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师资专业化的新探索——以江南大学创业教育工作为例
2013-08-15孙颖
孙 颖
(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 学工办,江苏 无锡 214122)
自2006年起,江南大学开始系统开展创业教育。5年来,在学校的有力推动下,江南大学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郁,各类创新成果丰硕,创业人才辈出。我校也先后获批“首批江苏省创业教育示范校”、“全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2010年3月29日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经验交流会”上,学校又作为三所创业典型代表高校之一作了大会交流发言,学校“三区联动互助”创业教育模式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和同行的认可和好评。虽然我校在高校创业教育方面已有部分经验积累,但到2011年大学生创业比例还不到2%。由此可见,我校起步阶段的创业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师资队伍薄弱、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单一、创业实践机会较少等问题。其中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显得较为突出。师资队伍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前提,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基础,是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我校创业教育师资现状
(一)我校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观念落后阻碍着创业教育的发展。
目前我校的创业教育普遍缺乏先天的土壤,游离于传统课堂教育主渠道之外,学生创业活跃在课外和民间,多数处于自发状态。教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还存在着许多偏差,不少教师认为创业教育是培养少数学生成为企业家的“精英教育”,是经营管理类教师的事;更有教师认为创业教育只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是团委、学生会教师的事;另外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创业教育是国家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应时之举,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创业指导中心教师的事,与己无关。由此可见,很多教师对创业教育不够重视,只做表面文章,敷衍了事,没有真正为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工作。
(二)创业教育师资专业水平较低制约着我校创业教育的实施。
目前,在江南大学从事学生管理和就业指导的教师是创业教育的主要师资力量,他们往往缺乏创业实践经历,甚至没有在企业的就业经历,对创业教育规律把握不够,在为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时,很容易陷入“纸上谈兵”的尴尬;且这些老师一般都有自己专门的研究方向和课时任务,这也使得他们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业教育中来。另外,有的老师在考核学生创业水平所用的方法上,只是简单地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试卷来评判具有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学生,这将会导致学生只注重对知识点的把握,不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导致他们不敢也不愿有所质疑,有所创新,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不利于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型人才、创业型人才。
(三)缺乏有效的师资评估影响着我校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系统化的评估能有效促进高校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复杂性、变动性和不断发展性要求着高校对以往的创业教育进行及时且有效的评估。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最早是从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开始起步的,1999年由共青团中央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了第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至今已举办了七届。江南大学的创业教育一直就是团委和学工处负责,这种管理体制,使得承担创业教育任务的主要是负责团学工作的老师,其他部门老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创业教育只是团学工作内容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只是一小部分,团学教师由于精力、知识结构等客观原因,对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教学力不从心;对经济管理类教师而言,他们在评定职称时,申报的是经济学或管理学等专业的技术职称,创业教育成为他们的副业,从事其科研或教学,对他们职称的评定没有多大的帮助,对他们来说,从事创业教育无动力和归属感。因此系统化评估的缺乏无法从根本上激励我校创业教育教师更好地服务于创业教育,更将重心倾向于其他方面。
二、加强我校创业教育师资专业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具有非常的必要性。
我国创业教育事业起步于1997年,至今仅有十余年,虽然已有了明显的发展和进步,但不论发展现状、获得成就、已有经验较之西方国家都略显逊色。然而现阶段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就业压力、国民生活水平等各方面要求来来,大学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这要求大学生在就业中必须拓宽就业途径,开阔就业视野,强调“自我雇佣”思想,努力自主创业。所以,在就业中培养创业意识、传授创业知识、训练创业技能都是高校教育必要而紧迫的任务,而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必要保障之一,师资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高校创业教育的质量。所以,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是我校创业教育一个绕不开的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具有明显的紧迫性。
目前,国内的高校创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着教学与创业分离的情况。这种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师资队伍中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分离有关。一般高校的创业指导教师,大多是由行政人员、辅导员等兼职担任,他们不但没有经过系统的创业师资培训,而且缺乏创业的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基本上是纸上谈兵,很少能给学生提供有价值、有建设性的意见。所以,如何培育和构建既具有专业的教学指导技能和素质又具备实际创业经验的师资团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具有现实的指导性。
师资队伍的专业化研究针对的是现存的师资情况,力求为现阶段高校创新教育中师资配备寻求一种合理的模式。在重视培养创业人才的同时,加强对师资队伍专业性的研究,是保证创业教育顺利发展和将来学生获得创业成果的有力保障。对高校创业师资队伍专业性的研究,可直接对教育实践进行指导并将影响到创业实践的重要研究。
(四)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具有充分的改良性。
在当下我校创业培养教育中,由于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造成了创业教育的目标和成果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创业教育收效甚微。本文对此针对性地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及理论上合理的解决方案,该研究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并对将来的师资队伍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三、高校创业教育师资专业研究的主要途径
(一)建立师资建设的长远目标。
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必须着眼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因此这项教育的师资建设应以长期性、延续性为建设目标。我校积极探索“师导生创”的创新创业理念和实践模式,“师导生创”是一种基于老师辅导学生,使学生创新不离校、创业不离校的教育模式,老师具有丰富的经验与相关人脉,而学生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活力,并且可以从老师那里得到专业的、系统的创新创业经验,两者结合,将会产生较强的爆发力,从而有利于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学生在“导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培养创业兴趣,探索创业实践。与此同时,我校还提出了建立“创业学院”的建设性创举,创业下设教学中心,实践中心,孵化中心,以及研究中心,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构建起良好的平台。
(二)提高教师自身创业教育能力。
教师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分离是国内高校创业教育与西方国家相关教育相比存在的明显缺陷,对创业指导老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是建立一支专业师资队伍的必由之路。我校现已成立开始探索成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和“大学生创业教育”2个指导师团队,每个团队10人,对其进行定期的如心理咨询、职业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创业实训等专业化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参加相关教学、指导学生竞赛,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与此同时,组织编写专业教材、申报科研项目为老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另外,笔者认为我校可采取多种形式建设教师队伍,如学历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等,同时应开设、开发提高教师创造能力的课程,如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性思维技法、创造原理等创造教育的理论课程,以及创造技能等实践课程,通过这些强化性训练实现我校创业教育师资水平的提升。
(三)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融合。
我校可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创业资源,引进校外导师,将校外企业家讲座办成相应的课程,柔性地扩充师资队伍,达到校内的专业教学指导教师和校外富有创业经验的导师行业专家、创业校友、实训导师的融合是实现师资队伍向专业方向发展的可行方案,积极探索“师导生创”的创新创业理念和实践模式。
(四)完善创业教育师资考评制度。
考核与评价制度作为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调节、控制、导向、决策的功能。学校需要为创业教师的创业教育实践提供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氛围,尽力让每一个创业教师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善于创新。同时,建立督导制度,形成创业教育教学工作责任机制,比如通过建立不定期的听课制度和抽查教案制度,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通过学生评教、学院评教、专家评教的形式,全面、公正地评价创业教育教师的创业教学工作,对优秀的创业教育教师给予适当奖励,与职务晋升、工资与福利待遇等方面挂钩。
四、结语
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创业教育的各项工作之首,不仅要从战略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而且要从实践层面把此项工作做扎实。只有我们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认真解决创业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才能够建立起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师资队伍,为创业教育的开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