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河南戏曲的传承与保护

2013-08-15侯银梅

文教资料 2013年13期
关键词:豫剧剧种剧团

侯银梅

(商丘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河南是文化大省,拥有极为丰富的戏曲资源,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人们生活日渐富足,娱乐日益多元化,加上戏曲传承过程本身的局限性,全国戏曲形势由高峰跌入低谷。本文主要对河南戏曲传承现状、保护措施进行整理,并提出目前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河南戏曲传承现状

河南戏剧从明代万历十年算起,相继在河南境内产生、存在和流行过的各类剧种近80多个,400多年来几经兴衰,目前仅剩37个剧种。另据河南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团在1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点周边村镇所做的调查显示:虽然在当地超过90%的年轻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但仅有8%的人选择会学习或者考虑学习当地的民间艺术。[1]农村传统戏曲等表演艺术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老弱妇幼,传统表演艺术的传承缺乏中坚力量。

(一)豫剧传承现状

豫剧原称“河南梆子”,由明末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因河南简称“豫”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为“豫剧”,是现今河南第一大剧种。著名的豫剧演员有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经典剧目很多,在民间影响较大的有《穆桂英挂帅》、《红娘》、《对花枪》、《花木兰》等。现代戏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倒霉大叔的婚事》等推出后,在全国的戏曲舞台上刮起了强劲的“豫剧风”,这些剧目的人物形象及其名家唱段至今演唱不衰。

豫剧长期受中原文化特别是黄河流域地方文化的影响,它在演出剧目、舞台表演、人物塑造、表述方式、音乐唱腔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格,带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成为我国民族戏曲宝库中的珍贵财富。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风尚发生了巨大变化,豫剧的生存开始出现危机。观众数量急剧缩减,表演人才缺乏,许多传统剧目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流派剧目已经几近失传,这种状况急需改变,豫剧的抢救、保护工作应尽早落实。

(二)越调传承现状

越调又名四股弦,是河南省古老的剧种,河南三大剧种之一,主要在河南、陕南、鄂北、皖西、山东等地流传,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河南是越调的主根,自1830年以来,它一直位于河南数十个剧种的前三名,具有浓郁的河南民间音乐特色和乡土气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越调形成了500多个传统剧目,尤以擅长表演“三国”著名,代表剧目有《收姜维》、《诸葛亮吊孝》等。

80年代后期,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中,全国戏曲形势由高峰跌入低谷,越调举步维艰,每况愈下,过去那种“满城锣鼓万人迷,村村都有越调戏”的喜人景象早已风光不再。河南全省目前只有河南省越调剧团、许昌市越调剧团两个专业演出团体,资金缺乏,新剧目产生困难,艺术人才青黄不接。其他的县级剧团基本陷入半瘫痪状态,平时各人忙各人的事情,什么时候有演出就临时组织起来排练。越调陷入了濒临消亡的危机。

越调剧团始建于1949年,建团60多年,由一个民间小调发展成为河南三大剧种之一,由小团成为省级大团、全国知名剧团,与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申凤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申凤梅曾经先后率团六次进京演出,轰动京城,誉满中华,受到数十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她一生为了越调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2]

越调生动地反映了中原一带的社会生活,在社会史和艺术史研究方面都有重要价值。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许昌市越调剧团和社旗县越调剧团近年来整合队伍,送戏下乡,他们采取了与企业联姻,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繁荣的新道路,剧团走村串户演出,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2007年9月,社旗县越调深入社旗县第三高中为同学们演出,与学生零距离交流。2008年,河南省越调剧团推出的大型越调历史演义剧《老子》在河南省第十一届戏剧大赛上获得金奖。

(三)二夹弦传承现状

二夹弦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剧种之一,产生于清中后期,流传于豫、鲁、苏、皖四省边界地区。二夹弦农村题材较多,乡土气息浓厚,它的曲调由黄河船歌、渤海沿岸的渔民号子、打夯号子及民歌小调等融合变化而成,在发展中,又汲取了花鼓、梆子、琴书等民间戏曲的音乐营养,经历代艺术家创造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唱腔,婉转、亮丽、抒情、甜美,为豫东百姓喜闻乐见。睢县和开封都较早传入二夹弦这个剧种,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八十年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日渐富足,娱乐日益多元化,二夹弦在悄无声息中走入了凄凉的困境,全国仅有的几个剧团相继解散,开封二夹弦剧团也停办了。随着老艺人的去世与转行,许多剧目、曲牌无人继承、无人整理,造成了剧目、曲牌,甚至板式的湮灭。

改革开放以来,部分健在的老艺人一直试图对二夹弦进行挽救,不断组台演出,使这一剧种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田爱云就是其中的老艺人之一。开封二夹弦剧团1984年停办后,田爱云卖了房子,多方筹措,在通许县创办二夹弦戏校,培养出40多名学生。[3]2004年,在戏校基础上,又组建开封市二夹弦实验剧团到各地演出。2005年,开封二夹弦剧团重新成立,成为国内唯一的二夹弦剧团,并在郑州英协剧院参加了“周末大戏台”的专场演出,受到了观众的欢迎。2006年,应中国音乐学院之邀,开封二夹弦剧团在中国音乐学院进行了三天的展演,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2008年6月14日,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国务院正式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滑县、开封和安徽亳州、山东定陶同时申报的二夹弦异常醒目,从此二夹弦被列入国家保护的传统戏剧之一。

二、河南省近年来对戏曲的保护措施

河南省政府已经开始意识到河南地方戏的重要价值,并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这些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宛梆、怀梆、大弦戏、太康道情是急需发展、抢救与保护的濒危剧种,政府为抢救和修复这些珍贵的绝版艺术,1999年拨专款100多万给省人民广播电台文艺档案库,截止到2002年2月整理并录制了包括宛梆、怀梆、大弦戏、太康道情在内的22种河南地方戏“声像档案”,成为目前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数量最多的“河南戏曲声像档案”库。2003年,政府启动了“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一批濒危的民间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2004年在荥阳举办了“河南首届民间传统优秀戏曲汇演”,对稀有剧种的抢救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同年,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通过投票及专家评选,颁布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十大要闻,“河南省全面实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名列榜首。2005年举办了“河南第二届濒危戏曲汇演”对濒危剧种的抢救进一步起到推动作用。2006年,在河南曲剧之乡——汝州市,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文化厅等单位联合主办,河南省戏曲协会、汝州市委市政府协办首届河南曲剧艺术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选择部分剧种申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河南戏曲文化艺术资源的重要举措。2005年,在有关部门的组织下,有着300多年历史、唱腔慷慨激昂、表演粗犷奔放的“怀梆”正式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6月初,国务院公布第一批518个国家级非遗名录,河南共有22个项目被列入,其中戏剧类共有10个:豫剧、宛梆、怀梆、大平调、越调、大弦戏、四平调、曲剧、道情戏、目连戏。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剧种有3个:二夹弦、罗卷戏、二股弦。第一批扩展名录中地方戏剧有柳子戏,皮影戏中有定陶皮影、罗山皮影。其中,宛梆、怀梆、大弦戏、太康道情还被列入中国值得、需要而且可能抢救、保护与传承的濒危剧种。

三、当前河南戏曲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空间面临挑战

戏曲文化的生存空间是传统的乡村社会,戏曲曾是民间最主要的娱乐形式。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乡村社会已不复存在,现代化气息到处弥漫,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普及,交通的便利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农村,进入城市,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的现代化对传统戏曲的生存环境形成了挑战,使传统戏曲生存困难。

(二)人才青黄不接

戏曲的传承形式主要有两种:物质性传承和非物质性传承。物质性传承即戏曲的道具及服饰等物质器具的传承,相对比较容易。非物质性传承是对戏曲的唱、念、做、打等表演及音乐演奏等技艺的传承,是戏曲艺术传承的重点。[4]目前,河南很多剧团能把传统剧目完整演下来的已经不多,特别是民间剧团因生存困难而无法正常演出。由于农村经济的转型,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进城打工,老年人对戏曲情有独钟,但缺乏后继者,造成戏曲人才青黄不接,影响了戏曲的发展和创新。

(三)经费缺乏

保护经费缺乏,严重制约着表演艺术遗产的发展。一些文艺团体改制后,失去了正常的经费来源,难以经营下去,许多民间艺人生活十分困窘,用于采风、整理民间艺术的经费缺乏,这些都使表演艺术遗产的传承产生危机。

[1]牛冬阳.河南省表演艺术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中国音乐学,2008(2):62.

[2]赵华.河南越调的发展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J].中国戏剧,2009(6):53.

[3]王芳.豫之瑰宝传承在即——当代河南二夹弦现状调查报告[J].时代文学,2008(6):106—107.

[4]吴文翰.以科技为依托,传承河南戏曲文化[J].河南社会科学,2009(1):6.

猜你喜欢

豫剧剧种剧团
豫剧在台湾地区的生存与现代化追求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不老的豫剧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狠狠小剧团”
乱谭小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