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患者健康教育中优质护理服务临床分析
2013-08-15王秀梅
王秀梅
江苏省东台市三仓镇中心卫生院 江苏东台 224231
健康教育是临床整体护理幅度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输液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使其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同时能够更加主动的配合医疗护理,并使治疗依从性提高,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1]。本次研究对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对整个研究过程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在2010年9月~2012年9月抽取82例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17例;患者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40.8±1.4)岁;体重41-86kg,平均体重(53.9±1.7)kg;观察组患者中男23例,女18例;患者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40.6±1.3)岁;体重 43-87kg,平均体重(53.8±1.6)kg。抽样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体重等几项自然资料方面比较均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可进一步进行科学比较研究。
方法:⑴对照组护理方式: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为其提供常规输液护理,主要内容包括:执行医嘱、健康宣教、病情观察、常规巡视等。⑵观察组护理方式: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通过优质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主要内容为:①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和输液环境;②实行护士长负责,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优质护理专业化培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经验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③又患者为中心,将“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护理服务理念贯穿于护理服务的始终;④与患者进行沟通时语言进一步规范化,积极主动地与患者交流,护理操作方法进一步专业化,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⑤根据患者实际社会背景、文化程度进行选择合适的语言,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2]。
观察指标:将两组研究对象的输液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服务满意度、平均每次输液时间、输液总次数等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
数据处理: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s),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明显。
结 果
输液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输液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输液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比较[n(%)]
平均每次输液时间和输液总次数: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平均每次输液时间和输液总次数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平均每次输液时间和输液总次数比较
讨 论
优质护理是指以在医疗护理服务中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工作,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从而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以病人为中心”是指护理人员在思想和工作行为上,要处处为病人着想,一切活动都要为病人考虑;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
输液是护理工作中基本的工作之一。本文研究中对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在输液过程中患者能够更好的更加主动的接受健康教育,分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通过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和输液环境,可以使患者充分感到来自院方的亲切感,使护患之间的距离显著缩短;②通过护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使护理行为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从而也使护理人员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显著提升,使患者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健康宣教过程中;③通过优质服务和良好的沟通,不仅仅可以使患者的恐惧和焦虑等不良心理消除,使其产生信赖感,对相关疾病知识能够主动的询问,形成对健康有益的行为[3-4]。
1 马晓伟.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4):115 -116.
2 陈银霞.门诊输液患者护理服务需求与对策[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9,12(7):589 -590.
3 郝明非,魏霞,刘福贞.优化服务流程提供高效奥运门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5 -16.
4 奉越萃,冯蔚如,朱会耕.门诊老年患者的投诉原因分析与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