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2013-08-15刘建新程昌华
刘建新, 程昌华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 400074)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三部分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1]。近年来,高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自身发展定位、服务面向、办学条件以及可获得的各类社会资源,通过广泛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出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其构成因素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系统地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有利于我们从动态上把握人才培养过程的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克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从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六个方面的因素构成:一是指导思想,是一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二是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对人才培养活动具有调控、规范、导向作用;三是培养方案,是依据一定的指导思想,为完成培养目标而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以形成一系列课程,构成一定的课程结构;四是培养过程,人才培养的进程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五是培养策略,是完成培养目标、落实课程教学而采取的一系列途径、方法、手段,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不同教学环节,教学管理的各项制度措施及具体的操作要求;六是教学评价,依据一定的原则建立的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培养策略相适应的评价标准与方法,以保障培养目标的落实[2]。
二、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类型、主要特点与形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专业建设的发展模式紧密相关。概括地说,专业建设的发展模式分为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不同的发展模式不仅会影响专业教育体系的内部结构,而且关系到专业教育的质量、学术水平以及社会经济效益。可以说,专业建设的发展模式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反过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也影响着专业建设的发展模式。其中,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是指通过挖掘现有专业的潜力、优化专业结构、提高自身效率和质量来推动专业发展的模式。它要求通过办学手段和方式的创新来优化专业结构,强调利用各种教育要素的潜在优势,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学校专业建设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所谓外延式发展,则是指通过增设新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扩大学校面积等措施来拓展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发展模式[3]。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我国普通高校专业建设与发展模式正在或已经从外延式发展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高校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特征有:构建强化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实施具有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建立学生参与科研的教学制度;实施协同培养的教学组织形式等[4]。按照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合作对象方式、教学组织、学制安排等因素上的特征差异,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大体上有嵌入式、分段式、选拨式、教改式、产学研式、连读式等,且在同类专业教育下相互交叉。
嵌入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某一专业或某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下,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或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设置,增设专业方向或学科(课程)组,形成一套教学组织管理运行模式。主要特点是学科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呈现出复合性、交叉性、填充性的特征。比如:“信息+交通”、“交通+经济”、“英语+工程”等。我校英语专业利用交通学科优势和行业背景,在非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嵌入工程教育模块,先后设置了特色鲜明的“涉外土木工程英语专业方向”、“涉外机电工程英语专业方向”、“涉外船舶与海洋工程英语专业方向”。其开办的“严复班”,因学生“精英语、懂工程、知商贸、善管理”,广受用人单位欢迎。同时,学校遴选出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会计学等专业作为第二本科专业,供其他专业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这种主修、辅修、本科双学位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适应了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选拨式优秀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拔尖人才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校依托优势特色学科专业,按照一定考核竞争标准,在校内或校外某一大类专业或某一专业学生中选拔基础扎实、专业学习能力强、素质高的学生,通过选派高水平师资、创新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配置优质教学资源等方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如:清华大学以及交通类院校开办的“茅以升”实验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科研成果进教材、科研信息进课堂、科研项目进实验室、科研项目进毕业设计和学生进科研课题组”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每年选拔部分优秀学生,依托专业教育、强化创新能力,小班加双语教学,滚动竞争淘汰培养,设立专项奖学金。二是安排知名教授和学者授课,开设前沿性专题讲座,言传身教,把科学研究的成果和方法引入课堂。三是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研训练机会。四是设置专门的科研创新训练学分,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比赛,吸引更多的高水平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活动。
产学研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合作类别有校际合作、校企合作、校政合作等,一般以校企合作为主。校际合作的方式有国内高校间的学分互认、跨校选课、师资互派等;校企合作主要是双方搭建共享平台或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平台,邀请行业界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计划制定、部分课程教学、核心课程建设、教学质量评价等;校政合作通过专项项目、政策研究等形式与政府部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以校企合作的订单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例,用人单位提出要求或参与指导、管理,高校开办某类专业或某一专业人才培养试验班,其特点是针对性强、形式多样,增强了学生就业的岗位适应能力。
分段式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中外合作办学等方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步伐的加快,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办学层次、规模、类型多种多样。典型的特征就是学制分段培养,比如“4+3”、“1+4”、“2+2”、“3+1”、“3+2”等。中国政法大学海外留学中心开办的“3+2”国际本硕班等,其学业规划为:第一学年参加校内全日制学习英语基础课程和雅思强化课程;第二、三学年全日制学习国外大学第一、二年学位课程;第四、五学年,学生可选择英、美、澳、加等教育部认可的国外大学就读本科课程并取得本科学士学位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我校国际学院开办的“国际本科教改班”,按照“教育模式国际化、专业设置国际化、授课教师国际化、教育课程与教材国际化、教学方法手段国际化、职业标准国际化、就业渠道国际化”的总体思路,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英国诺森比亚大学等签订合作办学协议,通过“2+2”联合培养模式,先后开设了土木工程、海事物流、机电工程和电子信息与通信等“国际本科教改班”。
教改式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与嵌入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不同,教改式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通过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或引入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系统性、结构性的优化调整。此改革在各高校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演进,各有特色。比如:我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探索“大工程”教育理念下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坚持“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精神(Spirit)”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强化大工程教育观,兼容执业资格制度教育。二是坚持“港航并重、河海兼顾”理念,将理论教学课程划分为公共课模块(人文基础模块、自然科学模块)、学科技术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含港航工程方向和海岸工程方向)、第二学位或工程硕士模块以及创新能力培养模块。增设“大土木工程课程”,整合教学内容,增大学生自学空间和时间。三是开展研究性教学,加强工程训练。四是创新教学管理,配备学业导师和职业导师。实施淘汰考核制,构建学生学习成效综合考评指标与方法体系。目前,我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成了国家精品课程“港口水工建筑物”,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庆市精品课程“港口工程学”、“航道工程学”,重庆市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港口规划与布置”;主编和参编8门国家规划的核心统编教材。
连读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本硕连读和硕博连读。其中,本硕连读是指由本科阶段直接保送进入硕士生阶段学习;硕博连读即硕士生直接保送博士生阶段学习。一般“985”、“211”大学都有不同的本硕连读专业,比如生物类、医学类,还有该校的重点或特色学科专业,常见的是医学七年制教育。目前,国内也有部分大学(如清华大学)采取部分优秀的本科生直接保送博士的培养方式。本硕连读的招生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高中毕业生高考时直接填报,另一种是学生进校后选拔。高校大部分采取小班授课、导师制和淘汰制。有的学校规定如果一年有3门课程不及格或者七年有4门课程不及格,或者有课程补考不及格,会被分流到普通本科,而且是降届分流。部分高校规定本硕连读或硕博连读可以比正常学制提前一年毕业,有利于早出人才、快出人才。
三、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建议
解放思想,开放办学,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高等教育的滞后性要求高等教育的超前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大胆突破,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教学组织形式、课堂形态和考试评价等方面进行前瞻性探索和试验。高校应加大学科专业结构布局的调整力度,健全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助推机制等,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资源,因地制宜,探索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建立健全高校与合作方的协调机制。高校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涉及到各行各业不同类别单位,应有一套相应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监控、信息沟通协调、风险预警处置的方案。要配置专人落实培养方案的组织、运行和监控,及时反馈信息。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高校要加快青年教师教学业务、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配套相应的薪金待遇、职称评聘、绩效考核、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激励竞争机制;学校可以赋予教学单位一定的管理权限,以便对教师工作量及绩效加大考核力度。另一方面,加强校外教师聘请、考核与管理,鼓励企业优秀人才积极承担教学任务,配套相应的教学管理、工作量认定办法以及课时酬金、生活补贴等标准。
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需要完备的实践教学条件作保障,急需加快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对企业而言不能带来较明显的效益,导致企业意愿不强。建议政府牵头,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校企双方需友好协商,健全相应的补偿互惠机制。
加强学生教育管理,保障学生安全。高校应为师生购置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落实交通补贴、食宿补贴,形成一套有效的制度化管理模式。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 -02 -28].http://www.chinanews.com/edu/news/2010/02 - 28/2142843.shtml.
[2]刘明照.高校院系专业结构调整与认证及教学质量保障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8.
[3]罗三桂.自主创新视阈下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征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3(5):13-15.
[4]宁滨.行业特色型高校产学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