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2013-08-15竟,杨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大学生学校

许 竟,杨 勇

(长春理工大学教务处,吉林长春 130022)

1 合理定位,确立契合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

长春理工大学一直致力于文化素质教育工作,2006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长春工业大学等7所吉林省高校为联合基地)以来,根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为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学校及时提出了以转变教育理念为抓手,以切实加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构建具有学校光电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群为内容,以开展内容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手段,传承“明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传承文化育人、素质育人的办学思路,践行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长春理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工作目标,探索地方工科院校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学校从自身办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参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学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在继承和弘扬学校建校50多年以来形成的“明德、博学、求是、创新”精神基础之上,积极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既体现文化素质教育的共性,又突出作为地方工科院校的特色,将文化素质教育目标定位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人文思维。通过文化素质教育,激励学生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树立热爱祖国、献身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培养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高尚的人格、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创新型人才,努力实现当今大学生的求知、做事和为人的有机统一。

2 理清思路,打造具有院校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

长春理工大学明确确立了培养理工科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经管、文、法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社会应用能力”均衡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将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并据此提出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具体思路: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完善学校校级、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二级分层管理模式与管理体制,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为根本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重点,着力抓好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完善文化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开展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校园文化氛围的养成,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素养以及学校的文化品位,初步构建起具有地方工科院校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学校以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①为依托,将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形成了我校光电特色与大学生素质文化教育相交融的工作思路。如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之一的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秉承王大珩先生“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办学思想,以“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强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将传授知识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着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学院各专业执行单独的培养方案,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名师授课与全程学业导师制,导师协助学生制定发展目标和学习计划,指导学生科研活动;各种形式科研训练贯穿于专业理论课教学全过程,结合科研成果和科研课题开展实验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以学术活动为核心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定期在导师的指导下了解相关学科前沿知识,通过课堂讨论、专题研讨、撰写小论文等多种形式,开发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潜能与文化素质底蕴。

3 立足特色,探索个性化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路径

以突出“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两部分内容为主要方式,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与创新精神为根本目的,学校积极探索具有学校特色化的文化素质教育路径。

3.1 理论研究为根本

学校领导及全校教师积极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为培养目标,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积极参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2006年以来,发表文化素质教育相关论文70多篇,校级、省级以及教改课题近50项,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3.2 师资队伍建设为主导

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主体部分,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成效。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提高自身素质修养的各项工作,利用学校特有的人才资源,对教师进行教书育人、师德培养及人文精神的培养。每年进行“三育人”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活动,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先进典型,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的一项长期工作任务,切实做好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让老教师言传身教,用优秀的实际感染青年教师,共同营造高品位、高素养的师德育人的文化氛围;两年一次组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评选青年教学标兵,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了广泛的教学意识、教学能力培养活动,建设良好的师德师风环境;每年开展“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增强教师专业技能的同时,也灌输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在每年的教师节广泛组织开展新老教师座谈会,请教学先进和典型的老教师畅谈教学生涯中教书育人的经历,在给青年教师树立良好榜样和提供有效教学经验,打造一支教书育人的师资队伍。

3.3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为基础

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为契机,在切实转变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文化素质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结合的途径。不断加强和完善富有地方院校鲜明特色的文化素质课程体系,形成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群:将知识产权法、大学语文(应用写作)以及文科高等数学三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纳入必修课程范围;在全校范围内针对文化素质教育开设了通识教育课,初步确立了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并举的课程建设思路,积极鼓励文化素质教育教材的出版。粗略统计,在学校范围内开设全校选修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60余门,学生选修累计人数多达78223人次;支持出版文化素质教材30余部,经费支持40多万元。

3.4 多维课堂教学为手段

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开设课程及讲座,不定时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到校演讲,举办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内容涵盖文学艺术、哲学历史、人文地理、科学技术等,并保证科学技术、人文社科和文学艺术板块的内容占有一定的比例,2006年以来,参与人数多达35333人次;每年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艺术展演以及各种文化比赛活动,如演讲比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等等,2006年至2012年,学生参与人数累计超过27万人次。同时,学校鼓励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积极渗透人文知识,并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人文讲座,让学生感受他们深厚的文化功底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5 社会实践活动为补充

学校紧紧促使文化素质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社会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主要内容,密切联系社会焦点,结合专业特色,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专业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境界,特别是增强了关爱社会文明的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独立意识,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2006年7月至今,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参与学生人数已累计超过36050人次,在加强实践教学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注 释]

①长春理工大学共建有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与机械工程“教学、科研、生产”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两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周远清,阎志坚.论文化素质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睦依凡.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

[3]闫崇京.浅论工科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2010(10).

[4]袁家兰.工科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状况的调查及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5).

[5]武忠远.地方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三位一体”模式探索[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大学生学校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校推介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