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研究
2013-08-15李香丽
李香丽
(焦作大学,河南 焦作 454003)
数字环境下,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当今社会图书馆存在的主要模式。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尤其是西部不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以及地处中小城市的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方面,面临资源购置经费不足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又面临因资源重复建设而造成浪费的窘迫现状。为了缓解这种局面,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构建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促进资源的共建、共享已成为未来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1.概念
1.1 图书馆联盟
图书馆联盟是指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准确地说,建设图书馆联盟是通过资源联盟和共享服务平台实现成员馆的服务联盟和技术联盟,从而有效促进成员馆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有专家指出:“今天的图书馆正处于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每一个图书馆都必须摆脱自给自足的状态”。而摆脱这种自给自足状态的最佳途径便是建立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共享。
1.2 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
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是指若干所高职高专学校的图书馆,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共享图书信息资源,以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为目的而组织起来的促进图书信息的流动和知识创新,并通过各种契约关系而形成的联合体。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普遍面临建设经费不足、馆藏文献建设落后、人力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为了缓解这种局面,开展馆际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建立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是最有效的选择。
2.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的现状及模式
我国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始于20 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2000年以后发展比较迅猛,已建立的图书馆联盟既有全国性的综合图书馆联盟、专业图书馆联盟,也有地区性的专业图书馆联盟和行业性联盟;既有基于政府主导的紧密型联盟,也有松散型地域联盟。
2.1 CALIS 三期工程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 工程”、“九五”、“十五”总体规划中三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CALIS 的宗旨是,在教育部的领导下,把国家的投资、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建设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教育文献联合保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服务。CALIS的一期工程:主要任务是构建文献信息网络,包括初步建立三级保障体系,建立联机合作编目系统,以集团采购方式引进国外文献数据库,自建数据库资源,建立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体系;CALIS 二期工程:主要继续完善和发展已建立的文献保障体系,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促进全国高校自动化网络化建设;CALIS 三期工程:在“九五”、“十五”已建成的服务与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技术,全面挖掘、整合国内各级文献服务机构、商业服务机构和高校成员馆的可利用资源与服务能力,有重点地整合国际上著名的文献服务机构和商业机构的资源与服务,进而构建支撑“211 工程”院校高水平教学科研的知识服务环境,持续打造国内服务能力最强、可获取文献最全、面向各级高等院校教学科研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分布式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
2.2 首都高职图书馆联盟
“首都高职图书馆联盟”成立于2011年底,是由北京26 所高职图书馆自发组成的区域合作组织,其宗旨在于加强北京高职区域联合,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推进图书馆服务创新,为各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为首都经济发展服务。2012年2月底,“首都高职图书馆联盟”(CVLA)信息服务平台正式开通,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的服务主要有:用户统一认证与管理、统一检索、电子文献共享与传递、联合参考咨询,支持联合参考咨询、资源统一调度、我的图书馆等个性化服务。联盟成立有专门的管理委员会与专业委员会,对联盟事务进行组织与管理。
2.3 广东省高职高专图书馆共同发展联盟
“广东省高职高专图书馆共同发展联盟网”成立于2009年,该联盟网以资源整合为核心,建立资源统一检索平台,充分利用广东省所有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现有资源,通过文献传递的方式,实现资源共知共享,是典型的松散型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联盟由广东省高校图工委高职高专分委会发起并承担组织管理职能,成员馆受“广东省高职院校文献资源共享联盟章程”的约束。联盟秉承“自愿加入,自主发展”的宗旨,提供全文检索、文献传递等服务。
3.存在问题
3.1 地域发展不平衡
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是摆在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运行状况良好的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联盟多集中在北京、广州、天津等发达城市,这些城市一般经济比较发达,高职院校数量众多且比较集中。中西部不发达城市及中小城市高职院校不多且分散的城市如何建设发展图书馆联盟,促进不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图书馆之间资源的共建、共享,服务各学校的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2 技术的缺乏与依赖
技术是建设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的关键条件之一。虽然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缺乏还是制约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运行良好的高职图书馆联盟主要采取与超星、CNKI 等大的数据库商联合开发,共同创建,平台的维护与管理也多依赖这些大的数据库开发商。
3.3 联盟绩效测评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图书馆联盟尚未建立一套完善和适用的绩效测评体系,无法对联盟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的效益评价,既不能宏观上对联盟开展的合作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和过程控制,也无法从微观上具体量化检测联盟的持续有效性和联盟成员的效益。
3.4 缺乏管理
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通常缺少专业的、健全的组织与管理体系。这不单指专业的管理机构的缺失,也指专职的技术人员的缺乏。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其管理模式通常是通过成立联盟委员会,由联盟委员会牵头发起各成员馆来对联盟的事务进行商议与管理,一般不设专门的管理机构与专职的技术维护人员。联盟工作人员一般还身兼他职,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联盟工作中去,而联盟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一般需要有专职人员具体负责活动的发起、组织与协调等工作。
4.对策研究
4.1 学习先进理念,创新发展模式
高职教育自身的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在建设的过程中不能照搬本科院校图书馆联盟的建设模式与标准,必须开创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偏重的是职业技术与技能的培养与训练,走的是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培养的是大量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把握高职院校的信息需求特点,整合具有专业、地域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使高职院校在高职图书馆联盟优厚的资源保障下,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4.2 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
为了推动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的稳健、持续发展,应及时构建全面的联盟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联盟开展的合作项目进行跟踪检查。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绩效测评体系的构建可以参考广东省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的运作实践。广东省高职图书馆联盟以联盟体和各成员馆的岗位职责为基础,依据全面性、针对性、操作性、适应性的设计原则,将联盟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一将联盟的绩效测评指标整体分为联盟运行管理绩效、信息资源建设绩效和信息服务保障绩效3个第一层次的一级指标;二将对应一级指标的各个成员馆建设、服务绩效进行再次分解,分别得出第二个层次的若干个二级指标,然后通过专家参与或层次分析等方法确定各个二级指标权重系数,形成全面的联盟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三是制定相应的考核流程和规则,对各馆的建设情况、服务水平、用户满意度等分别进行考核,判定其在考核周期内的绩效评价等级。考核结束后,联盟委员会的组织者应及时将考评结果反馈给被评价人,并根据考核结果的优劣对被评价者给以适当的奖励与处罚。
4.3 加强政府主导,建立权威的协调管理机构
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是一个跨单位、跨系统还有可能跨地区建设的工程,所以联盟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一个具有业务管理权和技术指导权的协调管理机构。这个机构可由政府牵头组织,成立本地区的高职图书馆联盟委员会,并选择一所文献资源丰富、现代信息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图书馆学专家的高职学校图书馆作为联盟建设的中心馆。联盟委员会主要依托中心馆,对联盟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及本地区高职院校资源的共建共享进行整体规划与协调部署,必要时可争取上级行政机构划拨经费支持。联盟委员会可定期举行联盟会议,对联盟平台建设及资源共建共享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互连互通,真正做到使各成员馆的文献资源能够为联盟内的高职成员馆所共同享有。
4.4 争取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确保高职院校联盟的可持续发展
要保证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持续稳定发展,必须要有持续、稳定、充足的资金投入。CALIS 的建设经费主要是国家划拨的专项资金;天津市教育局先后对海河教育园区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的建设投入了近一个亿;上海市教育局投资600 万用来建设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实践证明,在联盟建设运作的初期阶段,争取政府的资金扶持是非常有必要的。
4.5 营造良好的、平等的联盟文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的建立是为了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但联盟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很难做到绝对均等。这就需要建立一种良好的、平等的联盟文化来推动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的稳定发展。联盟文化建设必须遵循成员馆地位平等、利益均衡、质量优先的建设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联盟文化具有一定的约束功能、凝聚功能以及价值引导功能,才能为联盟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5.结语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建设与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要取得长期、高效、稳定的发展还需要联盟内各成员馆对自身在联盟内的责、权、利有更清楚的认识,在获取更多共享资源的同时,承担更多的责任。此外,联盟各成员馆对内要加强沟通与协作;对外要加强与更多的行业性、区域性大规模图书馆联盟的沟通与合作,充分发挥联盟的优势,实现联盟内、联盟间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1]戴龙基,张红扬.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互惠的组织形式[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3):36-39.
[2]陈雅沙.关于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与资源利用最大化的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10,(7):65-68.
[3]林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2):31-33.
[4]马江宝.台湾图书馆联盟的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及启示[J].新世纪图书馆,2011,(8):74-76.
[5]陆地,郭秦茂.我国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3):18-22.
[6]李朋琴.我国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对策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5,(7):154-156.
[7]陈小衡.广州市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构想[J].情报探索,2012,(12):109-111.
[8]周明华,谢春枝.美国大学图书馆联盟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5):77-82.
[9]林彧.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盟探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12):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