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斋志异》中的另类女性形象分析

2013-08-15翟志娟张洪英

焦作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细柳侠女聊斋志异

翟志娟 张洪英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永川 402160)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塑造了大量以鬼狐形象出现的理想化女性形象,这些形象历来为评论界津津乐道。在这类女性强大的光环之下,人们往往忽略书中出现的另外一些女性,比起理想化的前者来,后者往往显得很另类。她们性格独特、见识非凡,言谈出人意表,行事惊世骇俗。尽管这类女性数量不是很多,但以其独特的个性在封建时代晚期灰暗的社会背景下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她们的某种表现,即使在今天看来,仍有其积极的意义。

总起来看,《聊斋志异》中的另类女性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性情刚毅的复仇女性

描写女性复仇的作品主要有《侠女》《商三官》《庚娘》《细侯》。由于清代为异族统治,加上吏治的黑暗,造成了无数冤狱。面对现实的黑暗、社会的不公,这些女性抛下了一切幻想和依赖,独自承担起复仇的重任。《侠女》一篇以一个穷书生的视角来表现侠女复仇的全过程。侠女与顾生比邻而居,她留给顾生母子的印象是“为人不言亦不笑,艳如桃李,而冷若冰霜”。后来,当顾生周济了她们母女的生活后,两家关系稍有改善,“然其举止生硬,毫不可干”。侠女并非无情之人,她对顾生对她身处困境时给予的照顾心怀感激,但其报答方式却太独特,不是嫁给对方,而是跟顾生私通为他留下一个孩子,以至于顾母咄咄称奇:“异哉此女!聘之不可,而愿私于我儿。”侠女反常的行为在大仇得报后才得以说明:原来侠女身负血海深仇,因仇人势力太大(有研究者认为是指雍正皇帝),她隐迹埋名周密准备了三年才得以成功报仇。让人感动的是,侠女可以长期忍受危险和艰苦的生活,也可割舍男女之情爱、母子之血亲,却独不能割舍对凡人的一点感恩之心,这使得侠女这一形象带上了一丝温情色彩,令人感觉可亲可敬。

《商三官》中,三官的父亲被恶霸打死,她的两个哥哥去告状,官司打了一年都没结果。家人束手无策之际,三官说道:“人被杀而不理,时事可知矣!天将为汝兄弟专生一阎罗包老耶?”她认识到要求得公道只能靠自己,于是女扮男装,外出学戏,借机混入恶霸家中将其杀死。

在这些故事中,主人公虽为一介女流,然而,她们在复仇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见识之卓越、性格之坚忍、行为之果断,不知愧杀多少须眉!

2.精明强干的持家女性

《聊斋志异》中精明强干、善于持家的女性比比皆是,如《小梅》《细柳》《仇大娘》《阿纤》《刘夫人》《小二》《辛十四娘》等等,可谓不胜枚举。其中尤以《仇大娘》最为出色,小说写仇家两个男子的无用,尤其是仇福,迷上赌博后,卖房屋卖田地又卖老婆,家都快让他给败光了;多亏他早已出嫁的大姐回到家中才挽回局面。仇大娘性格刚猛、敢作敢为,不但夺回了被侵占的房屋田地,而且重振家业再造辉煌。在本篇中,男子的懦弱无用与女子的坚韧刚毅、精明强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的褒贬态度明显。

《黄英》中的黄英善于经营,因种菊而发家致富。《阿纤》中的阿纤也是个能干的女人,嫁给奚岚时,“阿纤出私金,日建仓廪,而家中尚无儋石,共奇之。年余验视,则仓中满矣。又不数年,家中大富。”事实上,妇女支撑门户,似已成为当时社会的常态,以至于《陈云栖》一文中,当真毓生的母亲发现儿子娶的陈云栖虽美貌但不能持家后,感叹道:“画中人不能作家,亦复何为?”

《细柳》中的细柳刚出嫁不久就显示出出色的理家才能,丈夫不幸早早过世,细柳年轻守寡,又要抚养两个儿子:长子为前妻所生,次子为己出,都是性情顽劣难以管教。细柳痛下狠心,费尽心思,终于使他们先后走上了正道,各有所成。对此,作者蒲松龄也忍不住感叹道:“不引嫌,不辞谤,卒使二子一富一贵,表表于世。此无论闺闼,当亦丈夫之铮铮者矣!”

《辛十四娘》中,写辛的丈夫冯生为豪门陷害,被诬陷逼奸杀婢,判了死刑。辛十四娘不但要操劳家事,还要设法拯救自己的丈夫,为此可谓费尽心机:她买来一个漂亮婢女,让她伪为流妓,追随荒淫私行的皇帝进入勾栏之中,于床第之间告白了冯生的冤情,如此,才赶在行刑之前救下了自己的丈夫。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清代刑狱制度的黑暗,百姓上访的困难。经此事后,辛十四娘深感疲惫,对丈夫感慨道:“妾不为情缘,何处得烦恼?君被逮时,妾奔走戚眷间,并无一人代一谋者。尔时酸衷,诚不可以告诉。今视尘俗益厌苦。”看到此处,令我们在佩服这些女子的精明强干的同时,亦引发深深的同情:如果不是社会黑暗,如果不是无人信靠,她们又何必如此呢!

3.惊世骇俗的奇女子

说起《聊斋志异》中的奇女子,真能令人眼前一亮!她们有的见识卓越,有的观念独特,有的性格迥异,有的行事叛逆。她们蔑视礼法,罔顾世俗,尽管此类女性数量不多,但在封建礼教抹杀人性的强大灰色背景下,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令人惊艳!

《霍女》中的女主人公是性格最突出的一位,她来历不明,行为怪异,玩弄富人,损富益贫,颇有代天行道的意味。她利用自己的美色,损起富人来毫不手软,朱大兴,“家富有而吝啬已甚,非儿女婚嫁,座无宾、厨无肉”,却对霍女竭力逢迎,耗资无数。她对这些豪门富室,只是玩弄,过后就弃之如敝屣,却对正直的贫士黄生关爱提携有加,但也不屑于与之共同生活,而是选择无拘无束、浪迹天涯。霍女似是一位玩世不恭的侠女,她这种独异的性格和做派令作者很难界定,他评价道:“女其仙耶?三易其主不为贞。然为吝者破其悭,为淫者速其荡,女非无心者也。”

对于世俗的婚姻制度,这些奇女子也各有奇行见世。像《封三娘》中的范十一娘与封三娘的同性恋情,就够惊世骇俗的了。《苏仙》中的苏氏则是不婚而生子,终身不嫁。《新郎》中的新娘与新郎新婚之夜,竟带新郎回到自己的娘家居住,并说:“君家寂寞,我不惯住。”而新娘的父母居然对女儿的行为毫不见怪,对女婿说:“我女少娇惯,未尝一刻离膝下,一旦去故里,心辄戚戚。今同郎来,甚慰系念。”这一住就是半年。直到后来,夫家找不到儿子,告了官,官府逼索甚急,女家才仓促送女儿女婿离去。这个故事虽然怪异少见,但却对传统社会中以男性为主的家庭伦理观念,形成一种有力的挑战:凭什么女子只能嫁到男家,委屈自己的一生去迎合夫家的一切呢?

而事实上,这些特立独行的女性往往对丈夫不屑一顾,毫无依赖之心。《金陵女子》中的女子与丈夫结合三年后,又选择回到娘家居住。当丈夫因思念她而找上门来的时候,“女方浣裳庭中,见之不言亦不笑,浣不辍。赵衔恨遽出,翁又曳之返,女不顾如初。”《云萝公主》中的侯氏嫁给一个卑劣的丈夫,尽管她把丈夫整治得服服帖帖的,但对他仍是看不上。当侯氏生下儿子后,她说道:“我以后无求于人矣。膏腴数顷,母子何患不温饱?无夫焉,亦可也。”

即使是《长亭》中对丈夫有一定感情的长亭,也是宁愿与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而与丈夫聚少离多。这类女子反传统的言行,是对男权社会中以男子为主导的封建家庭模式的反抗。尽管这种反抗显得很无力,并且大多不能成功,但却显示了女性的意志,表达了女性的真实愿望和要求,为广大深受封建伦理道德压迫的女性揭示出一条新路。

4.智识非凡的才女

不同于那些自我封闭、愚昧无知的封建淑女,这类女性在许多方面的见识往往令许多男子自愧不如。《张鸿渐》一篇中,当张鸿渐要与同学一起联名上告贪暴的知县赵某时,妻子方氏告诫他说:“大凡秀才做事,可以共胜,而不可以共败;胜则人人贪功,一败则纷然瓦解,不能成聚。”可谓一语道破了传统知识分子的致命弱点。《辛十四娘》中辛十四娘因为丈夫恃才傲物,三次相劝无效后,说道:“君诚乡曲之儇子也!轻薄之态,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君祸不远矣!”妻子的沉稳多智、深谋远虑与丈夫的轻浮儇薄,形成鲜明的对比。冯生不听妻子良言,终及于祸。最突出的是《仙人岛》中的芳云,她不仅见识过人,而且语言辛辣幽默,令人解颐。故事讲秀才王勉来到仙人岛上,向岛主桓氏炫耀自己的八股科文,遭到芳云的嘲谑:

王诵至佳处,兼述文宗评语,有云:“字字痛切。”绿云告父曰:“姊云:‘宜删“切”字。’”众都不解。桓恐其语嫚,不敢研诘。王诵毕,又述总评,有云:“羯鼓一挝,则万花齐落。”芳云又掩口语妹,两人皆笑不可仰。绿云又告曰:“姊云:‘羯鼓当是四挝。’”众又不解。绿云启口欲言。芳云忍笑诃之曰:“婢子敢言,打煞矣! ”众大疑,互有猜论。绿云不能忍,乃曰:“去‘切’字,言‘痛’则‘不通’。鼓四挝,其声云‘不通又不通’也。”[1]128

《聊斋志异》中对八股文的讽刺是有不少,但是借女子之口幽默地评之曰:“不通”“不通又不通”的,却是不多。从中可以看出,这些有见识的女性对科举八股的厌恶不亚于男子。同样,《翩翩》一篇中的翩翩在儿子结婚之时,扣钗而歌曰:“我有佳儿,不羡贵官。我有佳妇,不羡绮绔。”也表现出不以世俗富贵为念的超脱态度,对传统的读书做官的正道不屑一顾。

综上所述,《聊斋志异》中的另类女性数量虽不是很多,但由于她们思想见识的卓越、才能的出众、性格的独特,以及行为的反叛,因而具有独特的魅力。不同于传统女性的温柔娴淑、小鸟依人,这类女性大多是刚强独立、敢作敢为,因而往往为主流社会所不容:仇大娘在娘家时就因为性格刚猛,触怒父母,以至于出嫁后跟娘家数年不来往;悍妇江城往街上一站,更是引得众人侧目;黄英、细柳的能干、强势,更是招来深爱她们的丈夫的不满和奚落;婴宁、小翠则最终被主流社会所改造或排斥。在主流文化无所不在的强大控制力面前,这类女性形象的出现,无异显示出一种强大的人格张力,表现了女性自身的愿望和要求。研究这些另类女性的形象,可以使我们对封建时代晚期的社会面貌及女性的生存状态,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1]蒲松龄.聊斋志异(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5.

[2]王建平.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复仇描写[J].江西社会科学,2005,(3).

[3]黄伟论.《聊斋志异》悍妇形象及其女性文化[J].中山大学学报,2003,(1).

[4]龙志鹤,王言锋.《聊斋志异》中女性描写的现实性及作者的妇女观[J].学术交流,2006,(6).

猜你喜欢

细柳侠女聊斋志异
京东侠女
京东侠女
《聊斋志异》:不一样的魑魅魍魉
巧问深引 言文交融——以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教学为例
细柳的搅团
像“侠女”一样
STRANGE TALES INDEED
论《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
迷离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