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新思路——基于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的考察
2013-08-15汪津生
□ 汪津生
作者: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党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并提出“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等五项新要求[1]。这是继五年前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重大场合对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愿景的再次表述,体现出党的执政理念和决策思想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与时俱进和奋发创新,其意蕴深远而重大。
一、文化软实力概念的由来及其合理因子分析
在探讨文化软实力之前,首先要梳理这一词汇的词源。文化软实力其实是源于软实力概念的一个子概念,而“软实力”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学者约瑟夫·奈提出的。上世纪九十年代,约瑟夫·奈在《外交政策》和《政治学季刊》等杂志上发表系列文章,探讨综合国力问题。他认为综合国力可以划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种。硬实力是由资源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四大因素构成,始终是有限的。反之,软实力则表现为一个国家的文化、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国民凝聚力和国际机制等通过吸引、感召、同化来影响、说服别人相信和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从而获得理想结果的能力。他认为,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才是真正具有无限张力的动力力量。后来约瑟夫·奈又在不同场合对这一概念做过修正,但其核心内涵是一以贯之的,即他认为软实力的呈现途径是“一国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等柔性的制度、精神和意识形态等思想力量,通过“吸引”而非强制的手段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达到自身目的[2]。
由于软实力概念对理解当代国际政治现象中国家权力的变迁和国力评估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可以揭示和说明苏东剧变、苏联解体等重大国际政治现象的部分原因。另外,强调软实力的研究也比较符合冷战后国际社会期盼国际关系转向和谐发展与互相依存的普遍心态。因此,软实力概念一经提出便得到广泛传播和各方首肯。中国学界在对这一理论进行引介后,在我国也产生了热烈的讨论、回应和研究,除学界外,传媒界、外交界甚至财经界都从各自立场对该理论给予了回应。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则正式指出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3]这里传达出两个重要的信号,首先是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对软实力理论的认可和共识并上升为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政策方略,其次更加凸显文化的内容作为软实力载体的重要性,因此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软实力理论。它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当代发展趋势的深刻体悟,文化和文明作为一种重要的力量开始登上国际竞争舞台,是判断国家竞争力强弱的根本的和决定性的因素。
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文化软实力的内容和路径解析
十八大报告在论及“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目标时,指出其内在表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通过梳理其内在逻辑关系,笔者认为可以分解出两个层级和五个子目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处于第一层级的,且对其他子目标具有统摄和指导意义的子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和重中之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基本着眼点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思想的交流和交锋越来越激烈,文化(或文明)的冲突也越来越多。因此,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一个重要的思想前提就是要达成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社会共识和思想统一。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真正深入人心也直接关乎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决定着“人”这个软实力中活的要素的竞争力的高低,所以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二)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建设、中华文化大步迈出国门等是居于第二层级的四个子目标。四个子目标其实是四位一体的关系,内在逻辑联系紧密。报告言简意赅意在指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向人民群众提供日益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努力扩大文化产业的经济总量,提高经济效益,优化其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使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型业态,同时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为此,必须加快完善和健全三个制度(文化管理体制、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和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的建设,要建立功能协调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优良的文化发展环境。以上是我国未来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路径。这一切充分表明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已成为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纲领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已把文化发展列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
三、中国共产党文化软实力建设新思路破解
十八大报告已经明确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在十六大、十七大已经确立的目标基础上努力实现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等新的五项要求。联系内容可以从发展理念嬗变、文化顶层设计与和平发展理念等三方面探寻中国共产党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新思路。
(一)发展理念的嬗变
党的十六大提出践行科学发展观、十七大提出提高文化软实力、十八大又提出文化软实力增强的要求充分表明了党对新时期发展理念与趋势的科学认知和判断,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要努力实施文化强国、文化强党和文化中国“走出去”方略的决心。细读十八大报告涉及文化软实力的一段文字,短短95字内容非常明显地传递出以下信息:新世纪以来,党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对文化价值的高度肯定,文化被理解为社会均衡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柱,已经走向国家发展政策的中心。这突出地表现在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既是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要求之一,也是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内含的一项表现。这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对文化的关注和倚重,显示了党审时度势,对新的历史时期文化发展走向的准确把握。这一把握突出表现为党对改变国民经济格局,构建文化支柱性产业,生产出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使文化中国的理念和创意大步走出国门,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殷切期盼。
其次,十八大报告对“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要求也体现出对人是发展终极目标的深刻把握。发展文化产业是发展模式的调整和增长范式的重要转变,是由过去的外延性增长方式,向内涵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根本,是从GDP唯一模式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以粗放型、资源型、投资型为主的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社会文化需求不断升级,表现为收入函数变化带来新的巨大需求要求增长方式的变革和供给结构的调整。发展文化产业是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转向内生性创新模式的转变,是发展观念的转变,是发展模式的转换。这种模式更关注人、热爱人、尊重人、提升人,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我国政府的服务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文化顶层设计的路径期成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要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这是党中央对“改革顶层设计”理念的首次表述。[4]后来,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又在不同场合对这一理念进行了进一步表述。关于改革的顶层设计,据有关专家的解释是中央政府对改革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优先次序和主攻方向进行的整体设计。有了这个设计之后,才能谈得上其它问题。提出“顶层设计”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改革三十多年现在到了一个新阶段。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和面临各种各样新的重大改革议题的条件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经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稳步协调推进,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有一个宏观规划,包括主要目标、路径,理顺各项改革的相互关系以及主次顺序和实施的先后顺序。从文化的发展角度来看,虽然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还存在着一系列事关未来发展大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尚待解决,特别表现为做好文化顶层设计工作的急迫性。
十八大报告提出显著增强文化软实力,转变文化发展方式,要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文化强国,以文化中国的国家形象实现“走出去”的战略目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顶层设计的思想。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在经济总量上我国已迅速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由于这一重大转变太过急速,下一步如何应对当代世界各种不同的声音、态度和评价,我们自身应该如何建立相应的心理或实践准备,以努力走好下面的路,文化建设的成效将是应对这一挑战的主要手段和路径。长期以来,我们在和外国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习惯于采取对抗性的“斗争”模式和“争气”模式,还没有学会兼容并蓄的对话模式。意气用事的“中国可以说不!”的民族主义宣泄还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成为相当一部分国人的骄傲就是明显的例证。因此,如何以文化中国的态度与世界进行文化的交往是当前极为迫切的任务。十八大报告涉及文化软实力的段落,明确了文化在我国未来发展蓝图中的地位,是一项事关今后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宏观文化发展战略,也是关乎中国文化在全球格局中如何定位的发展谋划,完全可以视为党的文化顶层设计的一种考虑。
(三)“和平发展”理念的文化解读与延伸
“和平发展”理论是中国政府在21世纪初提出的涉及中国发展模式的一项理论创新,也标志着中国政府外交政策的新转向。这项理论是基于中国作为新的世界大国正在迅速崛起这一事实的前提,对消除国际社会疑虑,逐步理性地接受中国的崛起,最大程度地消除制约中国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的应对之举。
2004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发表讲演,提出“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同亚洲各国共创亚洲振兴的新局面,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题为 《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提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走和平发展道路。”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平发展”一词在这些重要场合的频繁亮相,传递出两点值得注意的信息:首先是“和平发展”体现的中国外交思路和国家发展模式是追求和平条件下的民族复兴,利用和平的战略机遇加快发展,转变大国兴起必然通过冲突与对抗的历史传统模式;其次是用词上更加委婉,希望不引起国际社会的误会,减少国际社会对中国复兴的疑虑。
“和平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国家发展理论,是强调和谐而非对抗的发展理论。它可以解决实际的国际争端,可以解决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冲突,也能够解决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该理论强调柔性或软力量因素的发展在国家发展中的显著功效,因此可以作为中国未来软力量体系的核心。党中央在十八大上对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出的诸项要求,既是对和平发展理论体系的完善,也是针对该理论的文化解读与延伸。面对当前复杂而艰巨的国际形势,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就必须借助于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和不断增强。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有利于国际社会消除误解建立互信与认同的机制,有利于国家间确立长期伙伴关系,也有利于我们建设更加和谐的国内改革环境,是践行“和平发展”理念的重要路径之一,对解决当前面临的各种棘手的国内与国际问题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与现实意义。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年11月8日.
[2]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小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2页.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人民出版社,2007年.
[4]张书林.论党的建设的顶层设计[J].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