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会议新闻有声有色

2013-08-15张占武

传播与版权 2013年7期
关键词:党和政府新闻节目百姓

□ 张占武

电视会议新闻一直是电视新闻的重头戏,也是传达党和政府精神的重要途径,作为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既不能把会议新闻制作成沉闷的文件传达,又不能让它任意扩展失去其应有的严肃性。所以,要做好电视会议新闻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主动积极计划

会议新闻粗看简单、重复、沉闷,细心琢磨实则内涵丰富,信息量非常大。作为一线记者,在报道会议新闻时,一定要主动计划,放远眼光,抓住会议的重点、找到落实的难点、提炼出会议的亮点。在会议报道的基础上,继续延伸出深度报道、补充性报道、落实过程报道等一系列新闻。例如,笔者在1995年进行全市国有企业改制动员会报道时,对当时全市的国有企业改革状况做了补充性报道,紧接着又深入几家大型国有企业做了对比性报道,对取得良好效果的企业和迟迟迈不出改制这一步的企业经营困难的实质性原因进行了深度报道,取得了良好反响。同时在采访过程中采用现场采访的形式,通过市领导谈改革方向、企业领导谈打算和困难、普通工人谈具体认识,让报道不但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改革精神传达到一线,而且实实在在起到了推动改革、统一认识的作用。

二、密切联系民生

会议新闻看似只是党和政府精神的传达,实际上党和政府的每一项精神都和民生问题紧紧相连。电视台民生节目在“关注民生、反映民意、贴近民情”的前提下,充分运用百姓的语言,报道百姓的故事,让平凡普通人积极参与到节目中来,让观众喜看、乐看的同时产生深深的共鸣,而党和政府在每一次会议精神的传达之后,也非常想听听百姓的认识,也更容易与百姓产生共鸣。这样一来,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不但很好地起到了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而且实现了雅俗共赏,收视率进一步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收获。例如在不久前县政府召开的冬季取暖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全县要推进集中供暖工程,山西省大同县广播电视台在报道会议精神的同时,对全县前期空气污染状况和居民们希望集中供暖的迫切心情进行了报道,还对集中供暖施工方的进展情况进行了适时报道,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好评。有的记者感到,没有会议新闻就没有什么可报道的,会议新闻报道完了就没事了。实际上,党和政府就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就是为民生谋发展的。每一次会议精神都和民生是紧紧相连的,只要勤于思考、善于联系,会议新闻不但会报道得有声有色,而且还为下一步报道计划指明方向。有的记者不愿意采访会议新闻,认为会议新闻千篇一律、缺乏创新,实际上是自己缺乏思考和联系。那么,如何提高观众对会议新闻的收视兴趣?笔者认为积极挖掘这些会议新闻节目中联系民生的精髓非常关键。挖掘精髓就是动脑筋、勤思考,就是把会议新闻联系民生的精髓提炼出来,突显出来,让自己的会议新闻有特色,与众不同,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会议新闻本身不能策划,但新闻节目切入点、陈述手法可以策划。会议新闻的策划,就是根据要达到的宣传效果,按程序对新闻资源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规划,实现新闻资源的最佳组合和配置,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前提下,力求创新。比如在采访中,首先要明确的就是会议中涉及的民生是什么、为什么报道、怎样报道的问题。让老百姓感觉到党和政府的会议是在为百姓谋事,为百姓说话,不是在发号施令。

三、整合内容

新闻线索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党和政府的会议,而会议内容又大多是党和政府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部门会议往往是落实党和政府精神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通过各级会议内容的整合,让我们了解党委、政府最关心的是什么、最想做的是什么,了解百姓在想什么、做什么,了解身边正在发生着什么,就可以根据这些情况有计划地、系统地去报道,就可以把题目做大、做深、做精。同时根据宣传和报道的需要,设立一些及时性的新闻专题,把相关的社会新闻信息综合开发,形成连续性和专题式的组合性报道,这样就可以改变观众对会议新闻重复化、说教化的刻板印象,提高收视兴趣,更容易形成统一认识。这些常规性的组合或系列报道,不但在形式上克服了单独的一条会议新闻的说教感,通过采编人员有创意的谋划和设计,更好地配置了新闻资源,扩大了社会新闻的传播效果。例如今年8月在大同举办的国际太阳能比赛,早在去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就召开专门会议做出了安排,一年多来,一系列全方位的新闻报道不但有力地起到了舆论先行的作用,推动了工作进展速度,而且牢牢地吸引了观众,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

从二十多年的新闻实践中,笔者越来越认识到会议新闻的重要性,通过会议新闻全方位策划新闻报道,联系民生深度报道,整合内容牢牢吸引观众,不但让会议新闻变得有声有色,更能增强电视媒体的公信力。

猜你喜欢

党和政府新闻节目百姓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探讨
百姓看家“风”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方言新闻节目探索
努力建设一批新型高校智库 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关于强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党和政府信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