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常职院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改之我见

2013-08-15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罗雅丽

电子世界 2013年4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计算机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罗雅丽 陈 刚

基于常职院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改之我见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罗雅丽 陈 刚

文章以作者回首课改心路历程为主线,详细描述了课改初期的现状,课改实施后的心得体会,以及课改仍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设想,清晰明确了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改的方法和方向,以及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高职计算机;课程改革

作为常职院现教中心教学部的一名计算机教师,我主动牵头进行了本门课程的课改项目,担任负责人。课改一路走来,得益于大家一直给予的各种指导和支持。但由于我们的课改工作基础差、起步迟、时间短,所以对于课改,我们的认识可能还很肤浅,方法可能还不科学,结果也还不十分理想,在这里,我仅代表我们的课改团队,对于我们的课改工作做一番剖析与反思,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导与帮助。下面,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课改之我见。

一、课改现状

在学院于2012年1月4日组织召开课改培训会议之前,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成立才短短三个月,还正忙于职教新干线个人空间建设全院性培训工作,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面临的状况则是早已错过了学院第一期的课改申报工作,陷入了改与不改的尴尬境地,老师们从思想上都没有引起重视,更缺乏课改经验与认识,加上系部的撤消,专业的停招,大家士气十分低弥,课改条件非常不理想。但就在教务处熊处长组织召开的课改培训会议结束20分钟之后,现教中心陈主任突然召开了中心课改工作紧急会议,面对没有热情、没有信心、没有耐心的我们,陈主任言辞恳切地为我们分析了现状,慷慨激昂地鼓励我们立马着手改革,并责令由钟主任牵头,由我担任《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改工作负责人,以天为单位启动推进课改工作各项任务。

主任意志相当坚定,与我们一道制定进度表,制定责任书,商讨项目设计标准,并找课改成员一一交流思想,我们都深受鼓舞。年前便下达了第一轮课改任务,签订了项目责任书,在反复督促下,大家春节都没有放松,正月初五就开始交初稿,正月初八,我们便集体进行了逐个点评,在这次点评中,我们全军覆没,并与主任发生了激烈争执,外面是别人热闹的相聚,我们却个个饱含泪水。在主任的耐心说服下,我们逐渐体会到了构建项目必须懂得如何取舍的道理,懂得了项目设计也要有如何发生、如何发展、结果怎样的情节式结构,又经过四次交流,第一轮才获得通过,主任为我们庆功,我们都很振奋。

现在,经过三轮任务,我们课改小组终于将计算机应用基础传统知识点全部融入到了精心设计的24个项目之中,融入到了师生们喜闻乐见的真实情景之中,终于顺利完成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彻底颠覆传统式的重大革新,课改项目不仅成功在学院立项,而且即将接受学院第一轮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的验收。同时,我们课改团队第一轮教材编写工作也已基本上接近尾声,本学期我们还将在课改团队老师所教学的班级上进行课改试点,上课一周多过去了,学生课堂反应良好,学习兴趣非常浓厚。

二、课改体会

从2012年的1月4日到今天为止,课改已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历经了两个最长的寒假和一个最长的暑假,历经了若干回重头再来。我们深深感到了课改过程之艰辛,特别是面对了从未有过的困境,真实地感觉课改就是件痛并快乐着的事情。

1.我们面临的困境

困境一,没有课改经验。一直以来,老师们从未进行过课改,也未进行过相关学习与交流,可以说好比一张白纸,既不想改变现状招来麻烦,也不知道应该改成什么样子。

困境二,传统观念浓厚。老师们一直用固有的模式进行知识点的教学,教案和课件已乱熟于心,总感觉别少教了什么知识点,从传统教学方式和根深蒂固的观念中走不出来,容易打退堂鼓,课改早期就经常有老师要求退出。

困境三,工作任务繁多。中心老师在教学的同时还承担了多项信息化建设工作任务,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采用项目教学法,分成四大模块24个项目,每个项目需要有单元设计、教学课件、说课课件、教学素材、实施方案等多个任务,任务异常繁重,课改成员需要作出重大牺牲。

困境四,时间紧要求高。中心要求既要改,又要改好,既要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第一轮课改任务,编写出教材,又要逐项通过团队和中心领导的严格验收。

2.我们进行的辩论

在课改过程中,特别是课改初期,我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甚至和主任争执得面红耳赤。

辩论一,是先逐个论证项目设计再展开项目,还是仅验收项目最终成果?

辩论二,什么是项目?

辩论三,要不要情景导入,要不要结合学生的真实情景?

辩论四,如何取舍与融入传统知识点?

不辩不明,不破不立,通过辩论,我们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意见也越来越统一,最后都紧密团结在了主任周围,24个项目,我们均采用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式导入教学新模式。通过模拟高职学生现实生活环境,选取学生熟悉并能接触到的领域设置情景,让学生有亲切感,震撼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容易消化和吸收,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一起完成项目发生、发展、结束的一个完整过程,注重知识点的巧妙融入,做到了不霸蛮,该舍即舍,不牵强,入情入理。

3.项目举例

比如我们的项目十《同学聚会邀请函制作》,就首先通过叙述同学聚会的情景,勾起学生对高中同学的思念之情,并引发聚会的冲动,从而引起学生对同学聚会邀请函这一项目的关注。我们巧妙地将WORD邮件合并的知识点融入到了邀请函制作、信封制作的任务中,并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完成任务,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我们又通过超市的标签制作进行应用拓展,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将知识应用到其他领域。最后,我们还以成绩通知书作为创新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吸收。通过教学,我们看到,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非常喜欢,既愿意参与,又容易理解,教师也教得更加轻松,思路也更加清晰。

4.我们的课改措施

针对以上困境和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应对。

措施一,自愿参与,责任明确;针对中心教学部老师基础不强、积极性不高的特点,我们采取自愿参与的原则,吸收一切积极参与的力量,组成课改团队,并签订了参与课改责任状,明确了分工,强化了责任,强调了纪律。

措施二,领导参与,保障到位;陈主任与钟主任始终参与到整个课改过程中,钟主任还亲自具体负责了几个重要任务的落实。在两位主任的悉心指导下,明确的课改目标、课改意义和课改要求成为了课改团队的共识,24个项目做到了模板统一,要求统一,进度统一,有力推进了课改的力度和进程。同时,中心还划拨了课改专项经费,为课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措施三,分轮推进,定期交流;为了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我们将整个课改工作24个项目分为三轮循序推进,每轮设计完成后,课改团队均组织听课并进行课后交流,督促再一轮的修改更新,定期的交流提高了课改质量,尤其是主任亲力亲为,对于每个项目精彩、深刻而细致的指导更使得课改成员积极性倍增,并对非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主任产生了由衷的钦佩与深深的敬意,极大地鼓舞了斗志。

措施四,车轮督导,逐个评点。上不紧,下不忙,为了保证进度和质量,我们建立了课改QQ群,用于感情联络、经验交流与资源共享,中心大会、教学部会议、课改会议轮番强调课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QQ、电话、短信不断发布相关信息,就连每个节假日我们都以课改团队的名义发布祝福,既表示关心,又巧妙地提醒了成员勿忘课改任务。一年多以来,24个项目我们都在休息时间进行集体评点,并单独找主任单个指导验收,虽然质量仍有待提高,但进步却有目共睹。

三、不足与设想

与很多兄弟专业相比,我们的课改还很稚嫩,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1.不足之处

一是项目情景还有待进一步商榷;二是配套教辅资源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教学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

2.工作设想

一是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适时对教材予以修订。针对情景设置的合理性、知识点结合的紧密性、实践操作的有效性等方面,我们还需要在教学之中不断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以适时予以修订。

二是进一步完善课改成果,尽快建设好各类配套资源。项目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调动学生自己动手亲身体验,这就需要创作、精选出大量配套资源供学生练习和实践,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其正确理解和吸收。

三是进一步创新课改思维,大力开展教学及特色教材建设交流和比赛。课改正式完成实施之后,我们将围绕新课改进行各类教学比武活动,以让各位老师从中学习交流,并总结经验。我们还将鼓励老师们创新思维,针对不同专业对于计算机课程的不同要求,尝试特色教材的编写与开发,从而更好地为全院各专业提供支持与服务。

四是进一步开拓课改视野,虚心向院内外各位专家前辈学习相关经验。学院拥有着众多见识远博,经验丰富的课程改革专家前辈,兄弟课改项目也拥有着众多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虚心学习,抓紧学习,深入学习。

总之,课改教会了我们要勇敢面对、大胆剖析、谦虚谨慎,告诉了我们要建设团队、凝聚团队、依靠团队,虽然今天的我们还在摸索,但是,我们坚信,有大家的指导与支持,有团队的共同努力,我们必定会更上层楼,不断进步,一定能取得课改前所未有的成功!

[1]包丽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8(06).

[2]何杰文.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

[3]王蓓.护理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讨[J].职业技术,2012(02).

[4]韩皎瑾.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设计[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5]黄海英.高职计算机项目化教学设计和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3).

[6]丁玲.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0(07).

The author looks back on course reform process as the main line,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initial situation changed course,experience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xperience curriculum,and curriculum reform still existing and future,clear the Vocational"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course reform method and direction,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m.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curriculum reform

罗雅丽(1980—),女,湖南常德人,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现教中心讲师。

陈刚(1978—),男,湖南常德人,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现教中心主任,副教授。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计算机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浅议《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