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西强区建设背景下两岸体育文化交流之展望

2013-08-15文明华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金门文化交流海峡两岸

方 奇,文明华

(1.厦门理工学院体育部,福建厦门 361024;2.华侨大学体育学院,福建厦门 361020)

1 两岸体育交往历史之回顾

两岸体育交往历史主要集中体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时期里,经历了一段初生、停滞、转折、发展的历史阶段。

1.1 两岸体育交往的初生期(1949年前)

解放前,旧中国共举办过7届全国运动会。1948年5月在上海江湾体育场举行的全运会,是国民党败退台湾前的最后一届,同时也是台湾光复后台湾省第一次回大陆参加全国大型体育活动。当时台湾派出了大部分由原住民组成、共112人员的队伍来竞逐全国体育比赛。

1.2 两岸体育交往的停滞期(1949-1970年)

这段时期新中国还处于经济萧条的过渡期,面临诸多内部矛盾问题,体育方面尚未受到足够重视。与此同时,政治障碍使两岸体育交往近乎断绝,国际体育赛事中出现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相互抵制,分别在各自举办的奥运会中邀请大陆和台湾代表中国参赛,加深了两岸的矛盾。

1.3 两岸体育交往的转折期(1971-1980年)

这一时期中国以“乒乓外交”打开中美建交大门,体育外交成为了体育工作的重心。同时体育机构也作为先锋,肩负起化解国共两党之间几十年僵局的重任。例如主动邀请台湾赴大陆参加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亚运会选拔赛、全运会;热情接待台籍参赛同胞;充分发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等等。两岸体育交流表现出历史性拐点。

1.4 两岸体育交往的生长期(1981-2007年)

“奥运模式”(即中国大陆与台湾分别以“中国奥委会”和“中华台北奥委会”的名称参加体育比赛)的出现,使得中国大陆和台湾运动员有机会在大型体育赛事中同台竞技,台湾媒体使用“大陆代表队”、“大陆选手”取代过去带有政治区隔意味的“中共代表队”和“中共选手”的字眼,中华民族共同理念的认同极大地拉近了两岸人民的距离,开启两岸多领域交流的序幕。2000年民进党上台后,两岸体育交往出现了一些阻力,特别是两岸围绕大型体育赛会的角力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1.5 两岸体育交往的增速期(2008年至今)

2008年台湾地区“大选”,国民党上台后的同宗同根认同政策使得两岸体育交往迅速恢复。随着两岸关系进一步改善,特别是奥运会在北京圆满举行后两岸体育界热心人士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闽台两岸体育交流“风生水起”。

2 两岸体育赛事交流之现状(以厦金地区为例)

2006年福建体育代表团首赴金门进行的多边竞赛交流活动,被时任金门县县长的李炷烽称为“半个世纪以来两岸第一次正规的体育交往”。同年10月份,金门体育观摩团参加了福建第十三届运动会表演的“无极舞”,带动了闽台两岸体育文化交流的阔步发展。

2.1 同步鸣枪、联袂开跑的国际马拉松赛事

创办于2003年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以其较高的竞赛水平、广泛的群众参与和丰富的配套活动,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马拉松赛事之一,2007年12月被国际田联评为“国际田联路跑金牌赛事”,并连续四年获此殊荣。作为两岸体育交流的一大盛事,2009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与金门马拉松赛同步鸣枪开跑,随后双方签定“厦金马拉松2011-2015合作协议”,以求共同打造马拉松品牌,开发赛事,合作推广。厦门和金门的马拉松“双城记”赛事形成了两岸体育文化的交融互动及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和特色。

2.2 劈波争渡、同舟共进的龙舟赛事

“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源于1953年陈嘉庚先生回到故乡厦门集美举办龙舟赛,一直延续至今。作为最具两岸民间交流特色的重要赛事——海峡两岸龙舟赛事架设了两岸广泛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彰显了两岸体育文化特色,成为促进海峡两岸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进一步传承了嘉庚精神,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展示了中华儿女同舟共济、不懈奋斗、顽强拼搏、争创一流的精神风貌。

2.3 心系“两门”的海峡横渡赛事

横渡厦金海峡这一构想是两岸有识之士经过多年谋划争取而来的成果。自从1999年开始,厦门每年举办一届“迎新春,盼统一”的大型冬泳活动。为使厦门、金门有更好的互动,金门于2003年推出了“抢滩料罗湾”海上游泳活动。2006年的厦门市“两会”期间,委员们正式提出建议:在每年端午节举办横渡两门(厦门、金门)活动,由此由两岸选手共同参与的“厦金海峡横渡活动”赛事日益接近现实。2009年首届厦金海峡横渡活动在厦门市环岛路椰风寨与小金门双口村之间的海域举行,起点和终点一年一轮换。横渡赛事的成功谋划,不失时机地推进了两岸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力提升了两岸中华文化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

2.4 书写历史,挥洒青春的两岸高校帆船赛事

帆船运动是我国近年来兴起的一项体育项目。厦门曾因多次举办过海峡杯帆船赛、中国俱乐部杯帆船赛、新年帆船赛等的大型竞赛活动,拥有开展大帆船运动的优越气候、地理条件和丰富经验。作为厦门大学90周年校庆活动之一的2011年首届海峡两岸高校帆船赛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高校帆船赛,同时也填补了厦金海域帆船比赛的空白。首届海峡两岸高校帆船赛搭建了两岸高校交流新平台,促进了两岸高校大学生的深入了解、沟通和合作,书写了两岸高校体育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近些年,两岸体育赛事交流频繁,除厦金两地上述四大品牌赛事外,还包括“海峡两岸中华武术论坛”、“厦金两地共渡金秋独木舟共渡金厦海域活动”、海峡论坛两岸体育交流大赛等活动赛事,这些都标志着两岸正在以体育文化为纽带,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体育文化交流和合作。

3 两岸体育文化交流未来之走向

3.1 政策制度宽松化

海峡两岸体育文化交流的跨越式发展得益于国家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国家发展战略,受惠于鼓励海西先行先试优越政策的扶持,未来两岸体育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拓展需要国家惠台和先行先试政策制度的着力保障。

3.2 交往保持常态化

历经多年,两岸体育文化交流形式不断取得突破和发展,两岸体育文化交流项目从无到有,从个别项目逐步发展到多方位,既包含竞技体育方面的交流,还包括学校体育、体育民俗、体育学术方面的交流,形成了经常化态势;两岸日益形成的系列化、常态化体育文化交流特征,突显出海峡两岸体育交流合作与经济、文化密切融合的特色,应当予以长期保持。

3.3 交流热络理性化

两岸体育文化与经贸活动广泛融合,使得双方的体育文化交流不断加深,日趋热络;但由于两岸体制和现实环境的差异,体育文化交流中的诸多矛盾还是客观存在的,例如单一追求体育经济效益或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大搞形象工程的片面体育文化交流。因此,正确认识体育文化交流中的客观矛盾,在交流中吸取各方经验,不冒进,不作秀,通过交流真正促进两岸和谐发展才是关键。

3.4 品牌项目国际化

两岸多年体育赛事交流和推广已建立起了较为成熟的长效机制和保障措施,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良好口碑的品牌项目。海峡两岸应充分发挥地缘和经验优势,抓住机遇,快马加鞭,进一步积极开展两岸特色民间体育交流,树立全国体育文化交流先进榜样,打造出更多的具有号召力的独特品牌。

3.5 交流途径多样化

随着两岸旅游政策的开放,体育文化交流可以搭建旅游之路,与旅游相结合,达到双赢,形成一条两岸体育旅游产业支链,让更多的热心人士参与到两岸体育事业中,进一步扩大两岸体育文化交流的影响力。此外,还可以通过两岸高校华文教育平台进行体育文化交流,比如以高校杯民俗体育赛事来带动中华文化交流。2011年10月,国侨办与厦门市政府举办了“全球华侨华人中华才艺龙舟大赛”,其中有两支台湾代表队参赛,分别是中华台北—育德工家队和中华台北—台北市关渡文化协进会。

4 结语

通过对两岸体育文化交流的回顾与展望,可以看出体育文化交流走在两岸其他领域交流的最前面,它将带动两岸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交流与互动,其意义与地位不容忽视,有利于增进双方了解,拓展合作空间,在互惠中化解误会,在文化碰撞中加深互动,更是完美诠释两岸“共生与并存、共享与并荣”的新时代特征,实现海西强区建设目标的有效保障。

[1]廖中武,陈必修.和平发展视野下的两岸文化交流状况及其前瞻[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2):39-41.

[2]王蔚.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J].领导之友,2009(6):41.

[3]李道湘.两岸文化交流中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71-75.

[4]陈如桦,陈融,陈壮荔,等.闽台体育交流合作回顾与现状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0,36(3):46-49.

[5]许义雄.海峡两岸体育交流之展望[J].台北:两岸文教交流简讯,1998(9):6-7.

[6]黄玉斋.台湾年鉴[M].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1:106-108.

[7]秦风.岁月台湾[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25.

猜你喜欢

金门文化交流海峡两岸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
炮击金门时的两次海战
炮击金门时的两次海战 下篇:九·一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