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之比较❋

2013-08-15李海霞朱宝林

关键词:社会化图书馆资源

李海霞,朱宝林

(1.金陵科技学院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1169;2.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江苏 南京 211169)

2002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这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政策依据。

2005年,50余所高校图书馆馆长签署了《中国大学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武汉宣言》,鼓励高校图书馆在满足本校用户需求的前提下,逐步向社会开放大学图书馆资源。这一发展趋势,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提供了良好氛围。

2007年,《全国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苏州宣言》统一了各级各类图书馆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认识,倡导各类各级图书馆都要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2008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正式发布了《图书馆服务宣言》,并强调“现代图书馆秉承对全社会开放的理念”。

一、国内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之实践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是指高校图书馆在保证各自主要服务对象的前提下,延伸向社会公众开放,采取有偿或无偿的服务方式接纳社会公众,允许他们利用图书馆所收藏的各种信息资源,为他们提供各种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社会开放、为经济建设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1]。

(一)借阅服务

馆际互借和提供临时借阅,是我国高校图书馆传统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北大、清华等30多所高校成立“首都图书馆联盟”,向社会免费开放;武汉大学等同城5所高校在湖北率先向社会开放图书馆,让高校文化资源更好地为公众服务。随着我国高校园区或大学城建设的推广,宁波高校园区、深圳大学城等高校共建图书馆,在向各高校师生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也兼顾向所在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我国14%的部属院校图书馆、50%的地方高校图书馆和60%的职业院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提供书刊借阅服务[2]。

虽然有的高校图书馆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但就整个大环境而言,中国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规模并不尽如人意。以南京为例:南京绝大多数高校的图书馆都是“闭门谢客”,即使有一小部分已“悄悄”对外开放,也仅仅局限于很小的范围内。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的老师介绍,他们学校的图书馆可为在学校内参加短期培训或家住学校附近的市民办理临时阅览证。然而,与借书证不同的是,阅览证只能看书,不能把书借走。河海大学图书馆的开放度稍大一点,但必须要有单位开具的证明,还要交纳数百元押金,办理的也只是一个临时阅览证,离读者的期望相去较远。

(二)公众服务

高校图书馆为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发展水平与国家政策和图书馆事业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社会资源共享意识的提高,已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加强与科技、经济、文化、社会的结合,为社会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

1.面向企业服务。高校图书馆面向企业开展信息服务,是高校履行社会职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经济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企业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信息资源是他们决胜市场的关键因素。高校图书馆面向企业开展信息服务,一方面能促进企业乃至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其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并进而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汇集了大量专利数据库,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信息网、美国专利全文数据库(美国专利商标局)、加拿大专利检索、德国专利检索等的资源链接,向企业提供专利信息服务和科技查新服务,方便企业用户获取专利信息资源,获得最先进的科技信息[3]。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图书馆与网络公司合作,为大型药厂制作网页,在网上公布并不断更新医药科技信息,进而提高了药厂广告宣传效果[4]。

2.为地方政府服务。高校将科研和生产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广州大学图书馆在 2000年提出“立足广州,面向广东,辐射海内外,服务社会”的发展目标的基础上,2003年建立“媒体眼中的广州”新闻资料全文数据库,为广州市政府机关提供服务,并取得显著成效。广州大学图书馆还承担了广州市档案局“广州人物、广州重大事件、重大文体活动数据库”的信息收集;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网站公共信息的收集;《广州政务服务简报》的编辑出版等任务。高校图书馆以其资源、设备、人才、经验等优势,承接政府的信息服务业务外包项目,为政府服务,在拓展图书馆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功能的同时,补充了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提高了服务能力,锻炼了人才队伍,通过优势互补,实现了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5]。

宁波大学图书馆下属的科技信息事务所,利用该馆资源及相关院系辐射的技术支撑,建立具有特色的服务于地方经济的信息交流平台,为宁波区域经济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该事务所与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共同组建了“宁波文教用品研究中心”,以宁波市文具产业的提升与发展为研究主题,将教书育人与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积极参与全省乃至全国文具行业战略协作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与公共图书馆合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高校图书馆利用自己的资源、技术优势为公共馆提供支持,利用联盟资源直接为区域所有用户提供服务,同时,公共图书馆的地方特色资源,也为高校师生用户提供了地方特色资源服务。联盟的建设实现了资源信息和服务的开放性功能,成为区域“开放的知识和信息中心”。 2009年天津高校图书馆联盟与天津市图书馆等机构开展资源共建共享,使天津市民能够与在校大学生共享图书资源。在共建平台上,天津市 19所高校学生和普通市民均可以查询到天津市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信息。如果市民想借一本书可是又恰巧附近的图书馆缺藏或已借出,这时可以领一个相应馆的馆际互借证去别的图书馆或高校图书馆借阅;如果天津市图书馆没有相应的文献,作者也可以申请免费的其他城市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6]。

2008年吉林省成立图书馆联盟,读者只要持有图书馆联盟的通阅卡,即可实现馆际互借。吉林大学等高校图书馆还分别与一些基层公共图书馆签署共建协议书,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业务培训及技术指导,提供书刊及电子资源下载,协助建立资源数据库。

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资源的互补性和用户需求的交叉性,使得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的资源共享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文献资源的重复购置现象,提高双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不足与社会对信息需求增长的矛盾,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

二、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之现状

国外的高校图书馆,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作为社会公共服务机构的一部分,对社会公众开放较早,开放程度也较高。

(一)借阅服务

美国联邦法中的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美国的高校图书馆都有权享受联邦政府的资金补贴。美国的高校图书馆因此达成了一种默契:高校图书馆既然接受了来自国家税金的补贴和资助,那么就应当向社会市民免费开放。所以,基本上所有的美国公立高校图书馆都向公众开放。有些私立大学虽然不对外开放,但实际操作中并不严格拒绝外人进入。如哈佛大学是私立大学,原则上只有老师和学生才能进去,但市民进去也不会被拒绝。

德国大学图书馆除完成为本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任务之外,还为其所在地区的公众开放。所以,德国许多大学图书馆同时承担着市图书馆或州图书馆的任务。如法书克福大学图书馆,既是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共图书馆,又是为大学师生服务的大学图书馆,具有公共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的双重身份。

在英国,公民可以免费到大学图书馆去阅览,如剑桥大学图书馆采取全部开架的服务方式,与校内读者一样,校外读者不需提供任何证件就可以享有借阅图书以外的其他权利,如免费上网等[7]。

日本文部省也曾在1955年提出了大学图书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报告,受此影响东京工业大学、名古屋大学、筑波大学等很多大学图书馆均实行了对社会公众开放,节假日也不例外[8]。

(二)公众服务

美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为公众提供综合性的服务项目。项目依托的本校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于提高公众的知识素养,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加州大学戴维斯图书馆和耶鲁大学的图书馆公众服务中心,在大学优秀知识资源的支撑下,为公众和私人机构提供支持信息和专业服务,加深了公众服务的深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通过公共服务项目与商业合作,把研究结果和科学发现转化为实用知识和工艺革新,为加州乃至整个国家都带来了效益[9]。

英国国家图书馆——大英图书馆十分重视为企业创新服务,设立了商务和知识产权中心平台,为企业家和小企业服务,其理念是将创意变成成功。此平台展示商业信息资源,可以咨询专家,提供商业经营讲座,除为企业提供大量科技和商业信息外,还专门为新创业公司提供一揽子服务[10]。

另外,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家的一些高校图书馆也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图书馆服务的社会化,并在教育公众、提供情报服务和丰富公众文娱生活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三、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若干建议

国外高校图书馆实行社会化服务的时间比较早,其社会化服务的程度和水平也比较高。相比较而言,我国高校图书馆由于受封闭保守思想的影响,同时又受国情制约,长时期把服务对象仅仅局限于本校师生,很少对社会公众开放。在馆际互借方面,各高校图书馆大多各自为政,资源共享意识较差,没有充分发挥好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社会效用。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的程度和水平与国外高校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我国由于观念上的差异,人们一直认为高校图书馆是学校自己的资源,不是社会的公共设施,排除了学校以外的社会单元。国外许多大学没有围墙,只要出示能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就可以办理相关手续,接受服务;而在我国,图书馆职能定位限制将校外人员拒之门外。同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高校学生人数众多,经费有限,高校图书馆满足本校需求都有些捉襟见肘,更谈不上面对社会大众了。

高校图书馆要转变固有的服务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打开大门,欢迎社会读者走进图书馆,让馆藏资源为社会公众终身学习发挥作用。尊重社会读者的权利,逐步淡化本校读者与社会读者的界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读者,在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上进一步优化。我国高校图书馆目前尚不具备全方位社会化服务的条件,必须逐步实行社会化服务。所以,高校图书馆在实施社会化服务时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的大小,适度的、循序渐进的向社会读者开放。要处理好校内服务与校外服务的关系,避免社会化服务给校园基本服务带来负面影响。

(二)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在经费、人事、管理等具体操作上必须以法律法规为依据,运用法律来保证其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有些力不从心,在很多方面是因为没有国家相关法律的保障和支撑,而国外高校图书馆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开展社会化服务,则与他们完善的图书馆法律法规分不开。目前已有图书馆事业发展较早的100多个国家,先后制定了 250多部图书馆法,如美国早在 1925年就制定了《图书馆法》,保障了图书馆生存的连续性和合法性。

而我国图书馆界的最高法律——图书馆法迟迟尚未问世。在现行的我国宪法中,有关图书馆信息获取自由权利的内容,大都以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通信自由、科研活动自由、受教育权等形式界定。因此,应该呼吁、积极筹措并尽快出台《图书馆法》、《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规程》等法律法规,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提供法律依据和支撑;约束和规范图书馆及社会公众在信息服务方面的行为。此外,《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也需修订增补,对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程序、服务项目、相关服务的收费标准等作出明确规定,以便于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顺利地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多方位的服务,从而使得高校图书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造福人类社会[11]。

(三)建立高校图书馆联盟合作体系

当今社会,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有限性与读者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图书馆之间进行合作与共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作用,已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各种类型的图书馆联盟方兴未艾,代表着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不同性质的高校图书馆之间、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之间、高校图书馆与社会信息服务机构之间,通过网络建立共建共享协作机制,以联盟的形式弥补自身不足,提高文献保障能力,实现资源共享最大化,为社会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以南京地区为例,位于江宁大学城的几所高校已经成立了江宁大学城图书馆联合体,免费为区域内的大学生办理通用借阅证,学生凭证可以到江宁所有的大学图书馆免费借阅书籍,但这也只是对大学生开放,而并没有真正做到面向全社会开放。南京图书馆和南京大学图书馆这两个江苏公共馆和高校馆的龙头也已经在商讨合作事宜,将来读者可持两馆中任何一馆的借阅证免费借阅书籍,并且信息共享。

(四)争取政策支持

我国目前还是一个政策导向型社会,明确的政策导向对加快高校馆的社会化服务进程具有积极作用。国家有关职能部门要制定指导性的政策,并辅以激励机制,对社会化服务进程较快的高校馆予以一定的奖励,比如,图书馆的人员配置是根据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图书馆的藏书量来确定的,面向社会开放必然会出现人员紧缺,工作量增加等情况,政府应加大经费投入、增加编制等,从而增加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积极性。高校馆则要制定更加完备的制度细则,在保证不影响教学科研的情况下向社会开放,对开放时间、收费标准、社会读者进馆方式、办证手续等一系列环节都要有明确的规定,使社会读者有章可循。

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购买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方式促进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政府购买了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后,该馆既是该校师生的图书馆,也是当地市民的图书馆。市民读者在遵守该馆相关管理制度的前提下与在校师生一样,可利用其拥有的各种资源,享受其提供的各项服务。实质上,政府购买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后,等于在当地多建了一座或多座更具规模的公共图书馆,可供有专业需要的市民使用[12]。

四、结语

社会化服务是现代高校图书馆的一个基本发展趋势,不仅是社会和时代的需要,也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相比国外高校图书馆成熟完善的社会化服务,我国高校图书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虽然我国和国外高校图书馆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不必妄自菲薄,我们只需要针对自身的资源特点和服务现状进行研究,进一步分析挖掘社会读者的需求,在开展社会化服务中找准切入点,选择合适的服务方式与内容,并针对不同类型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就能逐渐满足读者多层次多方面的信息需求[13]。

[1]燕姣云.高校图书馆信息社会化服务探讨 [J].兰台世界,2007(10):66-67

[2]葛艳,于春莉,徐大勇,等.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比较研究 [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6):59-62

[3]钱婷,李霞,高莹莹.高校图书馆面向企业的知识服务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J].图书情报研究,2012(2):12-16

[4]罗丽萍,于春莉 ,胡鸿波,等.高校图书馆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研究[J].情报杂志,2005(5):122-123

[5]杨玫.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模式探索与实践[J].图书馆杂志,2011(3):59-61

[6]许军林.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0(12):66-68

[7]万文娟.中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比较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2):73-76

[8]刘桂锋.多种模式共存的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实践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10):62-67

[9]谢丽娟,郑春厚,吴庆伟.中美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比较研究 [J].图书馆建设,2009(2):65-67

[10]刘艳敏.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的企业信息服务发展现状及分析 [J].科技情报开放与经济,2011(24):3-5

[11]杨琼.中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比较研究 [J].图书馆论坛,2011(8):35-37

[12]徐守民.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现状分析 [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4):22-24

[13]朱宝林.信息论对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启示 [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01-103

猜你喜欢

社会化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资源回收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去图书馆