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引发的若干思考
2013-08-15魏国东甘肃省天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系甘肃天水741001
□ 魏国东(甘肃省天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系 甘肃 天水 741001)
年轻人马拉松后晕厥抢救无效去世的悲痛尚未消散,东华大学又传出男生体测猝死。随着“死亡长跑”的愈演愈烈,各地教育机构为保护学生将纷纷取消长跑项目,但对于青少年健康来说,无异于因噎废食。体育课作为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提高青少年体质的重中之重,然而,我国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体育课时的开设率令人堪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大致如下:
首先是学校、家长、学生的主观认识存在偏差,对体育课的重要性没有明确认识。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制约,体育成绩不计入总成绩或占总成绩比重低,学生潜意识里被迫接受以分数论成败的论调。面对学校的集体活动或重要考试,体育课首先会被作为牺牲对象侵占、挪用。长此以往导致中小学生体育观淡薄,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习惯缺乏,运动过程中最基本的耐力和柔韧性不具备,身体在长期松弛状态下突然进行长跑等剧烈活动时,难免产生意外事故,“死亡长跑”的发生也就不足为奇。
其次是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等硬件设施的滞后,影响体育课程的开展和质量。作者在甘肃省各中小学调研发现,受经费不足等原因的制约,很多中小学,尤其是县区基层中小学体育硬件设施比较落后,具体表现为运动场地狭窄,体育器材年久失修等,面对很多对器材要求比较高的体育项目,教师往往只能进行理论讲解,无异于纸上谈兵。
再次是体育教师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水平不足,体育教学缺乏改革创新。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课程质量的好坏。由于“重文轻武”的分数本位思想,各中小学对体育教师普遍不够重视,少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体育课授课内容枯燥呆板缺乏新意,教学理念陈旧老套。更为严峻的问题是,体育教师队伍里有不少是半路出家的兼职教师或代课教师。对体育专业的基础知识一知半解,更无从谈起对体育课程的改革创新。“一堂课,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以及“放羊”式教学是很多中小学体育课堂的真实写照。
尽管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呈现南北部、东西部的差异性,但以上问题在我国各大中小学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笔者针对诸类现象及对其因素的分析,特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对体育价值的舆论宣传,引导全民对体育教学的认可支持。想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小学的体育课现状,首先要扭转观念,提高体育健身意识。除利用纸媒、网络、电视等媒介大力宣传外,还可通过小区宣传栏,街头横幅标语等倡导体育健身理念,普及体育知识,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健康观念,转变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等各个群体的思维方式,提高全民健身意识,真正将“生命在于运动”付诸行动,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阳光体育》落到实处。
国家及当地财政部门政策方面应适度倾斜,加大对体育硬件设施的资金投入。我们常说“因材施教”,“材”不光指作为施教主体的人,更指作为施教客体的物。完备的体育器材和配套设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有利于教师打破常规,趣味教学。对于体育经费的投入,可以采取上级拨款,学校“挤”款,学生捐款,社会筹款等多种方式齐头并进。
改革体育教育机制,转变教学方式。体育课传统的集体教学模式、模糊不清的教学目标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变迁和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因此,对体育体制的改革应致力于引入娱乐性与趣味性兼备的教学内容,增加一些蕴含传统文化的民间体育和新兴时尚的西方运动。如相对易学的太极、咏春等传统拳术,集体舞、街舞等时尚运动,引发并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此外,学校也可多开展一些具有竞技体育性质的赛事。如拔河比赛,篮球联赛等,使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也增强了集体意识与协作能力。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输血”与“造血”并举。针对体育教师专业水平不足的状况,首先应吸引体育院校的高校生以与专业对口的方式就业,为体育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可定期举办体育专业知识的讲座,交流体育知识,学生状况,使专业非专业的在职体育教师能够夯实基础,在体育课上有的放矢。此外,学校应打破“重文轻武”的心理偏见,提高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工资待遇等,使其能够在工作的同时意识到自我价值。
加强体育课监管力度,引入体育考核体系,保证课时、课量。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督导检查的范围,确保体育活动的质量,严禁占用体育课。采用积极的激励机制,奖励在运动项目中成绩优秀的学生,使其具有模范性和带动性。同时,以学期或学年为周期,对体育教师、学生进行考核,将体育活动的相关成绩与学生的评优选优和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这样也有利于建立改革的长效机制,防止“一阵风”式的口号式的运动。
总之,改变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的现状意义重大,但也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总结。只有改变思想,加大实践力度,才能从根源上阻止“夺命长跑”这类悲剧的发生,让中小学生全优成长。
[1]朱峰,张硕,等.体育课之殇:校园多了“瓷娃娃”[J].半月谈,2013,(2).
[2]张宜军.农村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05,(5).
[3]陈玮.天水市农村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