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2013-08-15吴淑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10期
关键词:湖北省研究生人才

吴淑娟

(长江大学 发展研究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地方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地方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两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互动对接中实现共生发展,在共生发展中提升社会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湖北省是一个地方高校大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但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处于全国中等发展水平。总体上看,湖北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出现不协调状态。主要表现:一是发展规模不协调,二是地方高等教育结构与地方经济产业结构出现失衡。

一、湖北省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存在问题

(一)规模发展不同步

湖北省是一个高校大省,高校招生规模和在校生人数相对比较大,其发展水平一直排在全国前列。截止到2009年,湖北省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已达到160余万人,高等教育规模居全国第5位,平均每万人口中大学生数量为257.4人,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方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和在校生人数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占全省的比例达到了89.90%和87.45%。[1]但是,湖北省经济发展速度不快,水平也不高,其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第11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地区发展经济极不平衡,除武汉市以外,其他地方城市经济发展速度与水平,与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处于落后状态。整体上看,湖北省经济发展无论是速度还是水平与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同步。

从湖北省地方经济布局来看,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的区域差异。省会城市武汉的GDP最高,比最低的神农架地区高出了506倍;与排名第二的宜昌市相比也高出了2.66倍。其他二级城市如黄石、十堰、荆州等城市发展缓慢,与省会武汉的差距较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制约了该城市的高等教育发展,而高等教育的匮乏,又反过来制约了这些地区的技术革新、产业升级等,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2]。

(二)结构发展不协调

第一,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科类结构主要是指高等学校不同学科领域的构成状态。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共有11大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高等学校科类结构的是否合理不仅影响学科建设水平,而且影响人才培养的使用效益。它是高等学校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 从湖北省情况看,地方高校的科类结构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2009年,湖北省地方高校科类结构的特点是工学在校学生人数最多,工学本专科学生占总学生数的38.98%,工学研究生占总研究生数的35.78%,其次是管理学的学生,而哲学、历史学、农学在校学生数比例较低。即工科专业人才居多,其他学科专业人才偏少。[1]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各产业的构成以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2009年,湖北省三大产业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795.9亿元、6038.08亿元和5127.12亿元,其中第一、三产业比例比上年有所下降,第二产业比例有所上升;在增速方面,第三产业最高,达到12.9%,第二产业也达到了12.5%。但就全国范围而言,湖北省无论总量还是结构方面都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是湖北省占全国的比重较低,尤其是二、三产业占全国的比重;产业结构不合理,全省的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因此,湖北省的经济依然处于较低层次的发展水平。[2]

从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分布状况看,地方高校科类结构与湖北三大产业结构比例有失调地方。主要体现服务工科的人才居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在校生比例达到70%以上,而直接服务第一产业的农学人才却很少,仅占学生总数1.6%左右,与第一产业13.86%的比例极不吻合,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化建设的需求;同样服务第三产业的人才也偏少,这与湖北省十二五期间发展第三产业的计划远景也不配套。

第二,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与劳动技术结构不协调。层次结构,又称水平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教育程度和水平的高低而形成的不同层次及其相互关系。如高等专科教育、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上各不相同,高等学校对人才培养的层次性正是对这一需求的适应。

湖北省普通高校的层次结构日趋完善,但是从目前情况看仍然存在失调地方。据统计,到2009年止,湖北省高校在校学生总共166万余人,其中高职高专在校生69.7万人,占42%;本科学生86.2万人,占52%;研究生10.08万人,仅占6.08%。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比例为1:8.55∶6.91。研究生层次所占的比例明显偏低,而地方高校研究生只有22724人,只占湖北省研究生总数的22%。这与93%的地方高校数的比例不相称,与科教大省也不太协调 高层次教育缺少既不利于湖北省地方高校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也不能满足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湖北省创新体系的建设,制约了湖北省高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另外,尽管湖北省高职高专院校不少,但由于受办学经费和办学模式的影响,办得有特色有水平的学校少,所培养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无法适应和满足湖北产业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所需要的高技术、实用型人才。截止到2009年,湖北省每千名人口中拥有科技活动人员仅为3.47人,而每千名人口中R&D人员更是只有1.31人,人均科研经费仅为612元。这种劳动技术结构与技术发展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技术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劳动力水平提出的要求,严重制约了湖北省经济的发展。[2]

第三,地方高校区域结构与地方经济布局结构不协调。所谓地方高校区域结构,也就是高等学校在各地区的分布状况,一般来说,高校分布的区域结构受多种因素制约,是各区域经济、政治和文化长期演变的结果。各区域拥有的高校数及其结构状况,是促进或阻碍该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湖北省的高校分布极不平衡。高校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如武汉市高校总数达到全省高等学校50%以上。不仅集聚了8所部属高校,而且集聚了众多省属重点高校,办学层次相对较高、办学条件较强。而其他各地市州的高校数却很少,有的城市一所高校也没有,如天门和神农架地区。且大多地市高校主要从事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层次较低、办学条件较弱。湖北省的地方高校分布是以武汉为中心,荆州、宜昌、十堰、黄冈等地区为重点的一个不均衡发展格局。这种非均衡集中分布状态,显然不利于湖北其他地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利于湖北省“两圈一带”总体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和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二、促进湖北省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通过规模和结构两个维度分析发现,湖北省经济发展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总体上是不协调的,其制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高等教育内部、高校自身的因素,也有政府、社会的因素,还有市场的因素。由此,明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市场发展的要求,转变高等教育发展观念,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统一与协调的原则 调整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促进地方经济与地方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是摆在湖北省政府和高校面前重要任务。

(一)适度控制发展规模,着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结构、规模、质量、效益是一个有机整体,规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结构是基础,质量是根本,效益是关键。湖北省高等教育规模已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在未来发展还会有一定的增长。但规模增长不应成为发展的重点,重点应放在质量的全面提升,增强地方高校的办学实力和竞争力。湖北省经济还不够发达,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地方高等学校发展应从规模的扩张转化到内涵式发展,控制发展规模,关注质量与效益。只有坚持规模、质量、结构与效益四者的统一与协调,才能确保湖北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由高教大省向强省转变的目标。

(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进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的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发展水平,而且关系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持续发展问题。教育结构失衡,不仅会导致大学毕业生的供给结构与人才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之间出现错位,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充分就业,而且也制约了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功能的发挥。因此,调整优化湖北高等教育内部各组成要素的构成形式和比例关系,形成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布局结构,实现高等教育与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服务和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湖北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第一,调整地方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和布局结构。省政府应根据各地区产业发展布局、不同地市的发展定位以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科学规划湖北省内地方高校布局,形成不同层次类型的高等院校。这对于改变高校类型的同质化倾向,保持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化解高校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单一性与大众化高等教育多样性要求之间的矛盾,实现地方高等教育多元发展、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 优化地方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 针对目前地方高校培养的各学科和专业人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脱节,尤其是与产业结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不相符状况,湖北省应建立有效调节机制,加快学科专业的调整。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建立高校、政府和市场共同参与的学科专业结构调节机制,将学校的自主适应性调整、政府的行政干预性调整与就业市场的选择淘汰性调整结合起来,在准确把握湖北省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人才需求情况预测,积极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要打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壁垒,充分利用具有资源优势的部属重点院校为湖北省培养所需要的优秀专业人才,避免省属高校某些学科专业的重复设置,节约本省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

第三,调整和优化层次结构。湖北省多层次并存的技术结构,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多层次人才和劳动力结构。由此,要求构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合理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之间必须形成一个恰当合理的比例关系。随着产业升级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湖北省不仅需要一批拔尖的创新人才,而且更需要大量的创新性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和服务管理人才。由此,地方高校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本校历史传统和发展水平及办学类型,合理确定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教育招生规模和比例,避免盲目扩招。同时,要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在适当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时,着力加强学科和学位点的建设,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另外,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中等与高等教育职业协调发展,具有湖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当地培养大量专科层次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1]湖北省教育厅.湖北教育年鉴(2010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2]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2010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湖北省研究生人才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