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临床诊治分析
2013-08-15张盼盼王罡佟志勇
张盼盼 王罡 佟志勇
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辽宁沈阳 110002 2.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辽宁沈阳 110023
重型颅脑损伤后合并脑梗死是在颅脑外伤后的1周之内并发出现脑组织的梗死[1]。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梗死发生后将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2]。本文回顾我科2012年1月~12月期间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18-66岁,平均38.2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2例,交通伤35例,打击伤5例。硬膜外血肿17例,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12例,脑内血肿21例,广泛脑挫裂伤2例。术前头颅CT检查均未发现脑梗死。伤后GCS评分[3]:3分4例,4分4例,5分7例,6分9例,7分10例,8分18例。术后脑梗死发生时间1-3d,平均1.8d。
临床表现:术前有意识障碍39例,其中浅昏迷16例,中昏迷14例;深昏迷9例,嗜睡或躁动7例,清醒6例。单侧瞳孔散大12例,双侧瞳孔散大8例。术前肌力0~Ⅱ级16例,Ⅲ-Ⅳ级36例。
方法:全部患者均行开颅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及坏死脑组织,去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术后配合各项功能锻炼,腰穿释放脑脊液降低颅内压,并辅助给予针灸、理疗、高压氧、后期康复治疗等综合性治疗:小面积脑梗死患者术后应用脱水、溶栓、抗凝、降低颅内压、神经保护剂、激素、尼莫地平等药物方法辅助治疗。
结 果
本组52例患者,按出院后3个月GOS评分:恢复良好32例,中残12例,重残4例,死亡4例。死亡原因:3例因继发全身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中枢性呼吸心跳衰竭。
讨 论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包括[4]:①损伤过程之中的瞬间暴力呈现复杂的方向性,包括向心力、牵拉力都会使血管的内膜平滑肌形成脱落,导致血管的远端栓塞或者动脉的持续性痉挛、狭窄或闭塞,从而产生脑梗死[5];②损伤后的出血以及术中出血或休克均会引起颅内的低灌注,尤其是大面积脑梗死,增强了催化自由基反应灵敏度,引起脂质的过氧化的损害,从而增加细胞的通透性,导致内环境的紊乱,并使局部脑组织合成能量产生障碍,缺氧,患者意识状况差,导致了微血管内的凝血,加重了脑原发性缺血和缺氧。脑组织发生广泛的坏死或溶解,从而产生脑梗死;③脑动脉的血管壁相对其他部位血管壁较薄弱,颅内损伤后颅内压的增高、减压窗压力高、水肿,特别是脑疝的情况下,致使大脑的中动脉颞叶分支自游离脑池部位进入到脑实质内,从而易撞击和挤压到蝶骨嵴之上,使此处的血管损伤,因此就导致了颞叶部位的脑梗死[6];④青少年脑血管的发育不成熟,存在血管壁的柔软和细嫩。且富有一定的弹性,不容易发生破裂,却易发生血管内膜的损伤从而引起脑梗死。且青少年的神经功能发育尚不健全。调节能力较差,在颅外伤后容易产生血管的痉挛;⑤颅脑损伤会导致蛛网膜的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概率增加。脑血管的痉挛常会引起延迟性的脑缺血,并最终导致梗死。对待该病我们一般根据影像学、体态特征、临床症状来作诊治判断,如果患者的表现特征与原来的病情不符合,那么我们就应当提高重视,马上进行必要的CT检查。对于治疗,术中除采用标准的大骨瓣开颅外,在保护好重要功能区和脑血管的同时,彻底清除破碎失活的脑组织及脑内血肿,若脑肿胀明显,非优势半球损害可适当切除额极和颞极,充分减压;术中熟悉解剖,操作轻柔,避免对脑组织和血管的过度牵拉;术后早期应用钙离子拮抗剂,监测中心静脉压,科学合理的补液和脱水降颅压,避免医源性的血液高凝状态[7]。
综上所述,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认识,及时开颅手术,术中、术后进行有效预防和正确处理,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1 万永泉,杨星奎,熊至刚,等.外伤性脑梗死的误诊1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9):17 -25.
2 王本瀚,赵东升,张月高,等.动脉搭桥术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实用医药杂志,2005,22(1):6.
3 陈永顺,甘鸿川,周强,等.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塞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16(1):62 -64.
4 罗德明,刘莲英,郭同禀.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18例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6):94 -95.
5 刘汉,张铮,何小卫,等.外伤性脑梗死[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7(1):24-26.
6 杨振几,杨佳勇,冯承宜,等.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总结[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7,7(1):22-24.
7 吴长山,孟磊.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并发脑梗死24例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