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出路

2013-08-15

传播与版权 2013年3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受众群众

□ 秦 丽

县级电视事业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按行政区划属“第四级”。随着时代的发展,县级台在频道设置方面逐渐形成以电视新闻为主干的融社教、文体、少儿、经济信息、图文电视、影视剧为一体的节目制作生产体系。

近十几年,飞速发展的有线、数字电视,挤占了县级电视台的受众资源,使县级台的主要受众资源几乎丧失殆尽,网络、户外等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加上国家先后出台政策,严禁在电视剧中间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严令禁播八类涉性药品、医疗、保健品广告及有关医疗资讯、电视购物节目,很多县级台的广告收入锐减,新闻节目这个本应值得关注的栏目也出现了危机。因此,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

一、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县级电视台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电视事业均衡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当今时代,具有浓重计划经济时代色彩的县级电视媒体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也越来越暴露出其中的不足。

(一)报道内容主次颠倒,不能有效吸引受众

时政新闻分量过重,新闻内容不够丰富。受县级电视台自身条件所限,新闻节目的编排以时政新闻居多,县级领导们便成为新闻事件的当然主角。加上新闻节目时间有限制,节目编排经常会出现无法取舍的情况,有时一天的时政新闻占到新闻节目总量的一半以上,相反,本地观众最关注的人和事却得不到及时有效报道。

(二)新闻针对性不强,服务意识欠缺

目前,我国一般县的农村人口占70%左右,县级电视台理应面对广大农村受众市场,根据农时、农季、农民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向农村群众提供具体实用的致富信息和科学技术。但有些县级电视台节目定位模糊,播发的一些经济新闻脱离县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科技新闻服务性差,实用性不强,降低了县级台在人们心中的信誉。

(三)报道模式化明显,高质量稿件稀少

有出镜记者的报道,常套用“我现在位于”、“这里是”等陈词;报道会议,总离不了“县领导强调”、“县领导指出”等词语;报道农业问题,总遵循“春耕”、“夏播”、“秋收”、“冬藏”等套路。这些缺乏新意和深度的模式化新闻,一定意义上主宰了编采人员的思维。高质量新闻稿件匮乏,也成为在一年一度的省市及国家新闻评奖中县级电视台很难获大奖的原因之一。

二、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出路

县级电视台虽然在频道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等方面无法与省、地市级的电视媒体相提并论,但其更接近于地方现实生活和基层群众,更容易凸显地方特色。充分利用好所拥有的地方优势,另辟蹊径,县级电视台不但不会消亡,而且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一)把握节目定位,彰显县域特色

第一,作为县级电视台,新闻应注重面向农村。首先,以短新闻为主,内容要全,种类要多。其次,改进会议报道,多从思想上贴近观众、贴近实际,报道群众最关心的话题。经济新闻紧紧围绕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科技新闻体现服务性、实用性,语言尽量通俗易懂;社会新闻要融信息、知识、审美、思想为一体。

第二,从地方特色做文章,走发挥地域性优势之路。紧紧围绕上级的政策和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展开宣传报道;深入基层,及时报道县境内特有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乡土题材;搞活经济典型、勤劳致富带头人和各种与广大群众息息相关的新闻;树立品牌战略,做活地方新闻栏目。

(二)把镜头对准群众,搞好舆论监督

要镜头向“下”,乐于在最基层挖掘好新闻。基层、群众、生活,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源。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一直是我们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新闻工作者只有深深扎根基层一线,才能汲取养分,捕捉最有传播价值的新闻线索,采编出更多有分量有价值的好作品。倾听百姓声音,践行舆论监督,才能解决群众难题,采写百姓心意。

(三)精心策划,提高新闻节目的宣传质量

电视新闻节目需要有自己的独特性,而不是一发现好的节目模式就一味地模仿、抄袭或者做些不痛不痒的改动。现在社会,任何一个电视栏目要长久立足,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想方设法让节目内容深刻并具有特质。杭州电视台新闻节目《阿六头说新闻》,以方言说新闻的崭新形式让受众耳目一新,使当地百姓既感受到自己身边新闻的真实,也感受到媒体对受众的尊重。

在传媒高度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面对电视媒体日新月异的变化,县级电视新闻面临巨大的挑战。县级台要想取得发展进步,就必须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发掘具有地方浓郁色彩的新闻作品,同时加强与其他媒体的合作,优势互补,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一展身手,化被动为主动、变危机为机遇,从而谋求更大的发展。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受众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