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写作的非虚构性特征及其价值
2013-08-15杨国婷
杨国婷
(淮安市淮安区仇桥中学,江苏 淮安 223001)
阅读和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两大板块,写作常常是最令师生苦恼的一项内容。许多学者认为,在现实的教学中许多学生的作文中存在较为普遍的“虚假”写作现象[1],这种虚假写作给写作教学带来了严重危害。为走出中学写作中的“虚假”区域,需要对中学写作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从而找到破解中学生“虚假写作”的方法和路径。
在论述中学写作的特征之前,我们有必要厘清作文、写作、中学写作的概念。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作文。
根据笔者的调查,所有学校的写作课名称一律叫作文课。其实,早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均用的是“写作”而非“作文”一词。虽然这看起来只是无关要紧的名称变化,但其背后却蕴涵着深刻的教育理念的变革。可以说,从“作文”到“写作”的转变是中学写作课由工具到本质的回归。
“作文”,我们现在无从考证该词的来源,但在现有的教学实践语境中,作文显然有特定的意思。有学者给作文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作文是指“学生为写作课和作文试题所写的文字”[2],湖北长江大学文学院的王家政认为:“作文是学校语文教学专用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写文章’的训练学习写作的活动。”[3]
应该说,两位学者均看到了“作文”与“写作”的重大区别。笔者认为,在我国教学实践中,“作文”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它主要包含如下特定要素:
首先,“作文”发生在中小学阶段,即它是中小学特定阶段的产物。脱离这个阶段,不存在“作文”现象。
其次,“作文”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处于形成阶段。因此,他们的文章带有很强的“幼稚性”色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思维去看、去分析,并渐渐学会认识世界。
最后,“作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作”出来的“文章”。如上第二点所述,因为学生是尚未成熟的群体,所以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行为需要在成年人的帮助下完成。
本来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但中小学阶段的“写作”已经变成了“变味”的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越位指导”。笔者认为,教师在学生写作中承担的角色功能发生了“越位”。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和启发”,而非“指导”,也不是“诱导”,更不是“命令和替代”。恰恰相反,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超越了他们应承担的角色,替代了学生的观察和认识,最后让学生写出了大家都认为是“思想正确且文字优美的好作文”。这样,中学的写作就变成了作文,即为了获得考试高分,学生按照思想正确和文字优美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写作训练活动。
(一)写作。
古今中外写作的概念有很多。目前学界有主要的定义有如下几种:
所谓“写作”,即文章之制作。[4]所谓“写作”,就是人们运用语言符号制作文章的一种精神劳动。[51]写作是以读者为对象,以交际和传播为目的,以记事、说理、表情、达意为内容,在社会中时刻需要的一种综合性的精神生产活动,活动的成果是写出成品。[6]写作,是以书面语言为工具表达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的精神劳动,是在交流目的下认识和表达互相融合、互求统一的过程。[7]
笔者认为写作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人们用写作这种特殊的传播行为达到情感宣泄、寻求共识、探寻与认识世界的目的,它是人类一种理性的传播行为,因此,写作是人们情感和认识世界的理性表达,它来源于人们的表达冲动。
首先,写作是一种传播行为。从人类诞生的那天起就有了传播现象,它是人类进行集体活动的前提。如果没有传播,那么人类乃至所有的群居动物就不可能形成群体生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播是人类为了共同生活而进行的信息交流行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用文字进行传播的方式,这时写作现象诞生了。
其次,写作是为了情感宣泄、认识世界、寻求共识而进行的传播行为。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参与集体生活,依靠集体的力量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这是人类传播行为的目的。
最后,写作是一种理性的传播行为。这使得写作区别于一般的口头传播和灌水式的发帖或微博等类写作行为。口头传播具有随意性、偶然性、即时性等感性特征。写作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等特征。写作不一定以“写”为前提,特殊的口头传播也可以成为写作,只要这种口头传播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口头传播也可以成为写作的一种,如演讲。同样,“写”不一定就是写作,如现在网络上大量的水贴和无价值的微博,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就不是写作行为。
(三)中学写作。
严格地说,中学写作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并不存在中学写作这一概念范畴。只要是有思考能力的人所进行的写作活动就是写作。单独对中学生的写作现象进行研究似乎并没有价值,因为在自然的状态中,中学生写作的现象很少存在。由于青少年尚处于发展期,认识水平和思考能力均未成熟,因而他们的写作一般很难达到“理性”的要求,即很难达到“系统性和逻辑性”的要求。
随着人们对写作现象的研究和现代教育的诞生与发展,人们发现人类的写作是可以从少年乃至儿童时期就进行培养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写作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从原先的“吟诗作赋”、“治国平天下”到现在的研究自然和人类社会,传递信息,改造社会,等等。写作的功能和价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需要提前对人们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
因此,综上所述,中学写作虽然不是一种严格的写作现象,但它确实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笔者对“中学写作”界定如下:中学写作是指人们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教育的方式对青少年的写作能力进行系统培养,促使其能够写出初步符合社会要求的作品。中学写作的本质是一种教育性写作。
二、中学写作的基本特征——非虚构性
(一)非虚构性概念界定。
1.粗分法:西方百科全书中的非虚构性界定
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非虚构性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非虚构性作品呈现的是事实。这就把目前中国题材中的小说、戏剧、诗歌和部分虚构性的散文给排除了。
第二,呈现的事实可能准确,也可能不准确。但它是作者在作文的时候所相信的真实状态。这种真实并不完全是真实的,只是人们相信而已,比如宗教和神话。
第三,非虚构性作品也可以适度虚构,提供关于这些作品的更多信息。
2.细分法:美国教科书中的非虚构性概念界定
在美国教科书中,将文章的体裁细分为四种:虚构、非虚构、诗歌和戏剧。这里的“虚构型作品”主要包括小说和虚构故事。[8]而非虚构性作品是指小说、诗歌、戏剧以外的作品,它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传记、自传、新闻、真实故事等,它一般写的是真人、真事、真实的环境、真实的情感和观点。因此,目前我国中学生写作大部分应当属于非虚构性写作。
应该说,美国语文教育将文章体裁做出如上划分是社会科学发展进步的结果。在现代教育诞生之前,西方语文教育中的写作教育基本以培养文学家为主要目标。自从西方社会从近代走向现代后,实用主义思潮开始占据社会的主流,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写作的功能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除了创作出文学作品外,写作也变成了一种实用性的工具,用于人们的日常交流。这样写作的日常交流功能被放大了,成为一种优先于文学创作的基础功能,毕竟生存性需要大于创造性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方文体中还有一种叫做“半虚构”的作品,被归为虚构性作品一类。笔者将该类适度虚构的作品归纳到非虚构性作品中。
(二)非虚构性写作中的“真实性”要求。
从上文对非虚构性的定义中不难发现,非虚构性写作的第一要义就是真实,但这里的“真实”显然和文学作品中的“真实”有所区别。
1.非虚构性作品中的“真实”内涵
廖圣河认为“真实”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层即“素材真实,就是作文尽可能展现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这里的“真”是“真的”,“实”是“实的”,这叫“真实作文”;第二层即“情感真实”,就是作文要用“心”去写,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等真实地表现出来,这里的“真”是“真心”、“实”是“朴实”,这叫“真心作文”;第三层即“画面真实”,就是你的作文要给读者以“真实”的感觉,我们可以对生活进行必要的加工、改造、补充或虚构,但最终你要给别人一个“真”印象,所以这里的“真”就是“逼真”、“实”就是“完美”,这也叫“真感作文”。[9]
笔者认为非虚构性作品的真实应该从写作的过程来分析,主要包括:动机真实、素材真实、叙事真实和情感价值观真实。“真实”的要求应该贯穿于写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2.非虚构性写作中的“真实”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
非虚构性写作是书面语言不成熟者学习表达的活动,因而学生非虚构性写作的“真实”标准绝不可能宽松到漫无边际的“虚构”。学生写作的“真实”,是基于学生的认识水平、生活阅历、语言能力的实际要求。
首先,非虚构性“真实”不等于绝对的“生活真实”。要求学生写作尽可能展现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但绝不是照搬生活,记流水账,缺乏提炼。需知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心灵活动,是对现实生活的再创造过程。即便是生活中发生过的事,也要经过加工、构思、剪裁、表达等,才可能写出好文章。如果写作就像在复印生活,原封不动地照搬,没有提炼,没有重点,没有详略,就难以感动人,难以给人以真实、形象感。它和适当的加工并不矛盾。
其次,非虚构性真实不同于“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是指在遵循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在符合生活逻辑性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提炼出能反映主题,反映社会、人生的内容。文艺创作是生活真实的反映,但是这种反映只能是生活真实的艺术概括、提炼和集中,而不是生活真实的照搬和翻版。换言之,文学要反映生活,但不是生活的实录,而是对现实生活进行加工改造、掺入想象与虚构的产物。因此,“艺术真实”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创作手法上的“虚构”,所谓“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10],“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而非虚构性写作中的“真实”开宗明义就反对纯粹虚构。这是二者最核心的区别。
总之,“生活真实”就是我们用眼睛看到的,用耳朵听到的一切生活的本来面目,它的“真实”往往伴随着“杂乱”、“无序”、“无主题”、“无标准”等。生活真实是学生非虚构性作文中的“真实”、作家文艺作品中的艺术“真实”的基本素材,基本底蕴。脱离了生活真实,学生非虚构性作文中的“真实”、作家文艺作品中的艺术“真实”就成了无源之水。
(三)中学写作的非虚构性与虚构性。
非虚构性作品与虚构性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非虚构性作品强调文章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信息输出,真实的信息包括真人、真事、真实的环境、真实的情感和观点,尽管这些信息是作者按照自己的个人目的选择的。非虚构性作品一般用作交流、交际,具有实用性。虚构性作品是经过作者想象和加工而成的,尽管有时是受到真实事件和真实人物的刺激而产生灵感创作的作品。虚构性作品一般用做娱乐欣赏,但它也会为读者提供对社会生活深刻而独到的理解和思考。
需要说明的是,倡导中学写作的非虚构性特征,并不意味着中学写作完全排斥虚构性写作的培养。笔者认为,非虚构性写作是虚构性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掌握了非虚构性写作之后,才能适度培养学生的虚构性写作能力。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人必须先学会走,才能学会跑。虚构性写作是比非虚构性写作更高级的一种创作活动。
三、非虚构性写作对我国中学写作的价值
通过对非虚构性写作内涵分析,笔者认为倡导中学写作的非虚构性特征有助于减少目前中学存在的虚假写作现象,对中学阶段的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一)非虚构性写作倡导真实,对于部分中学写作内容编造问题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
我国中学生写作因为生活时空所限等原因导致中学生文章内容空洞,材料干瘪,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没有认识到写作的价值和意义。在他们的眼中,写作并不是因为表达的需要而是因为考试的需要,是为了应试。因为它不是生活的自然表达,学生也自然就不喜欢写作了。
如果我们倡导在中学阶段写真实的东西,真实的情感,真实的观点,而不论这种观点是否错误、情感是否幼稚、事实是否有价值,我们都应该鼓励和提倡,因为这一切都是真实的。我们不应该否定和批判中小朋友的情感和判断,不应该越俎代庖,应该鼓励和表扬那些真实的作文。这是非虚构性写作的最基本态度。因此,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必须强调写作动机的真实,是来自于真实的表达需要而非是出于考试的需要。必须强调素材的真实,是来源于生活中的真实人和事,而不是为了印证某种观点编造出来的脸谱化人物形象。
(二)非虚构性写作倡导真实,对于发现中学生的主体价值具有重要作用。
因为应试的需要,学生写作首先被套在了一个公共话语的道德评判框架里,所有违反公共话语的判断和描述都是不被允许的,否则就会得低分。这样的一个红杠杠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想,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学生的自由表达权利受到了控制,因而个性化的叙事方式和个性化的价值观都变成了千篇一律。
非虚构性写作认为只要你的观点是诚实的,你的情感是真实的,那么就是一篇符合非虚构性写作基本要求的文章。如果说学生的叙事更为流畅和准确形象的话,就是一篇佳作。尽管可能他们的观点不符合社会主流的看法。
(三)非虚构性写作的真实,倡导在教学方式上教师的引导作用,反对教师的越权写作,有助于实现真实性写作。
由于必须写学生的真情实感,不是出于应试的需要,只要学生写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就是一篇好作文,这样学生才会乐于表达。乐于表达了,教师的作用自然就减弱了。教师不会再为了启发学生而举N个事例而发愁,也不用担心自己举的例子会成为所有学生都引用的事例。教师的作用仅仅限于引导。
由于必须写出学生的真实情感,因此它天然地要求教师不得干预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否则就是越俎代庖,就不是非虚构性写作,而是虚假性写作。
总之,非虚构性写作强调作品必须是真实的信息输出,这真实的信息包括真人、真事、真实的环境、真实的情感和观点。“失真”是目前学生作文中的一个弊端,中学作文只有强调真实的信息输出,即所写的作文内容必须是学生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等获得的材料,情感抒发必须真实,才能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平台,才能使写作教学真正发挥育人作用。
[1]李海林.论真实的作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5).
[2]董承理.“作文”不是真正的写作.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12B,第8页.
[3]王家政.文学教育.2007(5):82.
[4]刘锡庆.基础写作学.中央广播大学出版社,1985:3.
[5]朱伯石.现代写作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6:9.
[6]吴伯威,杨荫浒,林柏麟.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3.
[7]裴现生.现代实用写作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2.
[8]王爱娣.美国语文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58.
[9]廖圣河.引导学生写出真实作文.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04).
[10]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鲁迅全集.第6卷: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