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城市:理论、国外建设经验及其启示

2013-08-15刘俊娟

关键词:生态建设发展

刘俊娟

(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一所,贵州 贵阳 550040)

生态城市是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城市概念。它不单着力于利用与保护资源环境,更致力于治愈修复城市存在的各种问题。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是要改良城市现状,更是对城市的全新革命。它的建设,标志着社会物质环境和社会文明逐渐达到生态化,以及整个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平衡。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并在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各城市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因地制宜。[1]

一、生态城市建设理论及其发展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生态城市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休息游憩功能。城市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最主要的休憩场所,拥有良好的绿化环境,完善的活动设施和一定的活动空间。这使得它无形之中承担着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游憩活动需求的主要职责。这是生态城市最主要最直接的功能。第二,文明再造功能。城市在营造自己的文化环境时,需要基于原有的城市文化底蕴进行再创造,从而使每座城市葆有自己的特色。国内外大量城市建设的实例已经证明,城市外在建筑特点与城市历史文化之间具有协调性,能更好地体现城市的文化品质。城市生态环境要做到物质与文化的统一,城市文化环境则是物质与文化统一的外在表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强烈。全民运动的开展,使得更多的居民开始走出家门,参加到各种户外活动中,这使得城市生态环境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场所。城市生态环境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还陶冶了居民情操。城市生态环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不容忽视。第三,美化景观,弘扬文化。单一的城市色调,早已让人们有了审美疲劳,而城市生态环境中的大量绿地与城市其他建筑颜色的合理搭配,城市公园的优美环境和一年四季丰富的色彩变化,使城市景观得到软化,因此,城市生态环境在美化城市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城市建设中最直观的改变;同时,城市生态环境可以阻隔土地的过度使用,降低人口密度,节制城市化进程,还能改善交通条件,减少犯罪率,增进人际交往,美化城市空间,提高市民环保意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许多生态学家分别从理念、制度、政策等层面,就建设生态城市提出了颇有价值的思想,如确立生态理性及生态优先观念,发展循环经济与稳态经济,实现生态现代化及生态自治,构建生态城市等等。生态城市建设理论的提出,分别围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展开。这主要包括运用清洁生产、物质流分析、环境管理等技术手段,以尽可能少的资源环境为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一理论主张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强调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根本转变,提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以实现生态城市建设这一目标。

从广义上讲,生态城市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狭义上讲,生态城市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以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生态城市发展至今,已在一些城市的生态化建设中取得了成功。这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绿色城市为目标,对城市进行绿色空间及绿色要素的重组,如英国的密尔顿·凯恩斯市、新加坡等;第二种是制定生态城市标准,构建新型城市生态系统,如巴西的库里蒂巴和桑托斯,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市,美国的克里夫兰、波特兰大都市区,丹麦的哥本哈根,日本的长崎等省会区域。这些实践,为后续国家建设生态城市,提供了宝贵经验及理论指导。

在生态城市的发展历程中,受到不同地域与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尽管各国创建生态城市的文化环境不同,但目的都一样,那就是让人们生活在自然之中。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高层次、高标准、高艺术、高文化的课题,不仅承载着国家的物质文化,而且在创建过程中还体现出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人文、民俗、民风等方面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2]

生态城市是城市经管的集中体现,这种经管是由不同人群的共同努力营造的。[3](P133)不同时期生态城市概念的内涵在不断变化,即使在同一时期,因研究者所处的国家不同,其所对生态城市的界定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生态城市研究中,有学者侧重于生态城市的美化功能,有学者侧重于生态城市的卫生环保功能,有学者侧重于生态城市的综合功能,还有学者则侧重于生态城市对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的影响。随着城市旅游的不断发展,城市生态环境将不再单纯地服务于市民,也将旅游者纳入其服务范围之内。根据这一特性,有学者将生态城市的主要功能概括为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游憩的活动空间。生态城市今后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就是创设更多的休闲娱乐主题,让旅游者及市民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二、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在国外的生态城市建设中,较为成功的有瑞典马尔默、日本北九州、新加坡等。这些生态城市,在城市格局上,已与其他城市迥然不同,其在交通运输方式、社区管理模式、土地利用规划、城市空间绿化等方面,均贯彻了生态城市理念,为其他城市今后建设生态城市起到了示范性作用。探索这些生态城市的建设之路,可为我国建设生态城市提供极富操作性、实践性的宝贵经验。[4]

马尔默为瑞典第三大城市,其前身为工业贸易城市。在受到科技产业冲击后,马尔默原有的工业模式受到了严重影响,迫切需要完成城市转型。为此,马尔默选择其西部滨海地区作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经过一系列改革后,实验区效果显著,马尔默随之将其经验在整个城市推广。1996年,马尔默联合瑞典政府、欧盟等私营、公共机构,举办了欧洲建筑博览会。目前,马尔默已成为世界领先的生态城市之一。

日本北九州在建设生态城市时,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及循环使用资源。从20世纪90年代起,北九州便开始大力采取这种方式改良城市,使某一产业的废弃物成为另一产业的可利用资源,力求把整个地区的废弃物排放量降为零。与此同时,北九州还积极创办废旧家电、废纸、废塑料等可回收再利用相关产业,关注环境新技术的革新以及实践和应用,并培养相关技术人才。在北九州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为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大力开展了各种宣传活动,如组织开展汽车“无空转活动”,以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发起“家庭记账本”活动,将家庭生活费用与二氧化硫的削减联系起来,开展“清洁城市活动”等,使环保意识逐渐深入到了每一个市民心中。

说到花园城市,人们最先想到的便是新加坡。花园城市的本质应是天人合一,而非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人类社会的繁荣,城市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应该与自然界各物种的繁衍协调发展。新加坡人深深地认识到,高度发达的城市化,必将导致资源的枯竭,因此一定要珍惜自然,让后代能真正看到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及多样性的动植物,为此,新加坡在城市建设之初,便着眼于城市的“绿色与蓝色规划”。该规划确保了新加坡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下,仍然能够拥有大量的生态环境,并以绿色、水体、生物多样性为新加坡人营造出更加优良的生活环境。在新加坡生态城市建设中,公园和众多开放的自然空间在城市规划中占据了大量份额,各个区域的主公园以绿色廊道形式相连,整座城市开设有多处水体休闲场所,广泛利用植被以打造凉爽环境。这些措施,极大地弱化了城市的钢筋混凝构架及玻璃幕墙,让城市刚硬的色彩变得柔和起来,生机盎然。新加坡人走出办公室,走出家门、学校时,便能置身于大自然中,完美地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5]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启迪我们,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应从本城市的发展现状出发,根据本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行的生态城市发展规划。[6](P88~89)在此基础上,为确保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还应该构建必要的生态城市建设制度保障体系,并广泛发动公众参与生态城市的建设。

制定具体可行的生态城市发展规划,是指建设生态城市之初,必先对城市进行相关规划。此环节直接决定着生态城市建设的成败。在此环节中,必须认真分析城市现有的发展模式,即城市是以严重破坏环境的重工业为主,还是以污染环境较轻的轻工业为主;同时,还要考虑到城市的绿化面积在整个城市中所占的比重,并根据城市现有绿地面积的大小,以确定城市日后的绿化面积,还要根据城市自身的地形特点,考虑城市的布局类型。只有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规划好生态城市发展的每一环节,才能加速生态城市建设的步伐。

有了必要的生态城市发展规划,还需构建必要的生态城市建设制度保障体系。制度保障是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必要环节,能确保生态城市建设的有序进行。生态城市建设必须重视生态建设体系与法律体系的协调统一。健全的制度与齐全的法规,能为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必要的依据与保障,从而确保生态城市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为确保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还应建立广泛的公众参与机制。[7]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使公众不仅仅是生态城市的建设者,也是生态城市成果的最大享受者。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的最终目的,是让公众在生态城市中受益。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公众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劳动者;在生态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公众是生态城市的维护者;在生态城市建成后,公众又是生态城市的享受者。在生态城市从最初的规划发展到最后的竣工这一整个建设过程中,公众始终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只有全程听取公众意见,尊重公众意愿,才能大力调动公众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热情,才能让公众积极主动地维护城市生态环境,以促进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是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不竭动力。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我国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积极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使其共同努力投身于生态城市建设这一伟大工程之中。

[1]杨鑫.地域性景观设计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2]季蕾.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D].南京:东南大学,2004.

[3]张择群.城市灵魂[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4]刘海洋.浅析城市文化的特征及其功能[J].山西建筑,2007(33).

[5]江宁,李长霖,崔易梦.城市规划的生态发展——浅谈生态城市理论在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领域中的发展及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7).

[6]王祥荣.生态建设论:中外生态城市建设比较分析——中外城市比较研究丛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7]王发曾,张文信.洛阳城市—区域生态系统分析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1).

猜你喜欢

生态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