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培训新模式,强化员工安全意识
2013-08-15汪恩重
汪恩重
(大唐淮北发电厂,安徽 淮北 235000)
2009年初,大唐淮北发电厂发文提出,在全厂范围内开展“安全问答—每日一题”的学习活动。通知发出后,随即第1题“什么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就出现在该厂安监部网页的特定窗口里。从此,逢工作日必出一题并持之以恒。至今已有4年的时间,基本形成了固定的对全厂员工进行常态化安全教育培训的模式。实践表明,广大员工“反违章控制差错”的安全理念逐渐得以树立,安全意识得到空前提高,现场作业行为日益规范,越来越多的员工主观上愿意接受各项标准、规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
1 学习活动的常态化开展
1.1 学习活动的过程管理
“安全问答—每日一题”学习活动实施的程序安排是一个重要环节。厂部学习活动管理细则对活动的实施作出了明确规定。
(1) 每天由安监部出一道安全题目公布在安监部网页上,全厂职工根据题目内容,在学习培训记录簿上认真予以解答,并做好考试准备。4年来,题目内容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及集团公司和分公司各项规定、保人身安全行动计划和厂部制定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
(2) 每月对有关单位(包括外部市场项目部)的员工进行抽考,每半年对全厂员工进行一次抽考。每月考试的前2天,安监部将被抽考人数通知到被抽考单位,被抽考单位在接到通知后的第2天,将参加考试人员名单(必须由1名管理人员)报送安监部。
(3) 考试一律采取闭卷形式。
(4) 每月对考试成绩优秀者给予确定数额的奖励,同时对考试不及格者或无故旷考者按规定进行处罚。
学习活动每道程序的执行能够真正到位,一是要靠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二是要靠执行制度予以保证。各生产单位均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学习的专项管理工作,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带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各班组的学习情况,并且实行随机提问、当面解答。抽查后,必须在员工学习培训记录簿上评价并签字。对于外出务工或请假的员工则进行登记,另外安排时间进行补做。
1.2 学习活动的特点
1.2.1 坚持常态化开展
“安全问答—每日一题”学习活动,从开始到现在,坚持了常态化开展。为了达到目的,坚持了“求真”、“认真”的工作作风。
“求真”,既是一个原则要求,又是一个目标要求。开展学习活动的目的就是着力在安全生产“三基”(基层、基础和基本功)建设上狠下功夫,使每个员工的现场行为能自觉接受规章制度的约束,确保在现场操作和作业中的人身安全,实现全厂安全生产“以人为本”和“刚性”管理。然而,“制度管人”的原则必须通过学习才能成为共识。由于集团公司、分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条文是安全生产必须遵照执行的标准,因此首先要掌握各项规定、规程的内容,这是开展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实践表明,只有坚持“求真”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在执行学习活动的环节时要求坚持“认真”二字,这既是一个态度要求又是一个素质要求。虽然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要进行人性化管理,但并非对违章的人和事放任自流。对违章的人讲义气、留情面,就是对广大员工的人身安全不负责任,也是对违章员工的生命安全不负责任。由于做到了培训与生产现场实际紧密联系,认真执行学习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并做到持之以恒,因此收到了良好的安全培训效果。
1.2.2 保持灵活性
针对员工在生产现场多发的习惯性违章现象和常出现的不安全行为状况,灵活安排每天所出的题目以及试卷的内容。对于在不少人思想认识上经常出现偏差的一些问题,就会经常反映在每日一题里。
对参加考试的人员也要灵活掌握。各单位都有一些参加考试次数较多的人,他们往往都因脾气性格使然而忽视作业期间的过程安全管理,其思想认识与规章制度的要求相差甚远。通过有目的地对这些人进行严格要求,使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不安全的行为习惯,养成了良好的遵章行为习惯。
1.2.3 解决实际问题多样性
“安全问答—每日一题”学习活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意识决定行为,没有生产现场的自我保护意识,就不能把自己的思想认识与集团公司、分公司和厂部各项规章制度之间的距离相拉近,流于形式的安全培训搞多少都不可能获得理想的效果。通过学习活动的常态化组织实施和认真的管理,现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现场作业安全措施和危险点分析预控措施,在广大员工面前已经不再是形同虚设。这种培训模式与其他培训方式一起,已经被广大员工当作是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预先控制的重要环节来看待。
就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的预先控制、过程控制、事后控制和全面控制各个阶段来说,预先控制是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的重要阶段。预先控制阶段的工作包括各级、各类、各种形式的安全培训和生产班组“三讲一落实”(讲任务、讲风险、讲措施、抓落实)活动的开展,这些都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由于这一培训模式强化了预先控制意识,广大员工都自觉把这一阶段的工作当作是必须完成的重要工作来做,人人主动参与。
这一学习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员工的安全文化素养有了大幅度提升。现在,面对一项生产任务,大多数参加人员都能为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而认真思考,并认真执行各项安全措施,做到互相监督,使安全真正实现可控、能控和在控。
2 新型培训模式的创新点
在按照新型培训模式的程序开展学习活动的同时,其他方式的安全培训活动仍在适时组织进行。但具有创新意义的是,淮北发电厂将此项学习活动与其他培训方式进行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培训活动,从而达到了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将正确的安全理念深深地植入每个员工思维中的目的。
2.1 从形式到内容上与其他培训方式相结合
自这项学习活动开展至今,淮北发电厂始终要求做到:
(1) 与大、小修前对各专业人员进行的厂部、分场两级安全培训相结合;
(2) 与新进厂员工的三级安全培训相结合;
(3) 与班组作业前“三讲一落实”活动相结合;
(4) 与外包施工人员的厂部、分场两级安全培训相结合。
通过学习活动与其他培训方式的有机结合,逐渐形成了对全厂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进行有效安全培训的系统培训体系。
在机组进行大、小修期间,除完成“安全问答—每日一题”学习外,还要根据各专业具体要求的不同,进行以《安规》和上级主管部门相应的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集中培训。对于新进厂的员工,其三级安全教育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各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等,也结合“安全问答—每日一题”的内容进行学习。班组“三讲一落实”活动的开展,要依据一项具体生产任务的内容,结合“安全问答—每日一题”的学习,组织制定安全措施,进行危险点分析和预控。对外包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除了针对相应作业现场的安全要求进行培训外,“安全问答—每日一题”的相关内容也必须融入安全培训中去。
2.2 与生产现场实际相结合
生产现场最主要的安全问题是人员的安全责任和安全态度。每日一题所出的题目必须引导检修和运行两大类主要生产人员关注安全责任的落实、安全态度的端正。现在厂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可谓不健全,而且集团公司、分公司仍在不断探索新的理论和新的安全管理方法。但制度再多,终归还是要靠人来执行的。执行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就可能引发事故。因此,这种培训模式的实施就是要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尤其是安全生产法律意识和安全生产主人翁意识,使广大员工自觉自愿地竖立起“我要安全”的意识。
2.3 与落实奖惩制度相结合
在“安全问答—每日一题”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始终按照活动管理细则中的规定落实奖励和处罚。要真正公开、公平地兑现奖惩,促进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必须要有“较真”的态度。是否“较真”,“较真”的程度如何,反映出制度执行力度的大小。实践说明,奖惩是一种有效的约束。4年多来,这种安全培训模式与奖惩制度相结合,大大激发了广大员工认真参与的积极性。
3 实施效果
3.1 普遍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
随着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不少员工由一开始的惧怕、有压力逐渐变得放松、适应;由一开始对各种规定条文感到茫然逐渐变得熟悉,增强了认知程度;由一开始孤立地、被动地学习逐渐变得主动参与并慢慢与自己的日常现场作业行为联系起来,安全意识逐渐得到提高。特别是对过往自己的各种行为是否违章逐渐能自主进行判断,对过去曾因违章而受到的处罚也能重新认识,开始正确对待,并引以为戒。
另外,广大员工的安全理念不断得以确立和加深,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反违章全员控制差错的过程中来,自觉接受习惯性违章的考核,安全管理操作中的违章记分和考核也鲜有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
3.2 安全生产管理迈上新台阶
自“安全问答—每日一题”这种培训模式推行以来,随着广大员工思想认识上的提高和安全价值观的转变,生产现场上的四道安全防线(“两票三制”、安全措施、安全监护和安全检查)得到了有力坚守,大大促进了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同时,由于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广大员工能主动参与到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活动中来,在季节性和各专项查找生产薄弱环节和事故隐患的过程中,能够落实责任,促进了安全管理闭环机制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夯实了安全管理基础。
总而言之,这种培训模式的采用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员工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安全生产管理原则的认知。目前,淮北发电厂已基本形成了人人重视安全的局面。这4年时间内,全厂未发生过轻伤及以上的人身事故;各专业员工积极主动查找设备缺陷和隐患已蔚然成风;8号机组单机运行连续4年实现“零非停”。
4 实施过程管理的进一步完善
经过4年的实施,“安全问答—每日一题”这种培训模式已显露其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专业类别多,给出题带来一定的困难,很难做到统筹兼顾;二是与其他培训方式相结合的紧密程度还不够;三是如何确保外包工程的施工人员能参加厂里定期组织的考试。这些问题都应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予以重点关注。
另外,还必须高度重视以下需要完善的方面:一是管理制度的执行要保证每个人在学习活动中都能始终如一,从不间断;二是考场纪律要进一步做到严明;三是在制度上要进一步明晰各级管理人员的责、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