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格兰诺维特嵌入性思想述评

2013-08-15尹振宇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原子化维特社会学

尹振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哈尔滨 150001)

“嵌入性”是波兰尼首先提出的概念,被格兰诺维特重新赋予了生命与意义。格兰诺维特在其1985年的论文《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中认为,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行为仍然像前现代社会一样嵌入社会关系当中,只是嵌入的程度因时因地不同而已。也是这篇论文,他首次提出了“新经济社会学”的概念[1]。格氏的嵌入性思想给社会学家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经济行为提供了理论纲领,成为新经济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该论文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本文以这篇论文为基础,并结合格兰诺维特的其他著作及相关二手文献,对其嵌入性思想进行一番述评。

一、嵌入性思想简介

格兰诺维特1985年发表的论文《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标志着新经济社会学的诞生,也是格氏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核心[1]。在这篇论文中,格兰诺维特首先指出,行为和制度如何被社会关系影响是社会理论的经典话题之一。与传统的功利主义的经济理性人假设不同,格兰诺维特认为行为和制度总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在经济行为的嵌入性方面,经典观点认为,现代社会,经济行为逐渐从社会结构中独立出来;形式主义的观点则认为,经济行为从来都与社会关系无关;格氏的观点介乎两者之间,他认为嵌入性的现象始终存在,只不过在各个社会形态中嵌入的水平和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经典观点和形式主义观点导致经济行为中的行动者在社会结构中两种完全相背离的状态——过度社会化与不充分社会化。过度社会化的观点主要出现在经典观点中的新制度经济学、人类学的研究当中。所谓过度社会化,是指个体完全内化了集体的价值、规则、制度。因为全身心的服从于集体意识与共同价值,“服从并不被视为一种负担”[2]。与之相反,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思想体系中,则与原子化的、低度社会化的人类行为概念联系在一起[2]。这种功利主义的传统假设市场中的人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通过不断计算达到利益最大化,这使得经济行为中的行动者成为了原子化的个体。

然而,格兰诺维特指出,除去过度社会化与不充分社会化观点中的对立,这两种观点都是通过原子化的个人来实现经济决策和行动的[2]。低度社会化中的“理性人”的原子化自然是源于其对自我利益的精明算计;过度社会化的原子化则来源于毫无主观能动性的行动者对共同价值的内化,因而持续社会关系对其只具有边缘性的影响。然而,这两种原子化却是有其内在关联的——人们寻求平等的自由,一旦得不到,便寻求平等的奴役。

通过对这两种原子化倾向的批判,格兰诺维特提出,关于人类行为的分析的丰富的研究成果需要我们避免对不充分社会化和过度社会化观点中的原子化理论的盲从,他认为“有目的的行为是嵌入在具体的、正在运行的社会关系中的”[2]。

为验证这个命题,格氏抛出了霍布斯困境,即经济理性人是如何通过避免暴力和欺骗来追求个人利益的。格氏认为,既不是制度安排,也不是概化道德(generalized moral),而是嵌入性使人们产生信任并避免违法乱纪。嵌入性的讨论强调具体的个人关系和这种关系的结构在产生信任和阻止违法乱纪方面的作用。格氏巧妙地举出了两个例子——剧场失火和家庭失火——来验证其观点。案例证明,正是个人嵌入家庭生活中的关系使家庭成员之间产生信任而没有导致如剧场失火时理性人争先恐后逃生而导致的悲剧结局的发生。

在另一篇论文中,格兰诺维特进一步区分了嵌入性的两种类型: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为新经济社会学研究嵌入性提供了两条思路。

二、嵌入性思想的贡献

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思想对社会学的巨大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其关于嵌入性的理论一经提出便好评如潮,“遂成一时显学”,并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基础频繁地见于创业等多个研究领域[3]。国内一些社会学家认为,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思想为社会学进入经济学研究的传统领域竖起了一杆大旗。在这面大旗下,社会学家把自己学科特有的概念带入经济现象分析中[4]。诚然,社会学家提出的嵌入性思想确实为社会学家进入经济研究领域打下基础,但是没有冲破不同学科间坚固的学科壁垒,仍然认为不同的社会科学之间的研究领域是井河不犯的,研究范式也是无法进行平等对话的。“嵌入性”只是让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得以进入经济范畴,而并没有在两学科间搭起一座桥梁。因此,这种观点虽然有很大突破性,但是仍然存在明显局限。

故笔者倾向于认为,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思想实际上已经为经济学和社会学两门学科的交融提供了契机,让这两门学科从以前针锋相对的攻讦进入到此后和而不同的对话。当然,如果要弄清楚经济学与社会学之间的学科壁垒,还要回顾它们之间的“三次冲撞”的历史[4]。为了突出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相比之下的优越性,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嘲讽经济学是毫无意义的形而上学,认为只有通过社会学才能研究经济领域。孔德的这番言论拉开了社会学与经济学百多年的从方法论到制度化再到价值中立的三次比较大的冲撞[4]。按照熊彼特的说法[5],经济学与社会学两门学科本可以达到“交互培育”的关系,但是这三次冲撞却使社会学被排挤出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两者从此老死不相往来。“经济学家盲目的构建着自己粗浅的社会学,而社会学家也在构建着自己粗浅的经济学。”

格兰诺维特的新经济社会学尤其是嵌入性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经济学与社会学之间宿怨与隔膜的回应。主流的经济学思想的理性人假设认为经济行为几乎不受社会关系的影响,甚至将社会关系看作是经济利益的摩擦因素,是彻底的个体原子化倾向的理论。而社会学则坚持经济行为完全是社会行为,个人的经济行为完全受到集体的共同价值与集体意识的压制,是一种彻底的社会结构压制个体行为、社会结构导向的原子化倾向的理论。嵌入性思想则认为,个人的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既不是个体原子化,也不是集体原子化,而是嵌入正在运行的社会关系体系之中的。换句话说,嵌入性是指个人的经济行为并不是完全的经济利益导向的行为,也不是完全的服从集体意识的行为,而是介乎两者之间的行为。这就像一个从“完全无社会化”到“完全社会化”的连续统中,嵌入性思想执其两端而取其中,处在一个社会化程度正好的状态。

涂尔干的《自杀论》认为,无论是过度社会化还是不充分社会化,都不利于社会秩序的建构,只有当社会化程度处在一个不高不低的程度时,社会的秩序才是最好的。嵌入性思想似乎也证明了这一论断:低度社会化的经济行为不利于社会秩序的建构,过度的社会化则不利于个人经济利益的追求,只有不高不低的嵌入性的社会化,行动者才能兼顾社会秩序与个人利益。这为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共同对话搭建了一个平台,即所有人放弃所有的固有偏见,以和而不同的态度吸收借鉴彼此的思想,去建设一个没有藩篱的恰到好处的“经济—社会”学。

三、嵌入性思想的不足

嵌入性思想同样存在不足,如果我们将之同格兰诺维特之前的论文(《The Strength of Weak Tie》)中的理论进行对比就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首先,弱关系理论认为关系重叠少的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发挥着强作用;而嵌入性思想则暗含一种假设,社会关系越紧密的人,他们中间就越可能存在经济行为。因此,弱关系理论与嵌入性思想之间似乎是存在着一个天然的矛盾。这对表面看起来似乎成立的矛盾也许只是因为笔者学识疏漏,或者这对矛盾则可能是促成新经济社会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点。

还有学者认为,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互嵌性而不是简单的一个嵌入另一个的关系[3]。讨论这种互嵌性的相关文献在经济学领域比较多见,在此不予赘述。

总而言之,尽管嵌入性思想可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嵌入性思想的贡献却不仅仅在于为经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更重要的还是让经济学与社会学进行了一次和而不同的对话。这种和而不同的对话的机会,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嵌入性思想的这个贡献是在它对所属学科领域的知识增量的贡献之上的。

[1]由笛,姜阿平,格兰诺维特的新经济社会学理论述评[J].学术交流,2007(9).

[2]Granovetter M.C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3).

[3]吴义爽,汪玲.论经济行为和社会结构的互嵌性——兼评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理论[J].社会科学战线,2010(12).

[4]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熊彼特.经济分析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猜你喜欢

原子化维特社会学
诗意街头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基层社区医养结合“原子化”: 形成机制及破解路径
机器人或将令人类进入“原子化”时代
长安铃木维特拉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铅量时灰化温度与原子化温度的优化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
改变!拉力赛版维特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