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长江大学物理学院为例
2013-08-15吴俊
吴 俊
(长江大学 党委宣传部,湖北 荆州 434023)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其职业道德、专业能力、文化素养、人文情怀是高校建设和自身发展的重要内容。
长江大学,虽是湖北省属地方高校,但十分重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物理学院更是如此。物理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6人,40岁以下青年教师29人,青年教师占全院专任教师总数的51.8%。为了把青年教师培养成师德高尚、思想纯净、专业扎实、关爱学生的优秀教师,该院着力营造纯洁、宁静的教育环境,自2003年以来,十年如一日地坚守教育的道德和责任,保持教师的宁静与纯洁,在淡泊名利、克服享乐、尊重学术、减少浮躁中给教师营造纯净的环境,让教师安于职守、潜心研究、严谨治学、乐于奉献,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开展“修师德、练师能、育师爱”一系列创建活动,收到实效。
一、工作思路
“师德、师能、师爱”是对教师综合素养的全面体现,师德为魂,是教师的职业精神;师能为本,是教师的职业功底;师爱为情,是教师的职业情怀。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树德立人”的工作理念。“树德”就是树立教师的职业信念和职业道德,培养教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道德精神;“立人”就是培养道德高尚、专业扎实、能力突出、关爱学生的优秀教师。为此,以“师德”、“师能”、“师爱”为抓手,开展了持续有效的创建工程。
二、主要做法
(一)修师德,坚守道德良知,做仰望星空的学者。
结合物理学院基础学科特点和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青年教师中倡导“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精神,提出“坚守教育的道德良知,保持教师的宁静与纯洁,把冷板凳坐热,把学问做实”的队伍建设口号,开展一系列思想建设工作。
1.营造氛围扬师德。通过设置文化走廊、思政工作专栏、电子显示屏等阵地,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大力宣传身边师德模范事迹,增强青年教师师德意识,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
2.组织学习明师德。采用政治学习、党员组织生活和专题教育报告等形式,大力开展师风师德学习活动,每月制订学习计划,编辑学习资料,组织校内外专家做专题报告、开展学习讨论,收到良好的效果。
3.爱岗敬业塑师德。采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教授、博士下班级”、党支部联系班级、党员教师与学生结对帮扶等实践活动,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进一步强化师德意识和师德修养,全院教师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甘为人梯、严谨求实的师德师风逐步形成。
4.加强管理促师德。学院建立系列管理制度,加强对青年教师行为规范、教学规范、科学研究规范的检查管理力度,并与青年教师年度考核挂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二)练师能,夯实职业功底,做学为人师的表率。
物理学院把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推动学院发展的根本,把青年教师的培养看做是学院发展的未来,坚持“培养有决心、引进有胸怀、稳定有政策”的方针,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政策激励。实施青年教师学历提升工程,在2008年启动了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出台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关于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意见》等相关制度,对青年教师在国内外访学、申报项目、科学研究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2.结对帮扶。采取“一传、二带、三给”的做法,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一传”就是把学院的优良教风和学风传承给青年教师;“二带”就是选拔以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程庆华老师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导师,全方位进行言传身教,帮助他们建立人生和职业坐标;“三给”就是给机会、给动力、给环境,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3.团队培养。着眼于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把每个青年教师按照教学课程和研究方向分配到相应的团队,通过“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教学网站建设、教学网站管理”三项现代教育技能培训、“一口话、一笔字、一幅图、一个课件”四项能力训练,“登台课、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比武课”五类课活动,“备、教、辅、改、考、评”六个教学环节严格管理,培养青年教师的执教能力,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4.目标管理。年初采取个人年度任务申报、学院审核、院长与教师一对一协商等方式,与青年教师签订任务责任书,分别对青年教师的学习与发展、教学与科研、社会服务与学生指导等方面设定目标,年底对达到或超过目标者给予贡献奖励。
(三)育师爱,培育教育情感,做关爱学生的良师。
教育大计,育人为本;育人大业,教师天职。物理学院始终注意营造关爱学生的氛围,要求全院教师努力践行“尊重学生是前提、了解学生是基础、关爱学生是责任、成就学生是目标”的育人理念,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完善关爱学生的工作机制。学院基本实现了班主任博士化,落实了领导干部、辅导员、班主任下寝室工作制度、教工党支部联系班级制度、任课教师与学生座谈交流制度、学生事务接待规范、困难学生关怀制度等,并建立了检查考核机制。
2.落实关爱学生的沟通渠道。按照“面对面,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要求,开展青年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式谈心、党员教师联系学生等交流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尊重、关爱和指导,真正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育人目标。
3.搭建关爱学生的成长平台。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院有针对性地安排青年教师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制作与科研指导、专业学习指导、考研指导、个性特长指导等多项工作。近五年来青年教师先后给学生开讲座、作报告30多场,帮助学生稳定专业思想、做好学习规划、辅导考研、联系考研学校和导师等工作达300多人次。
三、主要成效
通过近十年的建设和积淀,长江大学物理学院坚守教育的道德和责任,坚守高校的宁静与纯洁,用高尚的道德净化人,用职业的精神影响人,用丰富的活动吸引人,用良好的政策激励人,用先进的典型引导人,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培育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淡泊名利、克服享乐、尊重学术、减少浮躁中给教师营造纯净的环境,培育青年教师忠诚教育事业、关爱学生、乐于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很好地解决像长江大学这样一类省属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困境,形成自身的特色。
(一)提升了思想境界,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
通过“立德树人”工程建设,青年教师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刘素静老师在2012年全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并获得“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谢丽、张静两位老师分别于2008年、2010年获得全省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并荣获全省青年教师教学能手荣誉称号,曾晖、熊艳、赵俊三位老师被评选为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张华峰老师在2012年评选为为长江大学“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该院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二)练就了专业能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专业能力明显提高。在连续三届全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该院3名教师代表学校参赛,1人获得一等奖,2人获得省三等奖;在连续四届的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8名青年教师参赛,7名获得一等奖,1名获得二等奖;近年来,10名青年教师获得学校“优秀教学质量奖”,3位教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4人主持过省级科研项目,3名青年教师获长江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三)凝练了学院精神,产生良好反响。
十年来,该院不断完善和发展“立德树人”理念,建立了“修师德、练师能、育师爱”的工作体系,创立了“一传、二带、三给”工作方法和“三项技术、四项能力、五类课程、六个环节”的工作措施,建立了一系列师德、师能、师爱建设的规范性制度,形成了“隆师敬业、自强不息”的学院精神,各项工作在学校居于前列。
《湖北日报》等媒体以《领导学生推心置腹》、《金牌保卫战》、《三连冠的背后——物理学院青年教师培养探秘》、《不凡战绩的背后》、《修师德、练师能、育师爱——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风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实践》等为题对该院青年教师培养情况进行了多次专题报道,在校内外产生了良好反响。
四、经验启示
(一)广大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科研主力,他们的思想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巨大。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提升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使教育者先受教育,从而提升教育者的思想境界,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真正让教育事业变得更加崇高,让教师队伍变得更加纯净。
(二)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育是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长期坚持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育,不断完善对青年教师培养和教育的体制机制,始终全方位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未来才有希望。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切实把握青年教师的思想行为特点和职业诉求,找准切合点,提高针对性,增强实效性,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做到虚功实做。
[1]吴明永,曾咏辉.关于新时期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15).
[2]周芳兰,郭丽君.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思考[J].文教资料,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