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

2013-08-15王茜茜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22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血压心理

王茜茜

(解放军251医院心内一科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随着人民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高血压病已成为我国危害极大、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慢性疾病。它主要表现为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1],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采取及时、科学有效地护理,可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心理护理

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深入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患者特征,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是提高疗效的必要条件。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主动和患者沟通,向患者讲解有关高血压病的知识,稳定患者情绪,关心患者,通过精湛娴熟的护理技术给予患者可信赖感,用单纯的语言安慰患者,从而稳定患者情绪,训练患者自我控制的能力,帮助患者达到最佳的身心状态,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

2 舒适护理

它是一种个体化的、整体的、有效的、创造性的护理模式,它可降低人在心理、生理、社会等多个层面上不愉快的状态,增加愉快的程度。如调控病房环境,营造舒适氛围:相对湿度60%~70%,室温控制在20~22℃;病室保持整洁、空气新鲜;尽量保护患者的隐私,尊重患者,为患者创造个人的治疗空间;工作中做到四轻等。温馨、舒适的环境可充分体现人性的关怀,应主动与患者交流,让患者有一种在家的感觉,不失时机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对患者采取有效的舒适护理措施,可帮助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等多个层面处于最佳状态,可使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3 一般护理

3.1 休息:早期宜适当休息。通过治疗,对于无明显脏器功能损害、血压稳定在一般水平者,除给予足够的睡眠外,还应参加适当的工作及体育活动,不宜长期卧床或静坐。

3.2 饮食: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适当控制摄入动物脂肪及钠盐,避免摄入高胆固醇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以清淡、无刺激的食物为宜,控制进食量,忌烟酒[2]。肥胖者控制体重等。

3.3 某些患者血压持续增高,应测量血压2~3次/d,必要时进行立、坐、卧位血压的测量,并做好记录,掌握血压变化的规律。

4 出院健康教育

4.1 不要随意增减药量,按医嘱服药。外出时随身带着药品,保证按时服药。

4.2 学会心理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较大地情绪波动。合理安排生活,劳逸结合。

4.3 学会检测血压,学会高血压病急症时的应急处理等。

4.4 改变膳食结构,选择高纤维素、低盐、低糖、低脂、低热量的食物,戒烟戒酒,是高血压病预防和控制的关键。

4.5 尽量为患者提舒适的环境,从而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

4.6 定期随访,如患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失语、肢体麻木感等症状或血压持续升高,应及时就医。本次研究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舒适护理、一般护理、对症护理、用药护理及出院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后,血压控制良好。

[1]叶任高.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8

[2]方永鹏.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相关研究.中国医药,2007,1(1):3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血压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稳住血压过好冬
心理感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