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兼与汉语比较
2013-08-15贺黎
贺 黎
(长沙学院 外语系,湖南 长沙 410003)
日语被动句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日语被动句中谓语动词的使用与汉语有一定的相通之处。本文对构成日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并与汉语被动句的情况进行对比,以期对日语学习有所助益。
一、日语被动句的构成及意义
日语被动句的基本句型有“名詞1は?が名詞2に…(ら)れる”。意为“名词2”对“名词1”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某种影响。如:(1)私が犬に噛まれた。(2)私が兄にケーキを食べられた。此外,在表示“出现”意义动词(如“建てる、書く、作る、発見する”)等的被动句中,一般用“によって”代替格助词“に”,如:(3)金閣寺は聖徳太子によって建てられた。但是在表示“出现的场所”时,可以用“に”。如:(4)答えはこの本に記述されている。
在表示心情的动词(如“嫌う、尊敬する、愛する、思う”)时,可以用“人から”或“人に”,但是在表示方向的动词(如“送る、渡す、勧める”)时,则用“人から”不容易产生误解。如:(5)李さんに渡された手紙。就有两种意义,既可以表示小李发的信,又可以表示小李收的信。
根据施事的动作行为是直接还是间接地作用于受事,一般将日语被动句分为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直接被动句谓语动词多由他动词充当,间接被动句既有他动词充当谓语动词的情况,又有自动词充当谓语动词的情况。
日语的被动句一般在表示消极影响或造成困扰的会话文中使用较多,如例(1)就是如此。有时为了主语统一也是用被动句表示。如(6)李さんは、会社から長年の功労を表彰されて、国の両親に報告した。在报道文中,为了使表现简洁,也常用到被动句。如(7)昨日未明殺人犯が警察に逮捕された。
二、日语被动句中谓语动词的使用情况
日语被动句中谓语动词既包含他动词又包含自动词。下面将从自他动词入手,分析谓语动词的使用情况。
(一)谓语动词是他动词的被动句
他动词一般在直接被动句中作为谓语使用。此时,在能动表现时做宾语的部分作为被动句的主语出现。如:
(8)虎が悪人を噛んだ。→悪人は虎に噛まれた。
(9)皆が私を班長に選んだ。→私は皆に/から班長に選ばれた。
(10)(神が)魔法を彼女に与える。→魔法が彼女に与えられる。
(11)李博士は新薬を発見した。→新薬が発見された。
(12)海が日本を囲んでいる。→日本は海に囲まれている。
例(8)至例(11)都是能动表现时他动词的宾语在被动句中做主语的情况。受动方做主语,直接接受施动方的动作,是直接被动句。这些被动句除以人(有情物)为主体的被动外,无生命的物体、抽象概念等无情物都可以作为主语。
例(8)的“に”格有“…によって”的意思,有时如果省略“…によって”,句子的意义就会不明了,因此很多时候会用“…によって”而不是“に”。除了“…によって”以外,还有加“…において”“…で”等情况。如:“他人の犠牲において進められたもの”。在(8)的情况下,句子一般暗含“被牺牲”的意义,是主语受害型的被动句。如“台風に吹き飛ばされた?車にひかれた”等。
例(9)的“に”格有时也可用“から”,是表示主语受益的被动句。当施动者为人时,“に”格常常省略。如“王さんは「三好学生」にほめられた”。
与(8)(9)不同,例(10)~(12)的主语都是无情物。 例(10)中的“に”表示的不是“…によって”之意而是暗含“…に対して”的意思。主语一般是抽象名词,以具体事物作名词的情况不多见。如,“意味が示された”“傾向が見られた”等。此外,当有新的事物出现或新的事情发生(如例(11))或叙述过去发生的事实及历史事实的时候也常用这两种句式。这种句式一般被称为“无情被动句”。
例(12)是在句中的动词没有与其相对应的自动词的情况下,用“他动词+被动+ている”将他动词自动化,是一种委婉的断定,带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类似的有“…と思われている”“…と考えられている”。
(二)谓语动词是自动词的被动句
谓语动词是自动词的被动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3)雨が降る。→雨に降られる。
(14)先生は私を影響する。→私は先生に影響される。
例(13)表示由于某方动作或作用的结果对自身造成了影响。一般使用动作动词。虽然主语是无情物,但是无情物被人格化了。在这句话中,“雨”不是人为而下,而是“自主”地下的。此外,如“このトラックが通られた。”暗含有人操作使其运动,而且“跑”本是卡车的本性,都是将无情物人格化的被动。
例(14)从句子形式上看与例(8)相同,但是例(8)是他动词的被动,表示主语受害的意义。例(14)是自动词的被动,不一定表示“受困扰、被牺牲”的意义。而且,主语既可以是人,如例(14)的表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被动句,又可以是无情物,如“経済はいろいろなことに影響される。”这类句子中的“に”暗含“…に対して”的意思。
可见,他动词做被动句的谓语时,主语既可以是有情物,又可以是无情物。主语是有情物时,既可以表示被害,又可以表示受益,主语是无情物时,可以表示有新的事物出现或新的事情发生及陈述过去发生的事实的意义。在没有与其相对应的自动词的他动词的被动句中,可以表示委婉的断定。自动词做被动句的谓语时,主语既可以是有情物,又可以是无情物。无情物作主语时,无情物有被人格化的倾向,有情物作主语时,暗含人对人之间的关系的意义。
三、日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与汉语被动句谓语动词使用情况的异同
日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主要有他动词和自动词,汉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主要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下面分别对两种语言中的被动句谓语动词使用情况进行比较。
(一)日语他动词与汉语及物动词构成的被动句
一般来说,日语他动词构成的被动句与汉语及物动词构成的被动句相对应。如:
(8)悪人は虎に噛まれた。(坏人被老虎咬了(被动句)/老虎咬了坏人(主动句)/老虎把坏人咬了(处置式))
(9)私は皆に/から班長に選ばれた。(我被大家选为班长(被动句)/大家选我为班长(主动句))
(15)バスの中で、私は隣の人に足を踏まれた。(在公车上,我的脚被旁边的人踩了(被动)/在公车上,旁边的人踩了我的脚)
从(8)(9)可见,日语他动词和汉语及物动词在有情物做受事主语的情况下,一般是相对应的,但是例句(15)中日语和汉语的受事主语不同,日语是“我”,是有情物,强调是主体“人”受到影响,而汉语则是“我的脚”,是无情物。
此外,汉语的及物动词的及物性有高低之分,及物性高的及物动词构成的被动句如“打、骂、表扬、批评”等都可以与日语的他动词对应,但是及物性低的及物动词一般不构成汉语的被动句,也不跟日语的他动词被动句相对应。如:
(16)他像哥哥。(彼はお兄さんに似ている)
(17)这双鞋居然花了2000元。(この靴は2000元もかかった)
而且,由于日语具有习惯以第一人称为主体叙述的特点,当受事主语是第一人称时,一般用被动表示,而且主语常常省略,但汉语则可以用主动句和被动句表达。如例(9)。
(二)日语自动词被动句与汉语被动句
日语中有大量可以用来表示被动意义的自动词,这些自动词与汉语及物动词构成的被动句相对应。如:
(18)泥棒が警察に捕まった。(小偷被警察抓住了。)
(19)大雨で橋が流れた。(由于大雨,桥被冲走了。)
此外,还有如(13)(14)中的变形为被动态的自动词,它们构成的被动句也与汉语及物动词构成的被动句相对应。
(13)雨に降られる。(被雨淋。)
虽然汉语的不及物动词一般不构成被动句,但是有少数加上因果关系主语或结果补语后,也可以构成被动句,相对应的日语则习惯使用自动词构成的间接被动句。
(20)他给孩子哭得没有办法。(彼は子供に泣かれて、困っている。)
(三)日语自动词被动句与汉语不及物动词主动句
日语中用连谓结构的自动词被动句与汉语中一些不及物动词构成的主动句有相对应的情况。如:
(14)私は先生に影響される。(老师影响了我。)
(21)李さんは父に死なれた。(小李父亲死了)
(22)夕べ客が来られ、勉強できなかった。(昨天来了客人,没有学习。)
可见,这类句子一般都有表示原因的意义,在汉语中用不及物动词主动句表示。
(四)被词汇化的表被动的动词
日语和汉语中都有一些被词汇化的表示被动的动词,在使用时只能用固定的被动形式,而不能用主动形式。如:
(12)日本は海に囲まれている。
(22)日本人は海に恵まれている。
(23)赤ちゃんが生まれる。
除此之外,还有“やられる、ふられる、とらわれる”等被固定化了表示被动意义的词语。这些词语既可以表示积极意义,又可以表示消极意义。
汉语中有一些光杆动词加上“被”字的使用方式被固定下来,成为表被动的固定词汇。如“被抓、被捕、被盗、被窃、被挖”等,与日语不同,一般表示消极意义。
四、结语
以上对日语被动句中的谓语动词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并与汉语被动句谓语动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可知,汉语及物动词被动句一般都可以转化成日语他动词被动句,有一部分与日语自动词被动句相对应。当受事主语为第一人称时,日语一般用被动句。
汉语中及物性低及物动词只能用主动句表示与日语中的自动词主动句相对应。极少数汉语不及物动词后加上表示因果关系的补语或结果补语后可以构成被动句,与日语自动词被动句相对应。日语中使用连谓结构的自动词被动句与表汉语中的一些不及物动词构成的表原因的复句相对应。
日语和汉语中都有被固定化了的表示被动意义的词,但是汉语中这类词语只表示消极意义,而日语则既可以表示积极意义又可以表示消极意义。通过以上对比,希望对汉语和日语学习者对被动句的掌握有所帮助。
[1]林凤英,日语被动句研究述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1):135-137.
[2]裴国栋,汉日被动句表现异同探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9(2):71-74.
[3]刘姝.汉日被动句谓语动词比较[J].云南大学学报,2005(5):54-57.
[4]杉村博文.从日语的角度看汉语被动句的特点[J].语言文字应用,2003(2):64-75.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动词的使动与起动交替:基于汉日英语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C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