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原则在少儿游泳初级培训班中的运用

2013-08-15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年8期
关键词:教练员游泳原则

□ )

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总结与概括,是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正确理解和贯彻教学原则,对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民健身不断兴起,游泳初级培训班越来越受到少年儿童及其家长的欢迎,暑假期间进行游泳培训的少年儿童也越来越多。但如何在短期内使学生对游泳产生兴趣并掌握一定的游泳技能是每个游泳教练员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在游泳教学过程中正确合理地运用教学原则成为学生能否在短期时间内掌握正确游泳技术的关键。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尽管利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使学生形成生动的表象,从而掌握所学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并发展学的思维能力。在游泳教学中,学生除了通过视觉、听觉来感知动作的形象外,还要通过触觉和肌肉的本性感觉来感知动作的要领、方位,肌肉用力的程度和方法,从而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形象和概念所以,运用直观性原则,对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1.1、正误示范相结合

示范时要正确技术和错误动作示范相结合。由于儿童神经冲动容易扩散,容易产生多余动作,因此为避免错误动作的出现,教练员在进行正确技术示范后,再进行错误动作示范可避免学生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

1.2、语言通俗形象生动

教练员在教学中对动作的讲解,应通俗易懂且生动形象,抓住关键,做到精讲,特别在少儿教学中语言要“儿语化”,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运用儿童化的语言与孩子们进行交流,会使他们自然而然产生一种亲切感、亲近感。孩子们会在不经意间就被你所吸引、所带动。他们有了兴趣,自然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1.3、全面“慢”速

多方位的示范和适宜的示范速度可以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在教授复杂的动作时,如果示范的角度和速度处理不当,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不好意思或不愿学甚至害怕的心理障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地安排队形,充分考虑动作的性质及安全要求等因素,来确定示范的位置和方向,于此同时根据动作的技术结构、性质和示范的目的,正确掌握示范的速度,使学生可以清晰、准确的观察到教师的示范动作,以消除学生的思想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2、从实际出发原则

从实际出发原则是指教学的任务、内容、要求、组织教法和运动量的安排,都要力求符合学员的年龄、性别、体育基础和身体发展水平,以及符合学校的场地、设备、器材和地区季节气候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够接受,便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1、掌握学生的不同情况

在一个教学班中,学生的情况不完全相同,年龄大的、小的,男的、女的,接受能力强的、弱的,胆子大的、小的,健康或者残疾等等。为了使教学工作在短期内达到预定的效果,教练员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及时的全面掌握学生的游泳基础、思想意志品质、组织纪律性、身体情况是很必要的。

相对于那些胆子较大的学生,学习技术、掌握技能方面是不用花很多心思的,他们会很快的接受和掌握,但对他们也不可掉以轻心,安全问题是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为此可以安排较多的任务给他们,在他们学会了一种较为正确的游泳姿势后,可以安排让他们游完规定的距离,这样既可以使他们不因学会了而无处消耗过剩的精力,又可以更好的巩固技术,还可以让能力较差的学生在看到差距以后,激励起学习的斗志;对那些胆小并接受能力较差,开始不敢下水而又很想学的小朋友,教练员要有充分的信心和耐心,这些孩子往往心理承受能力不是很强,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念是首要的,以免他们因害怕而拒绝第二天再来学习。在他们的每一次练习和进步时,鼓励和赞扬是对他们最好的动力,一旦有错误,责备和批评只会使他们不知所措,以至最后失去兴趣而放弃学习。对于绝大多数儿童来说,在技术教学上开始对他们要求不要太高,针对技术上的不足,可安排一些容易掌握的练习,多做示范,也可让已经掌握技术的小朋友谈谈体会,交流交流经验,现场表演,这会起到你所无法想象的效果。在水中无法完成某一个特定动作时,陆上模仿练习也是必要的,当他在概念上、节奏上理解掌握后,在下水就会按形成了正确节奏的动作去完成。

2.2、从教学环境实际出发

为了使游泳教学能在安全、愉快、健康的环境中进行,教练员还应该充分注意场地、器材、设备、水温的情况。在每次练习课开始前,教练员应准确了解场地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充分利用安全设备,以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设备、器材,以丰富练习内容和教学方法,最大发挥设备和器材的功能。还要注意气候水温情况,如气温、水温低时,则要适当调整水陆练习的时间比例和尽量减少水中练习时的讲解和休息时间。

3、自觉积极性原则

3.1、适时进行学习目的意义教育

自觉积极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成为自觉的行为。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主观动因,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要善于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唤起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要掌握游泳知识、游泳技术和增强体质,没有自身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是不可能的。自觉和积极是相互联系的,要使学生积极学习,必须调动他们的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3.2、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游泳的兴趣,有了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就能提高。对于初学者,应通过思想教育,特别是通过学会熟悉水性练习,使学生逐渐消除怕水心理,树立学好游泳的信心。在教学中,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情况提出合理的要求,使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完成,从而做到每次课都有新的体会和进步。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多鼓励,多帮助,钻研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加速他们掌握动作的过程。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适当提高要求使他们也学到新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利用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在培训初期就讲清楚,当他们学会了一个技术动作,能达到标准后可以学习其它泳姿。课的组织教学要多样化,动静交替以动为主,水陆结合以水为主,可采用游戏和比赛的方法,使课上的生动活泼。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越学越有兴趣。

4、结束语

总之,教学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是反映教学同一过程各方面的规律,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认识水平的提高,教学经验的积累和丰富,教学原则也将会不断地充实和发展。因此在游泳教学中,教师应全面掌握各种教学原则,但任何一种教学原则都有它的适用时机和范围。“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条件,正确运用各个教学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吴河海.游泳运动[M].北京: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0).

[2]戴汝潜.实用教学新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关甦霞.教学论教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4]李景信.自主学习与学生创造能力培养[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5,(2).

[5]范钦珊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J].中国大学教学,2003,(1).

[6]赵化侨.感悟教学艺术[J].中国大学教学,2003,(1).

猜你喜欢

教练员游泳原则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学校外聘体育教练员的二元思考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