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英语翻译障碍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2013-08-1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错位英语翻译旅游

邹 媛

邹媛/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讲师,硕士(湖南吉首416000)。

旅游翻译是翻译学上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它是指以外国入华旅游者为具体对象,介绍中国旅游事业以及对旅游资源等各种资料的翻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广泛深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交流日益扩大和频繁,旅游事业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大量游客的涌入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旅游资源的翻译显得更加重要。但与此同时,旅游英语翻译中存在的各种障碍问题也日益凸显,且更具紧迫感。

一、当前旅游英语翻译存在的三大文化障碍

文化是语言生成的语境,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说到底是文化思维的变更过程。旅游英语翻译是以中文作为背景底色和语境基调的,因此它在履行不同文化语际之间转换的时候,同样会遭遇面对非中文文化带来的障碍困扰而走进误区。这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翻译错位现象。在中文背景下,翻译错位指的是中文译为外文时,因对非中文文化理解错误导致不规则翻译的出现。“奈达理论”认为,英语既是一种翻译工具,又是一项交际行为,它的使用好坏的标准,关键在于目的语游客对于翻译的理解、反应、运用与源语资料所期待的效果是否相同。强调目的语游客在旅游资料沟通下与源语地游客的感受与反应产生“等效”是该理论的核心。[1]其中“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策略又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采取前者翻译策略的语境是在源语地与目的语地游客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一致,如果两者存在一定差异,那么选择“归化”翻译法则是上策。

如果翻译过程中对“异化”和“归化”方法使用不当,则会导致翻译错位现象出现。宗教错位和地域艺术文化错位是两种比较显著的错位现象。例如,广西南宁旅游资料将仙人洞景点译为“God platform”,很明显 ,“仙人”与“上帝”分别对应不同的中外宗教背景,是跨语际交流中文化误读引起的宗教错位。地域艺术文化错位是指在旅游资源的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源语地与目的语游客反应的“等效原则”,同时还要兼顾二者社会文化上的“等效”反应一致问题。这个问题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域性错位理解是否会出现。如桂林市的著名景点“桂海碑林”被译为“Guihai Stele”,但是在西方文化中,“Stele”的涵义专指刻有关于古希腊文字或图案的石板或石柱,与具有纪念记载性质的中国“碑林”文化内蕴相去甚远。

二是移情不当。对于一些富含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景点来说,典故成为支撑旅游景点的关键,但对典故的翻译却因为移情不当往往显得捉襟见肘或漏洞百出。一些国人非常熟悉的典故翻译为英语时,会令目的语游客面对生疏错误的语境无法形成熟悉正确的文化认知。譬如,中国俗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机械地译成“A clever wife cannot make a meal without bread”,那么这个不当的移情将可能会导致目的语地区游客误以为中国人有一日三餐都吃面包的文化习俗。

三是思维文化的混淆。“中式英语”是针对一些涉及特别民族化的文化景点或内涵时才运用的,但需要厘清这个“中式英语”是Chinese-English,而非Chinglish,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英语概念之父葛传粲指出,“英语是英语民族的语言,任何英语民族以外的人用英语,当然要依照英语民族的习惯用法。但对于目的语游客听不懂的,我们可采取Chinese-English译法。”[2]正如我们翻译“秀才”,可直接将之译成汉语拼音化的“Xiucai”,当然,这还需通过一些意义、内蕴的补充来完善翻译。但带有源语思维的Chinglish则不同,许多公共场所的公示语,如“游人止步”译为“Tourist stops”,就是思维文化混淆的结果。

二、旅游英语翻译文化障碍的成因

造成旅游英语翻译障碍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外文化差异。语言之间翻译上的困难和障碍是文化差异存在的表现。这即是说语言的翻译不只是文字、语符之间的简单转换,它更是两种文化体系碰撞、交流和互动的结果。具体而言,形成旅游英语翻译文化障碍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历史文化差异。历史文化是各民族在社会长时段的发展和进程中积淀而成的精神遗产,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和鲜明的民族个性,集合了历史文化中所有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旅游英语翻译中历史文化理解程度的深浅决定着译文质量的高低。比如,最近杭州恢复重建“万松书院”,但它的对外翻译却是一个难题。“万松书院”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故事的发生地,但有论者将它简单地译为“中国的罗米欧和朱丽叶读书的地方”[3],这就是对中西历史文化差异做了浅泛的理解甚至是误用,因为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个爱情,其要表达的社会主题是完全相异的。

第二,审美文化差异。在审美范畴和哲学思维领域,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一惯强调神韵、空白、气韵生动、性灵、意境,遗形写神,热衷于通过外在景物抒发内心的情感,主观色彩极为浓厚。与此对应的哲学思维也主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的齐物论。而西方传统哲学强调主客分立的二元论思维模式,分析型的抽象理性思维占历史文化的主流,人与物是模仿的关系,强调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关系。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维是大相径庭的。

第三,宗教文化差异。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宗教文化主要指一个由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所形成的精神文化。中西文化在此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在中国,儒道释是其主要的宗教文化,这三大宗教在社会基层对民众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如道教羽化升仙的不死观念、佛释的因果轮回意识、儒教舍生取义的价值取向等等。但西方欧美文化的宗教主要是基督教,上帝是信众的统一意识,我们这个世界由上帝统领,上帝掌管着人世间一切,人们应按照上帝的旨意行事。因此,当对道观、寺庙和大殿里为数众多的神仙、菩萨和圣人进行翻译时,总是会牵涉到一些宗教文化上的问题。

三、跨文化障碍下的翻译策略

德国翻译理论家汉斯威米尔的翻译目的论认为,“目的”是任何翻译所必须遵循的法则,旅游资源和资料的翻译目的是宣传景点文化,吸引广大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因此,源语地译者需要灵活运用多种翻译策略和方法,在紧扣原旅游资源和资料主旨的同时,又不拘泥于此,最大程度地译出旅游资源和资料的文化信息。以下,介绍几种主要的翻译策略。

音译法。音译法是针对专业性名词使用较多的一种翻译方法,如旅游资源和资料当中出现的一些地名、人名和物名可完全采用此法。另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中国与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且不断加深,西方对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了解并日益产生兴趣,譬如武术(wushu)、功夫(kongfu)、京剧(jingju)和粽子(zongzi)等,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也可采取音译,尽管在西方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事物。

意译法。意译法一般主要用于对景点名称进行翻译,它与音译法相比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更能保证旅游资源和资料的文化信息不会因语言转译而被削弱或消解。比如上文所举“桂海碑林”的英译,如果采用意译法将其译为“The Forest of Guilin Stone Tablets”,则比“Guihai Stele”翻译更能保留原意,因而会比较容易被目的语地区游客所接受和认知。

音译加解释法。此种方法也可称之为“音译加增添法”,即对那些翻译后语义还不确定、较为模糊的词句添加一些能够解释该词或该句的内容。比如“愚公移山”,旅游资源和资料对愚公的翻译不能译为一个愚蠢的老人,对此应增添一段解释性的文字(“Yu Gong,‘the silly old man’,who moved the mountain in a Chinese fable,is a symbol of perseverance.”),以此让目的语地区的游客感悟其中蕴涵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增添和删减法。增添和删减是保证一种语言成功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重要方法。翻译者对于旅游资源或者旅游资料的翻译,需要考虑目的语同源语的差异性,要克服这种差异,必须通过增添符合目的语表达需要的词句或者删减源语不必要的词语的办法。例如,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今日青海》画册中有这样一段介绍乐都柳彩陶的文字:“面对内涵丰富、造型精美、绚丽多彩的彩陶王国,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先民们开拓足迹的思考和探索。”整段的翻译,“内涵丰富”的翻译是关键,需要考虑英文表达方式,翻译时不能逐字逐句地翻译成“with rich connotation”,因为“connotation”一词在英语文化中指一个词所包含的其它意义,但为了让目的语地区游客能够理解这些含义,这时候就可以考虑删除“rich connotation”了。

[1]张曼.跨文化翻译中的中国英语及其存在的积极意义[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5):114

[2]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110

[3]王纯.旅游英语翻译浅谈[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6,(3):51

猜你喜欢

错位英语翻译旅游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有趣的错位摄影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旅游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错位教育”要不得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