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3-08-15杨晓玲吴伟业

重庆行政 2013年1期
关键词:人才队伍机制农民

□ 杨晓玲 吴伟业

作者:杨晓玲,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党校副教授

吴伟业,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党校高级讲师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农村小康建设是重点。而农村小康的实现,当务之急就是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本文从重庆市江津区实际调查出发,分析了当前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现状

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作出贡献,起到示范或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者,是广大农民的优秀代表,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实用人才主要是由生产型人才、经营型人才、技能服务型人才、技能带动型人才和社会服务型人才组成。

近年来,重庆市江津区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健全农业农村人才教育培训体系,针对农村人力资源老年化的新特点,依托项目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三进村”,即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教师进村、“农民科技书屋”进村、农民教育培训进村活动,实施“绿色证书”、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远程教育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五项”工程,有力地推进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和农村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区现有农业人口97.42万,农村劳动力73.57万,在乡务农人数29.68万,农村实用人才总数58680人,占全区农村劳动力的7.98%。其中,生产型35685人,占60.81%;经营型11269人,占19.2%;技能服务型4625人,占7.9%;技能带动型2541人,占4.3%;社会服务型4560人,占7.8%。男性35745人,女性22935人。35岁以下7650人,36~40岁9255人,41~45岁14070人,46~50岁12975人,51~54岁8990人,55岁以上5740人。 初中以下31035人,高中19550人,大专以上8095人。获得农民技术员以上职称人数11081人,占18.9%。其中,高级技师125人,技师1863人,助理技师3151人,技术员5942人。农业科技人才16900人,占全区农村劳动力的6.15%。全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逐渐壮大,素质和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

由于江津区二元结构突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起步较晚、欠账较多,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实用人才数量不足

全区农业人口97.42万人,而农村实用人才仅为58680人,占农业人口的6%,这个比例明显偏低,辐射带动农户致富的能力十分有限,与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全面小康建设步伐所需要的人才数量和素质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结构分布不合理

从年龄上看,结构不优。4l岁以上的占实用人才总数的71.2%,40岁及以下的占28.8%。 从行业分布上看,重生产、轻管理的现象较为突出。农村传统产业实用人才相对占有量较大,二、三产业的农村实用人才较少,如技术和生产两类实用人才就占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的68.7%,而其他各类型的实用人才仅占31.3%。从地域分布看,农村实用人才集中分布在鼎山、几江、双福、油溪、德感、李市、石蟆、广兴、杜市等镇街,柏林、蔡家、石蟆等南部山区及边远镇街农村实用人才如凤毛麟角。结构分布不合理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高,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

(三)高素质实用人才缺乏

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高素质人才缺乏。调查显示,全区农村劳动力中大专以上文化仅占0.5%,高中(中专)占16.6%,初中文化占40.4%,小学文化占42.17%,文盲和半文盲占0.33%。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实用人才31035人,占总量的52.9.%,中专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农村实用人才占41.1%。18~45岁的骨干农民有89.2%已外出务工,导致农民科技素质和技能应用相对下降。

(四)实用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城市化进程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和较高回报,吸引了广大农民纷纷流入城市,长期以来,受城乡发展差距大、农村创业环境差等因素制约,农村培养、稳定、积聚人才的能力不强,直接立足农村,服务于农村的高级专门人才很少。全区有过半的农村实用人才外出务工。近年来,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村人员外出务工有增无减,致使农村青年实用人才越来越少,农村从业人员老龄化、农村实用型人才“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

(五)实用人才工作体制不健全

一是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竞争和选拔机制尚未形成;二是农村实用人才服务体系不健全,没有形成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三是农村实用人才长效激励机制缺乏,人才升值得不到充分肯定,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仍然以不同方式存在。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实用人才体制管理不顺,科技人才流动、激励和考评机制不健全,导致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机制、投入机制、市场机制、培训机制、服务机制等方面建设不到位。

三、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的对策措施

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着力打造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一)创新观念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首先要更新观念。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现和人才观,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首要标准,把实践作为发现和识别人才的根本途径。

2.树立人才是农村经济社会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支柱。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农村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落实政策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重庆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关于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的各项政策,同时在以下方面强化政策支撑,以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建设。

1.强化促进农村人才投资优先的财税金融政策。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经费、学历培养(含百万中专生计划)经费、职业技能鉴定经费等列入同级财政部门预算,建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财政投入长效机制。要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发展资金投资力度,财政投入资金应主要用于组织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学历教育、人才基地建设,实施人才队伍建设重大工程,扶持重点人才开展工作,改善基层人才工作场所和设施装备,开展人才库建设,补贴奖励优秀人才及人才队伍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为农村实用人才创业提供贷款担保贴息等。要综合运用信贷、保险、税收等政策工具,鼓励、引导和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2.强化农村实用人才学历教育政策支持。将农业部实施的“百万中专生计划”与该区农村实用人才学历教育相结合,教育部门认同其学历并颁发成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可优先录用为农村技术员、村动物防疫员,农业龙头企业、乡镇企业可择优使用,优先实施政府支持的农村项目和享受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优惠贷款。

3.强化农村实用人才创业扶持政策。认真落实土地流转、技术服务、项目立项、资金投入、税费缴纳等方面的政策,加大税收优惠、财政贴息力度,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加强创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服务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开办技术培训班、农业技术研发和技术中介服务机构。

4.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依法保护农村实用人才的知识产权和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农村土地流转、农产品购销过程中侵害农民权益的犯罪和村官职务犯罪,帮助农村实用人才开展技术引进、开发、推广和成果转化等创新活动。

(三)健全机制

1.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机制。一是整合培训资源。依托农民教育培训中心、党校、电大、各类中职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区、镇(街)、村社三级教育培训网络。区级进一步完善农业广播学校、区委党校、区电大和中等职业教育体系,镇(街)级要强化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职能,配备必要的设备,组建农村实用人才指导员队伍,村社级建立农民培训站点和培训基地。二是建立农村农民远程教育平台。积极整合区、镇(街)、村社三级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发挥远程教育培训功能。三是增强培训机构师资力量。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优秀科技人才中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遴选一批优秀的师资力量。四是建立广泛灵活多样的培训机制。依托乡镇农业科技人员、村组农民技术员和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广泛建立田间学校、现场示范等培训机制。

2.健全农村实用人才服务机制。一是建立农村实用人才资源信息库。建立并完善区级农村拔尖人才、中级以上农民技术职称人员、科技致富带头人数据库和支农专家科技信息库,形成资源共享、分级管理的信息系统。二是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发挥人事劳动部门、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作用,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公共服务体系。高标准建设农村实用人才服务站,镇(街)建立服务点,逐步健全农村实用人才服务体系。

3.健全农村实用人才使用机制。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改革人才选拔使用方式,科学合理使用人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的农村实用人才选拔使用机制,鼓励农村基层组织、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通过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等方式,多渠道选拔高素质人才,充实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政策支持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信息交流体系,搭建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舞台,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在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积极作用。

4.健全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机制。根据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加快制定以知识、技能、业绩、贡献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实用人才认定标准,建立符合农民实际的农村实用人才认定评价体系。针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结构实际,对农村实用人才可采取培训“绿色证书”、农民技术职称评定、职业技能鉴定等方式进行认证与评价。组建相关专业的高中级职称评委会,定期开展评定工作。建立简便易行的农村实用人才统计制度和不同层级的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分级重点联系支持一批农村实用人才。

5.健全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机制。一是完善表彰奖励制度。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基础、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人才奖励体系,充分体现人才的经济社会价值。二是建立薪酬待遇机制。完善分配、激励、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与业绩和贡献紧密联系,按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调动农村实用人才积极性的激励保障机制和流动机制。三是建立社会保障机制。不断加大投入,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人才的工作生活条件。支持用人单位为各类人才建立补充养老、医疗保险,扩大农村实用人才社会保障范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6.建立城市人才支援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仅靠市场驱动力无法有效的解决城乡之间的人才差距,反倒只会扩大城乡之间的“智力代沟”。要想改变这一不利现状,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法规和措施,建立城市人才支援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大人才反哺力度。贯彻“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强化“城村对接”、“农商对接”、“农科对接”和“农教对接”可以考虑和采取以下思路,一是大力选拔科级甚至是县级后备干部到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镇、中心村挂职锻炼,指导和带动示范点建设,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二是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程,充实和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给农村各项事业予以人才支持。三是深化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文化对口支援活动,鼓励高校毕业生和城市的教育、卫生、文化、科技工作者到农村服务。四是制定并实施“新农村建设志愿指导员”制度,动员城市广大知识分子、广大学生及公务员担任“志愿指导员”,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五是制定激励政策,将高素质的人才“稳”在基层。六是改善村、组基层干部待遇,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通过内强外引等方法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建设。

(四)采取措施

1.健全工作体系。建立在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组织部牵头抓总,农委具体负责,其它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努力形成社会各方面力量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工作格局。

2.建立协作机制。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作为各级党政负责人为民办实事政绩的一项考核指标。各相关部门结合自身职能职责,建立联系工作机制,创造性开展工作。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年度例会制度、直接联系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制度和督查落实制度,推动工作落实,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良性机制。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人民出版社,2012.

[2]刘旭辉.以人才为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引擎[J].党政干部论坛.

[3]刘成文,张英魁.如何面对农村人才流失[J].公共人事,2008,(4).

猜你喜欢

人才队伍机制农民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人才队伍建设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