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C9与美国CIC大学联盟之比较分析

2013-08-1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轮值交流大学

刘 薇

中国C9与美国CIC大学联盟之比较分析

刘 薇

战略联盟对高校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日益得到认可,而我国的高校联盟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通过对中国C9与美国CIC大学联盟进行比较分析,试图为我国大学联盟的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中国九校联盟;CIC大学联盟;高校联盟

刘薇/华南理工大学高教所在读硕士(广东广州510640)。

战略联盟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J Hopland)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R Nigel)提出的,指两个及以上有着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为了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契约而结成的优势相长、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性网络组织。现有学者将这一概念引入对高校结盟的研究,高校联盟(高校战略联盟)指:“大学之间通过资源共享和项目合作,为实现大学学术水平的提高、降低大学的管理成本,共同解决大学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等战略目标,并通过各种契约而建立起来的松散型网络组织。”[1]

一、中国九校联盟(C9)

我国高校最早出现的具有联盟性质的高校合作是在抗战期间的“内迁运动”中一批高校的联合,例如西南联大。之后由于新中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缓慢。而八十年代恢复高考以后,高校主要是按行业划分,并为行业服务,这时的一些高校以“协作组”的形式进行合作。而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促进国家教委所属院校、中央业务部门所属院校、地方所属院校以及地方院校之间的联合,鼓励普通高校与成人高校之间的联合与协作,合理调整高等教育布局”,从而促使北京、上海、广州等高校较多的城市推动地理位置相近的高校组建教学联合体,例如广州石牌五校。而九校联盟(C9)则是由我国9所首批“985工程”建成高校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自发组成的高校联盟,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C9最早是以学术论坛的形式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非正式运行开始于2003年清华大学发起的“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之后九校每年轮流召开研讨会。2009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的第七届“一流大学系列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九所高校签订《九所首批“985工程”建设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从而开始了九校实质性的合作。该协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实施本科生交流与研究生联合培养;联合举办暑期学校,打造国际知名“C9”教育品牌;联合开展教材建设,教学与教改研究;联合建立和发布以精品课程为骨干的学分互认课程目录;联合建立共享的远程教育平台,进行远程学习;建立人才培养对口部门定期交流机制;联合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青年导师队伍培训工作;设立9校合作联盟专门网站;联合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等。

(一)C9联盟的合作管理

C9联盟是一个松散的民间组织,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而是采用轮流主席制,由轮值单位负责协调工作。轮值时间为一年,由轮值高校的校长担任轮值主席。轮值高校受联盟委托负责处理联盟日常事务,安排联盟活动,负责协调联盟内部的关系以及联盟组织与外部的关系。秘书处设在轮值高校的教务处,由轮值高校的教处处长担任秘书长。轮值主席单位负责每年一届的研讨会以及校长联谊会的召开,日常协调工作由担任秘书处工作的轮值单位的教务处负责。C9联盟下一届年会的开会地点时间等问题,通过本年度轮值高校承办会议,由联盟的卸任主席、现任主席和后任主席共同商定。

C9联盟对口的职能部门形成联席会议制。各校教务部门于2009年夜成立了联席会。例如,教务处联席会设有一个组长单位,两个副组长单位。组长单位由现任轮值高校的教务处担任,副组长单位分别由前任轮值高校和后任轮值高校的教务处担任。

(二)C9联盟的主要合作内容

1.举办论坛。2003年以来,C9联盟分别在北京、上海、南京、合肥、哈尔滨、杭州、西安、上海等地召开“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其主题分别为:2003年“一流大学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004年“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以及一流大学的财政问题”;2005年“一流大学的机制与制度创新问题”;2006年“一流研究型大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责任与使命”;2007年“9所大学如何在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中起到引领作用,如何深化大学文化内涵、注重大学文化建设”;2008年“探讨9校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如何发挥引领作用,交流各校985工程建设和211工程建设的体会,商讨九校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的有关事宜等”;2009年“围绕‘十二五’期间一流大学发展战略重点与路径安排、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等主题开展探讨,正式组建C9联盟”;2010年“讨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模式以及中国大学的内部治理模式”;2011年“一流大学与学科建设”。

2.本科生交流。九校联盟本科生交换工作于2010年5月正式启动。在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经九校教务处宣传动员、学生自愿报名和学校审查选拔,参与交流学习的学生共186名。交流学习涵盖工学、理学、医学、文学等10大学科,涉及临床医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物理等50多个专业。根据协议规定,参加交换学习的学生在交换学习期间的学费仍按派出学校的收费标准向派出学校缴纳,在接受学校的住宿费按接受学校标准交给接收学校,医疗费用在接收学习办理临床医疗证就医后回派出学校按规定报销费用。交换生根据派出学校的培养计划到接收学习相应专业选修课程,派出和接收学校相互承认学分、成绩,互相出具学习成绩单及学习证明。确定交流的学生到对方学校选课后需填写选课对应表发回自己所在院系审核。在外交流期间本院系无法对应的必修课在回校后补修。

3.暑期学校。暑期学校由轮值高校承办,依托各自的优势学科,为国内外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学者开设课程和专题讲座,并联合开展师资培训工作。2010年首期九校暑期学校由西安交通大学承办,主题为“中国传统文化”,由九校的近50名学生参加;2011年第二届九校暑期学校再次由西安交通大学承办,主题为“游学千古道源——楼观台”,由九校的近百名学生参加。

4.联合专业实习和联合社会实践。联合专业实习和联合社会实践指九校高校相同专业的本科生为主参加的联合野外考察、联合生产实习、联合设计实习以及联合社会调查等各种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已开展的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发起的“湖北十堰东风商用车公司发动机分厂联合实习”项目、以“陕西红色文化创意产业调研——追寻先辈足迹,传承延安精神”为主题的联合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浙江大学组织的“浙大西迁历史——感悟龙泉”为主题的联合暑期社会实践项目。

5.C9暑期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依照《9所首批“985工程”建设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以及9校教务处处长联席会西安会议和上海会议的相关决议,于2010年7月19日至20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了首届“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与会代表展示了各校近年来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就,研讨了国内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充分研讨了以九校联盟(C9)为代表的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增强大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发表了《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

初始时刻,直流端接入5 V低压直流电,S1和S2开通,简化的等效电路如图5(a)所示。此时A相与C相同时开通,状态方程为

6.研究生院工作研讨会。九校研究生院为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强研究生教育领域的深层次合作与交流,每年均会单独召开数次研讨会。此外,C9联盟的其他职能部门也在加强联系与合作,例如,九所高校办公室工作研讨会以及为推动九校学生就业而成立的九校就业联盟。

二、美国CIC大学联盟

CIC大学联盟成立于1958年,是1960年前成立的13个校际合作组织之一,其宗旨在于通过大学之间的资源共享和项目合作,促进大学学术水平的提高,使CIC成员能不断增加受教育和研究的机会,共享资源,并共同致力于解决研究型大学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它由分布在美国中西部8个州的12所研究型大学组成。包括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伊利诺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西北大学(Northwester n University)、普度大学 (Purdue University)、威斯康辛-麦迪森大学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印第安大学(Indiana University)、爱阿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owa)、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密西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和宾州州立大学(Penn State University)。

(一)CIC联盟合作的管理

CIC大学联盟经由两个组织运作,即学校合作委员会(CIC)和国际活动公司的中西大学共同融资财团(MUCIA)。每个成员大学提名1位代表加入校际合作负责委员会(CIC provost)以代表自己所在院校的利益。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1.组织各种会议,跟踪和管理合作项目,通知传达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2.组织教职工和管理者定期召开研讨会,交流最佳做法,并交换信息和意见;3.执行、评估和管理一系列由几所成员大学共同完成的核心计划及联盟成员之间的信息分享和问题解决。合作项目一旦启动,CIC就不再干涉合作项目的开展,除非该项目还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联盟在每年召开的三次会议中制定CIC的方针和活动程序,讨论提交的议案,评估正在执行的项目,解决大学共同关注的问题和其他重大政策事宜。联盟成员可以在既定的计划中选择参加符合自身利益和需要的项目。

CIC的常设机构在伊利诺大学内,雇用专职员工,作为伊利诺大学的附属机构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该常设机构通过提供人事、财务、法律咨询、管理等服务获得资金回报。其年度业务预算经费经由成员大学的会费支付,并且成员大学的研究生院和信息办公室也在资金和人力上给予支持。而大部分项目和研究计划的经费来自于外界一次性的捐助或津贴。

(二)美国CIC大学联盟合作的形式

CIC成员大学合作领域广泛,合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创造学习和研究的机会,通过学生和教师队伍的多样化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为教职人员提供专业深造机会,最大化利用成员大学现有资源,通过集团采购节约成本等。其中,学者交流计划和校园间在线课程共享是CIC教学联盟的主要特点。

1.学者交流计划。学者交流计划开始于1963年,是联盟大学共享资源的典型例子,其目的在于使CIC联盟合作成员大学的博士生可以利用其他盟校的教育资源进行研究学习。学生一般至少在接收大学开课前6周提出申请,交流时间一般为1.5—2学期。申请者在自己所在学校注册、支付学费、登记学籍,向接收学校提出自己的特殊需要。由于每所大学会保留接受或者驳回申请者的自主权,并不是所有的博士生都能得到该项资格。目前,此计划的申请和答复的全过程都在网上进行,学生可监测网上申请的全过程。

2.校园间在线课程共享(Course Share)。校园间在线课程共享始于2005年12月,是CIC尝试利用高科技手段消除学习的时空障碍而建立的自愿的、系统的共享课程的模式。目前课程共享主要包括不常用语言(LCT LS)教学(如西藏语、乌兹别克语等)、文化研究和地区研究、社科和人文特殊领域的研讨会等。实现在线课程共享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步骤完成:1.课程授权和审核。参与此计划的系、部与CIC之间签订授权共享课程的正式协议。协议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相互尊重学术标准和学术质量;通过机构间政策、程序和实践来实现共享课程的发展和完善;参与的成员大学有义务消除课程共享障碍,尽可能减少存在的问题。承办学校的共享课程必须经过系、部同意,并向CIC提交一份课程共享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学生注册资格、课程日历的使用、课程内容、学校课程委员会审核意见、课程名称、授课教师、参与大学等。2.学生注册和学分转换。CIC提供了大量的课程信息,希望参与这些课程的学生在所在大学和承办大学注册。CIC通过课程共享数据库帮助所在大学和承办大学注册数据信息转换。承办大学将网址和密码电邮给学生,学生登陆即可使用在线课程。学分转换由学生所在大学完成。

除了学者交流计划和在线课程之外,在CIC的组织和帮助下,其成员大学已组成近60个合作团体,如美国印第安研究团体、HBTP职业中心团体、IT培训组织等。这些团体通过论坛和电视电话会议制定计划和交流信息。多数团体自负盈亏,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和基金会的资助。

三、CIC与C9的比较研究

(一)合作管理方面的比较

1.C9联盟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采用轮流主席制,由轮值单位负责协调工作,由轮值高校的校长担任轮值主席。轮值高校受联盟委托负责处理联盟日常事务,安排联盟活动,负责协调联盟内部的关系以及联盟组织与外部的关系。而CIC有常设机构,其日常事务主要由校际合作负责委员会负责,而校际委员会由每一成员大学推荐一人组成。

2.C9联盟各成员高校的各职能部门也在逐渐加强合作,例如研究生院工作研讨会、办公室工作研讨会等。而CIC并不存在此类行政单位上的合作。

3.CIC的项目规划和执行机构相分离,项目一旦开始执行,CIC就不再干涉,除非该项目需要CIC的帮助;而C9的项目规划与执行机构相同。

4.财务状况:CIC的常设机构通过提供人事、财务、法律咨询、管理等服务获得资金回报,其年度业务预算经费经由成员大学进行年度审查和核拨。而C9活动所需资金则由轮值大学承担。

(二)合作形式的比较

1.两大联盟都有学生交流计划,而CIC更加强调博士生这种高层次的人才在不同学校间的交流,而C9的交换生计划以及暑期学校等活动都是针对本科生。

2.CIC的合作主要在学术方面,组织的各种学术团体已近60个,通过讨论交流促进学术的发展。而C9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只开展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在学术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尚有待加强。

3.由于C9联盟的九所高校在我国国内的地位和资源的多寡不尽相同,不同高校的本科生对交换生计划的反应也不相同。北大、清华两所学校在其他七所学校获得众多申请者,二者与华东地区的五所高校交换学生也较正常,但是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所获得的申请相对较少。而CIC联盟高校在美国不存在地位不同的问题,且每所高校各有特色,以及采用在线课程共享的方式,使学生不必离开自己所在的高校就能够学习其他学校的课程,更加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

四、总结与建议

大学联盟由于其能够整合高校资源加强高校合作的特点,正在获得越来越多高校的认可,并且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通过与国外较成熟的大学联盟相比较,我们可为我国的大学联盟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1.强调学术合作。由于我国国情及高校发展历史的特殊性,我国高校行政和学术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以致高校结成联盟之后将较多的精力放在行政化的合作上。例如C9成立三年以来,九所高校的行政机构基本上都已经建立起合作关系,而相对而言成立的学术团体却屈指可数。而高校合作的目的本应在促进学术的发展。

2.加强组织管理。C9联盟目前采用各高校轮流管理联盟事务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在九所盟校都有较高的认同度。在联盟发展的初期,由于合作项目较少,所需资金也较少,这样的管理方式是可行的。但是随着联盟的发展,所需管理的事务将会越来越多,所需资金也会越来越多,使一所学校独立承担这样庞大的额外工作量和资金是不现实的。因此,联盟主席虽然可以由各高校校长轮流担任,但独立的管理机构或常设机构以及独立的资金管理也是必须的。

3.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网络平台。CIC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消除学习的时空障碍,建立校园间在线课程共享,使学生不必离开自己的学校就可以学习到其他高校的课程。而C9的本科生交流计划需要交换学生到交换学校学习,学生无法在学习他校课程的同时完成自己在本校的计划,存在诸多不便。

4.谨慎选择合适的联盟伙伴。联盟伙伴的问题,国内外的学者多有探讨,本文不涉及这一问题。但是唯有办学核心理念相似,同时学科又能够互补交叉,才能够使联盟内的高校各取所需,达到共赢。就C9而言,由于同为第一批“985”高校从而自觉形成,但是由于九所高校绝大多数都是以理工科为重点,甚至有较多重点学科重复,因此交叉互补的优势并不是非常明显;且九所高校在国内地位差异较大,为其学生交流及其他项目都带来了一定困难。

实施高校战略联盟策略,是高校应对资源短缺、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其优势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但是我国高校联盟合作的历史并不长,并且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我国的特殊国情下如何更好地组建联盟,发挥其资源整合的优势仍然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需要在借鉴国外高校联盟经验的基础上找到适合我国情况的合作方法,才能真正使战略联盟这一高校合作方式推动我国高校的发展。

[1]沈红.论中国大学战略联盟[J].教育发展研究.2006,(2):48-50

[2]胡艳婷.高校战略联盟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8):76-78

[3]金凤,朱洪镇,李延吉.美国CIC大学联盟探析[J].高教研究,2007,(4):88-90

[4]九大名校优势互补中国建“常春藤联盟”[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28

[5]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J].中国大学教学,2010,(9):4-9

G642

A

1671-6531(2013)07-0086-03

郭一鹤

猜你喜欢

轮值交流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大学求学的遗憾
合格董事会的存在至关重要
期待中国成为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
一组神秘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