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期刊未来发展态势的思考——基于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术期刊的统计分析

2013-08-15曾梁羚

传播与版权 2013年3期
关键词:社科资助学术期刊

□ 曾梁羚

一、引言

学术期刊是以刊登学术论文为主的期刊。作为科研成果的展示平台,学术期刊对于学风的建设与学术的创新发展尤为重要。如今,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陷入僵局,学术不端的现象屡有发生,发刊量大,质却不足。在转企改制的转型期,这些都是我国学术期刊存在的问题,而我国的社科学术期刊更是问题重重。

自1983年,我国开始建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制度,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进行规划管理。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首次对学术期刊进行资助。这也是我国开始重点关注学术期刊的一个重要表现。2012年开始了有重点、持续性的资助,目的是为促进我国学术期刊改善办刊条件,提高办刊质量,扩大学术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

国家社科基金从2011年12月起,开展社科类重点学术期刊首批资助(试点)工作。经过发布申报公告、受理期刊申报、组织专家评审、公示建议资助名单等环节,确定了100种获资助期刊。目前为止,共公布了两批学术期刊的资助名单。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国家社科基金给予学术期刊资助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我国学术期刊未来将如何发展。

二、学术期刊的现状及问题

在国际期刊发展的大趋势下,我国学术期刊同时也面临新的改革。目前学术期刊的发展却存在一些问题,如学术规范不清、质量控制不足、转企改制盈利模式不确定,从我国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学术期刊情况看,也能发现制约我国学术期刊发展的问题所在。

(一)期刊量大质低

我国目前的学术论文虽然产量大,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学术期刊的出版大国,并且,随着新时期学术成果的快速涌现和大量交流,尤其是借助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平台,高校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成为新趋势和新要求,但我国出版的学术论文的质量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却并不高。例如,在美国汤森路透公司发布的2011年度《期刊引证(JCR)》,其中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共收录了世界各国社会科学领域的期刊2943种,我国只有9种入选(占0.3%),远远低于美国(1277种,占43.4%)。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并不高。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宽,国外优秀刊物抢占我国学术期刊市场,导致我国学术界处于被动的局面。

同时,大量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的涌现,跨学科概念的混淆,学科的边界模糊化,让投稿人不能清晰把握期刊的专业特色,这也是导致学术期刊质低的一个原因。在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学术期刊的统计中,综合性学术期刊仍是获得资助最多的学科类型,共有38家(占总比19%),但到了第二年,资助的综合类期刊比第一年资助的数量少了8家。这也说明了国家社科基金可作为我国学术研究走向的风向标,减少综合类期刊的数量是解决我国学术期刊发展问题的当务之急。提升全国的整体学术水平,不仅要保证学术论文的量,更要提高学术期刊的质。

(二)人才匮乏,资源集中

钱学森曾经提出了一个震撼所有人的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不得不引起整个学术界的重视:学术人才到底如何培养?是比较发刊的级别,还是比较发刊的多少,还是看重真正的学术研究能力?如今,我国的发刊数量位于世界前列,但作者为世界知名学者的却不多。现有的学术评论机制下,学术论文发表数量是我国评价学术人才的标准。我国的核心期刊与来源期刊的排行榜更是让学术期刊的评比功利化,从而引发学术界对名利的追求而产生的学术不端行为。不少学术期刊趋之若鹜,把进入“核心期刊”作为办刊的唯一至高目标,一味去追捧和迎合“核心期刊”的遴选指标,“千方百计”提高“文摘率”和“引文率”。

一些人功利心强,其进行学术活动不是为探求真理,偏离了学术研究的本意,也为学术期刊滋生了不健康健康发展的土壤。抄袭、拿权换或者拿钱买版面,学术垃圾的生产让现在学术期刊的质量远不如以前。学术不端一直是我国学术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这也直接导致大量伪专家的产生,真正符合国际标准的研究型专家并不多,而社科类期刊更是如此。

学术型专业人才缺乏,不仅是期刊业内部的学术人才不足,投稿的学术研究人员的专业水平也不高。恶性循环使得整个学术期刊从写作到发表到审查阶段都不能达到真正的学术高度。

从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学术期刊的所属地区(部门)情况看,中央与地方学术资源分配不合理也是人才问题产生的因素之一。从数据上看,国家与地方的期刊资源分配看似已达到平衡。在资助的200家学术期刊中,归属国家管辖的期刊有102家,省市地区管辖的期刊有98家。其中,获得资助最多的学术期刊仍是学术界的领头——中国社科院,两年来有39家期刊获资助。分配到全国的各个省市地区数据不容乐观,获资助最多的地区是上海、江苏和湖北,但所资助的期刊数也并未超过两位数;海南省没有一家学术期刊获得资助。

学术水平的提高体现在整个国家的研究能力的增强,而不是学术能力的集中化。国家创办的期刊占据了经济和人才优势,像中国社科院和中央国家机关,学术人才资源充裕,所办学术期刊的质量肯定比地方期刊更具优势。中央掌握的学术资源过于集中,而地方期刊的学术水平参差不齐,呈现出中央与地方的两极分化现象,这样实现不了全国学术能力的全面提升。如何平衡中央与地方之间学术资源的分配以及如何培养学术人才和学术道德是我国社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盈利来源的单一

2012年8月,新闻出版总署出台《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对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进行体制改革。《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特别指出,原则上不再保留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现有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均并入新闻出版传媒企业,对其中具备建立报刊出版企业条件的,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转为期刊出版企业。

我国报刊改革的基本方向明确,就是“进一步推动报刊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转变”。学术期刊的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受到其传统体制性问题的制约。我国的学术期刊在顺应市场变化方面比较滞后;经营自主权的缺失使现在的学术期刊管理较为散漫,规模化难以形成。“散、小、滥”是我国学术期刊目前呈现的问题。

如何实现学术期刊向市场化转变,是当前学术期刊外部环境面临的重大问题。学术期刊与其他的普通刊物有所不同,承担着教学研究与学术人才培养的责任,其社会价值远大于市场价值;一些学术期刊是高校的内部刊物,需要学校的资金支持,在转企改制之后,出版企业增加了资金压力,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市场运营。同时,各地学术期刊较为分散,整合成集团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且品牌化学术期刊的打造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在学术期刊产业化转型过程中,仅有少量的发行和广告作为经济收入,来源盈利模式单一,难以支撑学术期刊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

(四)数字化转型滞后

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使学术期刊也面临数字化的挑战。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呈现方式是通过以中国知网为代表的大型期刊数据库网站的下载阅读。但学术期刊的自身数字化模式仍是简单的纸质媒体数字化。数字化传播渠道被期刊数据库垄断,自身的期刊网站却没有传播影响力。这样,学术期刊自身的宣传力度不能在数字传播中获利。在目前学者们广泛接受数据库资料的前提下,这种被动的局面很难扭转。

数字化技术在普通的学术期刊中的运用不广泛,也使得学术期刊无法对自身的学术资源合理地进行收费使用。在200家获资助的期刊里,其网站信息大多是单纯的投稿信息,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在期刊网站设计上也并无体现。

单从数据库方面来看,我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的深度与呈现方式仍然有限。仅仅是纸质版的电子化,远远不如发达国家的水平。有的国家已经开始设立视频版学术期刊。JOVE(Journal of Visualized Experiments)是同行评议的视频实验期刊,其通过富媒体技术对期刊数字化进行深度开发,成为“第一份科学视频杂志”的期刊。

三、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态势

学术期刊是研究成果发表和交流的重要载体,是学科建设、实务管理、新人培养、专业信息传播的重要阵地。提高学术期刊质量涉及期刊编辑、期刊内容、出版发行等多方面的水准和要求。解决目前学术期刊存在的问题,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国家社科基金提供的资助正是目前国家改善学术期刊现状的重要举措之一。从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这些学术期刊的统计情况分析,可探索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创建特色期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的申报条件必须是由依法设立的期刊出版单位出版的正式刊物,且同时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0—2011年)来源期刊目录》(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中国社科院)。通过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两批学术期刊的统计情况分析,发现一个例外,安阳师范学院的《殷都学刊》是唯一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学术期刊。对《殷都学刊》的期刊特色进行研究,其地方特色——甲骨文与殷商文化的研究是最大的创新之处。它的入选也表明我国的学术期刊所期望的发展方向是有特色、具有创新观念的期刊。《殷都学刊》借助突出的地方特色,发行海外,是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的核心订阅对象。

一个国家学术期刊的水平,是这个国家的综合科技实力和科研共同体成员的纽带。我国学术期刊的好文章外流,国外的好文章抢占市场,量大的虚假光环并不是学术期刊发展所需。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国际学术界对优秀期刊平台的开放,学术期刊“走出去”是我国未来期刊的发展趋势。正如《殷都学刊》,不管是否拥有核心期刊的名号,只要具有特色就能拥有走出去的资本,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我国学术质量不高的困境。

(二)鼓励期刊专业化

国家社科基金是我国社科发展的风向标。从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这200家期刊来看,资助的每一批名单中,除了大学学报和综合类期刊,大多涉及社科类的教育、体育、语言、法律、新闻等23个学科类别。其中,属全国高校系统的有31家学报入选。学报是隶属于我国高校系统的刊物,所占15.5%的资助比例,说明我国对高校系统的学术培养更为重视。在专业期刊中,经济类的期刊获资助是最多的,共有21家(10.5%)。说明我国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经济学是学术研究的重点,国家社科基金对经济学资助力度更大。

目前,我国综合型期刊偏多,但是研究领域不突出,可谓是全而不专,这样的学术期刊并没有特色。几百家期刊都是千篇一律。这并非学术期刊未来发展所需。因此,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学术期刊兼顾各类学科的发展也是为了鼓励期刊的创办更具特色、更专业。例如,对安阳师范学院的《殷都学刊》和人民音乐出版社有限公司的《音乐研究》资助。

跨学科研究是搞学术的专业人士所必需的,但是学术期刊必须做到专而有特色。不管是报纸、电视节目还是书刊,定位与专业研究边界清晰才是决定数字化趋势下传统媒体生存的要素之一。

(三)控制学术腐败现象

在学术期刊转企改制的转型期,资金短缺是制约学术期刊发展的瓶颈。国家社科基金对学术期刊的资助,不仅能有效缓解学术期刊在转企改制过渡期的经济困难,也可以使优秀的学术期刊得以健康发展。国家社科基金共资助3年,每年40万,每年都要进行严格审查考核。严格核查可以防止学术腐败现象的发生。

学术人才的培养是学术期刊发展的重要人力因素。控制好学术期刊发刊的规范问题,也是学术期刊正规化的一个途径。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让学术期刊减少了收取版面费的现象,同时能按规定给发表学术文章的作者发放稿费,为我国培养真正的学术研究人才提供了保障。

同时,在实现学术期刊的规模化方面,国家社科基金的资金为数字化技术的提高、专业人才的引进等提供了更大的提升空间,也给某些大型出版集团容纳更多的学术期刊减轻资金压力。

就我国学术期刊的改制盈利、学术不端、数字化进程慢等问题,国家社科基金对学术期刊的资助无疑是一剂良药。其一,对获得资助的学术期刊来说,这是国家对于其发展及办刊质量的肯定,不可否认是我国期刊中的精品;其二,从整个国家的学术期刊的发展看,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同时,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也是一把双刃剑,怎样能让优秀期刊带动整个学术界的发展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1]张琰玲.学术期刊发展新趋势及其影响[J].宁夏社会科学,2007(6).

[2]ISI.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Philadelphia:Thomson-Reuters.2011.

[3]钦建军,井建斌.论学术期刊的困境与出路[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1(5).

[4]晋雅芬,李东东.报刊业将进一步向规模化专业化转变[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1).

[5]杨春兰.2012年中国学术期刊发展报告[J].编辑之友,2013(2).

[6]叶继元.学术期刊的质量与创新评价[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

[7]肖宏.关于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的思考[J].编辑之友,2012(10).

猜你喜欢

社科资助学术期刊
社科成果展示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社科成果展示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社科成果展示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