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体育场地器材资源开发与利用
2013-08-15沈贤
沈 贤
浅谈高职院校体育场地器材资源开发与利用
沈 贤
高职体育教育作为各级体育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有自己的特点和共性。高职院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完善高职体育教育,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需求的有效途径。在体育场地器材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循科学的开发原则,根据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需要,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与时俱进探索开发体育场地器材,充分挖掘和拓宽体育场地器材的使用价值,满足学生体育教育实践的需要。
高职体育;场地器材;开发
沈贤/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江苏苏州215104)。
学校体育教育改革过程中,各级学校体育教育有更多自由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权利,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进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让丰富的体育教育课程资源进入体育教育课堂,改变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作为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保障。作为高职院校重视体育场地器材的开发,对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体育场地器材开发的必要性
(一)高职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和课程资源开发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健身、竞技、休闲、娱乐的体育运动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伴随我国各级体育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必然伴随新的体育场地器材的开发和利用;随着新的课程资源进入高职课堂,必然伴随新的体育场地器材的开发利用。反过来,体育场地器材的开发又促进了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丰富了体育课程资源,促进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升级,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体育教育的改革和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体育场地器材的开发和利用是互相促进,互相依存,共同发展。有利于打破传统单一的体育教育课程结构,促进高职体育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二)改善高职学校体育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投入了巨额资金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但由于受教育投资环境和国家整体经济条件的制约,伴随着高职院校“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和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教学设施要求的不断提高,虽然新建了较大规模的体育活动场所,购买了大量的体育场地器材,现有体育场地、场馆、器材、设施也还是捉襟见肘。这就要求从事体育教育的各级部门以及体育教师,努力从地方学校的教学实践出发,增加体育设施,提供更多的体育场地器材,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多元化要求。
(三)体育课堂教学实践的需要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施者,体育教师要抛弃陈旧的教学理念,积极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用新的体育场地器材,改变传统单一、固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去。 开发新的体育场地器材,帮助体育教师改善课堂陈旧的模式和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始终保持体育课堂的新颖,学生自然就融入体育运动中。
二、高职院校体育场地器材开发的途径和方法
(一)充分调动学校的人力资源
教师和学生都是体育器材的使用者。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是教育工作的实践者,体育教师知道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的喜好,在课堂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学生是体育场地器材的使用者,开发体育场地器材的使用价值、锻炼价值是通过学生使用体现出来的,是体育场地器材使用的主体。所以在体育场地器材开发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根据学校教学实践,钻研教材,利用现有的器材,开发利用新的体育场地器材,同时充分调动学生集思广益地开发体育运动中使用体育场地器材。只有让教师和学生都真正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广大体育教师的创造性,不断学习、借鉴成熟器材,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器材开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开发出有锻炼价值、实用价值的器材来。同时充分调动校内不同人群参与体育场地器材的开发,去使用体育场地器材,提出宝贵的意见,不断改进。
(二)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资源
我们要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充分利用传统的体育场地器材,发挥体育场地器材多种功能。例如跳绳不但可以做绳操还可以作为斗智拉绳,还可作为障碍物等;栏架不但可以来跨栏,还可作为小足球门,也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等;足球不但可以用来踢,还可以用做手球,也可以当做沙包,用作投掷。垒球不但可以投掷,也可以作为保龄球投掷。一块篮球场可以同时作为排球场地,网球场,还可以作为小足球场地。所以,在教学中只要转换视角和思维,就可以利用常规的体育场地器材开发出许多新功能。
(三)与高职学生职业培训相结合
职业学校的学生经常要面对职业培训,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基础。在体育场地器材开发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职业特点开发体育场地器材。第一,围绕职业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体育器材设计。例如机电专业的学生,从事的职业主要有锻工、铸造工、车工、钳工等,就可以利用器物件作轻器械体操练习,做各种类似杠铃、哑铃练习,健美肌肉练习,这样既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和身体的协调能力,又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又例如土木专业的学生,就业后经常会在建筑物、脚手架等高空作业,要求有良好的高空适应能力,具备良好的高空平衡能力,具备在高空站立、支撑、行走、攀爬等基本活动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利用现有的体操平衡木、爬绳、单双杠、浪木进行针对性的练习,用来发展学生在高空行走、支撑、平衡、攀爬能力。第二,结合劳动技能,进行模拟体育器材开发。例如,针对建工专业在职业劳动中需要抛接砖块等物体,可以自制沙包等器材模拟劳动场景进行抛接练习,这样学生在新鲜、稀奇、快乐的氛围中培养了劳动技能、锻炼身体,增强劳动意识,提高劳动能力。又例如,叉车驾驶对驾驶员的稳定性和手眼配合要求比较高,体育教师可以开发陆地钓鱼等体育场地器材,让学生练习手眼的配合能力。厨师对手腕力量要求比较高,教师可以利用哑铃、杠铃片模拟炒菜的动作,提高手腕力量。海员必须学会游泳,教师可以利用垫子模拟各种游泳技术。
(四)充分利用新兴体育运动项目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时尚的体育运动被广大学生喜爱和接受,例如健美、攀岩、极限运动、跑酷、溜旱冰、现代舞等都走进高职校园。这些项目有自身的运动特点和优势,作为学校和教师要迎合学生的喜好以及学校教学的需要,及时把时尚的体育运动项目引进课堂。例如,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面临很快就业,为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校可以建立小型的断桥、背摔、毕业墙等极限运动的场地,低难度的跑酷场地。
(五)充分利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各种地方体育运动多不胜举,例如蒙古族的摔跤、少数民族的歌舞、跳山羊、踢毽子、滚铁环、抽陀螺、跳皮筋等。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传统体育和地方体育规则的修改和完善,把这些项目引进体育课堂教学。这些体育项目、体育器材很多都是可以就地取材的。器材的要求不高,学生可以自己手工自制,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特点,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利用高职院校的一些机械车床等生产工具,自制运动器材。例如学习车工的学生可以利用车床机器,自制滚铁环、陀螺等体育器材,在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的同时,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设计和制作更科学的体育器材,开展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运动。
(六)建立完善的交流推广机制
不同的学校体育教育在课程资源、体育器材开发上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同的特色,都有自己的传统项目和优势。作为高职的教师要树立创新精神,要善于吸收、储存、加工、应用新知识,善于到不同级别的学校互相交流,互相借鉴,要走出去请进来,实现资源共享,学习其他学校在体育场地器材开发利用中的经验、做法,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引进适合本校的体育场地器材。各级学校之间互动交流合作机制,避免孤军奋战。
随着这几年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这种不同级别学校之间的交流也有增加,学校之间的互动也更加频繁,很多学校体育教师从中获得很多的收益,但目前还没有建立各级学校、同级学校一整套科学的互相交流的制度,交流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七)地理资源和季节
我国地域宽广、复杂,幅员辽阔,地况地貌千姿百态,季节气候气象万千,南北差异很大,蕴藏着丰富的体育场地和自然体育器材资源,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大力开发和利用。靠近公园、小山地区的学校空气新鲜,可以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有氧操等。春季可以开展春游、远足,夏季可以开展游泳,秋季可以开展爬山、越野跑,冬季可以开展滑冰、滑雪。利用山地丘陵,可以进行登山运动和开展有氧耐力运动。利用阳光,可以进行日光浴。利用森林山地,可以进行安全的定向运动、攀爬活动。利用沟渠田野,可以进行越野跑、跳跃练习等。南方水多,可以利用江河湖海,进行水上安全运动、游泳、温泉浴、利用风可以自制风筝等。北方的学校,冬天可以滑雪、滚雪球、滑雪橇、打雪仗等。北方草原的学校,可以进行骑马、武术等。利用海滩或沙地,可以进行慢跑、沙滩足球、沙滩排球等。
三、结论
高职院校体育场地器材开发与利用要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参照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特点,发挥各种优势,充分利用民族体育特性、环境、季节、学校的特点和教师项目特点,因校制宜,开发和利用学校体育运动的场地器材。在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开发过程中,注意要符合体育运动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可盲目仿效,注意器材开发的安全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把开发利用体育场地器材工作纳入体育教师的教研工作之中,一定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1]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902
[2]龚正伟.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3]刘飞平.新时期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改革的思考[J].新西部(下半月),2007,(10)
[4]丁书平.浅谈场地器材的开发与利用[M].卫生职业教育,2007,(13)
[5]李艳萍.论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和途径[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G71
B
1671-6531(2013)06-0117-02
郭一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