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与重构:中国传统文化基于实践的现代性转换
2013-08-15初春
初 春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
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飞速发展突破了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根基,当今世界,中国传统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1]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性的语境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聚焦文化建设,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在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创新文化建设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之路重要的是由“说”回到“做”,在实践基础上对其基本立场和视野进行现代性转换。在现代性的反思中,不能囿于只是重新解释和阐明传统文化,而是在“社会生活”的实践路径中体认传统文化的价值内蕴,并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生命和新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已刻不容缓。谢恩(R.L.Shinn)说:“并非传统变成无用,而是它不再能告诉我们何去何从。”[3]从客观角度说,现代社会正处于新的转型期,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形态、政治制度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而且思想和语言也早已非复旧观,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根基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主观角度说,任何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只有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扬弃、改造和更新,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并给现实生活以永不枯竭的推动力。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性之间的冲突
中国传统文化过重强调“德治”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现代化所具备的“法治”力量,德治与法治的冲突在一定范围的存在,冲击了传统文化的根基。在经济现代化和体制转型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转换中存在着传统与现代、经济与道德、公平与效率、个体与整体的价值冲突等等。要建立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急需要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政治是要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是所谓“更化则可善治”。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规则,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如仍要勉强保持,就会对社会发展造成一定的困扰。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标记且有很强的延续性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刻而广阔的意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长期发挥着精神支柱的作用。冯天瑜学者形象的描述:“中国传统文化洋溢着活泼的生命力,其精义如同永远翱翔的不死鸟,越过数千年日月韶光,穿行数万里含海关山,并一再突破官方化、教条化导致的僵局,不断注入新的源头活水,汲纳现实生活提供的生命力,始终伴随着我们民族历史的拓展和文化的演进。”[4]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标记,是中华民族延续繁盛的要件,其真实内蕴在现代语境下仍需新的阐释和发挥。
(三)中国传统文化内在包涵着辩证发展观且有很强的延续性
历史的辩证法反复昭示:发展不是简单的生长和增进,不是直线式运动,而是通过一系列螺旋式圈层实现的。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事物不可能绝对地、完全地重复过去,而是通过复归跃上新的水平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否定之否定律是辩证法规律中最富于历史性的规律,中国传统文化从较长时段观察,生动地刻画出螺旋式的发展轨迹。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被反复阐扬、重新刻勒,运用思辨思维,尤其是以“否定之否定律”作为运思的指针,再现螺旋式上升的人类精神历程。
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主要内容
(一)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现代转换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几近囊括了宇宙世界和人类社会所有重大关系。[5]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其本质在于统一体内多种矛盾因素的差异与协调,只有这些矛盾的因素处于和谐状态时,事物才会发展,“不同”也能够“和”,也能形成多姿多彩的和谐统一。在西方的“和谐”理念中,毕达哥拉斯认为“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赫拉克利特认为:“和谐产生于对立的东西。”也就是说和谐与不同、对立不是不可调和的,而正是不同和对立产生了和谐,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协调共同发展的关系。在现实的实践中,用和谐理念指导个人行为与社会实践,发扬和谐意识与和谐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对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二)传统伦理道德及价值取向的现代转换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热切和急迫地呼唤社会主义新文化和新价值体系的产生,同时也为之提供现实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在伦理道德上出现许多道德失范现象。究其根源,在于精神文化方面的缺乏,主要是传统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不适应当前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伦理道德信条赖以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使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伦理道德中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受到了剧烈冲击和挑战,而新的适合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还没有形成。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要件,因此急需传统伦理道德的观念的及价值取向的现代转换,促进形成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和谐环境。
(三)传统文化中处世哲学的现代转换
中国传统文化的处世哲学,有着执著的价值取向,于起伏跌宕之中一以贯之。中国传统文化中把个人修养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修己与安人、修己与安百姓相贯通。所谓孟轲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6]以人们的自身修养和德行来促进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破除其伦理型封建的成分,挖掘出重视伦理道德的优秀信念,使其社会意识不是靠法律和法治来支撑,而是建立一种新伦理处世观念。重视“人”对社会国家的伦理义务,并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人的自由发展,同时将人与自然和社会交融互摄,强调人对国家的义务和责任,增强对民族和国家的荣誉感。现代人在这一过程中将因获得灵感启示而有所受益,中国传统文化也将在新的诠释中赢得新的生命。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转换中还可能一再显示其特殊的调节功能,同时又可能给世界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一种均衡系统。
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这样写道:“最近未来之世界文化,将为中国文化之复兴。”[7]为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世界性的定位,历经现代转换的中国传统文化必将成为人类文明中的重要一员。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社会历史的积淀,虽然其中有滞后时代的内容,需要我们予以克服,不断更新,但是其中许多是积极和优秀的,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伟大创造力的结晶,其精华内容不但在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到过推动的作用,在今天对于中国现代化发展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和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也能够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人类文明事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主要方式
(一)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换要把握正确的航向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要把握正确的航向,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坚持何种思想指导以实现自身的重建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移行转步指明了文化前进的方向。从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出发,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这意味着在要在现实的多种经济成分结构之上,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建设要求。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良性发展。立足中国现实,积极地吸取一切外国和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有益成果和优秀传统,提倡共产主义道德,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精神。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即从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复杂的社会变革任务、各种层次的精神发展要求和审美需要出发,实现符合现代国情的现代转换。
(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
文化是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动中的,事实证明,没有哪一个民族可以放弃本源的传统文化而重新开始一个新的纪元。克拉孔曾指出,一个社会要想从它以往的传统文化解放出来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3]离开传统文化的基础而求变求新,其结果必然招致悲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新文化之源和之本,它的现代化转换必须要建立在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和演化的智慧结晶,它早已在中国人的性格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在现时期和环境下将发挥强大的力量,成为推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精神动力。
(三)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换要时刻保持开放的发展姿态
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过程中,不仅要整合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还要在此基础上借鉴包括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在内的世界人类文化成果中的精华,做到兼收并蓄。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不能没有世界文化资源的支持,世界文化资源中的精华,对中国现阶段重塑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新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向需要吸收和借鉴现代世界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使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入侵所激起的剧变会合。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是开放、动态发展的理论体系,它的现代转换需要处理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吸收、借鉴西方文化有用成分之间的关系。
四、实践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转换的着力点
(一)在实践中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换观念的创新
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8]我国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既要完成全球化初级阶段的工业化发展的任务,又要赶追时代发展的信息化、民主化的浪潮,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同时也是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特点。我国必须维护和发展具有极大竞争优势的民族文化,同时积极开放和参与,善于兼容和博采众长,为人类文化进步做出应有贡献,这无疑是一种建设性的科学态度。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必须突破固有的某些僵定思维定势,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上用理性批判的眼光进行反思、审视和选择。在现实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注重新的文化生长点的选择和新的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培养,构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在实践中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换内容的创新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是一项长期的且渐变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这就需要在立足于本国国情及实践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充分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的有益成果,包括西方文化现代转换的经验和精髓。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上,它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适合历史时代的转换过程,一次次实现着自身华丽的变身。从近代以来,中国的文人志士就尝试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转换,从忧患意识到近代救亡思潮;从“穷变通久”到近代“更法—自强”思潮;从“汤武革命,顺天应人”到近代革命论;从“华夷之辨”到近代民族主义;从原始民主和民本思想到近代民主主义,一次次的实践,无不开拓出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历史情境下的新境界。[4]中国传统文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既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又对当代社会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并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方法论空间。由于现代人类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规律性有了更自觉地认识,又具备较之以往强大得多的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手段,而现代化纵深发展的弊端也愈益昭著,人类面临的问题不同以往,或者严重程度也不可同日而语。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这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内容,从强化文化主体意识、经济伦理道义、民主理念等领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文化。
(三)在实践中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换方式的创新
运用什么样的实践方式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换,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这需要立足在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和文化现代化的实践基础上,既能熟练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还能运用西方精神文化基本的理论方法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将两者协同运用到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中,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研究提供科学的研究方法,奠定可行的实践基础。在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过程中,不仅运用适合人文的转换方式,还要借鉴和运用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式,把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以及协同论等方法相结合,同时运用现代整体思维,既一种整体有序、动态相关地研究对象的思维方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思维方式,为现代转换的过程中注入新的活力,以此来继承和超越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创建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和谐的新文化体系。
[1]胡锦涛.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N].中国教育报,2003-8-13.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19.
[3]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M].北京:三联书店,2012.
[4]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5]高德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J].求实,2008,(2).
[6]幺峻洲.孟子说解[M].济南:齐鲁书社,2006.
[7]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