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

2013-08-15

文教资料 2013年7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基础案例

舒 畅

(湖北工业大学 工程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当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其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历经20多年的发展与改革。在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教学中,需要彻底改变过去单一教授、满堂灌的形式,充分意识到实践结合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加大在案例上的教学,注重实践性的教学。对于当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需要教育工作者展开深入系统性的研究。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从学生自身的需要及教学实践出发,不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将案例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总的来说,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开展案例教学是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新时期教育的重点。

一、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兴趣低下。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前的教学活动中,仍采用过去简单的灌输方式,将教师及教材居于中心地位,往往运用一些填鸭式的教学手段,而忽视人性化,没有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长期处于一种封闭的学习状态之下,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被动接受,而缺乏一定的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对学生的积极引导,盲目地灌输课本上的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个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自身个性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没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和发现。当前许多学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都是教师讲授,学生埋头记笔记,这种教学方式缺乏生动性,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掌握知识和技能。

同时,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端坐听讲,难以真正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行为,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及积极性被压制,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很好地参与到教学互动中去。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非常沉闷,毫无生气,使得学生难以提起兴趣,并唤起内心的热情更好地展开学习。这种情况使得学生难以拥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导致其求知欲不断下降,学习兴趣低下。

(二)重理论轻实践。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片面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却轻视实践教学,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具体指导,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及知与行的不统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而传统教学方法往往从课本出发,教学精力较多耗在概念、理论、原理的讲解上,容易形成教条化状态。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很少采用操作的方法,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心理体验,造成针对性和现实感较差,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法律素质等方面明显不足。

(三)教学缺乏实效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课程,必须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消除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却忽视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没有很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学缺乏针对性、实效性。

二、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必要性

从整体上来说,案例教学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创设出一个实际的情景,并且积极地引导广大学生在特定情景之下展开研究性的探讨和学习。案例教学同传统的教授法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一种将学生置于情景中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案例教学自身所具有的“培能”、“传知”及“悟道”在教学中拥有独特的魅力,而受到教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注重实践性,在多个学科及课程教学应用中都能获得巨大的收获。因此,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能够起到推动作用,值得在当前课堂教学中广泛推广。

三、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具体实施

将案例教学运用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想要发挥出最大功效,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确保教学质量。

(一)建立案例资源库,合理进行选取。

在案例教学活动中,案例居于中心地位,因此需要对案例加以甄选,合理进行选取。案例具有广泛的来源,它既能够来源于教材,又能够从网络当中获得,还能够在教学中总结出来。在过去很多教学实践活动当中,运用影视案例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尤其是一些专业性的法律栏目如《焦点访谈》及《今日说法》,都可以作为教学案例。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拥有政治、伦理、法律、心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及未来发展都有很多设计,诸如社会人际关系、职业生涯、婚姻生活等,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当中遇到的诸多有关法律、人生及价值方面的问题。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教学实践上非常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选取一些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案例,能够深刻反映当前社会现状,同时也能够体现出教学中的重点和具体要求。

在案例的选取上,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当前的社会矛盾,同时能够体现出社会经济最新动态的案例,反映出所学课程中的相关难点和热点,体现出当代大学生走向社会后所遇到的机遇及挑战。选取社会中典型的案例,吸引广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学习课程的热情,从而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实现互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必要的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课堂中采取案例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确立起自身的主体地位,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假如选取的案例过于简单或是过于难以理解,就会对教学互动的开展非常不利,因此选取的案例需要注重其启发性。所选取的案例需要让学生进行思考展开讨论,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索和探讨能力,进一步深化认知,升华思想境界。

在案例的选取上,一定要确保其是最近发生过的事件,保证教学的实效性,使得学生能够切实地感受到课程中的东西已经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了自己的身边。选取一些过时的案例,会导致学生出现排斥的心理,很难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进行案例加工,切合教学目的。

对所选案例进行深加工,是案例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性步骤,这也是其独特之处。教师要按照自身的教学目的对案例进行合理加工,合理控制教学的进程,使选取的案例同课程内容及教学环节有机结合,从而发挥出最大功效。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对于所选取的案例,教师需要精心处理,更多的时候可对案例进行拆分,从而分割成为相对独立的知识块,从而使教学情景更具针对性。

教师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目的有深刻认知,能够明确教学目的同案例之间存在的关联,在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对案例进行合理处理,使得教学重点突出。合理恰当地对案例进行拆分,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做到各个场景之间最大限度地实现紧密联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确保整个教学过程的层次性与连贯性。教堂教学中往往存在教学引导及课堂答疑的环节,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做好这一方面的准备。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在很多高校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也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开展案例教学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多媒体,将各种案例制作成为漂亮的教学课件,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三)展开案例讨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讨论是重点也是难点,对于教学目的的达到起决定性作用。讨论主要由集体讨论或是小组讨论两种形式构成,也包含即兴讨论与提前做好准备的讨论。

即兴讨论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直接将案例及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中展开思考及讨论。而提前做好准备的讨论,是指在教学开展之前,将案例公布给学生,而学生在案例和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运用网络或是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在课堂教学之前展开讨论,从而做好充分准备。不管是哪一种讨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全面的把控。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的讨论及其发言给予广泛关注,认真倾听,找到学生对于选取案例的兴奋点及疑点。在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提问,帮助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其次对于学生在发言中出现的一些独特之处及闪光点要加以肯定和赞扬,从而激发学生对于讨论的兴趣,提升自信心。同时要及时纠正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的误区和错误,注重表达方式,更好地维护学生自身积极性及自尊心,合理把控整个讨论流程,确保讨论激烈但不混乱。最后对于学生所提出的观点及认知要及时地进行归纳和分析,合理把握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的矛盾点,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和案例展开深入探讨,鼓励发散性思维而又不偏离主题。通过这一过程,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处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四)总结案例教学,推动教学互动。

在整个案例教学中,开展课堂教学的总结活动是实现其主要目的的关键性环节。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自行总结;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总结,之后教师再进行点评。良好的教学总结往往拥有画龙点睛的巨大功效。教师在总结及点评当中需要以学生讨论内容为中心,结合教学目的,不能只是将先前准备好的结论及观点机械地陈述出来。

同时,实现案例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推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持续进步,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接触到当前社会中的热点事件,同课程中的教学资源实现有机结合,使得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活动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总之,案例教学在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因此,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活动中,需要注重案例教学的合理开展,运用科学性的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法律意识。

[1] 赵任凭.案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2] 郑晓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初探[J].长沙大学学报,2008(4).

[3] 钟铭佑,周世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法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1).

[4] 杨支才,谭宏钢.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

[5] 刘凯.《思想道德修养》案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3).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基础案例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