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境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2013-08-15段成艳

关键词:译者语境交际

段成艳

(昆明消防指挥学校 文化教研室,云南 昆明 650208)

语境就是语言赖以存在的基础,语境具有动态性的特点,是在交际中为人们实际所使用的环境,集中于对语境的定义、特点、分类等,要全面考虑包括语音在内的更广泛的语境因素,它决定语言的使用和理解,充分认识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影响交际结果的重要因素,增强译者的语境意识,实现不同语言之间信息交流,使译者利用语境进行翻译。

一、有关语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对于语境这一概念,很多人的理解不同,随着语境理论的发展,第一阶段从1923年提出情景语境概念,第二阶段从Firth逝世至20世纪80年代初结束。认识到语境对语言使用的重要性,认为语境是影响语言事件,第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总体来说,自语境概念提出至今不断发展,语境是无所不在却又不可触碰的。

语境的特点如下:广泛性,即语境存在于任何语言交际中;层次性由语境的分类来表现;封闭性指其文化背景和交际情景等限定了语境范围;动态性指语境在交际中不断被修改;确定性指语境中很多因素在交际时都是确定好的;关联性指交际内容相关联。所有影响交际因素都可以作为语境,任何语境都包含着一个或更多较小的语境,任何范围外的交际都是不可能的,听话者也可以选择他理解时所合适的语境,交际参与者是交际的主体,是动态的,而关联性是封闭性和动态性的前提。

关于语境的功能也是众说纷纭,其中限制功能是语境可以限制在交际中语言的使用,解释功能是其对语言中的基本结构进行解释说明,设计功能是指语境能够设计交际的形式、风格等,补充功能用来补充语义不明、表意不充分的场合,生成功能是指在不同的情景中语境的不同词义。语境的主要功能是使人们在适当的场合说出适当的话,有助于对语言的理解。其设计功能主要在话语产生之前,并可以把表达的意思补充完整,在具体的语境中会产生其他与之相关的意思。

语境因素纷繁复杂,根据出发点和研究方向不同,不同的语言学家对语境有不同的分类,如把语境分为静态语境和动态语境,以及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等。

二、静态语境与翻译

静态的语境观就是传统语境观,按照功能语言学的观点,是人们把语境看作预先确定的因素组合的观点。从言语活动的起始阶段到结束阶段保持不变,把交际双方处于被动位置,从而保证语域的一致性,认为语境是客观存在、静止不动的。静态语境的研究是语境的研究主体,语境要素是先于交际过程而存在的,各因素对交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对交际双方语言使用的制约作用,静态语境又可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

翻译中的语言语境及应用当然也要受语境因素的制约。语言语境也叫上下文,我们对它进一步细分,又可以分成语音语境、语法语境和语义语境。语音语境指交际中语音层面上的影响因素,语音因素不体现在文字上,语音语境的作用在口语中更加明显。语音的各种表现形式,在话语交际中要特别注意语音语境,如谐音、叠音、拟声、语调、押韵、儿化等,译者只有特别注意语音上的细微差别,才可以表达说话者的感情色彩,才能准确地翻译。重音不同,句子所强调的重点也不同。句子停顿位置不同,意义也随之变化。译者在翻译时没有听清楚重音位置,就会产生错误。演说词是英语特有的一种文体,如“I have seen thousands of these defeated,discouraged,hopeless men and women…It is a spectacle of national degradation.”译为:“我见到成千上万的山穷水尽、灰心失望的男男女女前来请求救济……此情此景真是丢尽了美国的脸。”译者注重特定的音节、韵律、语气、语调,表达出原文言简意赅、节奏强烈、形象生动。

语法语境指句子结构对语篇理解的限制,翻译根据所搭配的名词不同进行翻译,表现为词与词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应符合汉语词语搭配习惯,如主谓一致、名词数变化和词性变化等,有利于读者的理解。翻译要能准确掌握句子结构,要明确虚词的使用是英语词汇语法的一大特点,虚词的使用是英语词汇语法的一大特点。很多时候,英语的虚词在汉语中的表现不是很明显,如只有after和then能够在语言上体现,翻译中要对源语和译语语法有明确了解,在译成汉语时,不能强行把每个虚词都翻译出来,要对源语和译语的句子结构进行正确解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翻译的准确。在翻译时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对两种语言的语法规则深刻了解,它要求译者要巩固语法知识,在进行大量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语法语境,掌握好不同民族习惯,同时注意不同语言的表达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好翻译中的语境。

语义语境,包括句内语境、句际语境和篇章语境。包括句内语境指的是在同一个句子中,指词语使用要受到语言实际使用的制约,由句子的不同构成要素相组合产生语境,即要符合语用的要求。一词在词典里有许多词义,符合语法规则但是不符合语用规则的句子无法让人接受和理解。在翻译中究竟该用哪个词义?得依靠句内语境来确定,所有这些内容共同作用于翻译内容。同一词语在不同的搭配中具有不同意义,句际语境是一个句子与其他句子构成,通常的搭配和位置发生变化或被打乱,这就要求译者要考虑到语境内部结构在语义上的连贯性和黏合性,符合基本语义或常用语义。篇章语境指的是把整个语篇看作一个整体,以此为基础,可以找到中文的最佳表达方式,语篇的各个部分看作互相的语境,它所表达的范畴比句际语境更大。即便原文的内容与文字都非常简练,在进行翻译时,也要考虑从整个篇章着眼,充分理解作者的意向和语篇情境,要注意语篇中经常出现的互文现象,即上下文中所产生的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说,上下文是词、语句或篇章的前后关系,是其他文本构成了某一文本的语境,能够帮助理解词语语言成分的特定意义,因为文本都处在某一文本构成的语境里,帮助译者确定全文的感情基调,保持在语义上的连贯性和黏合性,它对翻译中词义的筛选、情态的诠释有重大的作用。

翻译中的非语言语境及应用把握上下文可以防止误译,非语言语境指言语交际过程中某个言语单位在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情景语境和背景语境。情景语境是由Malinowski提出,情景语境可以显现在语言结构中,包括能够参与交流的各种环境。它在文字上并不一定都有具体表现形式,可把情景语境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来,一些潜在的隐性的因素,对言语活动产生影响,与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密切相关。情景语境可以看作交际的具体情景,具体可为言语活动的风格、言语活动的时间和地点、言语活动的正式程度和言语活动的范围和主题。每个人都有自己说话、办事的风格,同样一句话被不同会话者使用不同,书面语比较正式而口语体比较随意,不同的范围和主题所涉及的内容不同。翻译时要注意保留每个人物的特点,译者在翻译时也要注意语言场合,如朋友间的谈话比较随意,以及不同的范围和主题所涉及的内容不同。语域是情景语境的决定因素,语言的使用者主要是源语作者、译者,也包括译文读者。语言的使用和语域的使用紧密联系,不同时代、地域、社会地位的语言使用者因情景语境变化而产生很大不同。语域内的时间主要指时代,不同地域产生不同的语言变体,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内容的话语或语篇。又如,方言与标准语言给听者感觉不同,特别是文学作品更具有时代性,另外,交际者的社会关系是影响交际的重要因素,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原文特定的人物及其社会地位,要与中国古老文明相一致,要理解语言使用中的语场、语旨和语式。文学翻译虽然也可算是一种文学创作,语场的变化会产生不同学科或领域的语域,但要讲究简练、准确,强调信息的准确传递。在非语言环境中,语式指语言交际的媒介或渠道和修饰方式,语旨指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关系,语场、语旨和语式等三个因素互相影响,语言交际一般有说和写两种方式,在翻译中要区别不同的译文目的,语域是由语旨反映的,要根据不同的翻译要求翻译出合适的译文。译者在翻译时必须注意这些因素,注意它们会随着作者写作目的意图和手法转变,进而注意它们在译文中所使用的句法结构及措词等,在译文中所使用恰当的句法结构及措词。

背景语境包括常见语境和文化语境。常见语境指的是人们意识中的知识,文化语境指参与语言交流者的主观因素,两者相互交织,紧密联系,要以语境思维为前提进行逻辑判断,更要明确具体的情景语境来源于文化语境。

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文化语境是社会结构的产物,文化语境通常不限于文字形式,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是间接影响语义的非语音因素,有些文化现象是某种文化特有的,每种文化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如果不了解就不能翻译。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谚语、成语、习语或典故的翻译,使用地域不同,语义也会千差万别。可以说习语、谚语典故等是语言的精华部分,更体现译者的文化功底。翻译时需要对不同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原文语篇出于原语社会、文化背景下,对于一个语篇或一部作品,在理解原作和译语表达时的文化语境极其重要,要全方位地对文化语境分析,在翻译中有时内在的文化信息会让人体会语篇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底蕴,比外在的字面意义更重要。译者的翻译不只是做到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不能为了翻译而翻译,实现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要做到准确地再现原作。译者要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采用相应的翻译技巧和策略,从译语文化语境着眼,在语言之间架起桥梁,从原文文化语境的角度理解原文,采用适当的策略找到两种文化的契合点。

三、有关动态语境与翻译

语境的动态研究始于语言的动态研究,传统的语境概念几乎包罗万象,动态语境具有主体性、推理性、构建性和互动性。语境因素的分类存在着重复和交叉,语言和交际的动态性表明语境的变化性。语境就是一组固定知识的集合,静态的语境在一般条件下是合理的可接受的,但语言活动是一种过程,语言交际是一种认知行为,交际过程可以说是语境构造过程。

语境包括信道和交际语境两部分。语言使用者在言语交际中具有能动性,语境因素是相互适应的双向、动态过程。语境的变化会进一步激活语言使用者,它通过人的认知机制得以激活,而在语言研究中,语境顺应观对翻译有重要启示,语境成分要靠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激活。我们在进行翻译时,要审时度势选择合适的语境顺应策略,言语交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译者面临的是翻译对象的选择,在交际的过程中,交际者的视线在不断地变化,要顺应语言使用方式、语言结构,语境的生成便是动态的过程。

意义的产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结果,知语境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撇开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讨论话语意义,是交际过程中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借助语境因素推导意义,话语的理解过程是语境的建立过程,话语的理解可以不顾具体语境的影响,因为人们头脑所形成的对世界的认知与假设。认知语境对话语理解有重要作用,译者要付出努力寻找原文的最佳关联,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认知找出与之相对应的解释,也就是说,传递最佳关联性就成为翻译的原则。有很多口语的翻译也不能只按照字面翻译,译者要脱离束缚,领会意思,分析话语使用的实际情况,在翻译过程中,考虑交际者说话的目的和意图,要主动适应受话人的认知语境,按照与言语交际是否相关的原则进行翻译。

总的来说,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承认动态性,强调交际主体的能动性,要模糊传统语境各因素之间的界限。把语境置于发展变化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动态语境观对于口译者影响更重要,话语的理解过程也是语境的选择过程,译者要通读全文,总体把握整个语篇,选择相关的语境要素组成一个言语环境,在翻译前要做好基本功课,以便更快、更有效地理解话语,注意话语参与双方交际的话题,提高交际效率,要做到准确全面灵活地翻译。

四、结语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语境被定义为交际过程中语言表达式,静态语境需要注意的是语境因素分类,语境动态性是静态研究的补充,是把语境看作一个过程,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确理解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规则、特点,从静态和动态的两个角度全面理解话语,强调语境中言语交际者的作用,才能准确用译语表达原文意思,运用好语境,再现原作中的情景现实,以充分体现出原文风采。

[1]Nida,E.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2001.

[2]刘晓民,刘金龙.实用翻译基础教程[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翻译与翻译技巧[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4]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Gutt,E.A.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6]包慧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7]张培基,俞云根,李宗杰.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8]Toury,G.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猜你喜欢

译者语境交际
情景交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交际羊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