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重在推行“三个转变”
2013-08-15台秀珍
台秀珍
(河北工程大学 组织部,河北邯郸 056038)
实践育人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人才供给的类型、层次、结构日益多样化,实践育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如何推进实践育人、切实提高实践育人质量,是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实践育人重在推行“三个转变”:从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变、从知行脱节向知行合一转变、从对学生的终极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
一、从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变,是推进实践育人的前提
实践育人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其本质是通过实践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将接受理论教育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也就是说,实践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重在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而这是传统教育不易做到的。传统教育是封闭的,即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内完成固定的教育内容。它不仅在教育时间、教育空间和教育内容上是封闭的,而且在师生关系上也是封闭的。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育活动是围绕着教师、教室、教材来转的,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很少甚至没有,即使有也仅限于课堂回答老师提问或组织一个小型的课堂辩论,也只能称作“纸上谈兵”,距离“实践育人”这一教育理念相差太远。开放教育则完全体现了“实践育人”的理念,实现了教育时间、教育空间和教育内容的全开放,在教育时间上实现了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在教育空间上实现了从教室向图书馆、实验室、教学实践基地等场所的拓展,在教育内容上实现了从教材向最新的参考资料、影像资料等的扩充,就连师生关系,也不再是单向的“教与学”、传道与受众的关系,而是共同参与到某种实践项目中、某个活动场景中,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关系,师生之间更平等、更具有交互性,在这种开放教育体系的培养下,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团结合作的能力、自主创新创业的能力等不断提升。
开放教育的推行,需要一个师生相互适应的过程。大学生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熏陶”下,已经习惯于老师的“喂食”模式,即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缺乏对“食物”的质疑、思考和实践,而质疑、思考是创新的关键。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陆九渊也曾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如果质疑、思考和实践能力欠缺,就会与新时期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越来越远。开放教育则要让学生由被动的被“喂食”变为主动的去“觅食”,这就需要老师的授课应像介绍一道美味的佳肴一样,告诉学生这道菜如何有营养、如何对身体有益,使学生垂涎三尺,再告诉学生这道菜需要哪些食材、如何烹调,学生就会按耐不住跃跃欲试的心情,下课后就会迅即走进实验室付诸于行动,为自己准备这道美味佳肴,一旦佳肴上桌,也就意味着知识通过实践转化成为能力。这种“觅食”的过程,就是一个对理论知识学习、思考、实践转变为能力的过程,也完全体现了“实践育人”这一教育理念所蕴含的真谛。因此,可以说,从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的转变,是推进实践育人的前提条件。
二、从知行脱节向知行合一转变,是推进实践育人的关键
关于知与行,我国古人有很多经典论述。《论语》开篇有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夫之进而认为“躬行乃启化之源”,朱熹则在总结读书之法中强调要“切己体察,身体力行”,梁绍任更是说出了我们现在人尽皆知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等。这些精辟的论述都强调了实践在认知中的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这些古代精华并没有被我们现代人所传承,尤其是被大学教育所继承。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而大学教育则陷入知识教育的泥沼难以自拔。重知轻行、理论脱离实践,一直成为大学教育难以根除的痼疾,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树立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将“坐中学”转变为“做中学”,达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强调,“知”是基础,贵在“行”,只“知”不“行”, 等于无知。中国工程院院士、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说:“书本很重要,电脑很重要,但书本和电脑都种不出水稻。”也就是说,积累的知识再多,如果不结合实践加以运用,也只能停留在书本上、记忆中,提升不了能力,也转化不成生产力。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里的知识显然是指知识在得到运用并解决了实际问题之后,才显示其强大力量的,这种力量也就是拥有知识的人所得到的能力。实践育人的根本理念就在于提高人的各种能力,并把这种能力内化为素质,因此,能否做到知行合一就成为大学推进实践育人的关键所在。现阶段,各高校都在探索、尝试如何去推进实践育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高校也确实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却也难免走进了另一个误区,表现之一就是以机械地减少理论课的学时数来增加实践学时数,造成一种“实践表面化”的现象,甚至有的是换汤不换药,让实践停留在“听”实践、“看”实践、“抄”实践阶段,这与实践育人的核心要义相比,只能算是“貌合神离”。要大力推进实践育人,必须切实树立实践育人的理念,贯彻知行合一的原则,有机统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处理好生产性实践育人与非生产性实践育人、校内实践育人与校外实践育人、集中实践育人与分散实践育人的关系,充分调动大学生自主开展实践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校实践育人的整体水平。
三、从对大学生的终结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是推进实践育人的保障
传统的对大学生的评价方式是以考试为主,以记忆性的书本知识为主要内容,侧重定量分析,注重最终结果,这种“一考定终身”的终结性评价,其实仍然是应试教育的附产品。实践育人作为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更加关注大学生的个性培养,强调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个人潜能,让大学生花更多的时间走出课堂自主学习与素质拓展,其本质是提高大学生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多样化的,包括实践动手能力、独立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团结合作的能力、自主创新创业的能力,等等,对这些能力的评价单靠一次期末考试来进行评价,不仅是不合理的,而且远远达不到真正的评价目的。
与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相适应,对大学生的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应该是多样化、个性化的,应能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不同学习情境下,考查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水平和能力,这种形成性的评价就是发展性评价。它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注重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学习策略、合作精神等因素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而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这种评价方式更能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独特性,能激励学生发挥多方面的潜能,发挥其智能强项。因此,要真正推进实践育人,切实提高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必须转变对大学生的评价方式,即从终结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这是决定高校实践育人能否真正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
[1]申纪云.高校实践育人的深度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2(13、14):11-14.
[2]刘富胜.从大学生主体性特征看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月.
[3]高永格,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与构建监控体系的探索[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3):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