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

2013-08-15蔡晓燕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公共性美术馆公众

蔡晓燕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系,广东 肇庆 526020)

一、公共艺术概述

公共艺术是西方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政治观念乃至整个社会思潮在艺术领域的集中反映。我国在公共艺术领域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和艺术家尝试着对其进行探讨、实践。发展公共艺术既是一种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一种策略。当代环境中公共艺术的解读需要我们关注,对于公共艺术的思考和调整,也有助于它本身的进步。“公共艺术”常被一些人认为只是公共场所的艺术,或者被认为包括雕塑、行为、摄影、工艺美术等各种手段和技法的门类。而有些学者认为只要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够和公共发生广泛关系的艺术样式,如表演、歌舞都包括在公共艺术范围之内。[1]究竟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这一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当“公共艺术”广泛被使用,成为一个专用名词时,我们开始认识到“公共艺术”所代表的不只是一个共同认知的文化概念,更是一种当代文化现象。它是与大众沟通的艺术语言形式和展示形态。“公共艺术”寻求的是人们的大众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是人们内心深处所共有的,所以它又是艺术精神内涵的高度浓缩与公共展示的结合。现代的公共艺术中必定蕴含着时代人文精神的内涵,这种精神是大众共同拥有的。它批判、质疑或提出新的文化价值和思考。

公共艺术可谓是一种手段,那就是实践并形象化,透过这种手段去呈现艺术本体的根本质问。从事公共场所的艺术创作时,作品与公众间的对话非常重要。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发展及公众的交流空间的转变,例如网络、多媒体等元素的运用,使得公共艺术的形式和载体变得更加丰富多元。对于传统艺术的反叛与继承、对艺术与生活的融合、对客观世界发展与我们生活的思考、对艺术媒介的广泛试验和探索都反映在一种新的艺术理念上。

公共艺术同样随着城市形态的发展而变化。在这种互动的发展进程中,公共艺术所促成的机遇也有着无限的生命力。反之,如果公共艺术不能够潜心静听并切实把握复杂的城市生态系统的脉搏,不能够创造更多的公共空间的机遇,则必然会失去公共艺术本应具有的魅力与生命力。我们必须在理解中国具体城市区域空间的基础上,创造更加富有活力的生活空间。而公共艺术就是这种创造过程之中最富生机的驱动力,公共艺术也正是在深入介入空间、介入城市生活的过程中才得以发展。这些也正是公共艺术公共性特征的反映。

二、公共艺术公共性的提出

当代艺术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逐步走出美术馆的过程,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将是越来越不依赖于美术馆,而是在更广阔的空间与公众发生交流、对话。目前,中国越来越多的批评家开始关注公共性和公共领域的问题。公共性概念的提出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它是随着市民社会的兴起而出现的概念。而公共艺术从其本质和创作根源上看,一开始就带着一种强烈的满足公共需求,体现社会、地域、场所集体精神,表现和探讨公共事务等的目的性。[2]而这种满足社会和人群需要的方式和程度是有所区别的。即使是一件极其个人化、风格化的架上绘画艺术作品,也不能够完全脱离社会性和公共性。它陈列于博物馆、美术馆或者其它公共场所中供人们参观,人们在观赏中开始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表达的内容及精神。于是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实现了一定的公共性。

公共性作为公共艺术存在的前提,是对公民参与公共事物建设及分享权利的肯定。公共性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民主的、开放的、共享的,也是和社会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相对于社会个体的私密性、封闭性、私有性而言,它被公众广泛关注,并吸引公众主动参与其中进行自由的交流互动。它是为公众服务的,公众对公共艺术建设当然具有相当的发言权。公共艺术的建设应该倾听公众的意见,也需要不同形式的公众参与。在中国,公共性的提出意味着中国民众开始从新的角度考虑自己在公共空间中的权利问题。

公共性的提出,在促进公共空间的权利秩序发生变化的同时,也将同时唤醒公众对公共空间的参与意识,提升公众公共艺术的素养。公众的参与热情及参与水平,也反映了公共艺术的实现程度。那些在创作时以“公众看不懂,不能理解”等理由摆高姿态的艺术家实则是在与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相违背,他们还没有真正理解公众参与的实质。

三、公共艺术公共性的体现

在当代的变革发展中,公共艺术使原来只局限于美术馆这个特定空间里的艺术,更广泛地呈现在众人面前,令各式各样的作品在公共场所接受人们的审视。这是公共艺术公共性的一大体现。公共艺术作品的展示注重与空间产生整合作用。对作品来说,作品周围的空间是十分重要的。作品周围的环境,绝对影响公众对作品的观感,不同的环境会给作品的视觉效果与观感带来截然不同的感觉。空间对艺术来说是一种媒介,并非仅指空间提供作品正常形式的展示场所,而是蕴含空间能够提高作品视觉效果的意义。此外,空间也与作品所蕴含的信息息息相关。而作品本身所拥有的影响力,同样也会影响周围空间。作品与周围环境有着一体两面的关联性,即一件作品如果将摆设于公共场所,艺术家除了对作品与摆设空间结构之间对应的考虑之外,还要考虑环境文化因素。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人文历史文化,有不同的生态人文基础,公共艺术的导入和发挥,不意味着要把某种奇特古怪的外来样式生硬地强加给这些本来有着和谐及有机秩序的地域环境,而是应该体现出地域文化的历史意蕴以及与当代城市社会生活的重要关系。艺术家在将公共艺术作品以兼顾美感及设计感的方式表现出来时,仅是他们为了传达信息所做的表现手法。

从公共性这一重要含义来看,我们的美术馆在与公众发生关系的时候,更多的不是交流、讨论,而是给予,这本身就存在问题。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并非使公众不去美术馆看展览,使艺术家不在美术馆办展览,这仅是一个场所的概念,需要探讨的是美术馆应如何呈现出一种开放的姿态,更有效地成为公共生活公共空间的一个部分。作品公共性的实现与否才是作品价值能否实现的依据,只有在公共性的框架中,在与公众的这种互动过程中,公共艺术作品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在当下的中国环境提出公共性问题,强调公共领域,意味深长。

在公共艺术中,艺术品与人的互动关系和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不是孤立存在的,不是某种教条地引导大众的方式,也不是一种艺术样式。事实上,公共艺术可以采用丰富的艺术形式来实现。对于公共艺术来说,重要的不是表现形式,而是价值观。在当代中国,公共艺术是促进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诸多艺术方式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方式,它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这正是我们所说的公共性的表现,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很大的进步,也是人们对公共空间权利的参与与民主的要求。

公共艺术在中国的起步甚晚,且又理解不一,教育思想繁杂。中国传统公共艺术的概念与今日世界流行的公共艺术观念有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源于中国文化中对民主与公共的价值理念的不同理解。当代公共艺术观念为公共民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无论是公共空间中的人们还是社区中的建设意识,其民主的价值观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公共艺术既是文化需要,也是策略需要。

[1]何小青.公共艺术之“公共性”流变源考[J].装饰,2013,(2):68-69.

猜你喜欢

公共性美术馆公众
少年美术馆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大同美术馆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去美术馆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