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现场观赛群体传播研究
2013-08-15张伟
张 伟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与传播系,广东广州 510500)
体育观众是指通过电视或亲临赛场观看体育比赛,并以此作为一种休闲方式的人[1]。体育观众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体育观众是直接和间接体育消费者的结合体,是指以体育竞赛表演为欣赏对象,享受和消费体育竞赛表演这一精神文化产品的个体或人群聚合体,他们观看赛事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电视媒体或亲临比赛现场。狭义的体育观众是指亲临现场观赛的人群聚合体。”[2]本文所探讨的体育赛事现场观赛群体,即是指亲临体育场观看体育比赛的体育迷构成的社会群体。
相比较通过传媒平台如广播、电视、网络等来观看体育赛事,体育赛事现场观赛有其不可替代的魅力,现场观赛的过程是观赏主体——现场观体育众之间进行群体传播的一个动态过程,群体传播在其中起了核心作用。现场观赛体育观众群体传播的好坏优劣直接影响到现场的气氛乃至比赛的进程。对现场观赛过程中群体传播的研究,有助于优化赛事环境、搞活赛场气氛、传递体育精神,
1 群体传播和体育群体传播
1.1 群体传播
群体,简而言之是指一群个体的集合,这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群体传播是人类传播的五种类型之一,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群体传播主要是指群体内部或外部的信息传播活动。群体传播在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意识和结构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
1.2 体育群体传播
体育传播是指人们传递体育信息的行为与过程,体育群体传播则通常是指因观看体育比赛这一目标聚合起来的特殊群体借助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传递信息的过程,是体育群体传播的典型模式。现场观赛群体传播正是竞技体育独特的魅力所在,现场观赛过程中的群体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现场气氛的营造机器、体育精神的重要载体,在体育传播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场观赛过程中的群体传播不当也会引发一些问题,需要更好地发挥其优势,解决其问题,实现竞技体育价值的最大化。
2 现场观赛群体传播的表征
2.1 群体多向传播保障信息交流通畅
现场观赛过程中,现场观众群体传播主要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促进现场信息交流,实现群体间信息的多向传播与及时反馈,主要包括竞赛过程的信息,如比赛得分、得分队员资料、得分技术环节等相关数据;还包括现场出现的一些临时性突发性事件,如运动员伤病、球迷独特的加油方式、现场意外花絮等等。这些讯息通过现场广播等途径传播开来,在观赛群体间传播,种种信息在第一时间进行交汇和流通,构成了一个公开、透明、活泼、激昂的观赛环境。现场观赛的信息传播还可以通过旗帜、音乐、鼓声、啸声、击打加油棒、肢体语言等媒介符号来实现,这些传播方式易学易懂,新加入的群体成员很容易掌握这些符号并融入现场的群体传播中去。
2.2 群体从众行为营造现场气氛
现场观赛群体传播的重要效果之一就是现场气氛的营造。现场观赛的主体往往是临时组成的具有松散结构的非组织性群体,这样临时组合的非组织性群体在观赛过程中表现出同声共气的气势与气魄,对所钟爱的队伍或者运动员进行鼓舞,靠的就是现场观赛群体所表现出的一致性的力量。
“在群体传播的发生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明显的趋势,那就是个体态度与群体意识力求一致,所谓从众就是这种趋向一致的表现。”[3]以足球赛场为例,看球的群体通常是偶然组成的互不相识的陌生人,但进入赛场之后往往会通过现场观赛过程中的群体传播,一带二、二带三、三带群地形成庞大的统一的有序的助阵队伍,这是由群体传播的“一致性”趋势决定的。体育赛场上的从众,就表现在个体与群体互动过程中潜意识里不自觉的趋同,从而形成共同的语言或肢体动作,在整齐划一的呐喊助威、加油鼓舞或者拼人浪摆造型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营造出现场气氛的高潮。
促成这种从众行为并最终实现群体“一致性”表现的力量来自于群体压力。在群体内部,传播活动经常是在“一对多”或“多对一”、“少数对多数”或“多数对少数”的场合下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传者都会感受到某种程度的群体压力。所谓群体压力,即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4]足球赛场最为典型的屈于群体压力而产生的从众行为是人浪。人浪也称作波浪舞,是种常见于体育活动(尤其是球类运动)中的在场观众自发在观众席上进行的游戏。观众席上的观众以排为单位依照顺序起立再坐下,呈现类似波浪的效果。人浪多由主场球迷发起,并非所有现场观赛的观众都钟情于制造人浪(尤其是占少数的客队球迷),但观赛现场一旦有人浪掀起,人浪波及之处,鲜有球迷不配合制造人浪。
2.3 现场观赛传播体育精神
体育观赏能使观众体验到在平常生活中所缺乏的那种意想不到、惊心动魄的心理感受,崇高感与高峰体验是体育观赏的主旋律[1]。体育精神传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来实现,如新闻媒体、课堂教育等途径;但现场观赛过程中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群体传播,才是传播体育精神最生动、最直观、最富感染力的方式。只有在奥运会的比赛现场,在群情激昂的气氛感染下,观赏主体才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只有在运动员战胜自我极限的激情迸发的时刻,竞技体育的超越精神才得到最高境界的传递。
3 现场观赛群体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3.1 不得体的群体传播影响竞赛进程
群体传播本身没有错误与正确之分,但群体传播的效果有可能造成负面的结果。在竞技体育中,现场观赛群体传播的过程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采取不恰当的方式进行群体传播从而引起不良的效果。最典型的个案就是不得体的群体加油方式影响到运动员的发挥,频频出现在各大赛场的运动员与观众之间的矛盾,观众与观众之间的矛盾,往往就是这样一些不得体的群体传播所造成的。如在需要保持安静的时刻观众却因一时兴起热情加油,影响选手的发挥乃至影响整个竞赛的进程;如我们所熟知的网球比赛中不当加油干扰选手发球。上述这些不恰当的现场观赛群体传播,以小视之,对运动员的运动过程有一定程度的干扰;以大视之,则直接影响到竞赛的结果。
3.2 恶性群体传播是赛场群体性事件的温床
现场观赛最可怕的事便是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发生,世界足球发展史上曾有令人震惊的十大惨案,其中最知名的是1989年的海瑟尔惨案。中国足球史上也曾屡次发生令人遗憾的群体性暴力事件,如影响较为恶劣的1985年的“5.19”事件。相比较其他项目,足球赛场是一个最容易发生群体性恶性事件的特殊场所,“比赛中处于兴奋状态下的球迷,其自控能力因周围环境的影响和比赛气氛的引动而削弱,部分激进球迷形成了情感互动,致使球迷群在情绪上产生共鸣,形成一呼百应的群体行为,最终导致球场观众暴力现象”[5]。毫无疑问,群体传播在此类事件发生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期间部分球迷群体盲目从众,因此表现出了群体的过激行为。这样的体育群体传播是恶性的,会给人身安全和社会秩序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是广大热爱体育的人们所不愿看到的。
4 结论与建议
1.得体适度的群体传播方式教育
得体适度的群体传播方式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观赛气氛,现场观赛的体育观众要学习正确的现场助威方式,提高现场观赛的文明程度。首先,做到不同项目区别对待,不同选手区别对待,不同时机区别对待;其次,现场助威的语言及行为要得体合适,程度要有适度合理;再次,现场助威最好能够实现专业化,才能有的放矢;最后,现场助威不能损害对方选手及观众的身心及利益,做到文明观赛。
2.对恶性群体传播过程的控制
为遏制现场观赛中频频出现的恶性群体性事件,就要制定有效规范来控制现场观赛的群体传播过程,将恶性事件消灭于萌芽之时,这种控制分为两个层面:
首先,从外部出发,制定有效规范,对现场观赛群体传播过程进行控制,例如现场观赛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观赛群体位置的安排与设计、现场发放文明观赛宣传册、比赛现场体育展示的正确引导、维护秩序志愿者及安保人员的设置等等,这些外在层面的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控制现场观赛群体传播的过程,维护现场观赛环境。
其次,从内部出发,通过合理调节、组织与引导,杜绝恶性群体传播的发生,使现场观赛的群体传播尽善尽美地发挥能量。所谓尽善,就是要在合理的范围内,通过富有善意的群体语言及行为来鼓舞运动员,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合理地引导与有效地组织,譬如时下流行的俱乐部成员观赛就是优化现场观赛群体传播的典型代表,好的俱乐部成员在现场的确可以起到表率作用,通过有组织的加油方式带动全部观赏主体为自己喜爱的队伍加油助威。所谓尽美,是指现场观赛群体传播的美感,包括语言的美感和行为的美感,因为竞技现场不仅仅是运动员的表演舞台,也越来越成为观赏主体的表演舞台,完全可以通过充满热情与力量的语言或者充满运动美与节奏感的肢体符号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意、疏导情绪、最终实现现场观赛群体传播的良性效果,不断优化赛事环境、搞活赛场气氛、传递体育精神,实现竞技体育价值的最大化。
[1]张德胜.体育观赏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3,268.
[2]张吾龙.国外体育观众研究[EB/OL].(2007-02-07)[2013-03-15].http://www.sport.gov.cn/n16/n1152/n2523/n377568/n377613/n377808/388540.htm l
[3]李彬.大众传播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98.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版社,1999:94.
[5]仲达.球场观众暴力形成机制及要素分析[J].体育学刊,2005(6):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