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述评
2013-08-15彭雅慧
马 骥 彭雅慧
(安徽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芜湖241003)
一、引言
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人类的经济生活空间已经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不论是从宽度还是深度来说都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开始意识到经济的发展与增长在空间中变化,其发展受到空间经济的影响,并且在经济增长中表现出来。国家或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增长过程也能够被称之为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过程。区域的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经济产业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同时在经济空间上的分异的出现也是必然的。对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规律进行分析,探讨能够有效的作用于区域的开发、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优化,并且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出科学的依据与理论。
二、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理论成果
区域经济研究作为经济研究的学术热点,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区域经济的分异可以从直观的经济学统计数据反映的差异出发,这些数据有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比例以及经济发展基础。一般认为,经济分异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各个区域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不均衡现象。因此,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理论主要研究各区域空间内的经济发展水平所表现出的独特性,有关于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理论成果主要有二种: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一)区域空间经济均衡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提出有一定的历史,自从新古典经济学复兴以来就被提出。这一理论认为各部门或者产业间的经济发展程度应该趋于平衡,[1]并且如此推广到各地区间的发展情况,追求区域空间经济的均衡,主要代表人物和相关理论如下:
新古典增长理论。这种观点根据长期均衡的理论,得出同一条件的地区经济发展应当长期稳定,这一稳定的态势则构成各区域空间的经济发展路线。因此,如果有一个区域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其他地区则会将其拉回轨道中,这就意味着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初始水平越低,则其发展速度越快。因此,区域间会区域平衡。
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低水平陷阱理论首次出现于纳尔森在1956年发表的论文《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中。这一理论的基本概念来自于马尔萨斯经济学,它认为发展中国家长期在一个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中稳定。其居民收入只够维持温饱,低储蓄率和低投资率是其经济低水平的显现。当经济政策以提高投资率和储蓄率为导向时,人口的增长又会把经济拉回低水平状态。
罗丹的“大推进”。大推进理论首次出现在罗丹(Paul N.Rosenstein-Rodan)在1943年发表的论文《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问题》中。这篇文章以在东欧和东南欧发展工业化为论述重点,主张政府的经济政策应当以均衡原则,在各部门以及产业间以同样的投资,才能使工业得到大推进,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区域经济空间非均衡发展理论
非均衡发展理论同均衡发展理论几乎同时出现,主要包括:
增长极理论。这一理论来自于法国的经济学家佩鲁的论文《略论“发展极”的概念》,他认为经济的增长首先应当来自于一些高端产业,并非是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因此,国民经济需要一个主导部门以及富有创造力的行业,这些行业和部门可能会集中在某一经济区域,因此同其他区域形成一个不均衡的状态。关键在于通过培植高端产业部门和经济发达区域,来带动周边产业和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非均衡增长理论。[2]这一理论于1958年被赫希曼教授提出,他的基本观点是“引致投资最大化”。其论证方式在于加强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各产业部门的直接投资,直接增加这些部门和产业的经济效益,这一经济政策的核心在于投资的部门优先性,通过部门间的联系来推动整体经济的增长,所以部门的优先性表现为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力。
其他。除了增长极理论和非均衡增长理论之外,还有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3]这一理论将主要的发达国家或者地区作为核心,其他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为外围,如此形成一个二元的经济空间,通过“中心——外围”的文化、政治、经济交流,能够推动整体经济的发展。其他的诸如“点——轴系统”理论,其理论核心几乎一致,就不赘述了。
三、区域经济空间分异趋势分析
根据上述的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研究现状,目前区域经济空间分异趋势研究的内容涉及到经济空间分异格局的演变,区域经济空间分异趋势评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在对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研究过程中首先是对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现象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对分异现象的出现以及变化进行探究。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发展在物质形式上表现为不同类型的经济空间组织,一种或者各种经济空间形式在区域经济空间内容进行分化,从而体现出经济空间格局的不同。2.区域经济空间分异趋势的判断和评估。对这一趋势的判断主要包括对区域经济的空间密集程度、辨别区域经济构成以及对区域经济分异的总体研究。对区域经济分异情况的研究统计方法主要运用空间指数统计法,通过这一方法对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异以及空间集聚的各项指数,包括集中指数和地区间的不平衡指数。这两者分别反映出经济活动的集中情况和偏置程度,这一评估方式相比于地理集中指数有着显著的优势。
四、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性形成的研究
区域经济空间可以根据各类的理论分为各种类型,有大量的学者对此展开过分析和讨论。总的说来主要有五种类型机制:基于禀赋、经济主体、经济客体、行业分工、制度。
(一)基于禀赋视角的类型机制区分
这一区域经济分析方法主要认为各区域将经济的差异性表现来自于地区间经济因素的不均衡性。因此,如果各地区的市场需求以及生产方式均衡一致的话,这些地区的商品生产所显现出的特性是当地性,即生产以当地需求为导向,若将此视为整体,则没有分异性。因此,空间资源的分布对经济的影响具有先决性。
此外,Krugman认为存在着“两个自然”,自然禀赋和非自然禀赋。这一理论所强调的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突发事件对区域经济要素所造成的变化,即会打破原有的平衡而推动某产业的发展。因此,个别地区的发展也许是由于第二自然因素,Krugman在此举出了芝加哥的例子。
(二)居于经济主体的类型机制区分
这一区分认为区域经济的主体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因此揭示经济主体的组织发展规律对经济发展具有相当的意义。这一分异机制的论述早在古典经济学中就已被说明,认为工厂应当以成本和利润为考虑,集中设立在区位因素较好的地区,但是区位因素的构成以经济主体的集中程度为导向,如此形成类型各异的区域经济体系。这一理论发展到现代,经济主体则被扩展到政府、消费者以及生产者中。连接这些经济主体的关键要素在于交通运输方面,并且一次形成一个广泛的联系网络,带动整体经济发展。
(三)基于经济空间客体的区分方式
这一理论中的空间客体则包括三维一体的经济网络中的各要素。空间内产生分异的原因在于个要素之间所具有的互补性在程度上互不一致。“点——轴系统”以及“核心——外围”理论则在此处予以论证。它阐明了经济活动客体的各区位势能以及扩散效应,这一作用所引发的经济空间分异具有显著的特征,以增长极理论为例,某一行业或者地区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外围的支撑,外围通过此也会得到巨大的经济效益,形成一连串的经济空间重组。以我国区域经济结构为例,“北上广”所代表的环渤海、长三角以及珠三角足以成为我国经济的命脉。
(四)基于专业化的分工视角分异方式
这一理论则主张地区间的产业分工以及专业化趋势是造成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关键因素。分工促进市场的交换,推动市场的扩张,而且经济活动发展的趋势仍具有专业性,专业性的强弱同产业结构联系和地区经济联系密切相关。
(五)制度因素造成的经济区域空间分异性质
这一研究主要认为,制度因素包含:区域经济管制、对外开放、体制内的改革措施。这三者分别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相互联系。著名的范例有欧洲一体化进程,区域集团化被认为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初级阶段,这一经济制度的变革推动了欧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且使加入欧盟的边缘国家受益。对外开放和贸易自由化的实现也推动外围地区经济发展,并且能够加入到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中,[4]我国改革开放受益于此。
五、对未来的展望
根据上述说明,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经济分异中的社会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原则,并且研究方向具有多维性和层次性。总的说来,这一研究仍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和探讨。主要包括:(1)这一研究仍未能形成一个体系;(2)其分异的特性和内涵布局有确切的内涵界定;(3)经济组织形式的研究仍不够充分;(4)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创新。
[1]Clark Edwards.Spatial Aspects of Rural Development[J].Agricultural Economics Research,1981,(3).
[2]Perroux F.Economic Space:Theory and Application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0,(64).
[3]Friedman J R.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M].Cambridge:MIT Press,1966.
[4]陈斐,杜道生.空间统计分析与GIS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