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印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征

2013-08-15庞媛媛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婆罗门种姓佛教

庞媛媛

(信阳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古代印度最早出现的哈拉巴文化的文明程度极高,但哈拉巴文化的教育体系和方式也因文字的尚未解读而无从研究。直到穆斯林入侵之前,传承古代印度辉煌灿烂的文明的教育方式,大多为宗教教育。本文拟对印度教育的发展和特点作一简要介绍。

一、婆罗门教育

有史可考的印度教育的萌芽是吠陀时代。《吠陀》被婆罗门教视为梵天智慧的结晶和知识的总汇,它是婆罗门教育的核心内容。

1.家庭教育。

为保持种姓的世袭,婆罗门教义规定父亲必须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1]婆罗门子女必须“学习和理解《吠陀》,从事虔敬的忏悔,探索有关法律和哲学的神圣知识,尊敬自然的父亲(即生父)和精神的父亲(特指婆罗门阶层),乃是首要的职责,尽到这些职责,便可获致无限的幸福。”[2]。《吠陀》是用古老而艰难晦涩的梵文写成的,并且不许抄写,全凭口耳相传,学习起来十分困难,一般须10年左右才能学完一部经典。这种机械性、烦琐性的教育却是婆罗门种姓特权的体现。

2.学校教育。

公元前8世纪以后,印度人在建筑神坛、寺庙中掌握了几何学、代数学知识;为确定祭期掌握了天文学知识;为正确诵读和解释《吠陀》产生了文法学、发音学、音韵学、逻辑学和哲学。与此同时,婆罗门教强调“祭祀万能”。繁琐祭祀出现一点差错,全部祭祀不但无效,而且可能招致灾祸。而一般人很难掌握繁杂的祭祀程式。只有世袭的婆罗门阶层才能精通并解释这一套固定仪式。由此,传统的诵记经典的家庭教育再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加之科学知识的发展、宗教祭祀的需要,古印度最早的学校教育应运而生。

(1)吠陀学校。

亦称僧侣训练学校。起初仅招收婆罗门入学。到公元前500年左右,刹帝利和吠舍也可以入学,但教师只能由婆罗门担任。这类学校主要培养一般的官吏、神职人员以及皇家建筑、医务人员。[3]肥头学校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特权性,体现了教育的等级性。

(2)“图洛司”学校。

这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农村的简陋的学舍,每个学舍一般有25名学生,免收学费并供应食宿。由于散布在各农村集镇,因而受婆罗门控制较松,但仍需学习《吠陀》。

(3)古儒学校。

《奥义书》是一部哲学教科书,重哲理思辨,一般人无法理解,于是便产生了专门研究经义而又从事教育的教师——古儒。他们居家开办的学校称为古儒学校。入学年龄一般在7~8岁,学习年限不定,[4]并寄宿在教师家里,教师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道德,依靠严格的法规戒律强化学生的意志。课程设置除吠陀经以外,还有历史、文法、祭礼规则、数学、预兆学、时间学、因明学、伦理学、字源学、发音学、礼仪学、诗学、灵魂学、武器学、天文学、美术等,而以语音学、韵律学、文法学、字源学、天文学和祭礼为主,称为“六科”,“六科”是学习吠陀经典的基本训练。在教学组织上,注重诱导,并起用年龄稍大、理解力较强的学生当助手。

(4)高等教育。

奥义书时期,散在各地的“图洛司”联合起来,在一些城市形成了较大的学术教育中心。这些学术教育中心后来又发展成为高等学校,较有影响的有托克席拉、班拿尔斯、那地亚、萨罗蒂等。这里集中了大批婆罗门神职人员和学者,有的设坛讲学、招收门徒、研习学问;有的著书立说、阐明经义、解释神学;有些学者相互诘难、共同讨论、共同研究。其中规模最大、最负名望的是印度东部的婆罗门寺院和萨马那寺院。这些寺院学术争议热烈,更得到当政者的鼓励和支持。6世纪以后,所学学科和内容越来越多,分设森林学校、语法学校、法律学校、天文学校、逻辑学校、哲学学校等。公元前600年,文化中心进一步发展形成大学。塔克撒西拉大学历数百年之久,最为显赫。它曾吸引全印度诸多有志青年,学校注重宗教、哲学、逻辑、文学、数学、天文、医学等多种学科。

二、佛教教育

佛教的创立是当时盛开的反婆罗门教思想百花园里的一枝奇葩。佛教以“众生平等”的社会主张迅速吸引了大批不同阶层的善男信女。佛教在种姓划分上不像婆罗门教那样严格,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1.寺院教育。

寺院是修行的地方,亦是接受教育的首要机构和最重要的场所。凡是有志为僧者,经过父母允许,再接受严格的身体检查后方可入学。入学者,不仅必须抛弃财产与家庭,还要受具足戒。入学仪式须剪去头发,身着袈裟,向大和尚行礼,口中念诵“我受佛祖之保佑,我受大嘛之保佑,我受善之保佑”。[5]由此开始,在清规戒律的束缚下,接受佛学的教育。佛学教育亦是学习佛教经典,但从古代文献记载来看,还要学习其他。儿童“开蒙诱进,先导十二章。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6]。“五明”,即五门学科分类:一曰声明,“释诂训字,诠目疏别”,即学习语音、语法和修辞的学问。二工巧明,“伎术机关,阴阳历数”,即学习工艺、数学、天文、星象、音乐、美术之类。三医方明,学习医学,“禁咒闲邪,药石针艾”。四曰因明,“考定正邪,研复真伪”,即学习伦理学。五曰内明,“究畅五乘因果妙理”,即学习宗教哲学。

佛教寺院教学,要求“师必博究精微,贯穷玄奥,示之大义,导以微言,提撕善诱,雕朽励薄”[7]经师广泛使用地方语言解释经义,易于僧徒学习掌握。在学习初期阶段,师生面对面地讲授,经师口诵,僧徒记诵,口耳相传,反复诵读。学习到高级阶段,则采用议论和争辩的方法,对经义里面一些疑难问题,学生可以提出发问。僧徒学习年满12年,经考试合格者,称作比丘。多数比丘离寺回家,少数比丘留寺深造,一般再学习十年,然后担任寺中僧职。佛教教育重视道德品格教育和僧徒的言行举止训练,在管理方面订有各种清规戒律。

佛教比婆罗门教重视女子教育。佛教广设尼庵,专收各等级女子,为之讲授教义,供其学习和修行。

2.家庭教育。

佛教虽然大力发展寺院和尼庵教育,但终究不能收容过多的僧徒和尼徒。佛教既然以普度众生为宗旨,遂承认在家修行的人同样可以修成正果。寺院规定他们应遵守的清规戒律。他们必须以财产维持寺庵费用,须对行乞僧徒慷慨施舍,更须在家诵读经典和定期参加寺庵的宗教仪式,并由僧侣给他们解释教义。

3.高等教育。

佛教徒长期钻研哲理,高僧辈出,许多寺院也成为高等学府。其中以那兰陀寺最享誉盛名。5世纪以后,它逐渐发展成为规模最大、建筑宏伟、藏书丰富、学术成就最优的寺院。前来求学者不仅有印度人,还有来自中国、蒙古、朝鲜等地的青年。据玄奘记载,这里僧师1500余人,僧徒8500人左右,俨然一所学术气氛十分浓厚的万人大学。“国王钦重,舍百余邑,充其供养。邑二百户,日进秫米酥乳数百石”[8]。僧师僧徒的衣食、住宿和医药全部免费。这里的师生潜心钻研,努力修行,蔚然成风。在僧师之中,能解经50种者约10人,能解经30种者约30人,能解经20种者约千人。由于要求就学者过多,入学选拔异常严格,一般只有申请者的20%被录取。学生须有相当坚实的训练基础,一般20岁才能应考。除了主要学习佛教经典以外,还要学习其他科目,如字典编辑法、医药、因明、哲学、经书注释等。学术上,允许百家争鸣,“几乎每天都有一百项学术讨论或报告分别在殿堂或讲堂举行。讨论和报告的内容极为丰富,不论婆罗门教抑或佛教的教义,不论宗教的或世俗的知识,不论哲学的抑或实用的学问,不论科学的抑或是艺术的成就,几乎无所不包”。[9]

三、职业培训

种姓制度实行严格的职业世袭。最初,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个种姓的人同习经义。种姓分化逐渐明显后,教育也随着分化,刹帝利仅学少量经义,则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射术和行政管理;吠舍子弟最初也学习吠陀经典,后来《吠陀》的学习被取消,学术科目也不再学习。他们虽然还有少数人送子弟入古儒学校,但多数是到匠师家中,通过师徒传授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学习技艺。这就是古代的职业培训。

古代文献曾提到“为着掌握赖以糊口的技艺,也是尊敬、爱慕而礼遇其师的。”[10]这个“师”,就是婆罗门教、佛教以外的一种教育,学生是俗人、教师是匠人,学习的是“赖以糊口的技艺”。古代文献中职业培训纪录保存最完整的当属医学。除了寺院或高级学校传授医学,更多的是医生私人以师徒传承的方法传授的。当时不少城乡有着医道精良的名医,他们一面行医,一面授徒。学生拜师就学须交付学费,或者为师服役,学习期限约为七年之久,学习科目包括解剖学、外科学、内科学、药物学以及手术操作等。学成之后,通过学科知识和医疗能力考试后,成为医生。

除去医学职业教育之外,古代印度由于建造寺庙和宫廷,制造兵器和战备,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雅利安人不屑于从事手工艺术,手工业遂成为土著达罗毗荼人的行业。从事这种手工行业,必须预先进行技术培训,或父子相传,或师徒传承。印度于公元前600年出现了行会,到公元300年就有了比较完备的制度。造船业、武器制造业、塑造佛像业,都由皇家掌握,由少数家庭秘密传习,行会管理师徒,保证使艺徒能够确实有效地从匠师那里学到操作经验。

四、特征

教育是社会上一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人的素质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生存和延续、发展的需要。古代印度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种姓制度的鸿沟在教育上表现得极为明显。

种姓制度及其他宗教仪规规定了教徒的义务、责任及衣食住行的行为规范。每个人从一出生就被限定在一定的社会阶层上,他与其他人或其他社会团体的关系也被界定。这些规范和制度像一张无形的网束缚着人们。只有属于婆罗门种姓的人才有权享受完备的教育,教师也只有婆罗门人才能充当;非再生种姓的人如果学习经典,就可构成重罪。《高达摩法典》规定“假若首陀罗故意听人(诵读)吠陀,须向他的耳中灌以熔化的锡和蜡”。[11]在种姓制度的影响下,教育具有明显的等级性。印度历史上的一切教育组织无不打上这一烙印。尽管佛教出现,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一直占据印度传统文化的核心。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维系种姓制度。

2.教育浸润着内省沉思的宗教精神。

宗教在古代印度挑起了教育的大梁。不论婆罗门教或佛教,都及其重视学习《吠陀经》、佛经以及各种清规戒律。宗教不仅作为一种信仰,也是一种价值观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被延续下来。古代印度的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也就必然以宗教为核心,如教学科目,教学中必须参加宗教仪式,必须以戒条训律为处世准则等。种姓制度和宗教对印度教育的影响,再加上口授教学的传统、缺乏技术设备,吠陀经的内容和权威性等因素,虽都有利于传授慢慢积累起来的知识,而不利于鼓舞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极为重视道德品质教育及言行举止训练。

古儒特别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意志锻炼。学习期间,学生要定时沐浴,虔诚祈祷,衣着朴素,削发独身,在地板上睡觉,进行艰苦生活的磨练。古儒对学生的卫生、宗教、举止、言行都有严格的要求,禁止学生食蜜、食肉、饮酒、赌博、乘车、穿鞋、白天睡觉、贪财、发怒、恋爱、玩弄乐器、跳舞、诽谤、恐吓、吐痰、狂笑、打哈欠、伤害动物,不准凝视和接触妇女等;佛教也十分重视精神锻炼和生活苦行。通过宣扬佛教教义和遵守清规戒律,以养成善良行为,进而虔诚信教,以消除尘世情欲,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在大的寺院中,每日的斋戒、沐浴、行乞、礼神都安排得十分周到。僧徒清晨起床即沐浴,然后面对佛像斋戒,下午在歌唱圣诗声中诵经。除此之外,还要静坐、面佛、祈祷、朝庙、跪拜等。寺院修行规则极严,不得违犯。

五、结语

教育的出现和发展,虽然打上了深深的宗教印记,但有着不容低估的进步意义。由宗教界定的共同的信仰、风俗习惯和道德标准也使印度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同心力,使它数千年来得以保持、延续和发展。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文化和教育在南亚特定的时空框架内发生和形成、凝聚了当地人民的劳动和智慧,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韵味,是人类文明多样性的体现,并对周边地区以及其他文化有过辐射和影响。最富盛名的纳兰陀寺,吸引了中国、朝鲜、蒙古等国的大批外国青年,对中国以及东南亚诸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十九世纪英国派到印度的随军教士安德鲁·贝尔把印度的教学方法加以改变,成为英、美诸国盛极一时的导生制。[12]印度宗教教育和行会教育的出现也都早于欧洲数百年,印度高等学校同样出现于欧洲之前。溯本探源,印度教育不仅凝聚了印度传统文化和宗教,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成为人类古代教育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

[1]李申申.简明外国教育史[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2][10][12]腾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3][4]郭芬云.简明外国教育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5]蒋建白.印度教育概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

[6][7][8]玄奘.大唐西域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9]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1]施治生,廖学盛.外国历史大事集(古代部分第一部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婆罗门种姓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印度种姓制度下的内婚制
浅谈印度种姓制度
佛教艺术
面对挫折,你像根西牛还是婆罗门牛
面对挫折,你像根西牛还是婆罗门牛
如何区分印度高、低种姓人群?(答读者问)
萨拉哈《庶民之歌》中的婆罗门形象分析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平等”在现代嬗变中的佛教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