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社会与军阀混战

2013-08-15

关键词:侵略者军阀军队

纪 宁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辛亥革命后,中国废除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是和平并没有降临,国家的各个地区都被各大军阀控制着。军阀之间为争夺地盘,发动了一系列战争。本来应该是民主而自由的中华民国,却被军阀们弄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国家政治状况不稳定,加上日本、英国和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控制和参与,更加剧了军阀混战的发生和进一步恶化。军阀混战的现象持续了几十年,给人民造成极大的灾难。正像毛泽东说的那样:“洒向人间都是怨。”

对中国军阀政治研究在军阀混战时期就已经开始。对于军阀混战的原因,中外研究者做出了多样化的解说。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中国内部各派军阀的矛盾和斗争,反映着帝国主义各国的矛盾和斗争。故只要各国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状况存在,各派军阀就无论如何不能妥协,所有妥协都是暂时的。”[1](P48)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陈志让则认为:“这个新兴的军—绅政权之所以不能统一中国,一方面是派系的分裂,另一方面是地区的分裂。派系的分裂象征着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地区的分裂象征着既得利益不能调和,养兵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因此我们认为要了解军阀时期的政治问题必须集中深入地分析地区的分裂和派系的分裂。”[2](P159)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军阀政治的产生是中国现代化不均衡发展的产物。“这种平衡的改变,部分是由于中国传统文职政府权威和价值观的瓦解,同时军阀部队新的军事技术能力、更大的机动性和更强的火力也未得到相应增长的新型政治体制的制衡。这当然已经成了近代世界史上的一个主题:物质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人民参政率的提高。从这方面看,军阀混战并不像外国人所认为的是中国的旧传统,而是一种近代化发展不平衡的产物;军备增长速度超过了能够控制他们的政治体制的发展规模”[3](P502)。他们的见解是深刻的,但是都是强调一个方面,显然是不全面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以探讨军阀混战为题的论文又局限于探讨新军阀混战的原因[4],这也有欠全面。在民国时期,从北洋军阀到新军阀的混战原因有许多是共性的,是与民国社会状况的实际息息相关的,导致军阀混战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第一,中央政府缺乏威信是军阀混战的直接原因。在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的威信大大降低,在全国的范围都没有什么公信度。袁世凯想要当皇帝,独裁中国,而与外国侵略者勾结,掀起国内的战争。所以,中央政府的威信逐渐失去,民国建立后,孙中山被迫让位于袁世凯。但是身为大总统的袁世凯却想要复辟帝制,为达到目的他不惜与外国侵略者勾结,掀起国内的战争,因而失去民心。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就分裂成了皖系、直系和奉系等军阀系统。各大军阀在政府缺乏威信的时候,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力而盘踞在各自的管辖地。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惜兵戎相见,战火连绵。在蒋介石统治时期,虽然经过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但中央同样缺乏权威,政治权力与实力成正比。为了争夺地盘维护既有并争取更大利益,各大新军阀明争暗斗。蒋介石想要武力统一中国,独享中国的政治大权,所以一心想要铲掉其他实力颇大的军阀。蒋桂、蒋冯、蒋唐战争后,又爆发了后果严重的中原大战。萨顿认为:“军阀主义现象最好理解为分裂的军事主义;军阀主义的起源及其分裂也许在研究单一军队的组织行为中得到解释;云南省的军队可以看作几乎普遍两个阶段过程的缩影——各种类型的军事力量都转型成民国前五年多少团结的地区或省的军事派系 (1911-1912),他们随后衰变成为军阀时期典型的不稳定的和掠夺式的军阀联盟。”[5]即使国家遭遇外国侵略者刮分的危险,他们也是与外国侵略者勾结,进而维护自己的地方统治。中央政府的威信丧失,没有能力制定严格的法律,就算制定了法律,也没有能力保证其强制实施。所以,社会的秩序比较混乱,整个社会动荡不安。政府缺乏威信是导致军阀混战的主要原因。

第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和控制军阀,是军阀的混战不断加剧的国际原因。民国时期主要包括皖系、直系、奉系、滇系和桂系等军阀派系,每个派系的军阀都盘踞和控制一些固定的区域。皖系军伐以段祺瑞为领导人,他在日本的庇护下,长时间掌握着国家的政治权力。皖系主要控制安徽、陕西、山东、甘肃和浙江等省份。直系军阀以冯国璋为领导人,他依赖英国和美国,盘踞在湖北、河南、江西和江苏等省份。奉系军阀主要依靠日本的实力,控制东三省。滇系军阀领导人是唐继尧,军队主要在云南,还负责四川和贵州的某些地方。桂系军阀则辖广西和广东两地,其领导人是陆荣廷。而阎锡山则长期控制着山西及周边区域。此外,在中国的其他省市还存在众多的小军阀。

彭明认为,充当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统治的工具是北洋军阀的一大特点[6]。英国、法国、日本、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在无力全面征服中国人民的情况下,希望管制中国的各个区域,为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资源。所以它们有各自支持的军阀,希望为自己对中国的控制提供坚实的基础。被各国支持的军阀可以帮助该国在中国打开市场,有一个军队的保障就更为有利。外国侵略者为军阀提供丰厚的资金、高科技的武器和设备,作为交换条件,军阀就需要支持外国侵略者。也正如来新夏说:“以北洋军阀为代表的近代军阀是以一定军事力量为支柱,以一定地域为依托,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以封建关系为纽带,以帝国主义为奥援,参与各项政治、军事及社会活动,罔顾公义,而以只图私利为行使权力之目的之个人和集团。”[7]日本支持皖系,英国和美国支持直系,各个国家都有支持的军阀。孙中山之所以受到外国侵略者的打压,就是因为外国侵略者不想中国的实力变得强大,那样它们就不能从中国搜刮资金、人力和资源了。因为每个军阀受到不同国家的支持,每个国家的目标不一样,所以各个军阀的利益也不一样。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也都有各自控制的地盘,所以彼此之间会存在一些矛盾。各个军阀在各个国家的支持下,就容易发生冲突。胡绳认为:“帝国主义在中国有两个武器——武力与财力。他们用这两个武器支持他们的代理人,反动军阀统治者;也用这两个武器压迫中国的人民和阻扰中国的革命。”[8](P199)当然,军阀既有向帝国主义投靠求助的一面,又有利害矛盾的一面,正如孙思白所说:“其间关系往往是随时随地而有极多变化和复杂的内容。”[9]无论是北洋军阀还是国民党新军阀,他们与帝国主义均是既相互勾结又各怀鬼胎、既互相支持也会争斗的关系。

第三,民国国库空虚加剧了军阀自我保护的意识。民国建立之前,中国一直在封建制度的压榨下,又在清末受到英国、美国等许多外国侵略者的剥削,国库已经所剩无几。而建立中华民国之后,虽然摆脱了封建统治者的压榨,但外国侵略者的剥削是变本加厉了。中国的许多经济命脉都掌握在外国人手中,而不是自己的民国政府。像铁路枢纽这样重要的国家生命线也在外国侵略者的控制中,关税等新增的税收都被它们牢牢地攥在手心里。以往因为战争失败而偿付的巨额赔款,甚至用各种经济命脉作为抵押内容。日本、英国和美国等侵略国家利用战争赔款、割地占地、毒品买卖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搜刮中华民国的国库资本。

所以,中华民国国库一贫如洗,财政状况十分紧缩。民国政府甚至只能借外债来弥补财政的巨大漏洞,就更没有资金去支持军阀的军队建设了。正是因为国家财政状况不佳,政治局面相当动荡不安,而且政府也不会拨太多军费给各大军阀,所以各大军阀都不会听命于中央政府。各个军阀的军费主要从各自管辖的地方进行搜刮,或者依靠鸦片买卖。因为各个军阀都是自给自足,所以更加剧了自我保护的意识。在自我保护的影响下,各大军阀就会为了保护自己的地盘,甚至扩张更大的地盘,而发生混乱的军阀战争。正如范德温所言:“军阀主义不仅仅是太平天国运动导致的权力变化的结果,也不是因为辛亥革命后政治领导人未能达成共识。相反,外国对中国的蚕食、国内动荡的局面和现代的、工业化的军队在世界范围的兴起,刺激了中国建立自己的军队,传统财政体制的财政危机和去中央化意味着追求军事效率导致中央权威的式微,而省级权威则很大程度上涉入了对现代军事的财政支持。税收改革和税收增长的压力和焦虑也导致地区军事力量赢得对公共财富的争夺,也导致了以省或联邦主义争论为形式的抵制。”[10](P830)

第四,民国人民生活贫苦,大量农民破产无以为生,成为无业游民,为军阀的混战提供了兵员。而源源不绝的兵源,使军阀们有挑起战争的资本。民国时期,军队的人数急剧上升,甚至达到二百多万人。民国政府曾经想要裁减各个军阀的军队人数,但从来没有达到效果,每个军阀都希望自己的实力是最强的,不愿意被削弱。而军事实力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士兵的战斗力和人数。士兵人数越多,军队的基础越稳固,因此,他们都不愿意减少自己军队的人数。而在民国时期,天灾人祸不断,以种田为生的农民难以维持生计,不少农民甚至失去土地背井离乡。有的人当了土匪,开始打家劫舍。大量的破产农民和无业游民更是成为军队的后备力量,他们加入了军队,为军阀效力。不少军阀在战争中用金钱来鼓励让士兵为自己冲锋陷阵,很多贫苦的士兵为了生存就算为了军阀卖命也在所不惜。唐学锋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中国社会的大动荡,导致了土地所有权的演变,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土地逐渐转移到一批以军事起家的新兴的军阀官僚手中,传统的封建地主阶级日趋没落,因此,军阀割据的真正的社会基础并不是封建地主阶级,而是破产农民和无业游民,这是旧中国社会病态的反映[11]。

第五,是民国时期军队法纪的缺失。民国时期,军阀拥兵自重,依靠自己的军队割据一方,并且为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而通过武力抢夺地盘。在正常社会状态下,法纪是保证军队正常运作的必需,而一旦军队脱离了法律纪律的束缚,就会成为社会的大害。民国时期虽然已经从名义上摆脱了帝制社会,但民国时期的中国社会仍然是传统的以农业经济为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大多数人的观念也没有明显的改变,对权利和义务更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现代化的认识。军阀更加注重个人掌握的军事实力,他们把人身依附关系当作信条,把军队当成私产,军队内部非常热衷于忠诚二字,但注重的是忠于军队将领而不是忠于国家与法律 。在传统人身依附观念的影响下,军阀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及现实利益来聚集军队,让所有士兵都效忠于自己。在这种军队中,法纪是没有地位的。每个军阀队伍内部的士兵和军官都只服从于自己的将领,排斥和反抗其他的约束与领导,军队为军阀的私利而战斗,军阀混战的产生就不可避免。军队缺乏法纪的约束自然也是军阀混战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在民国时期,各大军阀盘踞在固定的地区,维护各自的统治,军阀本身有权力欲望的追求,他们想要扩大自己的地盘,获得更多的权力。军阀混战还起源于民国军队缺乏法纪,人民的生活非常贫苦,国库财政不足,没有军费来源。而且不同的外国侵略者还支持不同的军阀,引起军阀之间的连带利益冲突。中央政府缺乏威信,不再能管制军阀。因此,军阀混战的局面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加]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

[3][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4]王光远,国民党新军阀混战概述[J].历史教学,1988(10);邬家能.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原因探析[J].历史教学,1992(2);张同新.谈谈新军阀混战史研究的几个问题[R].中国现代史论丛:上,1983.

[5]Donald S.Sutton,Provincial Militarism and the Chinese Republic:The Yunnan Army,1905-1925[M].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80.

[6]彭明.北洋军阀(研究提纲)[J].教学与研究,1980(5).

[7]来新夏.论近代军阀的定义[J].社会科学战线,1993(2).

[8]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9]孙思白.论军阀史研究及相关的几个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1982(6).

[10]Hans J.Van De Ven,Public Finance and the Rise of Warlordism,Modern Asian Studies,Vol.30,No.4,Special Issue:War in Modern China.Oct.,1996.

[11]唐学锋.试论军阀割据的社会基础[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0(4).

猜你喜欢

侵略者军阀军队
Nanjing Confucius Temple
My Trip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军队的4月1日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传统与现代之间——民初社会中军阀的行动逻辑
不弯腰的习俗
《怒吼吧!黄河》向全国人民发出抗击侵略者的战斗号角
在坏的时代能做好事
看不到目标比死还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