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精神的哲学思辨

2013-08-15张伶俐

关键词:市民精神文化

张伶俐

(西安理工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陕西 西安 710054)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明的产物,推进城市化战略时尤其要重视城市文明的提升和城市精神的凝炼。城市精神可以表达出城市所追求的更高境界,它是城市社会氛围的高度反映,是城市特色的鲜明体现,是城市灿烂历史遗产的焕发。城市精神彰显了城市市民所认同的理想、价值观和基本信念,是市民整体面貌的体现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城市精神对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增强城市的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作用,城市精神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塑造崭新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呼唤着和培育着城市精神。

一、城市精神的理论定位

(一)城市精神的界定

城市是一定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从一开始就是物质与精神的结晶,代表着人类文化。美国城市社会学家帕克曾说过,城市决不仅仅是许多单个人的集合体,也不单单是各种社会设施,诸如街道、建筑物、电灯、电车、电话等聚合体,而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换言之,“城市绝非简单的物质现象,绝非简单的人工构筑物。城市已同其居民们的各种重要活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它是自然的产物,而尤其是人类属性的产物。”[1]正如西方著名学者斯宾格勒所说的:“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在向世界展示她的人文与自然风貌的同时,展现出来的独特的、内在的风韵,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它应该是这个城市中各个群体的一种主体风貌。”[2]

可以说,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精神,因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英国威廉王子广受关注的婚礼没有选择在“宏伟”的广场上举行,也没有新建特定的场馆,而是利用伦敦现有的空间——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白金汉宫及其外部的城市广场、街道,在特定的时间内将其转化为独特的仪式场所,他们的婚礼仪式所选择的都市空间无一不见证了历史,积淀了故事,塑造了全球视野中的伦敦城市文化精神。纵观世界著名历史城市,如长安、巴比伦、开罗、德里等,再看近代著名城市威尼斯、巴黎、鹿特丹、华盛顿等,这些充满故事的都市空间场所及其所承载的点点滴滴的事件共同构筑了城市精神的重要内涵。

何谓城市精神呢?尽管对于其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学界却普遍认为城市精神这一概念的流行是和世界范围内城市研究的兴起紧密联系的。它关注于都市生活的精神向度,是一个城市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的总结和概括;同时,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又规范、引导着这个城市的未来走向,为我们确立批判现实的标准。由此,笔者认为,所谓城市精神是指以城市为核心的所有文化形态以及与之有关的一切精神现象的总和。城市精神应该是多元的、丰富的、多彩的,它所表现的不仅是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形态格局等物质文化形态,还必须充分体现这个城市的市民素质、文明程度、思想情操、价值取向等精神文化底蕴和未来图景,是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在精神领域的集中体现。它在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烙印着清晰的地域特点,真实地反映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它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一种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

(二)城市精神的特点

第一,鲜明的个性。由于历史传统、地域环境、思想文化、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每一种城市精神都是这个城市本身所特有的,彰显出该城市本身所具有的独特个性。如“诚信、博大、和谐、卓越”的青岛精神,既准确地把握了青岛的人文特色、思想胸怀,又充分反映了青岛的天然特征、固有性格;既体现了新世纪青岛人的开放格局、发展模式和创业观念,又表达了青岛人的生存状态、价值取向和不懈追求。南昌的城市精神是“大气开放,诚信图强”,体现了南昌襟江带湖、四通八达的人文历史环境和气势;体现了南昌起义向国民党打响第一枪的敢为人先的气魄;体现了南昌“大山不让土壤,河海不择细流”敢于争强的时代风貌;体现了南昌未来发展新跨越中的新追求。大气,作为南昌城市精神的第一要义,既有南昌地域特色又有新时代特征,既有历史厚度又有现实张力,既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又是新时期我们需要大力提升和塑造的时代精神。

第二,丰富的多维性。城市精神的定位是与城市的客观环境相符合、与城市的外部形象相协调、与城市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使得城市精神与城市本身和谐统一、相辅相成,从而达到“形神合一”的境界,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从而体现出城市所具有的多维性。如苏州的城市精神定位为“崇文、融和、创新、致远”,就体现出苏州的多维性:崇文——苏州从古代到现代都有崇文重教、尚智好学的传统,苏州历史上曾经出现过50名状元、1500多名进士,近现代以来更是名人辈出,中国两院院士中,仅苏州籍院士就有近百名,这是苏州城市精神的重要内容和特色;融和——包容开放、和谐谦让是苏州城市精神的又一重要特征。苏州濒临长江和太湖,浩瀚的长江和太湖,碧波万顷、浩浩荡荡,融和的城市精神同样体现了苏州作为东方水都这一特色而总结提炼出来的文化特征;创新——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是苏州城市精神的一个重要亮点。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人目标坚定、步伐踏实、行动敏捷,每每得风气之先,几次大的历史机遇都被苏州人抓住了,实现了苏州城市的迅速发展,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致远——体现出苏州城市精神的发展价值目标。其他的城市精神,如说到成功之都、多彩之都、美食之都,我们就会想到成都;提到孔子故里、东方圣城,我们就能想到曲阜;听到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我们自然就会想到风景如画的扬州。

第三,凸显的人性。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美好。城市的主人公并不是城市本身,而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城市精神是这座城市的一面旗帜,要能够起到对内凝聚人心、对外树立形象的双重导向作用;所凝炼出来的城市精神一定要能够引导城市的市民团结奋进、引领城市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同时要能够引导外界全面准确地了解该城市、加深对该城市的印象,从而提高这座城市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古代汉语中的“城”与“市”是分离的,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古今注》中说:“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易·系辞下》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可见,“城”的主要功能在于防守,“市”则不同,它是商品交换之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内人口的增加,城内自然就有贸易的需要,即“市”的发展;同时,交易的扩展又有了相对固定的“市”的环境——“城”的要求。于是“城”和“市”逐渐融为一体,演变为当今所谓的“城市”。在这融合的过程中,城市在满足人类防御和交易需要的同时,又满足了他们聚居生活的需要。而聚居生活,就使城市更加人性化了。反过来看,城市的日益人性化就是日益适应和满足人们对城市不断增长的多层次需求。由此可见,凸显人性是城市与生俱来的特色和功能。

(三)城市精神的功用

第一,城市主流价值取向的凝炼。城市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代表,城市精神依靠人们共同的价值观念指导城市的主体活动。现代生活的缤纷多彩决定了城市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差异性越来越大,同一性日益减少,但城市整体意识的认识和强调又始终是不可或缺的。而城市精神的推出过程,正是一个城市不同阶层、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整体市民共同关注、参与并且认同的过程,是城市整体意识得以充分体现的过程。它就像一条看不见的纽带,可以把全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甚至不同区域的人凝聚在一起,引导市民心系城市命运,以振兴城市为己任,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于城市发展。比如韩城在举行“史记韩城、风追司马”活动时,出于对家乡深深的热爱和建设家乡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韩城市民踊跃参加、献计献策。韩城精神在激发市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同时,促使人们产生强烈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增强群体意识,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第二,市民精神的孕育。作为市民精神孕育的母体,城市精神派生了市民精神。城市精神一旦形成,就以其共同的价值取向规范人们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统一的意志和信念,在城市中形成了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即市民精神。市民就是市容市貌,市民的形象是城市的活写真,市民素质是城市品牌的外在表现。社会成员凭借的较好的理想性和预见能力、实现目标的行为能力、较高的技能等条件,构成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最重要的人力资源。这些社会成员既是城市活动的直接力量和热情参与者,也是重要的生产力因素。因此,城市精神不仅可以满足市民作为城市一分子的自豪感和光荣感,而且可以使市民的行为与城市的形象保持一致,形成一种属于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市民精神。

第三,城市文脉与品质的延续。城市文脉的延续主要是指对城市环境中有价值、有影响的历史文物、古建筑、特色风貌等予以维护、发掘和发展。一座城市、一个街区乃至一个庭院都具有其共性和个性文化,且世代相传,每个时代的人都会为其付出智慧和代价。假设没有城市精神的指导,中国的城市化就会走向趋同化。在城市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就能够抓住哪些关于城市形象的基本元素,就会知道哪些奄奄一息的尚存的历史遗存必须严加保护,哪些特征应该在新建造的城市肌体中体现出来,哪些承继先人和联结未来的东西更要有意识地挖掘、利用和维护,从而千方百计地守护与发扬其独有的城市个性与形象。现代城市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集中场所,更是人类不可替代的精神家园。实际上真正传承城市精神的主体是一代代城市的人。只要城市的人们对这座精神家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充满了爱,并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城市精神就必将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二、城市精神塑造的矛盾问题

(一)城市现代化与城市精神形成的悖论

历史和实践不断证明,城市现代化是经济现代化、制度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综合推进的产物,这4个领域若单独运行,城市的现代化将成为天方夜谭,只有4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才会推进城市现代化的车轮,而城市精神作为凝聚这4个领域的关键因素,发挥着协调和链接的关键作用。因此,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不仅是一个经济命题,同时也是一个人文命题;伴随着经济发展逻辑而生的是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逻辑。但是,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因素作为可量化指标往往受到过多的关注,对城市人文精神的培育则出现了漏洞甚至是真空。原本相互促进的城市现代化和城市精神却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二律背反,现代化程度愈高,城市精神的问题愈严重,这表现在:第一,在偏重经济增长的城市建设理念中,经济的增长被视作城市现代化的全部,这就无法使城市的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环境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等实现有机统一,而城市的人、财、物、信息及文化等各方面就无法实现有效的交流和价值的最大化,从而导致闲置的生产能力、积压的物质和人力资源、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体制摩擦不断出现,最终使现代化过程中城市劳动者的生产关系无法正常运转,而寓寄于城市居民中的城市精神文化将无法实现。第二,尽管在城市的现代化过程中,每个城市都注重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但是对处于城市综合竞争力核心地位的城市精神的认识反而严重不足,不少城市仍把物质层面、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作为城市发展的最重要领域,反而忽略了贯穿于整个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城市精神的培育,认识不到人文精神对城市现代化日益重要的意义,导致出现城市现代化不断发展、城市精神不断被抛弃的遗憾现象。第三,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未能认识到人的主体地位,在对市民的教育上,将培育市民一流的数字技术、产业技术和经济知识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唯一”的教育价值取向,甚至当作城市现代化“唯一”的导向,从而缺失了对人的好奇心、独特性、求知欲和创造性的开发与培育,使城市缺乏人文艺术和人文思维的陶冶,从而导致城市精神的弱化和缺失。

(二)城市物质形态与城市精神的辩证互动

物质与精神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两个主要方面。物质是精神产生、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精神的取向和内涵;精神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它对物质的运动与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在特定时期甚至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回顾不同城市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城市走过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不同的发展绩效,形成了不同的城市精神文化,又反映了各个城市不同的物质形态。城市的物质形态与城市精神也逃脱不开物质与精神的这种辩证统一规律,这首先表现在城市物质形态与城市精神的相互促进作用上。精神文化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投入,无论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精神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还是精神文化人才的培养,都需要资本的投入[3]。只有城市的物质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进行城市精神的培育,城市物质形态为城市精神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经济的发展思路、发展规模和集约化水平也日益增长,而以城市物质形态为支撑的城市精神的结构也会越来越复杂,类型也会呈现区域多样性,因此,城市的物质形态决定着城市精神的结构和类型;而城市物质形态的形成亦需要历史传统、科技、人文等城市精神层面的投入与付出,只有确立反映城市多数人利益、愿望和意志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等,才可以有效支配市民的言行,激发城市居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城市物质形态的发展与累积。但是,城市物质形态与城市精神的交互中也存在着相互弱化和阻碍作用。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不断加剧,不断有新的城市文化进入并冲击着原有的城市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原有的城市精神,传统的城市精神被当作阻碍物质累积的枷锁而被抛弃,许多城市在这一过程中为了物质形态的累积而使得原有的城市精神残破不堪甚至不复存在。先进、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会促进城市物质形态的累积;相反,落后、闭塞、狭隘的城市精神将阻碍城市物质形态的发展,例如中国经济发展比较好的珠三角地区,其城市经济之所以非常活跃,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那里开放的地域文化环境,而深处中国内陆地区的一些城市则开放程度较低,传统思想浓重,这在一定上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桎梏。

(三)城市精神与城市文化的联系与发展

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历史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的集合体,是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生活的印记,是人类知识进步与创新的表现。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升华,是城市文化主流意识的凝炼,是感性与理性相互交融的结果。城市文化是多元化的,而城市精神则是主导性的。多元的城市文化是自发形成的,主导性的城市精神则是在一定城市文化的基础上凝炼提升,并通过城市物质实体的发展进一步增强而成的,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和灵魂[4]。一般来讲,城市文化可以分为3类:城市物质文化、城市制度文化和城市精神文化。其中城市物质文化是基础,也是最具实体性特征的文化,是为满足城市居民生活和生存的需要而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反映了城市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文化的表层;城市制度文化是城市居民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规范体系,反映了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社会的关系,是文化的中层;城市精神文化是城市主体社会活动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的内核。因此,从感性认知的角度,可以说城市文化是一种城市物质文化和城市精神文化的结合,但更多的是一种城市物质文化;而从理性认识的角度,则可以说城市文化是一种城市制度文化,通过对城市文明的构建以及对城市内外关系的规范,形成一种制度文明。因此,城市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历史和现实的产物,是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具有历史传承性和时代性特征,是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因此,在培育城市精神时,第一,要同经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融为一体,城市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是一个互动的历史过程,也是伴随着城市朝着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方向发展的过程,城市精神的培育应同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紧密联系,应渗透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方方面面。第二,要着力于城市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市民是城市的主人,也是城市精神建设的主体;市民是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城市发展成果的共享者,更是城市文明的创造者、城市精神的维护者,城市市民的文明素质状况既是城市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一座城市弘扬和培育城市精神的现实基础。很难想象,一个市民文明素质普遍低下的城市能够具有高尚的城市精神。因此,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城市精神创建活动,提升城市市民的文明素质,成为弘扬和培育城市精神的着力点[5]。

三、城市精神的科学打造

(一)城市精神锻铸的主体需求

城市精神是人们自觉塑造的。城市市民自觉地塑造城市精神,自觉地用城市精神为城市建设服务,自觉地用城市精神塑造城市形象,这都说明城市精神具有很强的自觉性。城市精神能动地统摄城市的行为,指导城市实践,使构成城市群体的个体能够自觉、自愿、自律、自为、自我创造、自我实现、自我超越。早期城市的城市精神形成过程,自发性多一些,自觉性少一些。这是由于早期城市的发展是在生产力不发达、地域比较封闭的状态下形成的,城市群体往往带有血缘性的特点,人们受客观环境所制约,慑服于自然的压力,因而相互之间的依赖带有自发性的特点,不管个体是否意识到,维护群体利益是一种潜意识状态下的本能反映。这是在自然环境作用下形成的城市精神,一种规模很小的、市民心理意识、比较单一的城市精神。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往已成为一种必需,人们谁也不能把自己孤立在一个小天地里,因而,遵守城市规范,维护城市共同利益,就成为城市市民和群体的自觉要求、自觉选择,减少了盲目性和自发性,把城市精神与城市发展统一起来。

新市民素质的提升是城市和谐发展的需要。和谐社会包括4个方面的和谐:自我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其中自我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新市民素质的提升是建设和谐城市的重要措施。第一,新市民素质的提升是加强城市管理的基础。在享受城市公共福利的同时,新市民必须遵守城市生活的共同规则和一般要求。只有做到这一点,城市管理才能有序运行。第二,新市民素质的提升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新市民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正心、修身来规范自我的行为,从而才能创造出一个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良好人际环境。第三,新市民素质的提升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保证。城市人口高度集聚,环境极易受到破坏和污染,这就要求市民具有良好的生态观念和环保意识,养成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这就有赖于市民素质尤其是新市民素质的全面提高。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城市精神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是要实现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最重要的目标。大力培育和弘扬城市精神,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把人作为主体,把提高人、发展人作为根本目的。一切服从于唤醒人的自知、提升人的素质的需要,关心人的长远发展的全过程,侧重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有人才有精神,城市发展包含着人的发展。培养和弘扬城市精神,必须着眼市民这个主体、这个根本,实现城市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和良性互动[6]。文化的魅力在于以柔克刚,城市精神以柔软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改造人。现代城市不仅仅是追求经济增长效率的经济实体,更应该是能够改善人类健康状况的理想环境,城市发展“不能牺牲生态环境,不能牺牲人类健康,不能牺牲社会文明”。让健康的人生活在健康的城市里,健康是个人的财富,也是城市的财富。只有市民身心健康、精力充沛,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城市才有创造的激情、发展的活力。

(二)城市精神的客体满足

培育和凝炼城市精神,锻铸城市发展灵魂。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综合凝聚了一座城市的历史传统、精神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追求以及市民素质等诸多因素,是城市文化中积极向上因素的集中体现。一个城市的独特魅力,主要体现在城市的文化特质上,而城市精神则是文化特质的核心。它既反映了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既有成就和现实水平,又对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城市精神作为一个城市的共同价值观和一种文化战略资源,对于凝聚市民人心、展示城市形象、鼓舞人们奋斗、推动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不竭的精神源泉和内在动力。古今中外历史悠久的城市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有自己的城市精神,并在城市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加以丰富和提炼,为城市发展锻铸灵魂、凝聚精神动力。凝炼城市精神,必须植根历史,立足文化传承;基于现实,体现时代精神,着眼长远发展,重在实践中渐进积累;既注重自身特色,更需要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城市精神内涵,促进城市精神升华,从而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城市精神属于上层建筑即精神层面的东西,而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识。一个城市有什么样的精神,取决于这个城市有什么样的历史和现实。一个排外严重、各阶层的人没有归属感的城市,其宣扬“包容”的城市精神是不能唤起市民的价值认同的。因此,弘扬城市精神必须从改变现实状况做起,从我做起,从实践做起,从优化城市精神所倡导的环境做起。我们应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不动摇,以其建设成效取信于民,以优良党风带动优良政风、优良民风和优良社会风气的形成;同时,应优化政务环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着力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和诚信政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解决分配不公,消除两极分化,缩小城乡差别,化解各种对立情绪,使人民群众在改革和发展中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从而增强市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心信念,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还应注重优化舆论环境,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建设,重塑社会诚信体系,并以此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改善和优化城市精神得以弘扬的社会环境。

(三)城市精神的实践运作

城市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它一旦形成,又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了的经济和社会,又推动城市精神的发展。因此,要塑造城市精神,不只是要协调城市精神内部各种关系,更要注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而协调的发展。

第一,大力发展经济,为塑造城市精神提供物质基础。没有物质生产活动的支撑,就不可能有精神生产活动;没有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精神文明。任何城市要塑造城市精神,第一要务是发展经济,提高市民人均GDP水平,缩小恩格尔系数,提高物质生活质量。

第二,提高市民整体素质,为塑造城市精神提供群众基础。城市精神的培育有赖于经济基础,这要由有意识、有能动作用的人来夯实、来设计、来制造。城市是一个庞大的人口集成,还有数万、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流动人口,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文化素质、不同风俗习惯、不同肤色语言的市民聚集于城市,这也是各个城市的共同特征。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精神的载体。市民是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城市设施的维护者、城市发展利益的共享者,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城市功能运作的效益,他们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和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城市建设的品位,因此提高市民素质,为塑造城市精神提供群众基础是塑造城市精神的根本。

第三,建立服务型政府,培养塑造城市精神的社会公仆。城市精神的塑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城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还有城市的生态文明。如此繁难的系统工程建设,既要有全体城市市民(包括流动人口)的自觉有序行动,也要有一个有效的政府来组织和管理,以协调市民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相互关系,规范市民在社会中的行为。如果说,市民公民精神的塑造是塑造城市精神的根本,那么政府官员公仆精神的塑造则是现代城市精神塑造的先决条件。如果城市政府领导在过于片面化的政绩观指导下,热衷于赶热潮和做表面工作,忽略城市全面丰富的精神内涵,急功近利,那么斥巨资建立起来的城市有可能演变成“标志工程”、“形象工程”,这种“搭台”却不“唱戏”,“造势”却不“造市”的工程劳民伤财,最终导致的是更加严重的信任危机,城市精神的塑造就也成为一句空话。

四、结 语

总而言之,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城市的出现,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质的跃升,改变了世界生存图景的根本样态,城市正日益成为人类最主要的生存与发展空间。21世纪,城市化应该更关注城市文明的扩散和辐射效应,而其中城市精神作为城市躯体中的灵魂,不断在人类的认知判断、价值判断、审美判断的实践活动中深深地烙上人的情感符号、精神特质和文化样式。城市精神的追求是城市历史底蕴和时代气息的总称,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气象。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城市精神必然会不断增添新的内涵。

[1]帕克,伯吉斯,麦肯齐.城市社会学[M].宋俊岭,吴建华,王登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张兰平,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徐建设.论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底蕴[N].光明日报.2000-10-27(10).

[4]张景秋.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规划中的辩证统一[N].规划师,2008,24(11):10-13.

[5]王承旭.城市文化的空间解读[J].规划师,2006,22(4):69-72.

[6]席保军,董娟.西安城市空间特色的保护与发展[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27(2):121-126.

猜你喜欢

市民精神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谁远谁近?
拿出精神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