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视角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2013-08-15庄俊雄
庄俊雄
庄俊雄/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实习员(福建福州 350016)。
中国正处在从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的转变期,这种转变需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于是高职院校不断增加,但问题也随之出现。很多高职教育的定位是单纯的“技能至上”,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只在“实用”和“功利”层面上思考问题,甚至变成了“工作机器”,这不利于他们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更需要人文关怀,需要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现阶段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必须加强。
一、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建立在人文主义基础上,它关注受教育者的情感、素养、潜能,理解和尊重,从而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道德高尚、有理想、有健全人格的人。尽管经历了早期人文主义教育、古典人文主义教育、现代人文主义教育、当代人文主义教育四个阶段,但其宗旨一直是为了“人的自我实现、完美人性的形成以及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1]。人文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如何能够适应变化,知道如何去学习,只有对个人有意义的内容进行学习,才能让学习充满乐趣,才是真正的学习,这种学习也是最深刻和持久的。人文教育抨击传统教育的知情分离,传统教育中学生失去个性,被动地参与学习,不能形成有效记忆,不能消化应用,最后导致学生不能完全适应变化的当今社会。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目标应是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主动参与学习和实践,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学习者自己教育自己,成为人格健全的人。高职院校的人才目标定位于培养管理、服务和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职业人才,突出了高技能和职业的双重属性。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与研究性大学是不同的,高职教育除了培养人的“职业”特色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信仰和职业道德。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以人为根本,以技能培养为方法,以职业道德为核心,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有机融合,培养适应社会、造福社会的有用之才。
二、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现状
早在1998年,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提出具体规定。但由于各高职院校的重视程度不足,人文教育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
(一)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人文教育
高职教育以市场以及就业为导向,注重培训职业技能,培养出的学生大多技能强,就业形势好。为了顺应市场的需求,许多高职院校刻意加大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实践,减少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导致学生心理素质差、缺乏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培养人才的学校成为批量生产“产品”的“工厂”,学生成为“工厂”量化生产出来的“产品”。缺乏人文素养的学生成为没有丰富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工具人”、“工作机器”。这种“工具人”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少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步入社会之后,也只能成为社会“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正如冯建成教授所说:“现代社会高度的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的逻辑,使人不再关注他自身,而关注社会的需要,因此,教育不是成‘人’的教育,而是成‘材’、成‘器’的教育。”[2]高职教育过分地强调和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教育对学生终身教育的重要作用。
(二)人文教育的通识教育趋同于研究性大学,缺少高职特色
基于高职院校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人文教育的基本现状,有学者提出通过加强通识教育来加强人文教育的思路。所谓通识教育,是指通过文史哲的学习,通过对人类千百年积累下来的精神成果的吸纳和认同,学生一方面有独立的人格意志,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有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国家、世界有责任感,对人类的命运有担当。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在提升自己的时候也超越自己,看到自己作为人类一员对于全体人类的责任,在丰富和发展自己人格能力的同时,也在为社会和人类培养合格的公民。[3]高职教育的目标在“人”的教育上和研究性大学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大部分高职院校开展的人文教育与研究性大学趋同,缺少高职特色。高职院校学生的在校时间不同于研究性大学,只有短短的三年,有的甚至更短,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学生还需要完成技能培训、企业实践、从业资格认证等多项任务。因此人文教育应与研究性大学有所区别,应具有高职特色,把“职业”文化融入其中,让人文教育更具现实意义。
(三)人文教育形式缺乏多样性
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局限于语文教育和“两课”教育,缺乏多样性。大学语文是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人文基础学科,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课”教育即大学必修基础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深刻的意义。不少高职院校除此之外并未设置其他的人文教育课程。对于大多数院校而言,大学语文和“两课”属于基础课,一般在一年级便修完,而后的两年,便不再开设其他的人文教育课程,这对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开展非常不利。人文教育应该贯穿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始终,涉及内容不能局限在大学语文和“两课”教育上,一两门课的结束不能作为人文教育的终结,应该更加丰富多样。
三、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实现方式
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当前高职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只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回报社会,为我国现代化事业建功立业。因此,探索高职教育人文教育的实现方式很有意义。
(一)课程体系构建要把专业教育与职业人文教育相融合
高职教育既非通识教育,也非通才教育,高职院校致力于“德业俱臻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4]应加强专业技能教育与学生职业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首先,将职业人文教育渗透到专业技能教育课程体系中。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职业人文素质的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最终目的不是简单的就业,还要适应社会,有更好的职业发展。高职院校学制较之研究性大学短,在教育过程中应将职业人文教育渗透到专业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中。在课堂中把职业的理念提前与学生分享,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对职业和岗位形成正确认识。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深化和应用专业知识的同时,体验社会,了解社会,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全面提升职业人文素养。
其次,开设弹性化的职业人文课程。如前所述,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一般是大学语文和“两课”教育,虽说它们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仅仅开设这三门课程对于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高职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应根据不同专业特色进行课程设置,使课程设置具一定的弹性。具体做法是,在专业必修课中融入适合提高从业者职业素养的人文课程,比如在文秘专业开设“中国文化”课,让学生在拥有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以适应社会发展。选修课要针对高职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开设文学、哲学、历史、艺术、旅游等方面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之余,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相关课程。这样不仅让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间隙思维得以放松,也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文化氛围
人文素养的提升不是单靠知识教学就能够达成的,构建人文校园环境,开展校园文化生活同样是重中之重。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方面,许多高职院校或多或少存在一定不足。由学校教学部门主办的活动大多与专业学习有关,而学生自行组织的活动又多以文体娱乐为主,各类学术讲座也只是最新的社会动态和前沿技术,这样的校园文化不利于人文教育的开展。因此,应营造更多与人文有关的校园文化氛围,比如,在课余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大讲堂,举办诗歌散文小说创作大赛、朗诵演讲辩论比赛、话剧表演等高雅文化艺术活动等,这些都是加强人文教育的有效方法。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校企合作尤为重要,有选择地把企业优秀文化引入校园,加强校企文化交流,让学生在校园就能感受职业人文气息。如专业实训室按照企业或者工厂的要求进行装修和布置,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聘请企业精英为客座教授,定期进校宣讲,把企业文化提前与学生分享;还可以通过校地共建,立足地方的特色文化,把地方的历史和特色引入校园,让学生在浓郁的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成为一个不仅拥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又有文化素养,有进取精神,有良好气质、天天向上的人。
基于上述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高职教育应结合自身特点,把职业技能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采取适合校情的人文教育方式,在专业课程中渗透职业精神和人文理念,发展符合高职院校特色的人文教育,培养不仅适应社会、还有精彩人生的高职人才。
[1] 陆建平.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轨迹及现代意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6)
[2] 冯建成.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8
[3] 张汝伦.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出路——张汝伦教授在上海“世纪人文论坛”上的演讲 [EB/OL](2005-10-16)http://tieba.baidu.com/f.kz=52058416
[4] 刘洪一.中国特色高职文化的建构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