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煤矿转型期通风系统优化研究
2013-08-15石恒伟
姬 敏,刘 民,石恒伟
(安徽省淮北市皖北煤电集团 百善煤矿,安徽 淮北235154)
1 矿井概况
百善煤矿主采煤层为6煤,平均倾角8°,厚度0.6~3.2m。矿井地质储量为54.14Mt,可采储量为33.21Mt,矿井于1977年7月投产,投产后经过两期技术改造,生产能力为1.5Mt/a。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水平标高为-195m,矿井为低瓦斯矿井,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式,矿井从主井、副井进风,东西风井回风,采用两翼对角抽出式通风,东、西风井风机联合运转。
2 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
矿井最后一个综采面将在2010年9月底回采完毕,届时矿井采煤面全部为炮采工作面,生产区域逐步向边角煤柱转移,开采条件趋于复杂,随着生产的不断进行,矿井的通风系统逐渐趋于复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井下生产地点分布散乱,通风系统用风地点较多,系统较复杂,通风调控与管理困难。
2)通风系统阻力大,通风路线上的巷道变形较大,部分巷道破坏频繁,且通风路线长,超过了14000m,矿井负压上升供风量下降,个别用风点风量配不上去。
3)井下通风系统角联巷道较多,矿井的抗灾能力降低。通风系统优化前井下存在三处大角联,即8-12集运巷、62回风巷和67回风巷。矿井通风网络中的角联分支由于两端风压差小,受相关分支风阻变化,风流方向、风量容易发生变化。
4)井下内部漏风量大。井下通风设施多,井下风门共有160道,风窗有8道,密闭墙有66道,造成通风系统结构复杂,系统不稳定,井下内部漏风量较大。67回风与底大巷间距较近,仅为5m,受顶板压力影响,岩体出现大量裂隙,造成漏风严重。634联巷、6545切眼2、6545跳压切眼设风门处顶帮破碎,漏顶严重,漏风较大。
5)矿井外部漏风率较大。东、西风井闸板和盖板橡胶衬垫已老化,且风道已出现多道裂缝。东风井外部漏风率为5.54%,西风井外部漏风率为6.02%。
3 通风系统优化方案
3.1 通风系统优化方案的提出
方案一:在12采区新建一回风井,施工240m巷道与北部西翼总回风巷贯通,减少矿井总通风阻力,增加矿井总风量。风井170m,每米造价8万元,巷道240m,每米造价0.6万元,风机设备费260万元,土建费用150万元。方案一需投入1810万元。
方案二:维持原通风系统不变,优化生产布局,优化通风网络,同时扩修矿井总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断面,减少矿井通风阻力,增加系统风量。刷宽巷道总长为300m,每米造价为0.3万元,则方案二总投入为900万元。
方案三:在基本不改变现有通风设施的前提下,更换动力电机和皮带轮,合理确定通风机叶片角度,增加在用风机转速。将风机叶轮转速由原来的746r/min提高到900r/min。
方案三易施行,但是由于矿井通风阻力较大,提高转速后,可能引起风机性能的不稳定。采用方案三,经过实施,发现把风机转速调高后,风机产生“喘振”。通风系统安全性降低,方案三不可取。
方案二比方案一多投入910万元,减少开挖一口立井,减少巷道工程量240m,且不需新建工广外通风设置,工程实施的难易程度也较低,有投入少见效快的特点,采用方案一还需新增4名职工看护风井。综合比较选方案二比较经济、可靠。
3.2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的实施
3.2.1 优化生产布局
(1)为优化通风系统,及时进行调整采掘生产计划,减少采区生产系统。
(2)调整生产布局按通风路线距离远近顺序报废生产采区。短时间内减少矿井总的通风距离。
3.2.2 优化通风网络
(1)封闭闲置巷道和采区
在2010年3月份把68采区的进风巷与回风巷之间不需要使用的联巷(共计4条),进行设置挡风墙,减少了采区漏风108m3/min。西65采区为多年来闲置采区,今后几年来仍未计划进采掘队伍,对西65采区进行封闭,减少用风量260m3/min。
(2)局部调整通风系统减少无效风量
在654集运内增设一组调节风门,增加局部系统阻力,减少65溜煤道和6537系统漏风110m3/min。
复635工作面为2007年形成系统,多年闲置未采,一直按备用面进行配风,根据矿生产计划短期时间内仍不回采,把复635机巷风巷改为配风巷道,使65采区回风经过复635机巷风巷,减少矿井无效用风量160m3/min。
(3)减少矿井角联巷道
62回风巷为该矿一条角联巷道,全长1450m,该巷道内两侧采区密闭墙有8道,每次风井主风机倒换时,该巷道内的风流都发生变化,有时造成该巷道局部地点缺氧。以前为解决此问题,在64轨道巷下口设一道调节风窗,但是增加了矿井东翼的阻力,现在在62回风巷两端增设了两道永久挡风墙,并把62放水巷和62提料巷的风门拆除增设永久挡风墙,拆除了64轨道巷下口的调节风窗,既减少了矿井东翼系统通风阻力,又解决了该巷道缺氧问题。
3.2.3 降低通风阻力
(1)对西大巷2000m巷道进行刷宽,并把局部水泥棚支护改为半圆拱锚喷支护,刷宽后断面由以前的5.0m2增至6.5m2。
(2)8-12回风巷“卡脖子”段进行刷宽,刷宽后断面由4.5m2增至5.5m2。
(3)对66回风巷内的积水进行了开挖水沟,把水排出巷道。
(4)对东三回风巷、64回风道、北部西翼总回风巷进行清障,把废旧工字钢、管子、轨道及时升井,把断面小的地方刷宽卧底,减少了通风阻力。
3.2.4 采取堵漏措施
(1)67回风与底大巷间距较近仅为5m,受顶板压力影响,岩体出现大量裂隙,造成漏风严重。对底大巷进行喷浆、注浆堵漏。
(2)对各采区所有密闭墙、挡风墙进行了全面排查,对受压变形的密闭墙、挡风墙、采区巷道保护煤柱用砂浆抹面或喷浆堵漏。
(3)对东、西风井闸板和盖板进行堵漏,老化的橡胶衬垫及时更换;对东、西风井风道裂隙用防漏材料进行封堵。
4 实施效果分析
1)系统调整优化后,不但矿井风量紧张状况可得以彻底解决,而且为保证矿井转型期开采提供了通风保障,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后,矿井通风系统合理可靠。
2)通风系统优化后,实现了分区通风,增强了系统抗灾能力,避免了通防事故的发生,取得比较理想的预期效果。
3)通风系统进行优化后,矿井实际总进风量为4810 m3/min,总回风量为5105m3/min,总进风量增加了264 m3/min,矿井总回风量增加了266m3/min。西风井系统通风阻力由2205Pa降为1850Pa,东风井系统通风阻力由2078Pa降为1780Pa。
4)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后,改变了通风网络中阻力,使通风机工况点保持在合理高效区运行,并降低能耗。风机实际消耗功率:东风井改造前130.6kW,改造后117.1 kW;西风井改造前182.6kW,改造后168.4kW。方案二服务期为三年,可节约电费51.68万元。
5 结语
百善煤矿经过一系列通风系统优化后,减少了回风系统角联巷道,降低了矿井通风阻力,关闭了闲置采区巷道,提高了通风能效和矿井通风能力,增强了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抗灾能力,改善了井下作业场所的环境,满足了矿井通风安全需要,为今后矿井转型期回采边角煤柱提供了通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