的创设和优化措施
(一)高校体育环境的系统与协调发展
体育环境作为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开展的物质条件,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加强高校体育环境的建设就是对高校物质条件、校园文化的统筹与实施。我国不同的高校其体育物质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高校,体育物质环境甚至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运动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体育活动的开展质量,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这就需要高校从学校现有的条件出发,以系统观的视角出发,协调发展自身的各种优势,创设更为符合当地运动开展和学生实际的体育环境。
(二)加强体育环境建设制度
高校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于高等院校体育环境管理制度的创新,来促进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如学校领导要重视体育开展的各种软件和硬件的改善和投入,要将学校体育环境的建设纳入到整个学校的长期发展和规划里面。另外,在高校体育环境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落实好各项制度,保证体育环境建设的质量,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师和职能部门的正确引导,给工作者创造一个主体明确的环境氛围。另外在体育活动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规范和约束,例如在课外活动等时间,对场地使用时间、使用范围的界定,能够提高学生遵守体育活动规范环境的意识,更好地促进高校体育环境的建设。
(三)加强常规建设和现代化手段的运用
在高校体育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常规制度和现代化手段的使用,这主要体现在信息化时代通过各种有效信息的采集,就适合当地高校的环境建设方法、特色加以利用和借鉴,为高校体育环境建设的创新,提供动力和素材。现代化的教育作为开放式的教育实践,特别是在体育教学手段的使用上,要重视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5]。高校在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自然环境,如场地、场馆的优化;加强对社会环境,如社会体育理念和精神的引领;加强对规范环境的建设,如课外体育锻炼环境、场馆制度的遵守和检查等等,以此来提升高校体育环境建设的质量。
四、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课堂环境的有效性
高校体育教学作为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发展,提升高等教育全面性的有效手段,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依据,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例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分组教学,就需要体育教师首先要加强对所教学生体育基础、体育兴趣的了解[6]。在此基础上,提升分组教学的针对性,为每个学生在最近发展区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方法和正确的引导,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做好现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的使用,需要教师通过调研等,加强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兴趣、体育基础状况的了解,以更好地提升体育教学针对性,为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同样,高等院校硬件设施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实施高校体育教学之前,教师要加强对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体育器械等的了解和掌握,以更为健康的使用方式,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实现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二)加强体育教学目标层次的有效性设置
教学目标作为引领体育教学的主要依据,在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研究,就是要将体育教学目标设置得更为科学、更为健康、更有可量化和可比性。因此,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的时候,不能简单地一刀切,对于体育基础和身体素质之间的客观差异,要正确对待,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保证每个学生在最近发展区获得发展[7]。
(三)因材施教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校园体育环境的培育和优化,从体育环境的主题、优化方法、环境评价等方面,加以改进和落实。教学方法作为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的途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契合点,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依据,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因材施教作为高等教育要遵循的理念之一,体现在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需要教师学会对这里面材的分析,从教材、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等角度出发,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保证。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在改革的过程中,要不断构建优秀的体育教学环境,和良好的体育氛围。通过建设优质的体育教学资源,为高等院校体育改革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大学生体育兴趣发展,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效果。当高校良好的体育氛围得到保障以后,要通过抓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评价等方面,来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健康第一思想的契合与促进度,保障大学生发展的需要同体育教学促进的关系。
[1]胡永红.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如何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J].韶关学院学报,2007(6):165-168.
[2]陈海春.健康体适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改革探究——以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10):92-94.
[3]赖锦松.从健康生活观视角思考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6):145-146.
[4]李鸿,厉月姣.独立学院高年级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影响的研究——以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学生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2):218-220.
[5]宫拼物.新时期高职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以浙江省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研究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2):98-99.
[6]边菊平.健康体适能对我国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探析[J].价值工程,2011(24):283.
[7]李斌.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内涵与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5):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