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训练研究与实践
2013-08-15齐颖楠
齐颖楠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经贸管理学院,天津 300350)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行为,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心理素质作为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事关教师自身健康,更事关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社会价值的实现。但是,就目前我国对教师进行心理训练的发展状况而言,还存在一定不足。现有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在培训课程中设置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但缺乏实际操作的指导性;教师的职业心理训练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心理训练的内涵
所谓心理训练,从教师职业的狭义层面上看,是指用心理学的专门方法,影响教师的心理状态,使其形成教师所需要的心理素质[1](P33)。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师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俞国良教授提出教师心理健康标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对教师角色认同:热爱教育工作,勤于教育工作,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将自身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并免除不必要的忧虑;第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三,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第四,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第五,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2]
教师是一项对智力、知识水平要求较高的工作,同时要面临课程改革、课程突发状况、多重人际关系等问题,因此需要教师具备学习、交流、自控、应变、人际交流等能力;而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特点,又同时要求教师需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根据教师的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特点,参照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设计针对于他们的职业心理训练,从激发职业动机着手,对他们开展自我认知、自控、人际关系等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自我能力调整训练,帮助他们做好内心失衡、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转移与释放。
一、高职院校教师心理不适现状
当前,高职学生作为“90”后,都有自己的思想、观念、需要与兴趣,对于高职教师特别是一些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来说,与学生过于亲近,不能有效建立教师的权威感;而过于严肃不近人情,又不能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会产生诸如角色定位、人际关系适应等心理不适。
角色定位不当。缺乏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定位不准。高职院校教师的特点,是既要承担传道授业的任务,又要承担实践操作指导,还要注重专业领域的科研。教师扮演着这样要求的角色,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未来发展规划;久而久之,如果造成理想和现实间的矛盾,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失落感。
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学校主要由管理者、教师、职员和学生等组成,那么相应的与教师相关的社会人际关系就是由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教师家长等关系构成。在发展心理学的观点中,每个人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都承担着新的发展任务,例如:社会角色的转换、新的人际关系形成、自我角色定位等;如果不能顺利完成新的发展任务,就会产生诸如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等心理不适。
其他心理不适。当前,教师处于知识经济与大众化教育时代的背景之中,知识结构的频繁更新造成的压力、面临生活中各种问题所承受的压力,加之职业特点造成对自身的期望高、要求严,都会使教师产生焦虑或抑郁的情绪,并引起人际关系敏感、职业倦怠、强迫症状等问题的产生。
二、实施职业心理训练提升心理素质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其成为学生学习做人的模板,这是教师职业之所以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有效的实施职业心理训练,可以预防、调解心理不适,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心理训练的方法主要有:团队训练,请心理专家对教师进行心理训练;个体训练,教师个人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有形训练,借助直观的工具或手段进行训练;无形训练,通过教师间的各种活动和交流达到疏通、融合各种关系的目的;专门训练,是有针对性对部分教师集中训练;非专门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
心理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感知训练,包括自然环境感知、社会环境感知、工作环境感知的训练;表象训练,包括获得学生表象训练、学习过程表象训练等;思维训练,包括思维形式训练、思维方法训练、思维品质训练等;情感训练,包括教师情感的对比训练、教师情感应激的模拟训练等;意志训练,包括意志自觉性训练、意志努力训练、意志行动评价训练、意志品质模拟训练等;注意训练,包括注意范围训练、注意稳定性训练、注意灵活性训练;个性训练,包括敏感性训练、角色训练等;心理健康训练,包括身心逆转、心理辅导、良性心理环境、心理卫生调节等。
职业心理训练的实施,首先应从人格特质测试开始入手,帮助教师进行准确的自我认知。人是独立的个体,只有准确的认知自我,接受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才能有效地调适工作压力,适应工作岗位。通过对教师人格特质的测试,分析其个性特点与优势,帮助其设定切实的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将职业要求与个体特点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职业行为的内化。
第二步,着手培养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是说明了榜样的力量。选用学院内、外具有相当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的优秀培训师资,在进行理论、实践等培训课程的观摩学习,深刻领悟职业素养的积累,借鉴他们成功可复制的“榜样”,引领教师走上成功的道路。
第三步,聘请心理学专家,为教师进行讲授、示范,通过专业心理训练提高这一群体的心理素质。
压力的应对。放松训练,通过选用心理治疗或自我放松来舒缓紧张的神经,可以根据个人的特质,选用自己习惯、适应且效果较好的方式进行放松(用健康的方式保持心理的健康);时间管理,对时间进行组织和预算,做到应对各项时间需求时有规划、有弹性,做好计划、适应变化,学会日程表时间管理。
注意的转移。通过转移注意,培养积极的情绪,使负面的情绪逐步消退。心理专家在注意转移的培训中,列举了逆向思维、比较思维等转移注意的思维模式,并通过示范、现场参与的活动,让受训教师体验到转移注意对缓解焦虑情绪的明显效果。
情绪的疏导。我们通常认为,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做到情绪的自我控制。但是,如果将情绪的自我控制也带入生活,则会造成不良情绪的积累,影响心理健康。因此,要通过心理训练,让教师意识到情绪应该得到适当的宣泄才能保持心理的平衡。情绪的疏导,可以主动与可信任的他人,如朋友、亲人交谈,倾吐心中的积闷;如果没有合适的情绪宣泄环境,也可以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通过职业心理训练,帮助教师全面认知自我,准确定位、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明确努力方向、希冀未来成就,使教师“爱上”这个职业,将教师这一职业生涯的发展纳入到自己人生规划中来。如果说对职业充满激情与理想,是取得成功的催化剂,那么正确的方向与清晰的目标,则是到达成功的指南针。
[1]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8.
[2]俞国良,曾盼盼.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