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

2013-08-15

文教资料 2013年2期
关键词:文明礼貌行为习惯习惯

邓 平

(内江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四川 内江 641100)

1978年,75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①

行为习惯会对人的一生起很大的影响,很多成功者都得益于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幼儿期是养成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和最佳时期。幼儿教师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究竟什么是行为习惯呢?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哪些内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有哪些?这些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概述

习惯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撰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习惯的解释是:(1)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如习惯成自然;(2)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从以上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习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养成的,而是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习惯一旦养成,便很难发生改变。

所谓“行为习惯”是行为与习惯的总称。心理学认为它是自动化了的动作,也包括思维和情感。那么,什么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呢?其对象为幼儿,种类为好的行为习惯,那么我们可以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理解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在生活卫生、道德品质和学习习惯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良好的自动化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

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和身心发展特点,我们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良好的品德习惯

良好品德习惯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友爱同伴、爱集体、守纪律、爱劳动、诚实勇敢。其中文明礼貌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反映,更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准则。因此,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常识和行为,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内容。

(二)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生活习惯的内容主要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排便习惯。其中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培养幼儿有规律生活的重要方面,并且也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幼儿的饮食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但饭前不要吃零食、甜食,否则,幼儿就会不想吃饭。好的睡眠习惯也非常重要,养成固定的休息时间对幼儿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帮助。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容主要包括:喜欢学习、对学习活动有兴趣、能集中注意力专心于某一项活动;正确的读、写、坐和握笔的姿势;按照一定要求去翻阅图书,能爱护图书文具,会整理用品。学习习惯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非常重要,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才能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因此,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幼儿终身受益。

(四)良好的卫生习惯

良好卫生习惯的内容主要包括:洗手、保持五官的清洁、正确使用手帕、保持身体清洁、保持环境整洁。培养幼儿讲卫生的习惯,可以从让幼儿用自己的牙膏、牙刷、毛巾、面盆等个人用具入手,教育幼儿养成勤洗手、勤理发、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等个人卫生习惯;同时还应教育幼儿注意公共卫生,告诉幼儿打喷嚏时要捂住嘴和鼻子、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不随地大小便等。

三、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一)适当的期望

当前很多人意识到教师对幼儿期望过高会对幼儿身心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诚然,期望过高对幼儿的发展是不利的,但是我们绝不能忽略教师适度期望对幼儿的激励作用。同样,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时也是如此。有关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教师对孩子的期望能够起到激励孩子进步的作用,而如果教师对幼儿没有什么期望,任其自由发展,那么幼儿也不会有什么上进的愿望。对于幼儿而言,成人如果能够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对幼儿提出适当的期望,对幼儿的发展会大有裨益。在这一点上,可以采用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例如,教师可以对幼儿说,在这次的活动中,希望你能拿到一张“好儿童”奖状或者一朵小红花。那么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会有意识地去表现。当教师对幼儿的一个期望实现后,教师要对幼儿进行表扬、鼓励,使他们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接着对幼儿提出另一个切合实际的期望,幼儿在这种自发的无意识的激励下会逐渐养成许多好的习惯。

(二)趣味教育法

幼儿从出生开始,就积极地与客体交往,不断建构对事物的认识。幼儿能够主动地学习,并且具有好学、好问、好模仿、好探究的特点。因此,我们要抓住幼儿的这些特点,采取趣味教育法去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培养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

1.游戏教育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天性爱玩,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应在“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而对于幼儿而言,则可以在“玩中学,玩中求进步”。如教师要培养幼儿接、打电话时使用文明礼貌语言,就可以设计模拟游戏。首先,让幼儿组队模拟接、打电话,教师指出幼儿错误的地方,并示范正确的方法,然后以游戏巩固此知识。幼儿便可在这个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用文明礼貌的语言和打、接电话的知识。

2.歌谣教育法

1843年,福禄倍尔在《母亲与儿歌》一书中,系统地介绍了通过歌谣及其相关的游戏活动教育幼儿的方法。朗朗上口的童谣,简单易记,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老师可以把幼儿的相关行为规范编制成歌谣,让幼儿更容易记诵。这样,不仅强化了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而且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比如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饭前洗手,可以先教幼儿反复诵读童谣:“小脸盆,水清清,小朋友们笑盈盈;小手儿,伸出来,洗一洗,白又净;吃饭前、先洗手,讲卫生、不得病。”然后开展相关活动。幼儿经过反复不断的强化和训练,能够轻松快速地养成饭前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三)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幼儿天性好模仿,所以,在言传身教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要说教,更要教师、家长平时在规范行为上潜移默化地引导教育,正面示范,为孩子们做榜样。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对象是老师、家长,对他们的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言行。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要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教师的以身作则和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赞许,可以使成功的幼儿肯定自己,使其他的幼儿看有形象,学有榜样,这不但有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更是极大地促进了幼儿好习惯的巩固与提高。

(四)重视细节

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于后天。他认为人类会出现千差万别的情况,都是由于受到教育的影响。而对于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必须从身边的小事、细节抓起。习惯是在有了第一次之后,不断重复而形成的。所以,我们要重视幼儿行为的“第一次”。幼儿的思想、行为千奇百怪,往往在我们的意料之外。如果刚开始时,我们没有认真观察、了解,并采取适宜方式指正,那么一个小小的坏习惯很可能会影响幼儿将来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格外小心,若有错误,要进行及时的纠正。

(五)创造良好的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中国古代也存在着“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典故,可见,环境对于幼儿的影响非常大。幼儿接触的最多的是幼儿园,因此,我们必须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玩耍的重要场所,对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同时也对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物质环境。幼儿园的教室、走廊、卧室、墙面都蕴涵着很大的教育价值。比如,可以在幼儿园的楼梯上贴上卡通脚印,让幼儿顺着一边上下楼梯;在幼儿园的墙面上喷绘颜色鲜艳的关于文明礼貌对人的图案:见面问好、对于别人的帮助学会说谢谢……这样幼儿每天都可以看到,在潜移默化中也就学会了文明礼貌的好习惯。在幼儿卧室中也可以贴上“安静”的示意图,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这样幼儿就不会在该休息时嬉笑打闹,有利于他们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其次,幼儿园还应注意营造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氛围,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一个行为习惯养成的主题活动,面对全体幼儿,进行习惯教育,创造良好的集体环境。幼儿园教师可以对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幼儿给予表扬,幼儿好胜心强,这样有利于其他幼儿对该幼儿进行模仿。这样可以很好地营造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氛围。

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摆在重要位置,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少些坎坷,在好习惯的指引下不断提高完善自己。成为一个对自己、对家人负责,对社会有用的人,而这一任务家长和老师责无旁贷。有句话说得好,“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所以一定要抓住幼儿时期这个关键期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注释:

①幼儿行为习惯[EB/OL].http://x.iyaya.com/k/youer_xing weixiguan.html.

[1]李红主编.幼儿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8.

[2]黄瑾主编.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3]吴颖.浅谈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N].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12).

[4]王雯波.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N].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5]孙丽娟.童谣: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一剂良方[N].教育科研论坛,2010,(06).

猜你喜欢

文明礼貌行为习惯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幼儿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培养
培养小班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实践研究
培养小班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